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氯普鲁卡因(2-CP)属苯甲酸酯类的局部麻醉药,化学结构是在普鲁卡因的基础上引入Cl基团,具有麻醉效应强,恢复快的优点。又因其脂肪蓄积少,停药恢复快,极少透过胎盘,不影响胎儿循环及呼吸,适用于产科麻醉。  相似文献   

2.
吕治力  张锦琳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5087-5088
目的:探讨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妇科手术病人1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试验组(3%氯普鲁卡因)和对照组(利多卡因);每组80例。选择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试验剂量5ml,无脊麻现象或毒性反应,5min后追加10ml。以第二次给药作为起始时间点,记录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及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评价手术肌松效果;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15min、20min、30min的血压、心率和SpO2;术中麻黄碱用量。结果:试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及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试验组的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肌松效果总体满意度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15min、20min、30min两组间的血压、心率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的术中麻黄碱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都没有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妇科硬膜外麻醉,与利多卡因麻醉效果满意度相近,无严重不良反应,而且恢复更快、更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氯普鲁卡因在剖宫产麻醉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的孕妇60例,足月、单胎、ASAⅠ~Ⅱ级,经L2~3行硬膜外穿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3%氯普鲁卡因,B组采用2%利多卡因。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最高阻滞平面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监测麻醉前,给药后5、10、15、20、25min的SBP、DBP、HR。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和痛觉恢复时间差异无显著性,A组最高阻滞平面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明显快于B组(P0.05)。与麻醉前比较,A组SBP在麻醉后10~25min明显下降(P0.05),B组SBP在麻醉后10~20min明显下降(P0.05)。A组DBP在麻醉后10~25min明显下降(P0.05),B组DBP在麻醉后15~20min明显下降(P0.05)。两组SBP、DBP、HR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盐酸氯普鲁卡因起效快、阻滞效果好、运动恢复时间较快,利于产妇术后功能恢复,且具有毒性低,代谢快,胎儿新生儿血内浓度低的优点,适用于产科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2.5%盐酸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90例足月孕妇剖宫产手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分别用2.5%氯普鲁卡因(观察组)和2%利多卡因(对照组)行硬膜外阻滞。观察麻醉作用时间、运动阻滞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起效和痛觉消失时间快,运动阻滞程度两组无显著差异;两组对血压、心率均无明显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2.5%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能产生满意的麻醉效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普鲁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剖宫产产妇行硬膜外阻滞时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阻滞效果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手术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四组。A组:对照组,硬膜外用药为3%氯普鲁卡因;B组:硬膜外用药为3%氯普鲁卡因中含芬太尼1.5μg/ml;C组:硬膜外用药为3%氯普鲁卡因中含芬太尼2.0μg/ml;D组:硬膜外用药为3%氯普鲁卡因中含芬太尼2.5μg/ml。分别观察并记录各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阻滞效果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结果A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D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麻醉效果A组优为40%,良60%;B组优为60%,良36%,差4%;C组优92%,良8%;D组优为96%,良4%。全组病例新生儿娩出后5min Apgar评分均大于7分,无一例发生新生儿窒息。结论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将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麻醉作用时间,增强阻滞效果,且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普鲁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剖宫产产妇行硬膜外阻滞时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阻滞效果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手术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四组。A组:对照组,硬膜外用药为3%氯普鲁卡因;B组:硬膜外用药为3%氯普鲁卡因中含芬太尼1.5μg/ml;C组:硬膜外用药为3%氯普鲁卡因中含芬太尼2.0μg/ml;D组:硬膜外用药为3%氯普鲁卡因中含芬太尼2.5μg/ml。分别观察并记录各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阻滞效果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结果A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C、D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麻醉效果A组优为40%,良60%;B组优为60%,良36%,差4%;C组优92%,良8%;D组优为96%,良4%。全组病例新生儿娩出后5 minApgar评分均大于7分,无一例发生新生儿窒息。结论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将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麻醉作用时间,增强阻滞效果,且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氯普鲁卡因是继普鲁卡因、丁卡因之后新一代脂类局部麻醉药,具有起效快、麻醉效能强及毒性低的特点。我院自2004年3月始,将盐酸氯普鲁卡因应用于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国产氯普鲁卡因腰麻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患者经L3-4脊间隙行腰麻穿刺,向蛛网膜下间隙注入(针斜面向尾)氯普鲁卡因合剂(2.5%氯普鲁卡因1.2 ml+10%葡萄糖0.5 m l+3%麻黄碱0.5 ml)2.2ml/30~40秒。结果①麻醉起效时间、胸10无痛时间、双下肢不能抬起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分别为(21.69±9.43)sec、(3.56±0.77)min、(3.56±0.64)m in和(7.94±1.02)min;最高阻滞平面为胸5.03±1.27;麻醉消退至胸12开始疼痛时间、双下肢能抬起时间、麻醉完全消失时间,分别为(56.67±8.47)min、(67.94±12.85)m in和(76.95±17.17)min。②术中无患者诉疼痛。③麻醉后未出现低血压反应。心率相对稳定。SpO2正常。④麻醉后未出现恶心、呕吐。⑤麻醉后及其3天内未见任何精神神经系统不良反应。⑥2.5%氯普鲁卡因pH为6.38±0.55,比重为1.012±0.003,其腰麻合剂pH为6.12±0.46,比重为1.012±0.003。结论 氯普鲁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腰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氯普鲁卡因、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ASA Ⅰ或Ⅱ级腹部或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氯普鲁卡因组和罗哌卡因组,实行术后PCEA,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镇静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能达到良好的镇静镇痛目的 ,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氯普鲁卡因联合芬太尼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患者氯普鲁卡因混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拟行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n=20)。硬膜外麻醉配液Ⅰ组:0.75%罗哌卡因;Ⅱ组:1%氯普鲁卡因+0.5%罗哌卡因;Ⅲ组:1.5%氯普鲁卡因+0.5%罗哌卡因。记录感觉阻滞最高平面、运动阻滞分级及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术中辅助用药及不良反应。结果:与Ⅰ组比较,其他两组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达最高平面时间、BromageⅠ、Ⅱ级的起效时间均缩短,Ⅱ、Ⅲ两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的持续时间缩短,Ⅱ组Bromage Ⅲ级的起效时间缩短。结论:子宫切除术患者1%或1.5%氯普鲁卡因可增强0.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国产盐酸氯普卡因用于剖宫产术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剖宫产术产妇4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n=20)为3%盐酸氯普卡因,对照组(n=20)为2%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试验剂量5 ml,5 min后一次性注入10 ml。观察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及运动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最大程度,以及呼吸、循环变化。结果:观察组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痛觉消失时间及运动阻滞时间亦快于对照组(P<0.05),最大阻滞程度两组无明显差异,痛觉及运动恢复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呼吸、循环变化两组基本相同,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国产盐酸氯普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起效快,效果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适用于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2.
李怡 《职业与健康》2006,22(24):2269-2270
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腹部横切口和纵切口两种术式对病人术后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3月—2006年2月剖宫产手术切口212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腹部横切口较纵切口手术时间短(t=2.89,P<0.01);术后切口疼痛情况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1.60,P<0.01)。结论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病人术后情况优于腹部纵切口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1%利多卡因加0.2%地卡因为对照,评价小容量0.7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剖宫产病人30例,硬膜外麻醉时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I组,n=15)和利地组(Ⅱ组,n=15),观察感觉阻滞,术中疼痛(VAS评分),术中腹壁肌松,呼吸循环变化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I组术前和术中感觉阻滞达T6的人数明显多于Ⅱ组(P<0.05),达到最高麻醉平面的时间I组明显长于Ⅱ组(P<0.01),术中疼痛最高评分I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肌松质量I组和Ⅱ组无明显差别(P>0.05),低血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I组明显低于Ⅱ组(P<0.01),结论:小容量0.7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优于常规利地合剂硬膜外麻醉且不良反应少,但起效较慢。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联合小剂量缩宫素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00例,根据产妇要求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自然分娩,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联合小剂量缩宫素无痛分娩,观察两组的分娩结局、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胎儿出生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分娩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1)。两组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及胎儿出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联合小剂量缩宫素在无痛分娩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安全性较高,可有效缩短产程,改善分娩结局,提高自然分娩率,减轻产妇分娩痛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钟爱彬  钟佳  曾垂应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0):1695-1696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全麻用于腹腔镜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42~65岁,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60例,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组(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全麻)病人入室行L2~3或L3~4椎间隙硬膜外腔穿刺,向上置管3~4cm,给予试验量后观察无不适再施行静脉全麻;Ⅱ组(静脉全麻)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两组病例均采用TCI静脉给药方法,记录全麻用药量,术中MAP、HR变化、子宫附着韧带松弛度评级、手术时间及术毕苏醒时间;结果Ⅰ组子宫附着韧带松弛度优于Ⅱ组,手术时间及术毕苏醒时间短于Ⅱ组,Ⅰ组血流动力学稳定,所用静脉全麻药、肌松药等明显比Ⅱ组少(P<0.01)。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全麻在腹腔镜经阴式全子宫切术中可达到满意的子宫松弛,缩短手术时间,苏醒快,无痛,麻药用量减少,安全舒适。大大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及痛苦,尤为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手术腰麻中腰麻液比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等比重与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拟行剖宫产手术病例100例,随机分为等比重组(Ⅰ组,50例)或重比重组(H组,50例),用CSEA(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技术的针内针法经L2~3实施腰麻,均采用0.5%布比卡因2 ml,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注药后病人的反应、麻醉起效及消退时间、感觉阻滞的峰平面等。结果两组均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注药后5~15 min出现明显血压下降而需应用麻黄素处理的H组有12例,I组仅2例(P<0.01)。两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相近。与I组相比,H组病例感觉阻滞达峰平面较I组快,且峰平面较I组高(阻滞节段数较多),感觉阻滞平面下降2节段的时间较I组短,伤口疼痛出现较I组早(P<0.01),运动阻滞消退较I组快(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等比重液腰麻较重比重液腰麻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3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4例均有停经后阴道流血,其中3例人流术中大出血,术后阴道流血持续不断,B超均发现子宫下段前壁有包块.4例患者中1例行子宫切除术,1例宫腹腔镜联合治疗,2例宫颈注射氨甲喋呤,待β-HCG<100 mIU/ml后行宫腔镜手术. 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部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水平有待提高.药物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该病可获满意效果,降低剖宫产率及人工流产率能降低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剖宫产术后感染病例126例的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术后感染相关因素依次是:产程延长/停滞(19.3%)、胎膜早破(13.24%)、羊水粪染(11.39%)、妊娠并发症(10.12%)、贫血(8.82%)、急诊手术(6.77%)等;多次流产史、再次手术史为非相关因素.结论 剖宫产术后感染有其相关的易感因素,必须加以重视,给予积极的预防,可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