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FOLFOX(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联合放疗对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手术疗效及术后肿瘤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间收治的局部晚期大肠癌患者64例患者资料,其中30例直接行手术治疗(对照组),34例术前放疗+FOLFOX方案化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保肛率、手术并发症和肿瘤复发情况,并分析患者术前CEA浓度与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13例和28例肿瘤完全切除,分别有4例和11例完全切除肿瘤后行低位直肠吻合术,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术后3年累积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54,P=0.76),但观察组第1,2年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01,P=0.025)。患者肿瘤切除后CEA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前的CEA水平与肿瘤术后复发时间呈负相关(r2=0.26,P=0.0013)。结论:术前新辅助治疗能够提高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切除率和保肛率,降低术后2年内的肿瘤复发率,不增加手术并发症;术前的CEA水平高者早期复发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免疫组化特点、外科处理和预后.#方法对30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Fletcher肿瘤侵袭危险度评估分级将其分为极低度恶性、低度恶性、中度恶性、高度恶性四组,并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结直肠间质瘤发生在结肠4例(13%),直肠20例(67%),肛管6例(20%).免疫组化C-kit阳性表达率为87%.30例结直肠间质瘤全部行手术切除.29例(97%)获术后随访,随访时间4~130个月.3年生存率为73%,5年生存率为53%.Fletcher侵袭危险度评估分级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B=4.226,P=0.02).结论 外科手术联合分子靶向治疗是结直肠间质瘤的最有效治疗手段,Fletcher侵袭危险度评估分级对具体术式的选择及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周血甲胎蛋白(AFP)mRNA和黑色素瘤抗原-1(MAGE-1)mRNA联合表达在早期发现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意义。方法 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和2个月检测142例行根治性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和MAGE-1mRNA的表达,随访时间从术后至2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5.5个月。结果 外周血中MAGE-1mRNA和/或AFPmRNA的阳性率和肿瘤的病理分期呈正相关:肿瘤病期越晚,外周血中肝癌细胞的检出率越高(χ^2=17.873,P〈0.01)。AFPmRNA和Mage-1mRNA阳性率均与癌结节数目、门静脉癌栓、肝内、外转移等临床参数显著相关(χ^2=11.510,χ^2=15、149,χ^2=11.653,χ^2=6.805,均P〈0.01),而与肝癌分化程度、肿瘤直径等无相关性(χ^2=1.513,χ^2=1.343,均P〉0.05)。术后55例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其中38例患者外周血MAGE-1mRNA和/或AFPmRNA持续阳性,14例由术前阴性转为阳性。而62例由术前阳性转为术后阴性者,随访中未见复发或转移。术后外周血AFPmRNA和/或MAGE-1mRNA阳性组中,有88.1%(52/59)的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而阴性组中复发或转移者仅占3.6%(3/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3.817,P=0.000)。结论 联合检测外周血MAGE-1和AFPmRNA的表达可能早期发现肝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可以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及预后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及局部复发、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预后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47例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其中31例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16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术后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6.1%(5/31)和68.8%(11/16)。χ^2检验显示,手术方式与局部复发相关(P=0.001)。47例患者5年生存率18.2%,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单发(P=0.0458)和肿瘤侵犯深度(P=0.0053)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侵犯深度(P=0.010)是影响预后最主要因素。结论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差,影响预后最主要的因素是肿瘤侵犯深度,腹会阴联合根治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肠胃肠间质瘤(GIST)的预后特点。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和天津市人民医院1979年6月至2010年6月间收治的40例直肠GIST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直肠GIST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8~81(中位数54.5)岁。术后随访1~300(中位52.5)个月,复发和转移18例,其中单纯局部复发7例,单纯远处转移6例,局部复发并远处转移5例。术后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60.0%及42.5%。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患者术后生存率与肿瘤大小(P〈0.01)、肿瘤Fletcher分级(P〈0.01)、核分裂像(P〈0.01)及术后远处转移(P〈0.05)有关;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5)、核分裂像(P〈0.01)和术后远处转移fP〈0.01)是直肠GIST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直肠GIST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肿瘤原发灶大小、核分裂像和术后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同时性多发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结直肠同时性多发癌发病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早期诊断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03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225例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癌灶数目、家族史、发病年龄等情况分为结直肠同时性多原发癌组(多发组)和结直肠单发癌组(单发组)。比较两组发病年龄、性别构成、肿瘤Dukes分期、肿瘤部位、并发息肉和患者预后等情况。所有资料采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多发组39例(3.2%),其中2例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并发癌以腺瘤恶变多见。多发组中右半结肠癌占45.7%,明显高于单发组22.7%(χ^2=25.757,P=0.0001);息肉并发率两组分别为33.3%和16%(χ^2=6.787,P=0.009)。异时性肿瘤发生率分别为5.1%和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5,P=0.033)。多发组5年生存率为57%,单发组为64%,χ^2=0.084,P=0.772。结论 结直肠同时性多发癌占结直肠癌总数的3.2%,多位于右半结肠,并发癌以腺瘤恶变多见,其预后与单发癌患者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术后复发原因。方法:对417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功回访112例,复发率为66.1%(74/112)。胃食管间质瘤患者复发率高于小肠结肠间质瘤患者(55.1%vs 26.1%),肿瘤直径≥5 cm患者复发率高于直径〈5 cm患者(67.5%vs 8.6%)。结论:胃肠间质瘤术后复发与肿瘤大小和发病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开胸手术治疗复发性自发性气胸的疗效,以提高近、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将124例复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VATS组(n=73):采用VATS治疗;对照组(n=51):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比较两种术式的复发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胸痛等。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VATS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7.26%(71/73),其中1例因胸腔严重粘连,1例因术中出血转为开胸手术。VATS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2% vs.5.88%;χ^2=0.034,P〉0.05);VATS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41.13±12.60min vs.88.09±41.13min;5.96±1.21d vs.8.25±1.48d,u=13.30,9.16;P〈0.05);慢性切口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74% vs.15.69%;χ^2=4.93,P〈0.05)。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54个月。VATS组术后5个月内复发6例,行开胸手术治疗4例,VATS 2例;对照组术后3个月复发3例,经再次手术治疗治愈。结论VATS治疗复发性自发性气胸复发率与开胸手术相近,但住院时间短、美观、微创,近、远期疗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MRI表现及其与病变危险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7月拟于我院手术治疗的24例直肠间质瘤患者进行研究,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应用改良NIH标准判定直肠间质瘤病变危险度,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病变危险度的差异。结果:本组24例患者中,病变低危险度2例,中危险度6例,高危险度16例。直肠间质瘤患者病变危险度与肿瘤大小、边界清晰度及信号均匀情况有关(P<0.05),与病变部位、肿瘤形态、生长方式无关(P>0.05)。结论:直肠间质瘤患者术前MRI检查获得的肿瘤大小、边界清晰度及信号均匀情况信息对于病变危险度评估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T1期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术后随访,了解影响这类患者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T1期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患者,对其年龄、性别、肿瘤多发或单发、肿瘤大小、有无吸烟史等因素进行了χ^2检验及多因素分析。结果78例患者术后复发率34.6%(27/78),术后2年内复发者19例。吸烟患者46例,均为男性,45.7%(21/46)出现术后复发。χ^2检验示肿瘤大小(P=0.012)和吸烟史(P=0.014)对肿瘤复发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示肿瘤数目(P=0.027)、肿瘤大小(P=0.018)和吸烟史(P〈0.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除了肿瘤数目、肿瘤大小是影响膀胱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外,有吸烟史的T1期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患者可能更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辅助治疗+手术与直接手术治疗可切除或交界可切除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n=60),通过术后展开随访调查,回顾性分析直接手术治疗(直接手术组,n=30)与新辅助治疗+手术治(联合治疗组,n=30)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相较于直接手术组患者其术后生存率明显提高(χ2=3.880,P=0.049);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1年及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6.67%与80.00%,均较直接手术组的73.33%与53.33%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χ2=6.405,P=0.011;χ2=4.800,P=0.028);联合治疗组术后胰腺癌复发率及转移率分别为10.00%与43.33%,均较直接手术组的33.33%与70.00%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χ2=4.811,P=0.028;χ2=4.343,P=0.037);联合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较直接手术组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可切除高危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1月间收治的45例原发可切除高危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和术后随访资料。结果45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7例,中位年龄48岁。肿瘤位于胃19例,小肠9例,直肠7例,肠系膜4例,腹膜后6例。肿瘤完整切除35例(77.8%),术前或术中肿瘤破裂10例(22.2%)。凡切除33例(73-3%),R。切除5例(11.1%),R:切除7例(15.6%)。术后均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中位用药时间24(10~99)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以水肿(86.7%,39/45)和白细胞减少(60.0%,27/45)最为常见。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了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9(11~114)月。术后复发转移率为37.8%(17/45),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86.7%和74.4%。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手术切除程度是高危GIST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6,HR=8.698,95%CI:1.487—50.888)。结论‰切除是提高原发可切除高危GIST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建立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及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故军联勒保障部队第九二二医院收治的110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肺部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建立人工气道时机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伤后24 h内建立人工气道,共64例)与对照组(伤后24 h后建立人工气道,共46例)。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感染控制率、感染控制时间、病死率,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昏迷时间、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GCS评分、建立人工气道时机、激素使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63% vs. 60.87%,χ2 = 4.389、P = 0.036);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77% vs. 53.77%,χ2 = 4.488、P = 0.034);感染控制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7.06 ± 2.77)d vs. (11.12 ± 3.62)d,t = 3.815、P = 0.001];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81% vs. 21.74%,χ2 = 4.408、P = 0.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性别、激素使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肺部感染无显著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94、P = 0.587,χ2 = 0.878、P = 0.349,χ2 = 0.572、P = 0.449)。年龄> 60岁、昏迷时间> 1周、有吸烟史、合并COPD、GCS评分≤ 5分、伤后24 h后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显著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5.583、P = 0.018,χ2 = 7.328、P = 0.007,χ2 = 4.994、P = 0.025,χ2 = 4.878、P = 0.027,χ2 = 6.114、P = 0.013,χ2 = 4.389、P = 0.036)。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 60岁、昏迷时间> 1周、合并COPD、GCS评分≤ 5分、伤后24 h后建立人工气道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 = 0.024、0.015、0.019、0.007、0.011)。 结论伤后24 h后建立人工气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两种含铋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后复发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治后复发的95例患者应用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伴有萎缩性胃炎者分别为31例和28例。分别按照以莫西沙星为基础的含铋四联(胶体果胶铋200 mg、2次/d+雷贝拉唑10 mg、2次/d+阿莫西林1.0 g、2次/d+莫西沙星0.4 g、1次/d)和以甲硝唑为基础的含铋四联方案(胶体果胶铋200 mg、2次/d+雷贝拉唑10 mg、2次/d+阿莫西林1.0 g、2次/d+甲硝唑0.4 g、3次/d)均治疗2周。治疗结束4~8周,两组患者行13C尿素呼气试验。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伴有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根治率以及治疗后4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后复发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45例患者完成复发后治疗,37例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成功,意向性治疗分析(ITT)根治率和符合方案(PP)根治率分别为82.22%(37/45)和94.87%(37/39)。对照组50例患者完成复发后治疗,42例根除成功,ITT和PP根治率分别为82.22%(42/50)和87.5%(42/48)。两组患者ITT根治率(χ^(2)=0.783、P=0.800)和PP根治率(χ^(2)=1.551、P=0.29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4/45)和12%(6/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3、P=0.744)。研究组中伴有萎缩性胃炎患者再次治疗后ITT根治率(96.77%vs.75.85%)和PP根治率(96.77%vs.78.57%)显著优于对照组中伴有萎缩性胃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0、P=0.017,χ^(2)=4.662、P=0.031)。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药物依从性(服药率≥90%和<90%)、患者ITT根治率(91.57%vs.25.00%)和PP根治率(93.83%vs.27.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8.59、P<0.001,χ^(2)=8.139、P=0.004)。而不同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是否伴有萎缩性胃炎、是否伴有消化不良、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DOB值、根治药物等的患者ITT根治率和PP根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药物依从性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后复发根治疗效的影响因素(OR=0.035、95%CI:0.007~0.199、P<0.001)。结论以莫西沙星为基础的含铋四联疗法和以甲硝唑为基础的含铋四联疗法均可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复发患者治疗方案;两种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药物依从性为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复发根治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7年4月至2008年6月间84例手术切除的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价预后。结果84例GIST位于胃42例,小肠24例,食管5例,直肠6例,胃肠道外7例;肿瘤直径(5.6±4.8)cm,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17阳性表达率为96.4%。79例行肿瘤完全切除,5例行姑息切除或肿瘤活检。78例获随访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0%、79.2%和72.0%,根据肿瘤直径和核分裂像计数分级的Fletcher恶性程度风险分级与生存率有密切关系(P〈0.01),极低度风险组、低度风险组生存率与高度风险组生存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及0.000)。结论GIST的Fletcher分级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对高度风险者,需积极施行切除范围较大的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儿童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 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本院儿科0~13岁肺炎患儿86例,按照肺炎支原体病理学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MPP组)与对照组(非MPP组),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病病程及发热时间较长,均长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2.216、P = 0.038,t = 1.969、P = 0.049);观察组患者在夜间咳嗽评分、发热及高烧等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2.214、P = 0.024,χ2 = 6.182、P = 0.030,χ2 = 4.001、P = 0.047)。两组患者均伴有咳嗽症状,均有肺部异常X线特征。观察组患者出现喘息、大叶性肺炎、肺部湿啰音及胸腔积液等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4.526、P = 0.031,χ2 = 6.874、P = 0.014,χ2 = 11.553、P = 0.000,χ2 = 5.287、P = 0.009),观察组患者肺外表现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82、P = 0.037);尿检异常、胃肠表现及皮疹等症状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2.413、P = 0.561,χ2 = 1.649、P = 0.672,χ2 =2.647、P = 0.204)。 结论MPP患儿的咳嗽症状严重,呼吸系统病变突出,肺部体征轻微,症状治疗恢复用时长,同时对儿童肺炎应早诊断确定致病因,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肠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7例GIST中EGFR和VEGF的染色和表达情况,分析其和临床病理因素、预后的关系.结果 EGFR和VEGF在GIST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6%和40.2%.EGFR在直径较大(τ=0.533,P<0.01)、高风险分级(τ=0.663,P<0.01)和预后较差(X2=18.902,P<0.01,Log-rank检验)的GIST患者中染色强度加深;VEGF在<50岁(X2=14.10,P<0.01)、小肠(X2=9.88,P<0.01)、直径较大肿瘤(H=22.556,P<0.01)、高风险分级(H=20.908,P<0.01)和预后差(X2=42.378,P<0.01,Log-rank检验)的GIST患者中表达升高.结论 EGFR的染色强度和VEGF的表达有助于判断GIST患者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p53蛋白表达和淋巴结转移率。 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共9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治疗乳腺增生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对癌组织行HPV基因分型和p53蛋白检测,增生组织行HPV基因分型。观察入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分析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率与p53蛋白表达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共60例发生高危型HPV感染,对照组中共36例发生高危型HPV感染,观察组患者中HPV16、18基因型感染率分别为21.11%(19/90)和22.22%(20/90),均高于对照组[2.22%(2/90)和2.22%(2/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7.108、P = 0.001,χ2 = 8.063、P = 0.001)。观察组HPV阳性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93.33%(56/60),显著高于HPV阴性患者(21/30、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72、P = 0.002)。观察组患者中p53蛋白阳性者39例(39/90、43.33%),其中肿瘤大小≤ 2 cm者27例(27/39、69.23%)、TNM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分别占15.38%(6/39)、30.77%(12/39)、35.90%(14/39)和17.95%(7/39),淋巴结转移率为82.05%(32/39);p53蛋白阴性患者51例(51/90,56.67%),肿瘤大小≤ 2 cm者35例(35/51、68.63%)、TNM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分别占7.84%(4/51)、19.61%(10/51)、49.02%(25/51)和23.53%(12/51),淋巴结转移率为86.27%(44/51),p53蛋白阴性组与p53蛋白阳性组患者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0.682、P = 0.462,χ2 = 0.491、P = 0.507,χ2 = 0.572、P = 0.461)。 结论检测乳腺癌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p53蛋白表达及淋巴结转移率有助于对乳腺癌的诊疗;p53蛋白阳性率下降可能促进HPV感染相关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Matsushima K  Kayo M 《Surgery today》2007,37(8):698-701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s) rarely arise in the rectum. Whereas a local resection with negative margins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dequate for resectable GISTs, a wide resection is usually indicated for rectal lesions because of the technical impossibility of local resection. We report the cases of two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esection of a rectal GIST using a transsacral approach. Both patients had an uneventful postoperative course, and no evidence of recurrence has been identified. The transsacral approach appears to be less invasive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a rectal GI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