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活化后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变化。方法分离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活化组、抑制组,以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并用EGFR抑制剂染料木黄酮(Genistein)干预活化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化学、RT-PCR分别观察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EGFR mRNA表达变化。结果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不仅GFAP表达增高,EGFR表达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应用EGFR抑制剂Genistein干预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被抑制,GFAP表达下降,与活化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形胶质细胞活化后,EGFR表达明显上调;抑制EGFR表达,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鼠单侧坐骨神经切断后腰脊髓腹角胶质细胞和运动神经元的反应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HE染色和Tunnel法,观察坐骨神经切断后1,6,12,24 h及3,7和14 d腰脊髓腹角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OX-42标记的小胶质细胞及运动神经元的变化.结果:坐骨神经切断侧腰脊髓腹角可见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早于小胶质细胞;后期运动神经元发生凋亡,HE染色显示凋亡细胞周围为反应性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和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包绕.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坐骨神经切断后切断侧腰脊髓腹角活化的胶质细胞与凋亡的运动神经元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GFAP、S-100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蛋白在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情况.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细胞活化情况.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第1d,顶叶皮层和海马可见少量GFAP阳性细胞表达 脑缺血再灌注第3d及第5d后GFAP阳性表达明显增加,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S-100蛋白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第1d即有增加,并随着时间延长表达明显增强,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GFAP、S-100蛋白表达增加,说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参与了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元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X线照射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随时间及剂量的变化,探讨星形胶质细胞与放射性脑损伤(RBI)的关系. 方法 以5、10、15、20 Gy剂量的X线照射体外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后继续培养48 h,或以20 Gy剂量照射后分别培养4、12、24、48 h,实验均设正常对照组即未照射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GFAP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的变化;DAPI染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GFAP、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照射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增多,变形,胞体肥大肿胀,分支增多,突起增粗,GFAP染色加深,且这种变化随照射剂量和时间增加而表现更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照射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不同剂量组、20Gy剂量照射不同时间组星形胶质细胞GFAP、VEGF蛋白的表达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5、10、15、20 Gy照射组和20 Gy剂量照射后各时间组GFAP、VEGF的蛋白表达均增高,且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GFAP、VEGF的蛋白表达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Gy剂量照射后4~48 h内GFAP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20 Gy剂量照射后4~24 h内VEGF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 结论 X线能诱导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GFAP及VEGF的表达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增高,VEGF异常高表达可能是造成RBI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星形胶质细胞病是以脑膜、脑、脊髓和视神经等受累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对糖皮质激素(下文简称“激素”)治疗敏感。GFAP抗体,也称为GFAP免疫球蛋白G(GFAP-IgG),被认为是本病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本文报道1例起病5个多月后影像学仍可见脑膜脊膜强化的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胶质细胞病,此情况临床较为罕见。  相似文献   

6.
MDR-1和GFAP蛋白在难治性癫痫脑组织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观察不同病因的难治性癫痫手术切除脑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蛋白(MDR-1)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方法:在对22例难治性癫痫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组化双标技术观察脑组织中MDR-1和GFA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是难治性癫痫共同的病理学特征。MDR-1蛋白的表达主要在一些增生性星形胶质细胞和毛细血管壁周围结构,而寡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及正常的神经元内无MDR-1蛋白的表达;增生性星形胶质细胞内MDR-1与GFAP具有共存现象。结论:在难治性癫痫的反应必脑胶质细胞内同时具有GFAP和MDR-1蛋白的高表达和共存。  相似文献   

7.
儿童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星形胶质细胞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2016年Fang等[1]通过回顾性检测患者血清与脑脊液中的GFAP免疫球蛋白G(GFAP immunoglobulin G, GFAP-IgG), 重新发现并定义了一种GFAP-IgG可以作为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新的复发性自身免疫性脑膜脑脊髓炎, 该病主要以脑、脑膜、脊髓以及视神经受累为临床表现, 被命名为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胶质细胞病。为提高儿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笔者现对1例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胶质细胞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缺血缺氧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缺血缺氧损伤对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缺血缺氧后不同时问点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变化,并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测定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体外缺血缺氧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S期较正常组明显增高,6h达高峰,而随后则呈下降趋势。PCNA阳性反应损伤后表达均增加,6h表达最高;在缺血缺氧早期,GFAP阳性染色增强,6h最高;缺血缺氧12h后GFAP阳性染色变弱。结论 缺血缺氧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进入增殖期;PCNA参与了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修复和增殖;细胞周期事件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单侧坐骨神经切断后腰脊髓腹角胶质细胞和运动神经元的反应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HE染色和Tunnel法,观察坐骨神经切断后1,6,12,24h及3,7和14d腰脊髓腹角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OX-42标记的小胶质细胞及运动神经元的变化。结果:坐骨神经切断侧腰脊髓腹角可见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早于小胶质细胞;后期运动神经元发生凋亡,HE染色显示凋亡细胞周围为反应性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和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包绕。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坐骨神经切断后切断侧腰脊髓腹角活化的胶质细胞与凋亡的运动神经元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观察脑出血急性期大鼠延髓内脏带 ( MVZ)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以尾壳核局部注射胶原酶制作脑出血模型 ,用抗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识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 GFAP)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研究脑出血后 MVZ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发现脑出血后 4h GFAP阳性细胞数量增多、胞体增大、突起伸长 ,在MVZ形成明显弧形带状分布 ,尤以 MVZ背内侧区、中间带及腹外侧区明显。提示 MVZ内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了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观察脑出血急性期大鼠延髓内脏带(MVZ)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以尾壳核局部注射胶原酶制作脑出血模型,用抗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识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脑出血后MVZ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发现脑出血后4 h GFAP阳性细胞数量增多、胞体增大、突起伸长,在MVZ形成明显弧形带状分布,尤以MVZ背内侧区、中间带及腹外侧区明显.提示MVZ内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了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星形胶质细胞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6-01—2020-12-31华西医院收治并确诊的4例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胶质细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资料.结果 4例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胶质细胞病患者年龄23~67岁,男女比...  相似文献   

13.
星形胶质细胞源性因子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源性因子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新生大鼠脑组织的神经干细胞;采用差速贴壁法和振荡法分离纯化星形胶质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标记星形胶质细胞,进行细胞的纯度鉴定;将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在互不接触的情况下进行共培养,免疫荧光法观察神经干细胞分化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GFAP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结果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GFAP抗体标记阳性,细胞纯度达98%;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共培养时,神经干细胞贴壁分化加快,NSE阳性细胞及TH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源性因子可快速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细胞、包括多巴胺神经元细胞分化,提示星形胶质细胞支持神经元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并筛选大鼠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抑制短发夹样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针对GFAP基因全编码序列设计并合成三对9bp茎环结构、19bp干扰序列特异性shRNA模板,体外定向克隆构建特异性重组质粒真核表达载体;通过体外大鼠脊髓源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抑制模型,脂质体介导RNA干扰分子转染,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Wesem blot技术观察RNA干扰后原代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抑制效果.筛选最佳GFAP表达干扰抑制真核表达载体。结果序列测定证实GFAP—shRNA重组质粒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三对shRNA模板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抑制靶基因表达效率分别为81%、63%、56%。结论高效率的GFAP—shRNA真核表达载体在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抑制模型中能高效抑制GFAP基因表达,为后续多靶点RNA干扰技术在脊髓损伤胶质瘢痕抑制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脑梗死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与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10例脑梗死后的尸检全脑标本,用HE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凋亡相关蛋白(Bcl-2),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人脑梗死后以梗死灶为中心,按照组织损伤程度由内到外分为4个区(0-3区),其中2区为半暗带区,40%以上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基本正常,随缺血时间延长,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形态正常神经元的数量减少;3区神经元形态及数量正常,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GFAP在0区和1区表达很少,2区随缺血时间延长阳性细胞数增多,3区早期即有星形胶质细胞的簇样增生。Bcl-2在0区无表达,1区表达较少,2区于缺血后8h开始出现,23h达高峰,之后开始下降。结论人脑梗死后在半暗带区23h前GFAP和Bcl-2表达呈正相关;23h后呈负相关。2区是临床需要积极抢救的区域,并可应用干预因素上调Bcl-2表达,缩小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鼠脑梗死后乏氧组织的长时间存在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关系.方法 利用大鼠脑缺血1.5 h再灌注(1.5 h IR组)和持续缺血(PI组)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采用EF5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双标方法观察乏氧组织和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化情况,比较两组术后1、3、7、14d缺血侧大脑半球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GFAP荧光强度以及与乏氧组织的关系.结果 1.5 h IR组术后1、3、7、14 d均见乏氧组织存在,PI组乏氧组织仅存在3 d.各观察时间点乏氧组织内的GFAP荧光强度均较周围区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的GFAP荧光强度均不断增强,在术后7 d达到高峰,14 d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时间点的1.5 h IR组的GFAP荧光强度均高于P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后星形胶质细胞在乏氧组织内增殖活化尤为明显,乏氧组织的长时间存在与星形胶质细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鼠在脑室埋管注射甘珀酸(CBX)预处理后戊四氮导致癫痫发作时前脑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连接蛋白-32(Cx32)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方法动物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NS组)、CBX预处理对照组(CBX组)、戊四氮(PTZ)致痫组(PTZ组)、CBX预处理后再PTZ致痫组(CBX PTZ组),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显示GFAP和Cx32在前脑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CBX PTZ组的大鼠癫痫发作的行为表现比PTZ组显著加重,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也比PTZ组明显升高,值得注意的是CBX组的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比NS组明显升高.Cx32在PTZ引起的癫痫大鼠的大脑皮层、海马和杏仁核内是增加的,而CBX预处理后的癫痫模型中Cx32却降低了.在Cx32与GFAP双标的切片上发现,Cx32与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非常接近,在CBX预处理后的癫痫模型中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显著增加的同时Cx32却明显降低. 结论在整体动物CBX预处理可以导致癫痫发作增强,这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及其Cx32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8.
星形胶质细胞在脑出血后脑水肿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星形细胞在脑出血急性期周围脑组织中的作用。方法 获取 30例脑出血患者出血灶周围脑组织标本 ,根据脑出血时间分为三组 ,超早期 (<8小时 ) ,8例 :早期 (8~ 4 8小时 ) ,16例 ;延期(>4 8小时 ) ,6例。应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其表达程度。结果 随着脑出血后时间的延长 ,GFAP染色灰度值越低 ,说明星形细胞增生越明显。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参与脑水肿的病理过程 ,并对组织修复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动态观察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脑出血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假手术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观察血肿周围GFAP的表达规律。结果: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于48h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脑内GFAP阳性细胞数6h表达最强,在72h时表达最少,7d的阳性细胞数量比72h增加(P<0.05),但数量少于6h(P<0.05)。相应时间点出血组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脑内GFAP的表达与脑水肿相关,提示星形胶质细胞在脑出血的病理变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星形胶质细胞在损伤的修复作用具有二重性,即可以抑制也可以促进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20.
<正>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星形细胞病是一组累及脑膜、脑、脊髓及视神经的综合征,其影像学特点为侧脑室旁放射状线样强化病灶[1-2],该病于2016年由梅奥诊所首先报道并命名[3]。近年来,该疾病的报道日益增多。现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诊断的两例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神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