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远市HIV/AIDS哨点监测及吸毒人员高危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清远市哨点监测人群HIV/AIDS流行现状及吸毒人员的高危行为特征,为今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可靠科学依据。方法从2000年开始对艾滋病高危的性病人群和吸毒人群进行监测,对吸毒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将哨点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市目前哨点监测人群HIV/AIDS尚处于低度流行期,但感染HIV人数逐年呈倍数增加;吸毒人员的高危行为普遍,存在引起HIV流行的高危行为。结论应及早对性病人群和吸毒人群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和减少危害的行为干预等综合性防制措施,以有效阻止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HIV。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通过对我市最近6年艾滋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市艾滋病流行状况和趋势,为艾滋病的治疗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7~2012年艾滋病检测确认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艾滋病感染从以吸毒人员和暗娼为主的特定人群逐渐向普通人群和自愿咨询检测(VCT)人员以及男同(MSM)方向转移;男性多于女性;20~40岁为主。结论:艾滋病在我市流行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已经导致公共医疗资源的较大消耗,加重国家财政负担。因此,遏制艾滋病流行和转移,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当前社会值得关注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安区艾滋病在高危人群(暗娼、吸毒人员)和一般人群(大众人群)中的流行趋势,为政府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对广安区吸毒人员200人、暗娼200人、大众人群80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近7年疫情网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暗娼、吸毒人员和大众人群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为分别为78%、86%、60.25%;艾滋病感染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结论 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感染率逐年上升,应加强对大众的宣传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吸毒与艾滋病病毒感染相关综合研究,为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流行进一步探讨有效干预对策。方法 调查本市吸毒基本情况、吸毒行为特征;公安、卫生、社区干部对控制吸毒和控制艾滋病干预措施的态度。同时,检测各类艾滋病高危人群HIV感染率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有关资料、评价控制对策。结果 吸毒人员复吸率高、共用针具吸毒率达40.33%。检测各类高危人群14456例,HIV阳性124例,其中吸毒人员2662例。阳性112例。显示我市HIV感染以吸毒人员为主。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实施吸毒人员内部相互控制共用针具吸毒的特定社区干预项目,对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流行可产生有价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性病/艾滋病(STD/AIDS)的流行与卖淫嫖娟、吸毒等社会问题密切相关。从其流行情况显示,性乱和吸毒人群是感染STD/AIDS的高危人群,而静脉吸毒又是目前中国AIDS传播的主要途径;调查这类人群的行为学特征,为制定STD/AIDS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对今后开展防治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估。2005年7月~8月对我市看守所与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了行为学调查及梅毒、艾滋病病毒(HIV)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包头市昆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和流行因素,分析吸毒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为艾滋病疫情的估计和预测提供信息,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监测期内在押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一个调查对象采集静脉血3~5 mL进行HIV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在押吸毒人员403人,HIV抗体阳性者2例,阳性率0.50%;HCV阳性者105例,阳性率26.05%;梅毒阳性者8例,阳性率1.99%。结论:包头市昆区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较低,但存在高危行为,应加强吸毒人员艾滋病、性病、肝炎知识的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等工作,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提高干预工作质量,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防止HCV、梅毒的蔓延。  相似文献   

7.
宜宾市吸毒人群HI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我市吸毒人员呈现上升趋势,为了解我市吸毒人群HIV感染情况,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我们分析了1998-2001年宜宾市吸毒人员HIV感染监测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兰州市吸毒人群HIV及梅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及时掌握和了解吸毒人群HIV及梅毒感染状况和流行动态,以便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2001年和2002年对兰州市2所强制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了HIV及梅毒抗体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来宾市艾滋病高危场所和高危人群的分布情况和数量,为制定艾滋病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对全市娱乐场所从事商业性服务人员进行调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吸毒人员进行HIV筛查及行为调查.结果 全市固定性服务人员712人,流动性服务人员149人;138名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相关知晓率为49.34%,在商业性行为中能坚持使用安全套仅为42.86%;调查180名吸毒人员,55.11%承认共用注射器吸毒;检出HIV阳性者16例,阳性率为8.89%,其中14人承认共用注射器吸毒,占87.5%.结论 性服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防护知识知晓较少,在商业性行为中未能完全坚持使用安全套;HIV在吸毒人员中感染率较高,其中共用注射器吸毒对传播艾滋病危险性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会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在新会区强制戒毒的3443名吸毒人员采用统一的监测问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3443名吸毒者,共检出HIV抗体阳性者63名。吸毒年龄(32.25±6.52)岁,以25~59岁年龄段为主,占65.76%,本地户籍占66.66%。吸毒方式以口吸为主,占71.54%,近几年共用注射器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吸毒人群的商业性性行为发生率有上升趋势(x^2=79.58,P〈0.05)。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x^2=16.52,P〈0.05)。结论新会区吸毒人群HIV感染率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但仍存在艾滋病传播的相关危险行为,新型毒品流行迅速,需引起更多关注,对此类人群应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以遏制艾滋病在此类人群中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4年恩平市戒毒所内关押的吸毒人员的HIV感染情况,为我市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年恩平市戒毒所内关押的吸毒人员进行HIV抗体血清学监测和分析,以我市一般人群的HIV抗体血清学监测数据作为对照。结果共监测了戒毒人员334人,HIV抗体阳性19人,阳性率为5.69%。2001年~2005年上半年我市一般人群共监测了8818人,其中HIV抗体阳性2人,阳性率为0.02%。结论恩平市吸毒人员的HIV感染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吸毒人员仍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目前我市艾滋病的传播趋势已经由以前的静脉吸毒为主逐渐转入以性传播为主的快速增长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茂名市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形势,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方法对茂名市1999年以来的艾滋病常规监测、哨点监测、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茂名市自1999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止2007年10月底,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包括AIDS病人)307例。病例分布为:男性236例,女性71例,男女比例为3.32:1;感染者以青壮年(20—40岁)为主,占总病例数69.38%,其中年龄最大的为79岁,最小的2岁;职业以农民和无业为主,各占总病例数24.9%;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占44.30%,其次为性接触传播占27.04%。结论目前茂名市的艾滋病流行处于低流行态势,但由于高危人群(静脉注射吸毒)基数大,传染源的不断累积和高危行为的泛滥,是艾滋病流行和蔓延的关键时期,应加大监测力度,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控制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势头。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的感染率变化趋势以及吸毒行为的变化情况,以获得我市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及时总结我市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经验及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及防治工作。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艾滋病哨点/丙肝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进行监测。结果 2010~2011年我市监测的吸毒人员均为男性,青壮年、已婚者居多,多数吸毒者为初中以下文化,吸毒人群的吸毒方式以口吸为主,大都吸食海洛因。2010年监测的421例吸毒人员中有商业性行为占14.01%,静脉注射吸毒者占16.15%,共用针具者占19.12%,HIV抗体阳性1例,阳性检出率为0.24%,梅毒抗体检测阳性8例,检出率为1.90%,丙肝抗体阳性46例,检出率为10.93%。2011年监测的411例吸毒人员中有商业性行为者占21.41%,静脉注射吸毒者占22.87%,共用针具者占37.23%,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梅毒抗体检测阳性23例,检出率为5.59%,丙肝阳性56例,检出率为13.63%。结论我市被调查的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较低,梅毒、丙肝感染率较高,呈上升趋势;静脉注射吸毒、共用针具、商业性行为等危险行为发生率有所升高。在吸毒人群中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吸毒高危人群艾滋病、性病感染情况及其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对吸毒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的传播,为政府部门制度政策采取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7年1月~2002年6月在所的5025名戒毒劳教人员进行HIV及性病检测与调查,同时随机采用匿名问卷调查300名戒毒劳教人员对性病、艾滋病知识情况的调查。结果 检出静脉推注吸毒HIV阳性血清结果116例,梅毒RPR阳性结果17.7例,在完成的295份匿名问卷调查中,能够正确回答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的有31人,其认识程序占调查对象的10.5%。结论 吸毒人员为性病、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静脉注射吸毒已成为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之一;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进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5.
2003年甘肃省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3年全国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要求,甘肃省卫生厅结合以往局部地区流行情况及艾滋病流行的趋势。讨论制定了《2003年甘肃省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组织建立了以疾控处处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省疾控中心专业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于4月11日对调查区域的兰州、酒泉、白银、天水和定西5市的35名流调人员进行了培训,4月中旬至7月20日全部完成了现场流调工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宣化区2007-2011年艾滋病(AIDS)流行趋势,为制订宣化区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对宣化区艾滋病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止到2011年8月,宣化区共发现HIV/AIDS 29例。年龄分布均为青壮年,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51岁;男女性别比例为6.25∶1;传播途径均为性传播,其中同性性行为传播占75.8%。结论宣化区艾滋病处于低流行区,但男男同性性行为和吸毒性乱使艾滋病流行具有极大的潜在危险性,且这两类高危人群正向低年龄段发展。强化大众媒体宣传力度,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家长、学校多方关注学生思想、生活状况;社会各相关部门加强吸毒人员管控,多措并举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兰州市1993~2004年HIV/AIDS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明确防治工作重点,寻找有效控制措施。方法收集、整理兰州市1993~2004年艾滋病常规监测、哨点监测、专题调查及实验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兰州市自1993年发现首例HIV抗体阳性者至2004年底,12年中累计发现HIV/AIDS患者60例。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毒品为主,占66.67%,吸毒人群中的HIV感染者由1996年的1例上升到2004年的40例。HIV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占71.67%,2000~2004年共查出HIV感染者53例,占总感染数的88.33%。结论兰州市HIV/AIDS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静脉吸毒为主要传播途径,应对吸毒人群高危行为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8.
遵义市红花岗区艾滋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杰  卢太书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36(6):601-602,610
目的:了解艾滋病疫情现状,分析艾滋病流行因素,为有效调整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吸毒人群、性服务者、男-男性行为人群、孕妇及在押人员等高危人群或重点人群作HIV监测,依据1998-2009年的调查资料和监测数据分析其行为学资料,评价防治效果.结果:1998-2003年报告5例艾滋病感染者,1998-2009年共...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许昌市吸毒人员的高危行为和艾滋病及性病的感染状况,为制定艾滋病性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对监测期间新入所的吸毒人员进行行为学调查和艾滋病、梅毒、丙肝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口吸毒者及注射吸毒者分别占吸毒人员总数的93.2%和6.80%;该吸毒人群中HIV抗体阳性率为0.41%,梅毒感染率为1.04%。结论许昌市吸毒人员艾滋病、性病感染危险因素广泛存在,应加强针对该人群的高危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20.
吸毒尤其是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HIV感染的主要人群仍是静脉注射吸毒人员。了解吸毒人群的社会因素和高危行为,对进一步采取针对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于2004年对鞍山市强制戒毒所的238名吸毒者的吸毒行为和性行为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