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何书丽 《陕西中医》2006,27(11):1400-1401
我科自2003年8月~2005年11月应用红花甘草湿敷治疗化疗所致的静脉炎4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2003年8月~2005年11月在我科进行化疗的患者中有46例因输注化疗药物引起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在40~68岁之间。注射部位:手背静脉23例,手腕静脉15例,  相似文献   

2.
红花甘草散外敷治疗静脉炎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12月~2000年10月间,我科采用自制红花甘草散外敷治疗静脉炎68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68例,其中男28例,女40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9个月;病程最长三十余天,最短2d;部位:一般以四肢常用注射部位为主,其中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尺桡静脉)54  相似文献   

3.
通过醋酸致小鼠扭体、血管通透性、血栓形成实验考查红花和甘草黄酮的抗炎镇痛作用。发现单独应用红花或甘草,无明显抗炎镇痛活性,两者联合应用抗炎镇痛活性明显增强,表明两种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且两者按1:1比例组方时活性最强。此外还初步研究了其优选组方制备成凝胶剂的抗炎镇痛活性。  相似文献   

4.
笔者采用复方红花酊沿供药静脉外涂或湿敷,不仅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止痛目的,并可预防静脉炎,对已发生静脉炎者可以起到治疗作用,一般2~3天可治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静脉炎是由于药物对局部刺激性较大,损伤血管壁或静脉输液药液少量外渗及反复穿刺的机械刺激等所致的静脉血管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轻者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灼痛,继之呈条索状硬结,严重时坏死、溃疡。往往给病人增加痛苦,甚至造成患肢功能障碍或致残。笔者采用大黄甘草方湿敷患处,收到良好效果。1 治疗方法 大黄10~2 0 g,甘草8g,共研细末,30 %乙醇调为糊状,再将其均匀涂布于方纱布中央,纱布四周向内折叠包好,置于患处,2 h 后取下,每日2~3次,一般2~3d可愈。2 体会 大黄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作用,有效成分为大黄酸、大黄素、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红花当归酊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方法:运用红花当归酊治疗静脉炎26例,并与24例采用50%MgSO4湿敷的患者进行对照。疗程均为3~7天。结果:观察组治愈21例,显效3例,有效2例,全部有效。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Z=3.138,P=0.02)。结论:红花当归酊治疗静脉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红花注射液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8月~2000年6月,笔者应用红花注射液(三九万荣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并与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者作对照,结果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来自住院及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38~61岁;右下肢病变者7例,左下肢6例,双侧29例;静脉注射后发病6例,机械性损伤后发病6例,下肢静脉曲张后发病16例,心力衰竭后发病6例,正常健康人发病8例;病程7天~11年不等。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41~65岁;右下肢病变者5…  相似文献   

8.
桃仁红花煎加减治疗血栓性深静脉炎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桃仁红花煎加减治疗血栓性深性脉炎57例。结果:治愈40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7%。  相似文献   

9.
梁玉瑛  张淑娥 《新中医》2005,37(4):79-79
瓜蒌红花甘草汤载于孙一奎<赤水玄珠·医旨绪余>中,由瓜蒌、红花、甘草3药组成,用治胁间疱疹剧痛.笔者用该方治疗带状疱疹31例,收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98年8月-2000年6月,我们应用红花注射液(三九万荣有限责任公司)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并与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者作对照,结果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自住院及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38-61岁;右下肢病变者7例,左下肢6例,双侧29例;静脉注射后发病6例,机械性损伤后发病6例,下肢静脉曲张后发病16例,心力衰竭后发病6例,正常健康人发病8例;病程7天~11年不等。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41~65岁;右下肢病者5例,左下肢4例,双侧27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含丹参130g,赤芍、当归、川芎、生地各20g,桃仁、红花各15g,制香附、元胡各10g。热甚酌加大黄、银花、公英、连翘胀甚酌加全蝎、水蛭、泽泻、木通、防已、车前子等;肿胀久、皮肤凉、倦怠乏力酌加白术、黄芪、人参、桂枝等。日1剂水煎服;15日为1疗程。抬高患肢。用3个疗程,结果:治愈40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瓜蒌红花甘草汤结合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瓜蒌红花甘草汤,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门诊第3、9天配合脉冲射频治疗.2组均治疗13 d.采用VAS量表评估患者痛疼程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83.3%(25/30)、对照组为43.3%(13/30),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8,P=0.003).治疗组治疗后第9天VAS评分[(4.4±0.2)分比(6.4±0.1)分,t=48.990]、第13天VAS评分[(1.9±0.2)分比(3.6±0.1)分,t=41.641]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瓜蒌红花甘草汤结合脉冲射频疗法可有效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疼痛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大多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经常发生静脉炎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笔者自2005年4月-2006年5月运用红花注射液外敷配合电磁波照射治疗化疗性静脉炎3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红花醇热湿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9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伤科临床常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因外伤、骨折、扭伤等引起的脑水肿、软组织肿胀、血肿等,疗效显著。但据观察,85%以上的患者在使用该药5~7天内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对药物较敏感的患者甚至用药当天即出现症状,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我院自2005年7月~2007年6月用50%红花醇局部热湿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95例,并与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法进行对照,疗效显著且优于后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肿瘤内科治疗的价值和地位日益重要,细胞毒性化学药物及其他化学药物在肿瘤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经静脉方式给药是肿瘤内科治疗的主要途径,由此而导致的化学性静脉炎临床上极为常见。2006-01—2009—03,笔者对210例化疗所导致的化学性静脉炎住院患者,分别采用自制的红花连柏酊和25%硫酸镁外敷治疗,并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德鹏 《河北中医》2012,34(3):358-359
2008 - 07-2011-07,我科采用黄芪红花酊湿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60例,并与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复方红花酊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一种预防化疗所致静脉炎的理想方剂。方法A组用无菌纱布浸取复方红花酊,在注射部位沿静脉走向持续湿敷2 h,B组用红花酊,C组用2%利卡多因加地塞米松药液湿敷,分别观察预防静脉炎的效果。结果A组静脉炎发生率为5%,B组、C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3%,22%。B组、C组与A组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红花酊预防化疗后静脉炎疗效优于红花酊及2%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一种预防化疗所致静脉炎的理想方剂。方法A组用无菌纱布浸取复方红花酊,在注射部位沿静脉走向持续湿敷2h,B组用红花酊,C组用2%利卡多因加地塞米松药液湿敷,分别观察预防静脉炎的效果。结果A组静脉炎发生率为5%,B组、C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3%,22%。B组、C组与A组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红花酊预防化疗后静脉炎疗效优于红花酊及2%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瓜蒌红花甘草汤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瓜蒌红花甘草汤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积分及结痂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治疗中应用瓜蒌红花甘草汤配合刺络拔罐方法,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庞丽平 《国医论坛》2012,27(2):40-40
化疗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引起静脉炎,是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化疗药物注入静脉血管时,药液中的杂质或尚未溶解的颗粒直接进入血液,对静脉管壁造成较大的刺激,血管内膜受到损伤,引起静脉炎^[1]。发生静脉炎时,在静脉注射部位的附近,急性期出现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按之可触及条索状硬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