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熊昆 《北京医学》2014,(3):205+207-205,207
患者男,89岁,2013年3月17日因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5 d入院。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莫菲氏征阴性,肠鸣音约4次/min。外院B超示胆囊内充满结石。入院后行CT检查示:肝脏体积缩小,胆囊、胆总管及部分肝内胆管积气,胆囊壁不均匀增厚,边缘毛糙,与十二指肠分界不清、粘连(图1A),胆囊与邻近十二指肠间可见瘘道(图1B、1C),十二指肠升部见一卵圆形团块影,密度不均匀,内见环形同心圆样高密度影,短直径最大值约为3.7 cm(图1D)。初步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伴胆石性肠梗阻;胆囊炎;胆囊、胆总管及部分肝内胆管积气。3月25日行“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修补+空肠切开取异物”手术治疗。术中见胆囊与胆总管及十二指肠粘连明显,胆囊体部与十二指肠降部形成瘘道,瘘口直径约2 cm,上段空肠扩张明显,距Treitz韧带70 cm处切开取出结石,结石约为9 cm×6 cm。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保肝及营养支持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摘要患者,女,88岁,因反复上腹疼痛不适2年余,再发10小时入院。患者既往有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病史,10小时前再次出现上腹痛,以剑突下为主,伴恶心、呕吐多次,为胃内容物,症状持续不缓解,无心慌、胸闷,无发热等。既往腹部CT示:胆囊体积增大并多发结石,最大者约:29×28mm(图1);现腹部CT:腹腔内可见游离气体及液体密度影,胆囊变形、胆系积气,胆囊与十二指肠分界不清,十二指肠降段及水平段肠壁水肿增厚,回肠内见类圆形环形高密度影,直径约30mm,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病例临床上少见,本例患者女性,69岁。因上腹部隐痛、嗳气嗳酸半年,症状加重伴呕吐1个月收住院。患者于3个月前曾在院外做X线钡餐检查,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服用Ranitidine等药,病情无好转。入本院时行纤维胃镜检查,诊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降段腺癌)。入院后经支持、对症治疗后,行剖腹探查。手术所见:十二指肠降段(壶腹部)及胰头肿大,与肝门各脏器粘连,胆囊增大,胆总管粗大,张力大,无法切除而行改道手术,即胃空肠吻合、胆囊与空肠吻合、空肠端侧吻合术(Roux-Y式空肠胆囊吻合术)。术后病人一般情况良好,无呕吐等症状,食欲改善,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X线联合CT检查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入院后给予站立位腹部X线平片及腹部螺旋CT扫描。结果 9例患者中6例结石嵌顿于小肠及结肠,其中有2例可见十二指肠旁造影剂外漏,瘘口直径平均1.4 cm;3例结石嵌顿于十二指肠,十二指肠降段旁可见造影剂外漏,瘘口直径平均约1.3 cm。结石直径为2.6~5.5 cm,3例患者伴发胆囊积气扩张,与周围肠管管壁分界不清。结论腹部X线联合CT检查为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72岁。以上腹部疼痛1个月、黄疸1周入院。入院后B超及CT均示:①胆囊炎;②胆囊多发结石;③胆管多发结石。相应术前检查后行全麻下胆囊切除术、胆管探查术。术中胆囊顺利切除,胆管探查取出软性结石碎块若干,纤维胆道镜观察无残留结石,置T型管引流。术后第14d行T管造影。X线示:胆总管下段结石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8岁,上腹部胀痛伴呕吐2月余,于1996年9月12日入院。患者曾于1995年8月因胆囊炎胆总管下段梗阻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十二指肠内吻合术。术后一年感上腹胀痛不适,且逐渐加重,每晚餐后呕吐,呕吐后腹胀痛消失。查体:腹平软,右下腹见一12cm手术瘢痕,皮肤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内窥镜示:充血性胆汁返流性胃炎。钡餐示:十二指肠降部狭窄并胃潴留,十二指肠降部肿瘤待排。手术见十二指肠胰头部有一3.5cm×3.5cm肿物,活动,可分离。病理检查:次全切除胃及十二指肠一段,胃大弯12cm,…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腹部彩超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76例疑似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前予以腹部彩超检查,观察腹部彩超检查结果、结石位置分布状况与手术验证情况。结果腹部彩超的检出率为93.42%,十二指肠壁间段、胰腺段、十二指肠后段、十二指肠上段的结石定位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89%、93.33%、95.00%、93.75%。结论腹部彩超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张建生 《疑难病杂志》2011,10(11):863-863
<正>患者,女,68岁,主因腹胀、消瘦、食欲不振1个月来我院就诊。患者3个月前体检,CT发现胰腺头部结构模糊,未进一步检查。1个月前出现上述症状,在县医院B型超声示:上腹部、胰头、胰尾、盆腔多发低密度占位,考虑:转移癌。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后壁1.5 cm×1.5 cm局限性隆起,伴有糜烂。取活检行病理检查示:腺癌。我院病理切片会诊考虑中、低分化腺癌(十二指肠球部后壁),遂收入院。入院查体:体表未及肿大淋巴结。体质消瘦,腹部无阳性体征。复查CT:胰头、胰尾低密  相似文献   

9.
研究背景]Mirizzi综合征比较少见.[病例报告]患者,男.因右上腹部不适伴有全身发黄,胆道逆行造影检查示胆总管狭窄.B型超声波检查示胆囊多发结石、胆囊明显缩小、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示胆囊内有数个大小不等的结石影,最大的约为2.0cm×2.2cm.最大的结石压迫胆总管,而胆总管明显地呈弧行狭窄,长度约为2.0cm,其上方胆总管及左右肝管明显扩张.在全身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可见胆囊缩小,壁明显增厚,胆囊呈葫芦状,内充满结石,结石压迫胆总管上段及部分肝总管.术中切除胆囊,行肝门部肝总管Koux Y吻合术.[病例讨论]被怀疑为Mirizzi综合征时,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可取代经皮肝胆管造影术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用于诊断  相似文献   

10.
十二指肠球后平滑肌肉瘤极为少见,加之上消化内镜检查深度常规定达十二指肠降段,因此对十二指肠球后特别是升段、水平段的病变极易漏诊。我科于1998年9月28日及1999年2月10日分别诊断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性,46岁。2年前因反复黑便以消化道出血原因收入院,入院后,先后2次胃镜检查胃、十二指肠球部、降段,均未见异常,后行选择性小肠血管造影,示空肠血管畸形。行空肠切除吻合术,病理切片示非特异性小肠炎。术后患者仍继续黑便,每日1次,量约30~150g,持续4月。患者无腹痛、恶心呕吐,后出血自行停止。1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再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诊治经过,对胆囊十二指肠瘘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该患者在腹腔镜手术中见胆囊明显萎缩,内充满结石,与肝脏、十二指肠和周围组织粘连紧密,胆囊壶腹部与十二指肠球部形成内瘘可能,腹腔镜下无法顺利分离,立即中转开腹手术。术后患者恢复好,未发生肠漏、胆漏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51岁,因中上腹不适1周,解柏油样便4天,大便隐血++++而收住入院。紧急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霜斑样溃疡、胃窦炎,未见活动性出血灶。病理示胃窦部粘膜轻度慢性炎症。B型超声示胆总管中下段扩张(10mm),但静脉胆道造影结果胆囊及胆总管未见明显异常。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提示十二指肠降段有4cm×1.5cm大小的充盈缺损,边缘光整,有一定活动度,拟诊为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例1、张某,女,64岁,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7天于1992年6月10日入院.8年前B超诊断为胆囊多发性结石.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膨隆,全腹有压痛,以右上腹为著,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弱.腹部平片显示:低位机械性小肠梗阻(完全性),胆囊区域有积气征象.B超示胆囊萎缩,未发现结石.入院后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支持治疗,入院第4天患者突然肛门排气,解少量酱色稀糊样便两次,腹痛腹胀减轻.第10日钡剂灌肠检查示:回肠部分性梗阻.当日检查后患者从解出的粪便中发现了三枚结石,最大者3cm x 3cm×2.5cm,后经检验证实为胆结石.病情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14.
<正> 患者女,58岁。于1988年10月13日行胆囊摘除术,见胆囊萎缩,壁厚色灰白,与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大网膜广泛粘连,内有结石多块,胆总管未扪及异常。分离粘连,切除胆囊,小网膜孔处放烟卷引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38岁。1995年3月15日因反复上腹隐痛半年,加重伴黑便4个月入院。查体:右中上腹可触及5cm×6cm包块,质偏硬,有轻触痛,胃肠X线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月21日手术探查发现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上段约8cm×8cm×5cm肿块,突破浆膜浸润至胆囊底和胰头,胃小弯、大弯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均有肿大淋巴结,切开十二指肠降部探查见乳头未受侵犯,遂予切除胃大部、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上段、胆囊、部分胰头,行胆总管T管引流和十二指肠造瘘,结肠前胃空肠吻合术。病理诊断:胃窦及十二指肠弥…  相似文献   

16.
患儿,女,足月顺产,出生后因反复呕吐2无收入我院。呕吐出胆汁样物,出生后解多次发绿色大便。1一般情况足月儿,中度脱水,反应差,哭声低钝,口唇发组,皮肤轻度黄疽,双肺可闻及湿罗青,肝脾不大。腹部平片示腹部昏暗,立位片上腹两侧各有一短小液平面,仰卧位中腹部可见一横肾型积气影,小肠腔未见积气影,钡餐检查示胃腔略有扩大,幽门管无延长,开放正常。十二指肠球部扩大,十二指肠降段扩大呈级袋状,水平段及以下肠道未见造影剂进入。X线诊断十二指肠降段闭锁。2手术所见胃及十二指肠球都扩大,降段肠管增粗,肠胜宽约3厘米,在…  相似文献   

17.
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将纤维十二指肠镜经口腔插至十二指肠降段,至十二指肠主乳头后,经活检孔道插-塑料造影导管入乳头开口部,并经该导管逆行注入造影剂使胆道及胰管在X线下显影的技术。它适用于:疑有胆道结石需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结石位置、形态、大小等;胆囊切除仍有症状者;胆囊结石患者病程中曾有黄疸史,胰腺炎史或B超提示  相似文献   

18.
<正>十二指肠岬部是十二指肠降段内侧中1/3处的局部隆起,呈肩样或角状陡峭倾斜,肩顶圆钝。两例采用胃双对比造影检查方法,并后经内镜证实。现将两例误诊病例就其X线诊断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2例均为女性,年龄33~40岁。症状为上腹部略不适,均为体检病例。腹部超声示肝、胆、胰腺正常。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因“右上腹胀痛不适3年、复发加重1d”入院。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明显包块,墨菲氏征阳性。B超示胆囊多发性结石伴炎变,胆囊壁厚0.8~1cm。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16.9μmol/L,直接胆红素5.8μmol/L,白蛋白31g/L,ALT68U/L,AST87U/L,ALP110U/L,GGT56U/L。经消炎等治疗腹痛缓解,复查ALT、AST恢复正常,B超仍示胆囊多发性结石伴炎变,胆囊壁厚0.8~1cm。经患者要求于入院后1W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发现胆囊约10cm×4cm×4cm大小,胆囊底部胆囊壁明显增厚致约1cm。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胆囊神经内分泌癌,类癌(低度恶性)。术后7d出院。  相似文献   

20.
任丽娟  孔延亮 《吉林医学》2013,(31):6457-6459
目的:比较腹部彩超与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9例做过腹部彩超及MRCP两项检查的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按照结石在胆总管的不同位置分为胆总管上段(十二指肠上段)、胆总管中段(十二指肠后段)、胆总管下段(即胰腺段和壶腹段),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与MRCP对胆总管中上段结石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胆总管下段结石MRCP诊断准确性略优于超声。结论:腹部彩超对胆总管中上段结石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作为首选胆总管结石诊断的常规检查,同时对胆总管下段结石与MRCP联合应用,将极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