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对社区儿童预防接种的实施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在院接受预防接种的12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儿童的接种配合率、脉搏改变率、疼痛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比较两组家长预防知识知晓率、依从性及对护理服务满意率。结果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且对于预防接种的依从性也明显提高,同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观察组儿童接种疫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接种配合率、脉搏改变率、疼痛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能够明显提高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儿童配合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提高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成艳 《中国校医》2020,34(12):918-920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6月30日实施预防接种的128名儿童及其家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4名。对照组家长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得分、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以及儿童麻腮风疫苗接种及时率。结果 干预后2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得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干预组提高更明显(P<0.01)。干预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服务满意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儿童家长的81.25%(χ2=6.117,P=0.013)。干预组儿童麻腮风疫苗接种及时率为98.44%,对照组为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2, P=0.008)。结论 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水平和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从而有效提高儿童疫苗接种及时率和免疫能力,降低儿童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张玮 《现代养生》2023,(16):1219-1222
目的 分析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在儿童传染病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江苏宿迁地区1000名家长及其子女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1日期间的500名家长及对应的500名儿童作为对照组;2020年6月1日-2021年12月1日期间500名家长及对应的500名儿童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接种管理,观察组实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对比分析两组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及疫苗知识理解情况、儿童接种疫苗的及时率、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后,观察组家长疫苗理解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对儿童接种各种疫苗的及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地区儿童传染病发病人数,2019年为3400人,2020年为1187人,2021年为635人,呈逐年降低的趋势。结论 对于流动儿童的家长实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也能提升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情况,降低流动儿童传染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流动儿童疫苗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接种疫苗的50例流动儿童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接种疫苗的50例流动儿童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预防接种管理,观察组予以基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预防接种管理。比较两组预防接种建卡率、疫苗接种率、监护人预防接种认知度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预防接种建卡率与疫苗接种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监护人预防接种重视度、免疫知识知晓率、及时接种、留观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监护人预防接种满意度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P <0.05)。结论 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流动儿童疫苗接种中的应用可提升预防接种建卡率及疫苗接种率,提高监护人预防接种认知度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中医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对儿童预防接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天津市河东区鲁山道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科接受预防接种的200例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儿童接受预防接种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儿童接受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儿童的脉搏改变率、接种依从率、疼痛率,并观察两组儿童在接种后恶心呕吐、发热、硬结、腹泻以及晕厥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儿童接种依从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接种后恶心呕吐、发热、硬结、腹泻以及晕厥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的依从性,降低脉搏改变率、疼痛率以及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应用微信平台进行健康宣教在提高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及时率和减少不良反应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通过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微信平台公众号进行健康宣教来预防接种的124例流动儿童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通过该院常规宣传模式进行预防接种的124例流动儿童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及时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及时率明显较高,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4;χ~2=5.62,4.21,4.66,P=0.02,0.04,0.03)。结论通过微信平台对流动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及时率以及降低其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信互动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常规接种疫苗的儿童210名作为对照组,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建立预防接种微信群后来接种疫苗的儿童200名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再次就诊率,两组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儿童接种及时率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再次就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微信互动能够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率、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再次就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在预防接种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改变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可促进预防接种率的提高。方法选择2012年1~6月份前来预防接种的儿童家长2001例作为试验组,2011年1—6月来遂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接受预防接种的1890例儿童家长设为对照组,试验组实施相关的健康教育,而对照组未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识大大提高,在主动配合、筛查不适应接种寻问、接种率的提高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预防接种护理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能增强家长对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有效地提高预防接种率,减少不良反应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图文式健康教育在学龄前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进行预防接种的80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将这些研究对象分入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接受图文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家长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小儿预防接种及时率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家长满意度为100.0%,家长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为97.5%,小儿预防接种及时率为95.0%,高于对照组90.0%的家长满意度、82.5%的家长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以及75.0%的儿童预防接种及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文式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的认识与支持,使学龄前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0.
杨秀珣 《中国校医》2018,32(1):16-17
目的探讨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在提高儿童的预防接种率、接种及时率,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比较在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实施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前后的预防接种率、接种及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未签署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接种及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5%、90.3%和11.9%,签署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接种及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8%、98.2%和4.8%。结论通过签署预防接种书面知情同意书,规范落实知情同意权,提高了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提高了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确保了接种安全,减少了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预防接种中的具体措施及效果。方法:抽取预防接种儿童84例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时间在2021年1~12月,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2)、研究组(n=42)。对照组行常规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预防接种儿童不良反应、接种行为,以及儿童家长预防接种认知度变化、干预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家长于预防接种原因、流程、次数、注意事项等认知度分值方面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各项目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预防接种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14.29%(P<0.05)。研究组预防接种儿童按时预防接种率97.62%高于对照组85.71%(P<0.05)。比较两组预防接种儿童预防接种延迟率、预防接种遗漏率可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防接种儿童家长干预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90.48%(P<0.05)。结论:于预防接种中强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度、满意度,并改善预防接种儿童的预防接种行为、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家长预防接种知识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方法自行设计预防接种知识评价问卷,对前来预防接种的儿童家长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接种后的30 min留观时间对家长开展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结果调查儿童家长855名。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具备情况分析显示男性与女性知识具备率无显著性差异,而年龄和文化程度对知识具备率有显著性影响。经过健康教育后,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具备率有了显著的提高。结论对社区儿童家长进行预防接种知识的评价及健康教育应成为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重点做好低文化程度、年龄较大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留观期健康教育是提高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社区儿童预防接种精细化护理管理效果,为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竹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受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的儿童120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人,分别实施精细化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认知、相关行为、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以及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精细化护理组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3.33%~98.33%,常规护理组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0.00%~86.67%,精细化护理组家长各项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家长(P0.05)。精细化护理组家长的预防接种相关行为持有率为93.33%~96.67%,常规护理组家长的行为持有率为80.00%~86.67%,精细化护理组家长各项预防接种相关行为持有率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家长(P0.05)。精细化护理组家长对预防接种服务的满意度为98.33%,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6.67%(P0.05)。精细化护理组儿童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3/60),低于常规护理组儿童的18.33%(11/60)(P0.05)。结论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水平,自觉实践预防接种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干预前后儿童家长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知识水平的变化。方法:在全省按照典型抽样方法抽取3个县,共调查儿家长340名,设立对照组和干预组,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措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结果:干预实施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儿童家长对安全注射相关问题的知晓情况,除对“乙肝会传染”回答正确率较高外,达到80%左右,其余问题知晓率均低。实施干预后,干预组的儿童家长在“不安全注射会传染疾病”、“打疫苗时要求一次性注射器”及“乙肝会传染”的回答正确率较高,达到90%以上,对照组儿童家长知晓率较前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低于干预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宣传动员及运用典型案例对群众进行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相关知识可比有效的培训,提高家长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意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湖州市农村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现状,探讨查漏补种过程中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 选取湖州市罗师庄村流动儿童作为调查样本,进行预防接种健康宣教与调查。结果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宣教后有显著提高,家长的接种计划意识和接种相关知识得到显著提升,儿童建证率及五苗接种率显著提高。结论 家长知识的匮乏和不重视造成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遗漏,健康宣教能增进流动人员对规划免疫知识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对预防接种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更加有利于开展查漏补种,提高预防接种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胜镇卫生院开展预防接种知识宣讲(家长课堂)在免疫规划实施中的作用。方法将2018年01月至2018年05月在镇卫生院登记在册的需预防接种儿童家长100名随机分为两组,在每次接种疫苗时给予常规预防接种知识宣传图册的50名家长设为对照组;将每次参加预防接种知识宣讲(家长课堂)的50名家长设为标准组。将两组儿童家长知识宣讲后对预防接种知识掌握评分,及在接受知识宣讲后对疫苗及时接种率、疫苗接种前后注意事项掌握率、接种后不良反应应对方法掌握率。结果标准组对各类预防接种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标准组接受知识宣讲后对疫苗及时接种率为98%、疫苗接种前后注意事项掌握率为96%、接种后不良反应应对方法掌握率98%,对照组分别为68%、70%、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镇卫生院开展预防接种知.识宣讲(家长课堂),可明显提高儿童家长接受知识宣讲后的预防接种知识能力,提高儿童按时接种、疫苗接种前后注意事项掌握、接种后不良反应应对方法,效果理想,值得在日常工作中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长课堂对儿童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辖区内2011年1月-2012年10月出生并建档的新生儿家长596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家长采用常规门诊边接种边宣教的方式,干预组家长除实施常规门诊宣教外,每周固定时间参加家长课堂培训班。所生婴儿到1岁3个月时,比较2组儿童的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结果 2组儿童Ⅰ类疫苗基础免疫接种中除了麻疹类疫苗接种率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5种疫苗接种率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11.56,P<0.05);接种及时率干预组儿童均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20.05,P<0.01);干预组儿童3种Ⅱ类疫苗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45~164.45,P<0.01);Ⅱ类疫苗接种及时率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97~213.37,P<0.01)。结论开展家长课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接预防接种的重视,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有效控制相关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8.
心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方法:将300例行预防接种的儿童用半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行介入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预防接种。结果:两组儿童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出现紧张、恐惧情绪和疼痛情况的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可明显减少减轻儿童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对消除儿童紧张、恐惧心理,减轻疼痛的感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家长课堂在扩大免疫规划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探求有效可行的计划免疫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4-8月东莞市厚街镇出生的常住儿童家长45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家长不参与家长课堂和微信课堂,干预A组家长只参与面对面授课的家长课堂,干预B组家长同时参与面对面授课家长课堂和以小豆苗为平台的微信课堂,对三组研究对象跟踪随访2年。比较分析三组干预效果。结果参与家长课堂的干预组预防知识知晓率、疫苗全程接种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报告率、儿童就医率、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面对面授课家长课堂和以小豆苗为平台的微信课堂有利于对儿童家长进行科学正确的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教育,纠正社会媒体对预防接种偏离科学事实的报道,增强家长对预防接种的重视,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对改善医患关系,提高预防接种工作效率和质量,推进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性照护是人道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性照护理论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理及心理舒适程度,护理人员的人性照护行为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及医院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缩短恢复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护士提高自身的工作满意度,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同时,还加深了患者与护士的关系。鉴于人性照护在我国临床护理的重要性,现对其在我国护理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重点阐述了目前人性照护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临床护士的人性照护水平及提高人性照护能力的干预方法,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展望,以期为人性照护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