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成都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并对用眼行为特征进行调查。方法 于2019年9—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市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视力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近视检出及用眼行为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近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3 150名中小学生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其中男生1 644人,占52.19%,女生1 506人,占47.81%;小学生比例最高,占55.62%,本地户籍占77.37%。检出近视1 746例,检出率为55.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常/总是读写姿势不正确(OR=1.254)、近距离用电脑(OR=2.998)、近距离看电视(OR=2.225)、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 h (OR=2.886)、不良环境或姿势情况下用眼(OR=3.554)及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2 h(OR=3.102)的儿童青少年发生近视的可能性大。结论 成都市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较高,仍需继续加强预防,在鼓励其增加户外活动、减少电子屏幕使用的同时,应纠正不正确的读写姿势,干预近距离及不良环境的用眼行为,养成健康的用眼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珠海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脊柱侧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进行抽样,收集5 080名中小学生的测量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影响因素。结果 珠海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检出率为3.1%,男性2.1%、女性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OR=1.93)、年龄12~15岁(OR=5.39)、年龄>15岁(OR=8.31)的青少年脊柱侧弯风险较高,超重/肥胖(OR=0.45)的青少年脊柱侧弯风险较低。结论 珠海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检出率略高,应引起卫生及教育部门的重视,建议卫生行政部门针对重点人群提高脊柱侧弯的早期筛查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郑州市金水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以2020年4—5月在郑州市某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金水区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均完成视力灯箱指读及自动视力筛查仪检查,分析视力不良发生情况,并对中小学生家长或主要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视力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 1 432名中小学生纳入研究,检出视力不良671例,视力不良发生率为46.9%。其中,轻度视力不良189例(28.2%)、中度视力不良315例(46.9%)、重度视力不良167例(2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218)、父亲或母亲至少一方近视(OR=2.356)、主要照顾者为祖父母或其他人员(OR=1.493、1.597)、每日电视及其他电子产品使用时间>3 h(OR=2.319)、单次视屏时间>30 min(OR=3.699)、用眼习惯不良(OR=3.377)的郑州市金水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风险更高,视屏距离屏为对角线6倍距离及以上(OR=0.696)、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 h(OR=0.568)的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风险较低。结论 郑州市金水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其发生受到年龄、父亲和/或母亲近视、主要照顾者、每日电视及其他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单次视屏时间、视屏距离、每日户外活动时间、用眼习惯多因素影响,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有效防治需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郑州市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及视力相关健康行为的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4~6年级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及视力相关健康行为情况调查,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小学生的视力状况以及视力相关健康行为情况。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学龄期儿童视力不良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对2 415名郑州市4~6年级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及问卷调查,男童1 221人,女童1 194人,年龄10~13岁。视力不良检出共1 815例,占75.16%。轻度视力不良比例最高,共1 156例,占47.87%;其次是中度视力不良,488例,占20.21%;重度视力不良171例,占7.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517)、居住在城市(OR=5.888)、住校(OR=2.210)、读写姿势(OR=2.632,4.699)、参加课外辅导班(OR=5.501)、每日看电视时间(OR=1.440,1.881,2.389)、每日看手机或电脑时间(OR=2.307,2.704,3.747)、每日做作业时间(OR=1.736,1.887,2.234)、每日户外锻炼时间(OR=0.770,0.422,0.394)、家长不限制观看电子视频时间(OR=2.019)均为4~6年级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4~6年级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较为严重,准确地识别视力不良的各类危险行为,给予个体针对性的矫正,才能达成防控学龄期儿童视力不良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王德贞  王利彩  徐慧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1):1413-1416
目的 探讨郑州某医院老年就诊居民骨性关节炎(OA)患病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在郑州某医院就诊>60周岁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描述老年就诊居民OA患病情况,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OA影响因素。结果 完成调查的1 175人中,共有231例患者被确诊为OA,OA患病率为19.66%。OA患者病程3~20年,平均(8.69±5.71)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OR=10.496)、女性(OR=15.990)、BMI≥24.0 kg/m2OR=5.959)、户外活动时间<3 h/d(OR=7.455)、居住在农村(OR=7.729)的老年就诊居民OA患病风险较高。结论 郑州市老年就诊居民OA患病与年龄、性别、BMI、户外活动时间及居住地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郑州市≥50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下辖区、县和代管县级市各1个,每个区(县/市)再随机抽取1个街道,对抽中街道中常住人口中≥50岁居民进行眼科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白内障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郑州市居民白内障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获得有效人数4 959人,男性占51.6%,女性占49.4%,年龄50~84岁,以50~69岁为主,占62.5%,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58.7%。检出白内障613例,检出率为12.36%,以核性白内障为主,占70.8%(43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608)、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1.636)、户外工作(OR=1.874)、糖尿病病程3~<6年(OR=2.588)、≥6年(OR=7.092)、高血压病程3~<6年(OR=2.686)、≥6年(OR=6.600)、每日阳光照射时间3~<6 h(OR=1.204)、≥6 h(OR=1.439)的≥50岁人群发生白内障的风险较高。结论 郑州市≥50岁人群白内障发生率较高,受地域环境、全身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可督促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高、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每日户外活动时间较长的人群定期接受白内障的筛查并采取预防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白内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郑州地区孕妇铁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1年4—8月在郑州市某三家医院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孕期体检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铁营养状况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孕妇铁营养状态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孕妇铁缺乏状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3 258例孕妇参与本次研究,其中妊娠早期989例,占30.36%,妊娠中期1 125例,占34.53%,妊娠晚期1 144例,占35.11%。在3 258名孕妇中,共有773例为铁缺乏,铁缺乏的检出率为23.7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2.726)、处于妊娠的中期或晚期(OR=3.037,3.438)、月经初潮年龄<13岁(OR=2.432)、经产妇(OR=3.493)、流产次数≥3次(OR=2.648)、孕前月经量≥100 mL/次(OR=2.420)、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OR=0.517,0.459)、居住在农村(OR=3.684)、家庭月收入>3 000元及以上(OR=0.601,0.542)、居住房屋装修时间<1年(OR=6.449)、罹患消化系统疾病(OR=4.716)、有营养补齐剂摄入(OR=0.355)是孕妇铁缺乏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孕妇铁缺乏检出率较高,需要尽早给予针对性的干预。部分因素被确定为该地区孕妇人群发生铁元素缺乏的影响因素,可选择性的对其中危险因素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郑州市健康体检人群泌尿系统结石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市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及泌尿系统结石检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泌尿系统结石检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9 893名健康体检者,检出841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检出率4.23%;其中单部位结石643例,占76.46%,多部位结石198例,占23.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977)、泌尿系统疾病史(OR=1.373)、职业(OR=2.242)、饮水量<1 000 mL/d(OR=1.282)、饮食口味偏咸(OR=1.559)、饮茶习惯(OR=1.548)经常吃蔬菜(OR=0.681)、经常吃水果(OR=0.572)、经常吃动物内脏(OR=1.741)、经常吃粗粮(OR=0.333)、经常吃肥肉(OR=2.064)、经常吃甜食(OR=1.435)是检出泌尿系统结石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健康体检人群泌尿系统结石检出率相对较低,但影响泌尿系统结石形成的因素较多。预防泌尿系统结石,需要加强泌尿系统结石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防范意识;同时针对高危人群的膳食、饮水及生活习惯等可控因素进行干预,降低泌尿系统结石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现况并分析母婴相关行为因素,为做好泌乳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对郑州市2所医院产科分娩的2 103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其个人情况,统计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率并分析孕期及产后行为与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共获得有效调查对象2 064例,泌乳Ⅱ期启动延迟456例,发生率为22.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方式(OR=2.438)、母婴同室(OR=0.393)、孕期参加孕妇学校学习(OR=0.773)、产前母乳喂养指导(OR=0.850)、产后母婴接触时间(OR=0.640)、产后催乳(OR=0.723)、首次吸吮乳房时间(OR=2.021)、每日吸吮乳房次数(OR=0.693)是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的影响行为。结论 郑州市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与其孕期及产后多种行为相关,如生产方式、母婴同室、参加孕妇学校学习、产前母乳喂养指导、产后母婴接触时间、产后催乳、首次吸吮乳房时间、每日吸吮乳房次数,应对以上行为给予足够重视,增加泌乳促进行为,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郑州市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控制Hp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样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市某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尿素[13C]或[14C]散剂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p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3 028名健康体检者年龄以18~44岁为主(45.97%),男性1 560人(51.52%)。Hp阳性者共1 136例,阳性率为37.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3.013)、饮酒(OR=4.450)、家庭成员感染Hp(OR=7.807)、空腹血糖(FPG)异常(OR=2.942)、同型半胱氨酸(Hcy)异常(OR=3.658)者Hp阳性率更高。结论 郑州市健康体检人群Hp阳性检出率较高,吸烟、饮酒、家庭成员感染Hp、FPG及Hcy异常等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郑州市金水区老年人群营养不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0年1—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金水区辖区3个社区招募点招募年龄≥60岁的郑州市金水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应用微型营养评价量表(MNA)评估营养状况,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体能状况等资料,通过单、多因素方法分析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老年人1 872人,男性954人,女性918人;年龄60~86岁,平均(71.9±6.4)岁。共检出营养不良193例,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0.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919)、居住方式(OR=1.732)、慢性疾病患病情况(OR=3.11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OR=0.410)、体能状况(OR=0.359)为郑州市金水区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金水区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可采取针对性措施干预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郑州地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郑州市≥60岁居民进行骨密度检测及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人群骨质疏松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骨质疏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811名≥60岁居民参与本研究,男性381人,占46.98%,女性430人,占53.02%,年龄60~88岁。低骨量者368人(45.38%),骨质疏松者144例(17.76%),正常者299人(36.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1.948,2.190)、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OR=0.715)、睡眠充足(OR=0.715)、吸烟(OR=6.613)、经常饮酒(OR=4.293)、奶类食物摄入≥3次/周(OR=0.717)、钙剂服用≥3次/周(OR=0.370)、维生素类补齐剂服用≥1次/周(OR=0.481,0.414)是郑州市≥60岁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60岁居民骨质疏松患病率较高,可依据研究所得到相关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干预,以改善该人群的骨质疏松症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中老年女性人群骨密度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0年1—12月南京市鼓楼地区某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45岁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及骨密度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骨质疏松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骨质疏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8 550名≥45岁女性进行调查,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23±13.46)岁。共检出骨质疏松者1 303例,检出率为15.24%。年龄越大(OR=1.589)、BMI<18.5或≥24.0(OR=1.044、1.950)、绝经(OR=2.745)、血清铁蛋白异常(OR=1.754)、糖尿病(OR=2.125)、慢性阻塞性肺病(OR=3.108)、高血压(OR=2.12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1.655)的中老年女性发生骨质疏松风险较高;高尿酸血症(OR=0.448)、户外活动次数越多(OR=0.716)的中老年女性发生骨质疏松风险较低。结论 鼓楼区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高,BMI、户外活动次数、血清铁蛋白异常、高尿酸血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情况、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均是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相关部门及医务人员应有意识地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者干眼症患病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及诊治干眼症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以2021年1—5月分别在河南省2个地市(商丘和郑州市)的各1家三甲医院进行视力检查的成年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视力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人群干眼症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干眼症检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1 784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视力检查及资料收集,有效人数1 784人,有效率为100.00%。其中商丘市健康体检者1 229人,郑州市体检者555人,分别占68.89%、31.11%。男性841人,女性943人,分别占47.14%、52.86%。共检出干眼症病例169例,检出率为9.47%。以50~59岁人群所占比例最高,占39.64%。主要症状以眼痒(152例,89.94%)、眼异物感(134例,79.29%)、眼红(107例,63.31)、畏光(85例,50.30%)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结果提示年龄(OR=1.110)、职业(工人、从商人员、农民、退休/无业OR=0.595、0.845、0.746、0.493)、角膜接触镜佩戴(OR=1.636)、眼睑外伤史(OR=1.379)、睑板腺疾病史(OR=1.294)、眼底疾病史(OR=2.705)、眼部手术史(OR=2.438)、鼻炎(OR=1.350)、每日持续用眼时间(OR=1.853)均为干眼症发病影响因素。结论 商丘市和郑州市健康体检者干眼症检出率较高,其发病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视疲劳、眼干涩、眼痒、眼异物感、眼红等主要不适症状,针对高发人群应加强干预措施,预防干眼症发生,了解干眼症发病特征,利于及早诊断、治疗,通过预防和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和减少干眼症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州市南沙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生视力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南沙区小学、中学共7所学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视力检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1 861份,回收有效问卷1 842份,有效回收率为98.98%。广州市南沙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3.63%,其中男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51%,初中生为82.50%,住校生为76.53%,不同性别、学段、是否住校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上学段(OR=3.32、3.19)、女生(OR=1.42)、每天都使用移动电子设备(OR=1.39)、睡眠不足(OR=1.52)、作业时长≥2 h(OR=1.50、2.05)、单次近距离用眼时间≥16 min(OR=1.48、1.40、1.47、1.75、2.15)、父母近视(OR=2.05、2.01、3.30)是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广州市南沙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较为严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综合防控学生视力不良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流行状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郑州市某医院内分泌及代谢病科就诊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血生化指标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郑州市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合并高尿酸血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 871例患者中男性 1 985例,占51.28%,女性1 886例,占48.72%,超重1 054例,占27.23%,肥胖611例,占15.78%,年龄20~79岁,检出高尿酸血症者548例,合并高尿酸血症率为14.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335)、BMI≥24.0 kg/m2OR=2.886、4.521)、糖尿病病程>10年(OR=2.331)、合并糖尿病肾病(OR=3.025)、血糖控制差(OR=3.225)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可能性大。结论 郑州市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检出率较高,女性、肥胖、合并糖尿病肾损伤、血糖控制差会增加高尿酸血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大中小学学生视力状况及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为控制视力不良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海珠区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综合性大学1所共8所学校2 015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 广州市海珠区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78.96%(1 591/2 015),男生75.49%(653/865),女生81.57%(938/1 1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1.436)、学段越高(OR=1.756)、每天上网时间越长(OR=1.352)是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不住校(OR=0.750)、过去30 d参加中等强度运动/活动天数越多(OR=0.842)、每天睡眠时间越长(OR=0.941)、每天接触阳光时间越长(OR=0.841)、每周体育课越多(OR=0.828)是学生视力不良的保护因素。结论 学生视力不良不容忽视,相关部门应针对性地制订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九江市某医院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及相关因素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500例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检出偶发NSSI 238例,反复NSSI 346例,检出NSSI共计584例,检出率为38.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发生NSSI的影响因素有母亲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2.412)、童年虐待(OR=2.897)、童年家庭功能不全(OR=2.398)、所患疾病为抑郁障碍(OR=1.876)或双相障碍(OR=2.222)、孤独感强烈(OR=1.892)。结论 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NSSI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母亲教育程度高、童年虐待、童年家庭功能不全、所患疾病为抑郁障碍或双相障碍、孤独感强烈的患者更易出现NSSI。故应对上述患者予以重点关注,并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以降低NSSI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袁琴  戴丽  廖莹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2):1549-1551
目的 探讨小儿龋齿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9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鼓楼区、建邺区、秦淮区和雨花台区每个区抽取1家公办幼儿园和1家民办幼儿园,抽中的幼儿园全部学龄前儿童均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检查并采集血样用于变形链球菌检测,采用自行制定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龋齿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1 07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男女性别比为1.14∶1,儿童年龄3~6岁。检出龋齿418例,患病率为38.9%,龋均(2.4±0.5)。418例龋齿患儿,发现龋齿1 002颗,龋齿填充数514颗,填充率为51.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2.915)、母乳喂养时间>6个月(OR=0.398、0.373)、变形链球菌感染(OR=10.903)、每天刷牙次数≥1次(OR=0.481、0.443)、早晚刷牙(OR=0.751)、使用含氟牙膏(OR=0.462)、饭后漱口(OR=0.405)、定期口腔检查(OR=0.462)均为龋齿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南京市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较高,填充率较低,影响因素较多,针对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措施对于有效预防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郑州市暗娼人群监测结果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为制定该人群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郑州市2016—2018年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实验室检测结果及个案问卷,利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6—2018年共监测郑州市暗娼3 623人,平均年龄(27.50 ± 8.91)岁,以20~29岁为主,占55.18%;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占61.39%。3年间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2.34%,最近1个月发生商业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为44.3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高中或中专:OR=1.730;大专及以上:OR=3.009)、高档场所(OR=2.280)、本次在本地工作时间1~6个月(OR=1.282)、接受过干预(OR=2.075)、既往检测HIV(OR=5.968)的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更高,最近1年患过性病者(OR=0.135)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于未患过性病的暗娼人群。结论 2016—2018年郑州市暗娼人群发生商业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较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高,应进一步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加强宣传和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