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慢性鼻窦炎是多种因素导致的鼻腔鼻窦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及其病理生理过程尚不明确。上皮间质转化是鼻窦黏膜组织重塑的重要环节,而组织重塑在慢性鼻窦炎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现有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慢性鼻窦炎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特点存在差异。现将近年来慢性鼻窦炎黏膜上皮间质转化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及一些其他相关因子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4.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当前CR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主要与解剖结构、遗传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随着CRS基础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本文就CRS发病机制与免疫学机制、微生态、微小RNA和长链非编码RNA等相关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指鼻窦与鼻腔黏膜的慢性炎症,其病因学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难治性CRS是指经过规范化的鼻内镜手术和综合治疗3个月以上,病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术腔持续存在感染和迁延性炎性反应的一类CRS。通过对CRS免疫机制的研究,找到可能的治疗靶点,免疫制剂或将成为此类患者新的治疗选择。本文针对难治性CRS的单克隆抗体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或鼻窦黏膜组织中的上皮间质转化状态(EMT)与临床资料、症状评分等的相关性,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5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不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患者30例及健康者15例的鼻腔或鼻窦黏膜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黏膜组织中上皮细胞表型标志E-cadherin mRNA及间质细胞表型标志α-SM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与患者症状评分的关联性。结果 病例组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较对照组下降,间质细胞标志物α-SMA mRNA相对表达较对照组上升,提示病例组标本中存在EMT现象;α-SMA mRNA表达与吸烟史呈正相关关系,E-cadherin mRNA表达与年龄、病程、吸烟史等呈负相关关系(P<0.05);睡眠评分、Lund-Kennedy总评分、前筛评分与α-SMA mRNA表达呈正相关,鼻部症状评分、Lund-Kennedy体征总评分、Lund-Mackay体征总评分与E-cadherin 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在不伴有鼻息肉的CRS患者鼻腔或鼻窦黏膜组织中确实存在EMT现象;患者的病情越重,EMT现象越明显,EMT对患者的预后和转归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is,CRSwNP)内镜术后糖皮质激素对鼻黏膜重塑的影响。方法30例CRSwNP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切除的鼻腔病变黏膜组织作为术前组;术后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激素组(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喷剂,200μg/d)和对照组(术后未应用丙酸氟替卡松及其他糖皮质激素)。术后第1、3个月复查时取其前筛区黏膜标本。另取6例行鼻中隔矫正术患者的钩突处黏膜作为正常对照。采用HE染色观察鼻黏膜上皮损伤(脱落)情况;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鼻黏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胶原Ⅲ的表达。结果术前组鼻黏膜标本可见90%(27/30)的上皮损伤为3期,10%(3/30)为2期;87%(26/30)的鼻黏膜标本可见TGF-β1阳性细胞,胶原Ⅲ阳性基底膜厚度〉20μm者占97%(29/30)。术后第1个月时,对照组和激素组鼻黏膜形态及免疫组化TGF-β1和胶原Ⅲ的表达无明显差异。术后第3个月时,对照组53%(8/15)的上皮损伤为3期,33%(5/15)为2期,14%(2/15)为1期;激素组93%(14/15)为0期,7%(1/15)为1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4.481,P〈0.05)。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TGF-β1阳性炎性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激素组(t=2.32,P〈0.05),对照组胶原Ⅲ阳性基底膜厚度〉20μm者10例(67%),与激素组(4例,2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SwNP内镜术后鼻腔黏膜发生组织重塑,术后及时恰当地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抑制重塑,预防复发十分重要;术后随访不应少于3个月或更长。  相似文献   

8.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基础病理生理学的多样性导致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加之对其疾病亚群机制缺乏了解,使得CRS的治疗十分困难。因此,对于CRS内在型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明确CRS的病因,为CRS的对因治疗提供参考,从而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CRS基于伴或不伴鼻息肉的临床表型,基于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Th细胞和因子、ILC2s、IgE及白三烯途径的五种内在型,并探讨了CRS与阿司匹林加重性呼吸系统疾病、哮喘内在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和哮喘(asthma,AS)分别是上、下呼吸道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人群中有7%~71%的CRS患者合并AS(CRS+AS),其症状严重且更容易复发,对生活质量影响更大,治疗也最具挑战性。联合气道学说认为上、下气道有相似的炎症特征及发病机制,并提出“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观点。CRS与AS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解释,并且CRS+AS的炎症特征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上也缺少最佳的治疗方案。本文就CRS+AS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CRS+AS可能的致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脂氧素A4(lipoxin A4,LXA4)及脂氧素A4受体(lipoxin A4 receptor,ALXR)在慢性鼻-鼻窦炎(CRS)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进一步探究CRS黏膜组织重塑的发病机制.方法 ①检测CRS患者鼻黏膜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胶原纤维在慢性鼻-鼻窦炎中的表达及在鼻腔上皮黏膜组织重塑中的作用,及TGF-β1与胶原纤维沉积的关系。方法:62例鼻内镜手术患者分为CRSwNP组21例,CRSs—NP组15例,复发性鼻息肉组11例及对照组15例,其标本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Masson胶原染色。人工计数阳性细胞个数,通过Mann—WhitneyU检验方法分析CRSwNP组、CRSsNP组、复发性鼻息肉组与对照组的表达情况。实验各组与对照组组间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One—wayANOVA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各组与对照组均有TGF-131表达,也都有胶原的沉积。其中,TGF-β1在CRSsNP组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减低(P〈0.05),CRSwNP组较CRSsNP组表达明显增加(P〈0.05);Masson胶原染色中,CRSsNP组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减低(P〈0.01)。复发性鼻息肉组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加(P〈0.05)。TGF-β1和Masson胶原染色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TGF-β1和胶原纤维沉积不仅与慢性鼻-鼻窦炎的组织重塑相关,而且TGF-β1的表达增加与胶原纤维过多沉积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眶内感染是急性鼻窦炎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常见于儿童。炎症可侵犯眶隔前及眶隔后区域,其中眶隔后感染最为危险,因其有可能导致视力丧失甚至危及生命,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非常关键。对紧急手术指征的正确把握可减少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而保守治疗获得成功的关键则在于对疾病的早期识别和恰当的静脉抗生素的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是临床常见疾病,复发率较高。对于部分应用传统鼻内镜手术和常规药物疗效并不理想的患者,奥马珠单抗可能成为他们的治疗选择之一。奥马珠单抗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近年来国外应用其治疗CRSwNP的文献多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目前奥马珠单抗治疗CRSwNP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波形蛋白(VM)在不同类型的慢性鼻-鼻窦炎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及意义。方法:将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为嗜酸粒细胞性鼻息肉(10例)、非嗜酸粒细胞性鼻息肉(12例)和不伴息肉的单纯慢性鼻-鼻窦炎(10例),将鼻中隔偏曲的肥大下鼻甲(10例)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中VM的表达。并运用免疫荧光双染检测VM阳性的细胞是否同时表达上皮的连接标记上皮性钙黏蛋白,用来鉴别VM在上皮中的表达是否属于上皮来源的细胞。结果:伴和不伴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各组以及对照组的上皮与间质中均出现VM的阳性表达。但VM阳性的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的间质包括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其他间充质细胞。伴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组VM的表达较其他组下调(P<0.05)。VM阳性的细胞为上皮来源的细胞,上皮层的VM阳性细胞尤其见于各种类型的鼻-鼻窦炎。结论:VM不仅分布于鼻黏膜的间质而且分布于黏膜上皮,这一现象尤其见于慢性鼻-鼻窦炎,且这些VM阳性的细胞不是白细胞,可能是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的结果。VM与鼻-鼻窦炎的组织学特征密切相关,可能在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慢性鼻-鼻窦炎的病理特点是鼻腔及鼻窦黏膜存在持续炎症浸润,依据是否存在鼻息肉,被分为伴息肉及不伴息肉型。现有的研究表明,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生、发展中存在组织重塑,其中TGF-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是影响重塑最重要的细胞因子。研究重塑过程中的细胞因子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选择最佳的治疗靶点。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明确慢性鼻-鼻窦炎组织重塑复杂径路。  相似文献   

16.
浅谈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衡量治疗效果需要确定疗效评定标准。2012年《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发起CRS诊疗标准的修订,该标准是此类疾病国内目前最新版本的诊疗评定指南〔1〕。为方便临床医生理解和使用,杂志同时发表了针对该指南的专家解读。笔者参与了该指南中有关疗效评定部分的修订〔2〕。限于版面,许多内容没有包括进去。现就这方面的相关内容结合个人粗浅认识与大家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17.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指发生于鼻腔、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12周。CRS可分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和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两型[1],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不同类型的CRS表现为不同的黏膜炎症和组织重构[2]。  相似文献   

18.
慢性鼻-鼻窦炎的研究在争议中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的研究是耳鼻咽喉科的焦点问题之一,尤其是最近几年,欧美知名学者连续制订了5个大型的慢性鼻-鼻窦炎临床指导性文件,包括比较有影响力的2004年美国5个学会联合公布的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研究和诊疗指南[1](以下简称5A 2004)以及2007年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发表的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诊疗意见书[2](简称EPOS 2007).这些指南(意见书)不同于以往的专家观点,而是在大量文  相似文献   

19.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以鼻腔和鼻窦黏膜的高度异质性慢性炎症为特征。近年来,由于其发病率不断升高且易反复发作,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医疗经济负担。鼻黏膜上皮细胞构成的上皮屏障作为“守门员”,是鼻腔抵御病原体、过敏原等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它通过启动防御机制、激活各类理化因子和调节免疫反应等维护宿主鼻腔黏膜的健康稳态。研究表明,上皮屏障功能障碍与CRSwNP的发生密切相关,也是目前CRSwNP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深入探究调控CRSwNP上皮屏障功能障碍的潜在分子生物学机制至关重要。本文将对上皮屏障在CRSwNP形成过程中的功能、作用机制和破坏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阐明CRSwNP的病理机制提供见解,为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上皮细胞转化为间质细胞的生物学过程,它赋予细胞转移和入侵的能力,与器官纤维化和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RNA-29b是一类与EMT过程密切相关的非编码小RNA,直接或间接调控TGF-β/Smad、PI3K/AKT、Wnt/β-catenin等多条信号通路,参与Ⅱ型和Ⅲ型EMT的发展过程,进而延缓器官纤维化进程,调控肿瘤的侵袭转移。针对miRNA-29b的靶向治疗,有望为临床诊断、治疗器官纤维化和肿瘤侵袭转移提供新视角。本文就miRNA-29b通过多条EMT相关信号通路调控器官纤维化和肿瘤侵袭转移过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