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韦仁友 《安徽医药》1998,2(1):33-34
自1992年1月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进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用雷公藤多甙治疗9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P A)病人,发现其副反应率为37%,并对其副反应与剂量、服药时间及不同年龄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应用正确剂量和及时停药是减少副反应、提高疗效的有效措施;这对年老病人较中、青年似更有利。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肾病综合征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而导致低蛋白血症、水肿、 高脂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在成人以膜性肾病多见,儿童以  相似文献   

4.
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竹 《中国药业》2011,20(14):76-77
目的 探讨雷公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14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74例、对照组72例.观察组口服雷公藤片治疗2片/次、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治疗10 mg/次、每周1次,均连续用药3个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和平均握力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χ2=4.80,P<0.05).结论 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5.
甲氨蝶呤和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烨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5):639-640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和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我院2004年3月~2006年2月专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9例,予甲氨蝶呤和雷公藤多甙、双氯灭痛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关节肿痛个数及晨僵时间,测定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滴度,摄双手X线平片,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8.6%,其中疗效与关节功能分级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占12.7%。结论:早期联合使用甲氨蝶呤和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临床常见病,至今尚无特效疗法,我们运用雷公藤系列煎剂治疗该病症100例,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宁壮 《家庭医药》2021,(3):354-355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人体炎症性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系统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以早晨僵硬、浑身关节肿痛等为主要表现症状,并呈现对称性、进行性发展,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发于小关节部位,而且病灶具有对称分布的特点.同时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患病时间长、治疗时间长的特点,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通痹灵、雷公藤多甙及青藤碱对Ⅱ型胶原蛋白诱导性大鼠关节炎模型(CIA)滑膜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滑膜组织常规脱水、包埋、制片、HE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滑膜细胞增生及巨噬样A型细胞增生情况。结果:通痹灵组CIA大鼠滑膜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和巨噬样A型细胞明显受抑制。四种细胞病理改变的总积分与造模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通痹灵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理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和巨噬样A型细胞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复方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9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关节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中医称之为“肾痹”或“骨痹”,也称“痹证”和“历节风”、“顽痹”等。从1974年至1998年对193例典型住院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l 资料与方法1.l 临床资料: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193例,其中男68例,女125例,男女比例为1:1.84;发病年龄最小4岁,最大82岁;病程短者2个月,长者40年。1 .2 诊断标准:本病的发生,既有连贯性,也有局限性,一般多呈对称性出现,多见小关节处或双手指小关节红肿灼痛,严重者呈半脱位梭形改变、晨僵…  相似文献   

10.
长期应用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长期用雷公藤多甙类风湿关节炎的不良反应,方法;对86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长期服用雷公藤多甙的不良反应了调查,剂量10~30mg/d不等,结果:50例服用雷公藤多甙6mo~2a者不良反应为44%,36例服用2a以上者53%,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闭经和皮肤色纱沉着,调查显示雷公藤多甙服用时间短似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关,剂量较大,不良反应也较严重,不良反应对性别无选择性,对不同年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1.
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雷公藤多甙的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雷公藤属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 ,其化学成分主要有二萜类、三萜类、生物碱类、糖、醇、甙类等多种成分。但其疗效是多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中雷公藤多甙的应用很普通 ,笔者就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 雷公藤多甙的药理学研究到目前为止 ,已从雷公藤中分离出 70多种成分 ,包括生物碱、二萜类、三萜类、倍半萜、甙类 ,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目前认为雷公藤红素、雷公藤内酯、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乙素的主要活性成分 ,雷公藤多甙含有少量的二萜类及生物碱 ,使其在保持疗效的同…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Hook为卫茅科植物,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黄藤、黄藤木、黄腊藤、断肠草等,同属植物尚有昆明山海棠T.Hypoglaucum (levl.) Hukeda、黑蔓T.Regelii Sprague et Takeda (又称东北雷公藤)[1].其有效成分有雷公藤内酯、霉酚内酯(TN)、雷公藤新碱、雷公藤春碱、雷公藤甲素、雷公藤醋酸乙酯等,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肾小球肾炎、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类皮肤病及癌症的治疗中,其中治疗RA的总有效率达87.6%~95.3%[2].研究表明,雷公藤治疗RA是多种成分、通过多种途径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应波  徐舒 《河北医药》2000,22(12):899-899
1997年 9月~ 2 0 0 0年 1月 ,我们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过敏性紫癜 32例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确诊为过敏性紫癜患儿共 6 1例 ,男33例 ,女 2 8例。分为雷公藤多甙治疗组32例 ,对照组 2 9例 ;2组性别、年龄、病程长短和临床分型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 (表1)。对照组用一般疗法如维生素C、肾上腺皮质激素、钙剂、扑尔敏、西咪替丁、普鲁卡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 ,开始剂量为 0 .5~ 1mg·kg- 1 ·d- 1 ,分 3次口服 ,总剂量不超过每天 30mg ,症状控制 2周后逐渐减量 ,总疗程为 3月。治疗期间不接受其它药物治疗 ,每…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5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8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应用雷公藤多甙片20mg/次,3次/d。对照组加用复方肾炎片每次3粒,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尿蛋白、Scr、Ccr、BUN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确切疗效,不仅能消除或减少蛋白尿、血尿,而且能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92年3月至1995年6月,应用雷公藤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140例,取得了较明显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临床观察306例中,男157例,女149例,其中住院病人85例,设家庭病床102例,门诊病人119例;年龄20~60岁;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3个月,平均4.  相似文献   

16.
雷公藤多甙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雷公藤缓释片与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8.
雷公藤多甙片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片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外周血清和关节腔中TNF-α、IL-1β以及滑膜中VEGF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CIA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CIA大鼠模型,常规HE染色,测量关节体积,计算关节炎指数及病理积分,用雷公藤多甙片灌胃治疗,治疗一月后用ELISA检测血清和关节液中TNFα-、IL-1β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滑膜中VEGF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和关节液中TNFα、IL-1β及滑膜中VEGF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经过TP治疗后,血清和关节液中TNFα、IL-1β及滑膜中VEGF表达均明显下降。结论细胞因子的表达可能在关节炎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P能够通过调整细胞因子变化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雷公藤多甙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公藤多甙具有性腺抑制作用,近年来被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出现闭经或明显月经减少。笔者受此启发将雷公藤多甙用于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13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选择2000-02~2000-12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3例,年龄45~51岁,产次2~4次。病程6~2.5年,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多或出血持续时间长,经反复中西药止血、清宫止血、激素等治疗征象仍不能控制,患者血红蛋白在57~80g/L,平均74g/L。所有患者均经血液、妇科、细胞学、B超及子宫…  相似文献   

20.
雷公藤多甙的临床应用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伟 《河北医药》1997,19(3):154-155
雷公藤是我国传统中草药,为卫矛科植物。其性苦,有大毒。在此药中提取的多甙,具有明显的抗炎、免疫抑制等诸多作用,经临床观察,该药与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相似,从而获得国内外广泛关注。临床医疗和实验研究均表明其有着广泛而又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该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哮喘病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中的应用近况。 1 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