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所致肠系膜淋巴结炎引起腹痛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8例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所致腹痛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中,264例(38.23%)MP检测阳性。结论MP感染是引起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所致腹痛原因之一,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致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我院接治的52例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致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肠系膜淋巴结直径为0-5mm、5-10mm的例数均多于治疗前,直径为15-20mm、20mm的例数均少于治疗前,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所有患儿均未出现肠系膜淋巴结增大的情况。结论 MP、CP感染可导致肠系膜淋巴结患儿表现出腹痛等症状和消化道症状,应给予重视;积极应用阿奇霉素等药物治疗可减小肠系膜淋巴结直径,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8):570-571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合并腹腔积液一般认为由病毒或细菌血行感染所致,观察发现肺炎支原体(MP)感染致肠系膜淋巴结炎合并腹腔积液临床并不少见。我院2006年1月—2009年2月收治的9例由MP感染致肠系膜淋巴结炎合并腹腔积液患儿给予红霉素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献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3,(9):118-11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肠系膜淋巴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10月-2012年10收治的3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病特点,给予红霉素30~50 mg/kg或阿奇霉素10 mg/kg.d静脉滴注3~5 d,分析其疗效。结果 30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炎的患儿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11例为右下腹痛,3例为左下腹痛,5例为剑突下腹痛,9例为脐周腹痛,其余2例部位不明确,经过治疗后,有14例患儿肠系膜淋巴结消失,11例缩小范围>5 mm,没有1例患者出现增大的现象。结论肺炎支原体干扰导致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出现明显的腹痛,且经常伴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C反应蛋白不是很高,且应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肺炎支原体(MP)感染是小儿呼吸系统中常见的感染,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5月共收治MP感染患儿55例,其中急性支气管炎25例,支原体肺炎30例,我们分别用阿奇霉素及红霉素治疗,其中阿奇霉素治疗MP感染效果显著,收效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闽东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3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闽东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MP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经阿奇霉素治疗显效150例,有效170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90.9%。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儿童肺炎的主要病原体,3岁以下小儿多见,夏秋季节高发,好发于男性。肺外表现多,症状多样,可引起多脏器损害。X线改变多样。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愈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试析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MP)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5例小儿MP感染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用红霉素治疗,研究组用阿奇霉素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MP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相似文献   

8.
聂亚玲 《医学综述》2013,(19):3609-3611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合并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32例急性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66例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进行治疗,而其他66例患儿采用痰热清注射液合并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比较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情况.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合并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8.48%,显著高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患儿的(77.2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1831,P〈0.05),而且痰热清注射液合并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咳嗽、发热、喘息、肺部啰音等)消失时间显著短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患儿(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显著提高有效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红霉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胸片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优于红霉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38例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均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阿奇霉素和炎琥宁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3%,有24例患儿在静滴阿奇霉素时出现恶心,哭闹,调慢滴数或加用维生素B6对症治疗后缓解。对照组有效率69.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且无大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采用阿奇霉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126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63例和试验组63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试验组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因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克拉霉素(Clarothromycin)和阿奇霉素(Azithromycin)治疗小儿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儿科龟分支杆菌切口感染患儿的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的应用方法、疗程及副作用。结果 22例中21例应用克拉霉素,20例转用阿奇霉素。治愈率为100%。克拉霉素组副作用大于阿奇霉素组(P〈0.01)。随访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应用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龟分支杆菌感染,治愈率高达100%,阿奇霉素较克拉霉素更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门诊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收治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并将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儿,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后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MP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实施一般支持治疗及化痰、止咳、退热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替利嗪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MP感染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一般是由病毒或细菌血行感染所致。现将本院2008年5月至2000年收治的16例由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徐洁 《中原医刊》2009,(19):48-49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08年9月我院收治的儿童MP肺炎10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儿童MP肺炎临床表现多样化,可有神经、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及肺外表现,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显效82例,有效2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1%。结论红霉素、阿奇霉素联用可迅速控制支原体血症,患儿依从性好,改善肺炎症状同时避免并发症发生,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7.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结果经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后58例痊愈,2例2~3个月后复发,再次治疗后痊愈。结论MP多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具有小范围流行的特点,呼吸道症状突出,表现为剧烈阵咳、少痰,肺部体征少、X线改变出现早且明显,用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用大环内酯类治疗效果好,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时做出诊断和对症治疗,了解支原体感染对呼吸系统以外的全身各脏器的损害。方法 对可疑传单综合征的10例患儿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冷凝集试验、咽拭子培养、荧光定量PCRMP—DNA、EB—IgM、嗜异凝集试验。全部患儿采用阿奇霉素静脉用药及阿奇霉素口服序贯治疗。结果 10例MP—IgM≥1:80为阳性。其中5例≥1:1280,6例冷凝集〉1:32,7例咽拭子培养(+),同时荧光定量PCRMP—DNA(+),EB—IgM均(-),嗜异凝集试验(-)。15~23d治愈。结论 MP感染可致传单综合征,临床症状复杂,引起多脏器、多系统损害,若及时诊断,应用阿奇霉素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近年来,成人及小儿支原体肺炎及其肺外并发症的报道日趋增多,因而MP早期诊断和治疗受到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我科于2001年10月~2005年12月对62例肺结核并发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分别应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世宣 《当代医学》2013,(23):50-5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及其疗效分析。方法对2007年12月-2012年9月入住广东省东莞市石碣医院的60例MP感染而诱发小儿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A组采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进行治疗,B组采用阿奇霉素、红霉素以及喘乐宁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另外选择60例未受MP感染的小儿哮喘患者,对比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1)B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和病情复发情况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未受MP感染患儿与受MP感染患儿在喘息特征热、程以及肺部X线摄片结果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红霉素以及喘乐宁3种药物进行联合使用治疗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有效;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具有自身的临床特征与,未受MP感染的小儿哮喘临床特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