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阻抗技术在呼吸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在呼吸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胸部阻抗会发生变化,利用这种变化可间接地观测呼吸活动。本文介绍一种利用阻抗变化进行呼吸监测的方法及系统。作者进行了动物实验,在狗身上做了阻抗变化量与潮气量的相关性研究,最后将监测系统进行临床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与系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消除睡眠姿势变化对呼吸容积监测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生物电阻抗技术对左右肺呼吸阻抗信号进行数据融合实现呼吸容积监测的新方法。方法 本文搭建了一套基于双通道生物电阻抗技术的睡眠呼吸容积监测系统,用多导生理信号记录仪MP150(BIOPAC,美国)采集10名受试者依次保持仰卧、左侧卧和右侧卧3种睡眠姿势下平静呼吸时的呼吸流速信号以及左右肺和胸腔的呼吸阻抗信号。以呼吸流速信号为金标准,比较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到的左右肺融合信号和单通道胸腔的呼吸阻抗信号。结果 相比于单通道阻抗方法,因子分析方法获得的左右肺融合的呼吸阻抗信号与金标准信号之间的平均误差值要更小,且一致性更好。结论 基于双通道阻抗技术结合因子分析的数据融合算法是一种可信的睡眠呼吸容积监测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回顾了目前已报道的电阻抗断层成像硬件系统性能及参数,给出了EIT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框图,对激励电路,测量电路等主要功能单元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是一种基于生物组织电学特性的成像技术。本研究基于EIT技术对二维四层同心圆头模型和基于MRI图片构造的脑电二维真实头模型的电阻抗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头部组织电导率参数变化对求解区域场内及头皮表面电位分布的影响,得出了有实际意义的结论,为实现颅内EIT逆问题求解和阻抗成像及脑内电特性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电阻抗断层成像硬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回顾了目前已报道的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ImpedanceTo-mography,EIT)硬件系统性能及参数,给出了EIT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框图,对激励电路、测量电路等主要功能单元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应用于脑血肿实时监测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用于脑血肿的实时监测是发展医学成像技术的有意义的尝试。利用数值计算方法重建目标场域内部电导率的分布是电磁场数值计算科学在生物医学工程学领域的应用。文章介绍了作者在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重建算法领域所作的部分工作,包括拟牛顿法、Bulirsch—Stoer外推法。同时,用仿真计算结果模拟了该技术用于脑血肿实时监测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电阻抗断层成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电阻抗断层成像的原理、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回顾了感应电流电阻抗成像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指出了其研究意义。对感应电流电阻抗成像的硬件系统主要采用的技术进行了介绍,并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最后总结了今后工作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建立多通道电阻抗信号与胃收缩传导过程的关系,明确生物电阻抗方法检测胃动力的测量机制。应用COMSOL软件建立圆柱容积导体模型,模拟胃环行肌收缩传导过程,进行电磁场正问题仿真计算,获取边界测量电压波形。设计专用实验装置,制作了不同电导率的三层琼脂模型,模拟胃部和胃收缩扰动,完成盐水槽动态模拟实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轴向和径向激励模式下,边界测量电压波形清晰显示了胃收缩发生的部位及传导过程,相邻通道间存在明显的相位差。模拟实验结果中,对于电导率为1.35 S/m的被测琼脂模型,轴向激励模式各测量通道出现双波谷的时间差约为9 s;径向激励模式各测量通道出现双波谷的时间差约为6 s,与各测量通道的电极安放位置和间距正好相对应。胃内容物为高电导率和低电导率情况下,边界电压波形的变化趋势相同,方向相反。参数δ,〖AKU-〗和Umax/Umin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靠近激励电极的测量通道,电压敏感性和均值较高。多个通道测量的电阻抗信号,能够有效地反映胃内容物电导率的变化、胃不同部位的收缩、以及胃运动传导的时相关系。  相似文献   

10.
阻抗式呼吸监护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制了一种采用单片机控制的阻抗式呼吸监护系统,它与心电监护共用一对电极,可作为心电呼吸监护仪的一个子功能模块,同时它也可以独立工作。该阻抗式监护系统对心电、肌电等外界干扰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获得的呼吸波形,稳定性好。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了感应电流电阻抗成像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指出了其研究意义。对感应电流电阻抗成像的硬件系统主要采用的技术进行了介绍 ,并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最后总结了今后工作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多频电阻抗成像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指出了其研究意义。对现有的多频电阻抗成像的硬件系统主要采用的技术进行了介绍 ,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最后总结了硬件系统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血液电阻抗三参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血液电阻抗的三参数表达式,选取双频率复阻抗信息作为已知量,详细介绍了三参数值的推导过程,建立了一套可获得三参数基础量和博动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磁探测电阻抗成像(magnetic detection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MDEIT)中图像分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融合技术提高磁探测电阻抗成像质量的研究。通过利用水平集方法对预处理后的CT图像进行分割,获得结构信息图像;采用CT图像建立模拟肺水肿病变仿真模型,并利用传统灵敏度矩阵算法进行重建,获得MDEIT功能信息图像;利用小波融合算法进行图像融合以获得结构—功能融合图像,并对融合结果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结构信息图像与功能信息图像相融合的图像效果较好。融合图像中重建电导率信息分布更清晰,并且可以实现在实际组织中对病变组织位置和大小精准定位,从而使磁探测电阻抗成像质量得到很大提升,为磁探测电阻抗成像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生物电阻抗技术的医学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电阻抗技术在临床的检查和监护中已有一定的应用,它的优点是无创性、功能性,以及价格低,操作方便等,但也有定量性及定位性差等问题。本文就生物电阻抗技术在阻抗血流图、人体阻抗成像及人体成分测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生物电阻抗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除颤监护仪质量检测的方法,掌握在用除颤监护仪的使用状态。方法以某三级甲等医院40台除颤监护仪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福禄克(FLUKE)专业的质量检测设备对除颤监护仪进行检测。结果对除颤监护仪进行质量检测,初次检测外观合格率为50%,电气安全合格率为85%,能量合格率为95%,心电合格率100%。其中外观检测中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日期时间不准,电气安全检测中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接地阻抗过高,能量检测中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释放能量偏大、充电时间过长。不合格除颤监护仪经过问题纠正后二次检测全部合格。结论除颤监护仪的质量检测关系重大,必须加强监管,定期对其主要参数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其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一种高精度一体化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系统。方法根据乳腺EIT检测方法的特点,设计了一套16电极高精度一体化实验系统,包括电极、开关阵列、模拟前端、模数转换及数据传送等。系统采用了24位高精度A/D转换和数据采集系统芯片ADuC834,使用了环形电路板,将所有电路集中在该电路板上,以16个压力测试针作为与外部电极的接合点,实现了无长引线的一体化系统。结果使用该系统进行了初步成像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成像结果。结论从成像结果看.采用高精度一体化数据采集系统进行EIT成像是可行的,新系统有更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电阻抗成像方法是传统电阻抗成像和磁共振成像的结合,是一种新的电阻抗成像方法。按照电阻抗测量激励器与接收器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应用磁共振电阻抗成像方法可以获得高分辨率、高精度的电阻抗图像,对临床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磁共振电阻抗成像方法的两种形式及其发展前景给予综述。  相似文献   

19.
In previous studies of the electrical impedance of the skin, we introduced a set of physical indices which could be us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cutaneous effects produced by different irritants and allergic contact reactions. In this study, wheals were induced in 10 allergic patients by performing prick tests on the forearm with the relevant allergen and histamine, respectively. Normal skin was used for control. The wheals were evaluated by visual scoring, laser Doppler, and electrical impedance. As expected, there was a close agreement between the visual and laser Doppler reading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electrical impedance of the wheals, especially in the index related to the phase angle. The changes in the indices were found to follow a particular pattern, which diverged from those obtained in contact skin reactions of both allergic and irritant type.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mpedance technique, it will be possible to characterize objectively and quantify the wheal reaction.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cutaneous reactions of completely different causes, such as allergic skin reactions of the late and immediate type, and irritant contact reactions, may be distingu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effects on the electrical impedance of the skin.  相似文献   

20.
脑阻抗断层成像的图像重构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部一些疾病和脑功能活动期间常伴随产生脑组织电阻抗的变化,利用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可以对大脑疾病和脑功能活动进行临床诊断和连续监护。本文主要讨论了脑EIT成像的计算模型和图像重构算法,并对几类典型算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