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凝固时间(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等反映凝血功能四项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PT、APTT、TT、Fib测定均为凝固法,在CA-1500全自动血凝仪上进行,试剂及定标血浆均为德国德灵公司产品。结果:妊娠中、晚期妇女与正常对照组或早期妊娠者比较,PT、APTT、TT时间明显缩短、Fib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妊娠中、晚期由于凝血功能增强、抗凝及纤溶功能减弱,出现妊娠期高凝状态。这一妊娠期生理变化为产后快速有效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是导致妊娠期血栓病形成的重要原因,并可能与多种产科疾患有关。妊娠期间检测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对预防血栓形成并及时进行抗凝治疗有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妇在不同妊娠期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四项反映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PT、APTT、TT、Fib测定均为凝固法,在ACL7000全自动血凝仪上进行,试剂及定标血浆均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产品。检测120例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和60例正常非孕妇女的PT、APTT、Fib和TT,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妊娠中、晚期妇女与正常对照组或早期妊娠者比较,PT、APTT、TT时间明显缩短、Fib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妊娠中、晚期由于凝血功能增强出现妊娠期高凝状态。这一妊娠期生理变化为产后快速有效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是导致妊娠期血栓病形成的重要原因,并可能与多种产科疾患有关。妊娠期间监测凝血四项对预防血栓形成并指导抗凝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早期妊娠(6—12周)孕妇和晚期妊娠(38—42周)孕妇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四项结果变化情况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德国BE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376例在妊娠早期、妊娠晚期的正常孕妇及244例正常育龄非妊娠妇女进行PT、APTT、TT和FIB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妊娠早期组与妊娠晚期组PT、APTT、TT和FIB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妊娠早期组与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差异不明显;妊娠晚期组与对照组比较, PT、APTT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TT差异不明显(P>0.05),FIB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妊娠早期组与妊娠晚期组比较,PT、APTT和FIB有差异(P<0.05),TT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处于妊娠期的妇女凝血功能发生改变,凝血四项作为期间出血倾向的指标,了解不同妊娠期间的凝血状况,预防产前及产中发生产科意外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依据,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明春 《海南医学》2009,20(9):117-118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F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11例临产孕妇(研究组)与96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组的PT:(12.21±0.8)s、APTT(31.2±3.1)s、TT(11.1±1.3)s、FIB(3.74±0.67)g/L,对照组的PT:(12.8±0.6)s、AFIT(32.6±3.0)s、TT(11.6±1.2)s、FIB(3.09±0.56)g/L,两组结果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预防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凝血四项(PT、APTT、Fbg、TT)的检测是临床上血栓与止血疾病诊断、治病与预后观察中的常规检验项目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检验结果在第一次检测时结果显示延长 ,间隔1~4h后做第二次检验结果反而恢复正常 ,凝血时间明显缩短。这与已知理论上的结论相矛盾。因为 ,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在离体后促凝活性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低 ,检测结果应延长 ,理论上不会出现缩短。就发现的此类异常现象本科做了进一步调查分析 ,现将分析结果浅述如下。首先 ,对凝血检测专用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对凝血因子的影响做了检测分析 ,随机取20份第一次凝血四项检测正…  相似文献   

6.
PT、APTT、TT、Fib、3P、FDP、D -二聚体作为反映凝血及纤溶功能的检测指标已广泛开展于临床实验中 ,对疾病的临床监测及预后判断具有重大意义 ,现将 2 0 0例白血病的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白血病 2 0 0例 ,其中男 118例 ,女 82例 ,年龄 1岁 2个月~ 78岁 ,M12 0例 ,M2a3 0例 ,M3 3 0例 ,M410例 ,M52 0例 ,M62例 ,ALL -L13 0例 ,ALL -L2 3 8例 ,CML2 0例 ,均经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确诊 ,根据文献[1] 标准诊断。正常对照 5 0例 ,男 ,3 0例 ,女 2 0例 ,年龄 40 .6± 8.5 y ,全部经体检证实为健康人。1.2 …  相似文献   

7.
肝脏疾病时PT、APTT、TT、Fig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同时检测四项凝血指标能比较全面了解肝病时凝血因子的减少程度,可以帮助判断肝细胞损害程度,以及由此掌握临床治疗的指征,并对预防出血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诊断和治疗肝病时凝血指标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潘虹  蔡玉玲 《海南医学》2005,16(12):148-148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及凝血四项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利用BackmanCoulter ACL7000血凝仪检测肝硬化患者与正常人PT、APTT、TT、FIB含量.结果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项明显延长而FIB则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凝血四项指标可客观准确地评价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状况,为临床的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和血小板计数(PLT)等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检测正常妊娠和妊娠高血压孕妇189例及正常育龄非妊娠妇女71例的PT、APTT、Fib和LPT,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89例妊娠妇女血浆PT、APTT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Fib逐渐增高和LPT逐渐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妇女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处于一定程度的活化状态、血浆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密切监测妊娠期妇女的凝血象,有助于预防产后出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从而保护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0.
孙玉 《中外医疗》2010,29(29):73-73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在妊娠不同各期的变化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不同孕期的妊娠妇女,进行凝血四项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非孕组与早期妊娠组比较,PT、APTT、Fib及TT差异均无显著性,Fib可出现增高趋势。PT在早期、中期至晚期可成进行性缩短,晚期到临产期无显著变化;APTT在早期至中期明显缩短,维持晚期妊娠,到临产期又缩短显著;FIB在早期到中期明显升高,维持到晚期妊娠,到临产期急剧升高;TT在妊娠期直到临产期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凝血四项作为妊娠期筛查出血倾向的诊断指标,了解其凝血状态,为临床治疗产科意外提供可靠的检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时间段凝血试验结果的改变。方法使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18份新鲜冰冻血浆样品分别于融化后0.4、8、16h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结果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在监测时间段内TT、Fib无明显变化(P〉0.05),PT试验在相邻时间段变化不大,但在相隔时间段有一定变化,APTT试验在各时间段均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生物活性物质的衰减(如凝血因子),为保障临床输注血浆的安全有效,应尽可能融化后及时输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28~40周)孕妇PT、APTT、FIB和TT凝血四项的变化。方法:用北京赛科希德SF-80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150例晚期妊娠孕妇与150例正常育龄未孕女性凝血指标PT、APTT、FIB和TT。结果:两组人群血凝变化指标中,APTT(P<0.05)有显著性差异,PT(P<0.001)、FIB(P<0.001)、TT(P<0.002)结果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妊娠晚期与正常育龄未孕女性血凝有显著性差异。定期观察孕妇体内凝血状况,预防和治疗产中、产后异常出血及防治DIC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妊娠期与非妊娠期妇女凝血四项结果的差异程度.方法:用CA-15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随机对101例本院产妇和101例门诊健康妇女进行凝血四项检测.结果:两组检测中,PT、Fbg有显著差异,而ApTT、TT无明显差异.结论:进一步说明了妊娠晚期产妇的凝血功能有增强的趋势,呈现高凝状态,有利于产后快速有效止血.同时提醒医务工作者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应随时检测凝血四项,对预防DIC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探讨了血浆室温(22.5~2.5℃)放置时间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及凝血酶时间(TT)测定的影响。结果显示血液离体6小时检测上述4项试验结果与立即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检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30例正常妊娠孕妇(正常妊娠组)、9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孕妇(PIH组)、150例非妊娠健康妇女(对照组)的凝血PT、APTT、TT、Fib,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IH组的PT、APTT和TT明显缩短,Fib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情与PIH的严重程度有关.结论 在PIH病情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其存在着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平衡紊乱,对PIH孕妇进行动态监测凝血因子的变化,不仅能及时采用有效的处理措施,可降低产科意外事件的发生,同时对指导治疗、预防病情发展具有极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手术前患者凝血四项筛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11)、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l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clottingtime,TF)简称凝血四项,主要用于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观察、治疗或药物监测,尤其在外科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凝血功能筛检显得更为重要,可初步估计病人对手术出血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和产褥期凝血四项功能特征及其意义的序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序贯研究正常孕妇妊娠期、产褥期凝血四项参数的生理性功能特征.方法:随机对160例正常妊娠妇女序贯地在孕10~14周、20~24周、30~34周、分娩后3天以及50例非妊娠期妇女检测凝血四项参数.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SNK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①与非妊娠期妇女相比,围生期PT、APTT和TT缩短,Fbg增加,差异有显著性.②APTF在妊娠中、晚期和产褥期较早期显著缩短,但中晚期和产褥期三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T在整个围生期由长至短依次为产褥期、妊娠晚期、早期和中期,各期之间差异显著.TF在妊娠早、中和晚期无显著差异,但产褥期较妊娠期显著延长.Fbg在整个围生期逐渐增加,到产褥期达高峰,且各期之间差异显著.结论:随着妊娠进展,正常孕妇凝血功能会发生改变,通过监测凝血四项水平有助于防治相关病理妊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孕期妇女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00例孕期妇女为对象,以同期100例未妊娠女性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对照组、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D-D、Fbg水平低于早期组(P<0.05)、中期组(P<0.05)、晚期组(P<0.05),PT水平高于早期、中期、晚期组(P<0.05);aPTT、TT水平高于晚期组(P<0.05)。结论 妊娠期妇女凝血功能存在亢进,并且随妊娠时间的延长血液黏滞性增加,孕期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对预防血栓性疾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李永军 《中外医疗》2011,30(32):51-51
目的探讨凝血检查中自动血凝仪与手工检测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对我社区收治的133名健康体检人群,用手工法和自动血凝仪进行凝血检测试验。结果手工法与自动血凝仪检测比较PT、APTT、TT均在正常范围,无统计学差异显著性(P〉0.05),但在检测结果中手工检测PT时间相对延迟,APTT时间相对缩短。结论手工检测适合单一疾病的检查,自动血凝仪适用于复杂性疾病和对需要抗凝或溶栓治疗患者,掌握2种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原则,更好为疾病治疗做出准确、及时的判断,提高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