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目的对北京某中学一起耐药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进行溯源,为明确传染源,防止疫情的扩散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PD试验、X线胸片筛查以及痰检方法对此次疫情中的203名密切接触人员进行筛查,判断疫情流行情况;采用12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和间隔区寡核苷酸方法(Spoligotyping)分型对此次疫情分离的4株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203名密切接触人员中,共发现7名病例,5名与首发病例同班,2名与首发病例宿舍同一楼层。PPD强阳性率为21.3%(38/178),其中首发病例所在班级的PPD强阳性率为66.7%(24/36)。间隔区寡核苷酸方法(Spoligotyping)分型结果显示,4株临床菌株中3株为北京基因型菌株。MLVA分型结果显示,4株菌株中2株12个位点的拷贝数完全相同,1株仅在Qub11a位点上相差1.6个拷贝,1株在ETR-A位点和MIRU27位点各相差1个拷贝数,其余位点拷贝数均相同。结论此次疫情中2例患者的菌株具有同源性,2例不具有同源性,该疫情可能同时存在同源暴发和散在发病2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李丽  杨云  夏琳  徐丹丹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1):1746-1747
了解洪山区高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密切接触者的筛查情况,为高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武汉市洪山区2018年1-6月发生的5起高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以及所有肺结核散发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结果 5所学校筛查的聚集性疫情病例和散发病例密切接触者强阳性率分别为12.24%和0.63%,胸片异常率为4.67%和0.88%.聚集性疫情密切接触者PPD筛查强阳性反应率高于散发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32,P<0.05).聚集性疫情密切接触者的患病率高于散发疫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2,P<0.05).单纯PDD强阳性者进行预防性服药,服药率为40.48%.结论 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更容易感染结核杆菌和罹患肺结核.及时规范进行结核病筛查,加强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对单纯PPD强阳性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可降低感染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了解温岭市某职业高中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为预防结核病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蔓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对发病学生的流行病学调查,接触者进行PPD试验、胸部X线检查及跟踪随访.结果 疫情班级活动性肺结核13例,罹患率为28.89%(13/45);PPD试验,疫情班级强阳性12例,阳性16例,阳性、强阳性率为65.12% (28/43),对照班级阳性2例,无强阳性,阳性、强阳性率为7.14% (2/28),疫情班级高于对照班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11,P<0.01);疫情班级PPD试验结果,11例活动性肺结核中阴性2例,PPD阴性率为18.18%(2/11),疫情班级PPD试验结果与活动性肺结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8,P>0.05);首发病例为涂阴肺结核患者;首发病例隐瞒病情、中断治疗,导致疫情在聚集性场所扩散蔓延.结论 早期及时发现病人、积极规范抗结核治疗是预防肺结核传播的关键;PPD试验作为活动性肺结核筛查存在局限性,需结合胸部X线检查.  相似文献   

4.
1999年 1 2月中旬 ,浙江省长兴县某中学发生一起肺结核暴发流行 ,共确诊肺结核 1 9例、结核性胸膜炎 1例 ,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1 一般情况该校共有学生 1 6 1 5人 ,其中住校生 6 4 4人 (均来自偏远乡村 ) ,男女生比例约 1∶1。本次疫情起源于高三 (二 )班 ,1 999年1 1月 1 3日该班 1男生 (住校生 )因发热、咯血就诊而被县人民医院诊断为右上浸润型肺结核 (进展期 ) ,休学治疗。校方遂对全体学生进行普查。2 调查结果结果在 1 6 1 4名参加体检的学生中又查出浸润型肺结核 1 8人 ,均为进展期 ,结核性胸膜炎 1人 ,所有病人均为男性住校生…  相似文献   

5.
2009年会宁县在学生高考体检中发现多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会宁县第三中学高三年级2个班发现1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9名患者中,4名痰涂片为阳性.依据这些线索,笔者于2009年4月对发病最多,最集中的三中7班和17班的所有代课教师和学生、其他班的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学生聚集性结核病疫情发生的原因,为学校肺结核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嵊州市某学校出现病例所有班级学生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X线胸部摄片,可疑者CT复查,对X线胸片检查或CT复查异常者给予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结果首发病例为涂阳病人,患者出现症状后在密闭空调环境中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2个月,才被明确诊断并离校治疗,增加交叉感染的发病概率。本起疫情通过因症就诊、转诊和筛查共发现肺结核病31例,均为学生病例。其中涂阳肺结核4例、涂阴肺结核25例、结核性胸膜炎2例;18例有临床症状,13例无自觉症状;3-4月份为发病高峰。第1例阳性病例发现时间晚、就诊延误、持续接触、通风不良和学校分班是造成本次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学校对传染病的管理,落实晨检和症状监测,以及时发现和隔离结核病病人,预防服药是聚集性肺结核疫情中密切接触者的有效预防手段。  相似文献   

7.
2005年3月,常山县某初级中学初三(3)班发现1例痰涂阳性肺结核的学生.在对该生采取隔离治疗后,建议该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即对该班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并要求结核菌素试验硬结直径≥15mm者接受预防性治疗;同时对该中学全体师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但由于多种原因,以上2项预防措施未能得到实施.为防止续发病例成为新传染源,笔者对首例患者所在班级的60名学生和5名教师进行了3a追踪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4年11月我校数学系02级发现肺结核病人1例,地理系02级本科班发现肺结核病人1例,2例均为男性。为了避免肺结核在校园中传播,我们对与此2例患者接触密切的同班、同宿舍及共同上大课的同学进行了PPD试验,对局部硬结≥10mm(阳性)的同学再进行X线胸部透视。调查发现这些同学PPD试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入学时,但未发现新发结核病人。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探讨在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中不同程度密切接触者病例的检出效果,为校园肺结核病例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7年3月贵州省某县某中学首发的确诊病例为中心,对该中学接触者进行分级,1级接触者进行胸部数字化摄影检查,有结核病变的痰涂片检查;2级和3级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PPD试验强阳性进行胸部DR及痰涂片检查.结果 共筛查1级接触者学生87人、教师17人,学生新发现2例患者,罹患率为2.2%,教师无病例;筛查2级和3级接触者学生841人、教师73人,在学生2级接触者中新发现1例患者,2级罹患率为0.6%;3级接触者中未发现新病例.PPD试验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随年级的升高呈递增趋势(x2值分别为15.093,39.139,P值均<0.01).结论 病例集中在同一年级的楼层,通过分级筛查能及时发现学校结核病疫情波及的人群及范围.  相似文献   

10.
对西安市某高校一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为进一步规范疫情处置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西安市某高校一起肺结核疫情资料,探讨疫情扩散的原因.结果 疫情共发现肺结核病例17例,发病率为2.91%.确诊病例中有82.35%的病例是通过密切接触者筛查发现,且无任何临床症状.首发病例所在班发病10例,发病率为28.57%,病例数占全部确诊病例的58.82%,结核菌素强阳性率为77.14%,该班学生发病风险是其他班学生的31.43倍.首发病例所在宿舍发病5例,发病率为83.33%.首发病例所在班级和宿舍呈明显聚集性.结论 学校在出现首发病例后未对密切接触者及时开展结核菌素试验是造成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疫情处置中要强化结核菌素筛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学校涂阳肺结核疫情发生后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并观察预防性服药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2012年嵊州市6起学校涂阳肺结核,疫情发生后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PPD强阳性胸片未见异常者建议给予抗结核预防性服药,并随访观察预防性服药的效果。结果6起学校肺结核疫情共确诊肺结核34例,密切接触者710人,一般接触者190人。密切接触者中179名PPD筛查呈强阳性,其中86名开展预防性服药,随访1年无人发病;93名未服药的学生随访1年后,23人(24.73%)发病。预防性服药过程中,4人出现轻度的胃肠道反应,3人出现肝功能异常,停药好转后继续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通过PPD试验筛查,掌握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性服药,能有效控制结核病扩散。  相似文献   

12.
Tuberculosis (TB) outbreak occurred in a boarding middle school of China. We explored its probable sources and quantified the transmissibility and pathogenicity of TB. Clinical evaluation, tuberculin skin testing and chest radiography were conducted to identify TB cases.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solates underwent genotyping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outbreak source. A chain-binomial transmission model was used to evaluate transmissibility and pathogenicity of TB. A total of 46 active cases were ascertained among 258 students and 15 teachers/staff, an attack rate of 16.8%. Genetic analyses revealed two groups of M. tuberculosis cocirculating during the outbreak and possible importation from local communities. Secondary attack rates among students were 4.1% (2.9%, 5.3%) within grade and 7.9% (4.9%, 11%) within class. An active TB case was estimated to infect 8.4 (7.2, 9.6) susceptible people on average. The smear-positive cases were 28 (8, 101) times as infective as smear-negative cases. Previous BCG vaccination could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developing symptoms after infection by 70% (1.4%, 91%). The integration of clinical evaluation, genetic sequencing, and statistical modeling greatly enhanc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B transmission dynamics. Timely diagnosis of smear-positive cases, especially in the early phase of the outbreak, is the key to preventing further spread among close contac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全市学校肺结核疫情发生时对密切接触者筛查情况,查找和解决筛查存在问题,以便更好处理学校疫情。方法 按照《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开展筛查,每季度逐级上报筛查结果。结果 2017—2019年,全市学校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人数有40 825人,规范筛查率为84.38%。15岁以下规范筛查率为97.62%,15岁及以上规范筛查率为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73.32,P<0.01)。2017年规范筛查率为61.66%;2019年规范筛查率为94.84%,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 4 721.55,P<0.01)。2017—2019年,规范筛查率前3的地区为:庐阳区、长丰县和庐江县;后3位为肥西县、瑶海区和巢湖市。学校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筛查患者发现率为0.18%。PPD试验强阳性率为3.61%,最高为初中(4.40%),最低为幼儿园、小学(1.31%)。预防性服药率为7.94%,且不同类型学校之间有差异。结论 合肥市学校肺结核疫情处置日趋规范,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正>肺结核是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呼吸道传染病之一,痰涂片阳性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是其主要的传染源,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是结核病发病的高危人群[1],关于其感染发病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告[2-3]。我国目前定义的密切接触者是指[4]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LTBI干预措施提供基础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重庆市39个区县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等资料,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状态。采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LTBI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密切接触者2 591例,男女性别比为0.69:1,平均年龄(35.72±16.64)岁。检出LTBI 1 058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为40.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是否患有慢性病或大手术史,是否与指示病例共同居住,以及与指示病例累计接触时长是否≥ 250 h者,感染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感染率随年龄和BMI升高均呈上升趋势(均P < 0.001),随文化程度升高呈下降趋势(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54岁(OR=1.951,95%CI:1.031~3.693)、55~64岁(OR=2.473,95%CI:1.279~4.781)、其他职业(OR=0.530,95%CI:0.292~0.964)、教师(OR=0.439,95%CI:0.242~0.794)、学生(OR=0.445,95%CI:0.233~0.85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1.412,95%CI:1.025~1.944)、BMI < 18.5 kg/m2OR=0.762,95%CI:0.586~0.991)、与指示病例共同居住(OR=1.621,95%CI:1.316~1.997)、与指示病例累计接触时长≥ 250 h(OR=1.292,95%CI:1.083~1.540)是LTBI的影响因素(均P < 0.05)。 结论 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高,需重点关注高龄、农民、与患者接触程度高的密切接触者,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 建立肺结核发病判别模型,为肺结核密切接触者早期的诊断和发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关键影响因素,采用逐步Bayes判别法对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发病的关键因素进行筛选并建立判别模型.结果 密切接触者未发病判别函数为:Y1=-39.831(常数)+1.927X1(患者痰涂片阳性次数)+3.528X2(接触者文化程度)+0.309X3(接触时间)+5.893X4(咳嗽时回避)+2.140X5(居室通风)+8.706X6(接触者咳嗽)+30.970X7(接触者发热);密切接触者发病判别函数:Y2=-57.875(常数)+2.343X1(患者痰涂片阳性次数)+3.965X2(接触者文化程度)+0.361X3(接触时间)+6.296X4(咳嗽时回避)+1.348 X5(居室通风)+12.984X6(接触者咳嗽)+36.555 X7(接触者发热).结论 模型的建立有助于肺结核密切接触的早期诊断分析,并进行早期的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肺结核发病判别模型,为肺结核密切接触者早期的诊断和发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关键影响因素,采用逐步Bayes判别法对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发病的关键因素进行筛选并建立判别模型.结果 密切接触者未发病判别函数为:Y1=-39.831(常数)+1.927X1(患者痰涂片阳性次数)+3.528X2(接触者文化程度)+0.309X3(接触时间)+5.893X4(咳嗽时回避)+2.140X5(居室通风)+8.706X6(接触者咳嗽)+30.970X7(接触者发热);密切接触者发病判别函数:Y2=-57.875(常数)+2.343X1(患者痰涂片阳性次数)+3.965X2(接触者文化程度)+0.361X3(接触时间)+6.296X4(咳嗽时回避)+1.348 X5(居室通风)+12.984X6(接触者咳嗽)+36.555 X7(接触者发热).结论 模型的建立有助于肺结核密切接触的早期诊断分析,并进行早期的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