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且经内分泌科确诊的8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DR患者39例,无视网膜病变(NDR)者47例。另选取同一时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HbAlc和VEGF表达水平,并分析HbAlc与VEGF诊断D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DR组、NDR组患者HbAlc与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DR组HbAlc与VEGF水平明显高于NDR组(P0.05)。HbAlc诊断DR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9.49%、87.18%;VEGF诊断DR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05%、84.62%;两种检测方法诊断D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R患者HbAlc与VEGF水平呈高表达,对DR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早期诊断DR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糖化白蛋白(GA)水平升高对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T2DM患者120例,依据是否合并DR将其分为DR组(50例)和非DR组,即T2DM组(70例)。液态酶法测定血清GA,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血HbA1c,比较两组GA和HbA1c水平差异及其对DR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阳性预测值,分析GA和HbA1c与DR危险性的关系。结果:DR组GA、HbA1c水平(25.11±6.50%和9.38±1.77%)较T2DM组(21.21±4.50%和8.71±1.31%)明显升高(P0.05)。GA和HbA1c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值分别为0.68和0.61,对应的诊断DR的cut off值分别为24.00%和9.35%,GA诊断DR灵敏度为62.00%,高于HbA1c的38.00%(P0.05),GA诊断DR的特异度、阴阳性预测值略优于HbA1c,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诊断DR的阳性似然比为2.71,优于HbA1c的1.48。Logistic回归分析,GA回归系数的Waldχ2值为7.488(P0.05),其致DR的危险因子(OR)为1.16;HbA1c的Waldχ2为0.226(P0.05)。结论:DR患者GA水平明显高于非DR患者,是DR的危险因素;GA24.00%可作为DR的诊断指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53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5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患者(GIGT)、160例正常妊娠妇女进行HbAlc、空腹血糖(FPG)和50 g葡萄糖筛选实验(OGCT)测定,检测她们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含量,结果表明,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患者和妊娠妇女相比,妊娠期糖尿病组FPG,OGCT,HbAlc水平明显升高(P<0.05),由此来探讨HbAlc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中的作用,并能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随机抽取经眼科检查的本院内科糖尿病住院病例57例.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35例,占61.5%,其中病程<5年16例,阳性率50%;5~10年5例,阳性率62.5%,10~20年11例;阳性率78.6%;>20年3例,阳性率100%.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多数血中糖基化血红蛋白高于正常,P<0.05.差异显著.并多伴有高血压、末梢神经炎、皮肤及泌尿系感染.因而,要控制糖尿病人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关键在于控制好血糖,尽可能使糖基化血红蛋白维持在理想控制水平.同时防治高血压、末梢神经炎、皮肤及泌尿系感染等合并症.  相似文献   

5.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对正常对照组、正常妊娠组各50例及妊娠糖尿病(GDM)组40例进行了空腹血糖(FPG)、口服50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正常对照组未做GCT)。结果发现,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FPG及HbAlc无差异(P〉0.05),GDM组FPG、GCT、HbAlc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别有显著性(P〈0.01)。GDM组FPG、GCT、HbAlc阳性率分别为37.5%、75.5%、82.5%。HbAlc在GDM筛查中灵敏度、特异性、可靠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2.5%、96%、89.9%、94.3%。HbAlc在妊娠糖尿病诊断和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DM)患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DM患者,设为DM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查结果将DM组患者分为高HbA1c组(HbA1c≧8%)和低HbA1c组(HbA1c<8%),另选择同期于我中心健康查体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DM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FPG)和HbA1c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DM组患者FPG和HbA1c相关性,对比观察高HbA1c组和低HbA1c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DM组FPG、HbA1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M患者FPG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0.726,=0.000);高HbA1c组DM患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周围神经病变和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低HbA1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患者中显著升高,能一定程度反映空腹血糖水平,对糖尿病诊断及并发症监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是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由于DR具有进行性、不可逆性的特点,因此早发现、早治疗DR对预防控制DR致盲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DM2)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作眼底检查了解其与DR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糖基化红细胞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GHb)是一种反映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很好的测定指标,在国外已作为糖尿病疗效判定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金指标”.本文对国内外8种GHb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论述及优缺点的比较,有助于各医院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和制定该项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关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基础与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糖尿病(DM)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传统的实验诊断往往以空腹血糖(FPG)和糖耐量试验(OGTT)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近年来,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的检测,已开始应用于DM的诊断。由于该检测能反映病人较长时间范围内糖代谢总体情况和血糖水平的控制程度,有助于从整体上准确地观察病情,了解治疗效果。因此该检测受到了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普遍欢迎。现就其基础与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杨良妹 《医学信息》2010,23(4):945-947
目的 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lc)对筛查妊娠糖尿病 (GDM)的应用意义.方法 对98例正常妊娠组、52例糖耐量异常组和79例 GDM组进行了空腹血糖 (FPG)、口服葡萄糖50g筛选测定 ( GCT )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lc )测定.结果 GDM组 FPG、GCT 、HbAlc 较正常妊娠组均显著增高( P<0.05).正常妊娠组与糖耐量异常组FPG、GCT阳性率基本一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耐量异常组HbA1c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两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方法快速、简便、实用,取血量少,可作为GDM诊断筛查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胱抑素C及趋化素(Chemerin)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0例临床确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9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retinopathy, PDR),41例无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以及选取同期的45例单纯糖尿病作为对照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4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临床和生化指标,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NA-IR)、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以及血清胱抑素C及Chemerin水平,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及Chemerin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DR组、NPDR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DR组均显著高于NPDR组,且血清胱抑素C及Chemerin水平均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加大而升高,4组间的血清胱抑素C及Chemerin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收缩压、HbA1c、HONA-IR、FPG、TG、TC、LDL-C呈正相关(均P<0.05),而血清Chemenn水平与糖尿病病程、BMI、HONA-IR、尿白蛋白量、hsCRP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胱抑素C与Chemerin水平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高水平的胱抑素C及Chemerin共同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与糖代谢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与纤维蛋白原 (FIB)及vonWillebrand因子 (vWF)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型糖尿病人 10 4例根据病史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进行如下分组 :无并发症组 5 3例 (男 2 6例 ,女 2 7例 ) ,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 5 1例(男 2 5例 ,女 2 7例 ) ,正常对照组 5 6例 (男 2 8例 ,女 2 8例 )。三组分别采用硫酸胺比浊法及双抗酶联免疫吸附法 (EUA)分别进行FIB、vWF的测定 ,并测定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浆vWF、FIB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较无并发症组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血浆FIB及vWF水平的升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IL-18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的白介素家族成员,它是生物活性最强、作用最持久的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免疫调节的许多方面。IL-18作为一种前炎症细胞因子,导致Th1/Th2细胞因子失平衡及胰岛β细胞凋亡而与糖尿病(DM)的发生、发展相联系,并且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如细胞因子的影响。现有的研究表明DR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疾病,目前其发病的分子机理不清。IL-18在糖尿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被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IL-18的生物学特性和其在DM和DR的发生、发展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时期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与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诊断病程、血清胰岛素和血糖的相关性.采用ELISA法检测85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sVCAM-1含量, 由同一眼科医师通过眼底镜或荧光造影检查, 将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BDR)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结果显示, 三组糖尿病患者血清sV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其中PDR组、BDR组血清sVCAM-1水平与对照组和NDR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NDR组与对照组比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糖尿病患者血清sVCAM-1水平与血糖、血清胰岛素、诊断病程均无相关性(P>0.05).研究表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时期血清sVCAM-1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判断视网膜病变发展和严重程度的指标, 为临床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DM2)及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b)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对预测DR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141例DM2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M2)组(80例)、合并DR组(61例)和正常对照组60例;同时检测其血清CRP、空腹血糖(fBS)和血浆Fb、HbA1c水平,对三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M2合并DR组CRP、Fb水平明显高于对正常照组和DM2组,而与fBS、HbA1c水平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CRP与Fb水平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0.78,P〈0.01),与fBS和HbA1c水平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不明显(r=0.02、r=0.06,P〉0.05)。结论:DM2患者血清CRP、血浆Fb水平变化与DR有密切关系,因而检测这两种指标有助于预测DM2患者发生DR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翟振艳  陆峰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2):43-44,8,1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血糖(FBG)水平时β-羟丁酸(β-HBA)血清水平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T2DM患者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25~83岁,平均57±13岁。测定各患者血清β-HBA浓度,根据HbA1c水平将T2DM患者分为轻度组(HbA1c<7%)、中度组(7%≤HbA1c≤9%)、重度组(HbA1c>9%)。又根据FBG水平将T2DM患者分为轻度组(FBG<7mmol/L)、中度组(7mmol/L≤FBG≤mmol/L)、重度组(FBG>9mmol/L)。分析比较不同水平HbA1c和FBG组间β-HBA水平差异。结果:随着HbA1c水平的逐渐升高,β-HBA水平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HbA1c重度组与轻度组和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BG水平组间β-HBA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血浆HbA1c>9%的T2DM患者中,β-HBA显著升高,提示临床加强血糖控制,降低HbA1c,防止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借助二级参考测量程序(SRMP),探讨两款床旁(point-of-care testing,POCT)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析仪的正确性。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9-A2选取40份临床EDTA抗凝静脉全血样本,用比对的方式,分别评价两款POCT HbA1c分析仪与SRMP间的偏倚。结果POCT-1和POCT-2相关方程分别为,Y=1.0424X-0.3144和Y=1.0054X-0.2242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59和0.9469。临床各诊断切点处,偏倚小于美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NGSP)和美国病理家协会(CAP)的要求(±6%)。结论两款POCTHbA1c分析仪与溯源到IFCC参考方法的SRMP比对具有良好的正确性,可以满足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康柏西普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6例(86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次性玻璃体腔中注射药物曲安奈德0.1mL,观察组患者采取一次性玻璃体腔中注射药物康柏西普0.05mL.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中VEGF与IGF-1的水平,评价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以及调查患者生活质量,记录治疗后1个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前后血清中VEGF与IGF-1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患者血清中的VEGF和IGF-1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患者血清中的VEGF和IGF-1水平均低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时间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中VEGF与IFG-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79%);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社交和心理能力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前房炎性反应、角膜水肿和高眼压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柏西普能够明显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中VEGF与IGF-1的水平,延缓血管的生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技术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局部脑区一致性的改变及与认知关系.方法 选择2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与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单纯糖尿病(N-DR)患者27例,均进行实验室检查、蒙特利尔量表(MoCA)检测及头颅磁共振扫描.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及Pearson回归分析观察临床变量与活动性异常活动脑区ReHo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相对于N-DR,DR患者在左小脑后叶、右额叶/额中回/内侧回、右枕叶/楔叶/距状回、左颞叶/上/中回、右边缘叶/后扣带回、左顶叶/中央后回ReHo值降低;在左额叶/眶部额上回、左顶叶/楔前叶ReHo值增强.而且MoCA量表评分与颞叶及楔前叶异常活动的脑区存在相关性.降低的枕叶距状回及颞叶中回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增强的眶额叶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存在多个脑区活动性异常的表现,且这些局部异常活动的脑区与认知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20.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 HHcy)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检测15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包括DR组和非视网膜病变(NDR)组各76例以及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总Hcy(t Hcy)浓度、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 NS)、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血脂等,并对上述指标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R组血浆t Hcy水平高于NDR组及对照组(P<0 .01) ;DR组中增值型视网膜病变(PDR)亚组t Hcy水平高于背景型视网膜病变(BDR)亚组(P<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示,DR的发生与病程、HbA1c、t Hcy和胆固醇有关,血浆t Hcy水平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Hcy血症是T2DM患者DR发生发展的重要的危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