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研究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将人白细胞介素-1(IL-1)cDNA的不同片段分别重组入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4T中GST基因3 ̄’端,形成GST-IL-1融合基因,经IPTG诱导后,用SDS-PAGE检测表达情况,结果发现GST与全长816bp完整的IL-1cDNA的融合基因未见有相应蛋白质的表达,且亦未见GST的表达,而GST与5 ̄’端缺失189bp的IL-1cDNA的融合基因则看到有相应蛋白质的表达,表达量占细菌蛋白总量的30%.表明IL-1cDNA5 ̄’端1~189bp的序列影响了整个融合基因的表达,即目的基因中远离翻译起始码AUG的下游序列也可显著影响该基因的表达.此结果为基因工程中克隆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小鼠β趋化因子受体CCR5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克隆小鼠β趋化因子相关的受体并研究其表达。方法:使用共同引物用RT-PCR方法,从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Poly(A)^+RNA中扩增出一0.5kb cDNA,再根据其序列,设计一特异引物,用Marathon PCR法扩增得一2.8kb cDNA,用Southem方法检测分析该ADLD,Nrthern方法分析其表达。结果:成功克隆出小鼠CCR5 cDNA,其开放阅读框为1065bp,  相似文献   

3.
用新鲜的人绒毛膜组织,抽提组织总RNA并通过逆转录反应合成cDNA第一链。利用人工合成的一对寡核苷酸引物,采用PCR技术特异性地扩增hCG-β-c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扩增片段大小为500bp,同预计的片段长度相符。将此片段利用T-A载体克隆至PCRⅡ质粒上并进行全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片段包含hCG-βcDNA5’端和3’端非编码区及完整的编码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扩增Epstein-Barr病毒(EBV)DNA多聚酶基因,构建高效表达载体。方法 根据EBV全基因序列,在EBV DNA多聚酶基因的3’、5’端设计一对附加EcoR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以B95-8细胞DNA为模板,采用改良PCR方法扩增出EBV DNA多聚酶基因(3044bp)。用EcoRⅠ和HindⅢ酶切该基因片断并克隆有达载体pMAL-p2,采用蓝白斑试验筛先阳性菌落。  相似文献   

5.
采用热酚法从登革2型病毒43株(D2-43)感染的C6/36细胞中提取了病毒RNA,以病毒RNA为模板,进行D2-43株NS3基因cDNA片段的反转录-PCR扩增,片段长度为1176bp。将扩增的cDNA片段克隆到T载体pBluescript-ksⅡ中。通过双脱氧法测定了cDNA片段序列,与国际标准株NGC株序列一致。  相似文献   

6.
直接分型检测单纯疱疹病毒PCR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启桂  秦克锋 《医学争鸣》1994,15(6):443-446
作依据单纯疱疹病毒(HSV)DNA聚合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三个引物,一个上游HSV-1/HSV-2型共同性引物,一个下游HSV-1型特异性引物和一个下游HSV-2型特异性引物,建立分型检测PCR的方法,HSV-1的扩增产物是477bpHSV-2扩增产物为399bp,扩增产物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表明,该方法特异,用此方法对BALB/c幼鼠中枢神经系统HSV感染的脑标本进行了检测,进一步证实直接分型  相似文献   

7.
nm23是一种有效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目前已发现的两种人类nm23(H1和H2)的氨基酸肽具有88%的同源性。我们采用PCR技术从人肝基因组DNA中扩增nm23序列,经克隆筛选得到5’端375bp克隆,命名为nm23-H3b。序列分析发现,nm23-H3b在40bp ̄70bp之间与原序列完全不同,其他序列与nm23-H1有86%的同源性,与nm23-H2有90%的同源性。BglII消化人肝基因组D  相似文献   

8.
将克隆的HCV5‘NCR序列反向插入pSP72的Eco RV切点,构建一种能转录HCV-RNA的质粒pSnc-2。以RT-PCR从抗HEV IgM阳性病人血浆中扩增一段238bp的HCV-cDNA反向插入pSnc-2中克隆的5’NCR序列的NcoI切点,构建插入突变型HCV-cDNA重组体pSnc-e。  相似文献   

9.
nm_(23)是一种有效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目前已发现的两种人类nm_(23)(H_1和H_2)的氨基酸肽具有88%的同源性。我们采用PCR技术从人肝基因组DNA中扩增nm_(23)序列,经克隆筛选得到5’端375bp克隆,命名为nm_(23)-H3b。序列分析发现,nm23-H_3b在40bp~70bp之间与原序列完全不同,其他序列与nm_(23)-H1有86%的同源性,与nm_(23)-H2有90%的同源性。BglII消化人肝基因组DNA,用nm_(23)-H_3bDNA为探针,经SouthernBlot后发现10.5、7.9和4.0kb的3条杂交带,未见与nm_(23)-H_1和H_2相同的杂交带。因此认为nm_(23)-H_3b是一种与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_(23)-H_1和H_2高度同源的新基因克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人染色体8p11.2亚带ANK1位点附近区域基因的表达序列。方法采用cDNA选择法从定位于该区域的人工酵母染色体(YAC)中分离基因的表达序列,并从分离的表达序列中选取1个序列用于筛选人胎脑cDNA文库。结果获得7个表达序列,其中5个可与目的YAC反杂交。所得的表达序列BHLC152与鼠的CArG盒结合因子基因高度同源,BHLC74与编码心室肌肌球蛋白的碱性轻链1(MLC1)基因高度同源,表明BHLC74可能编码一种MLC1的同工蛋白。分离的其它表达序列与数据库内一些位置和功能尚不清楚的表达序列标签(expresedse-quencetag,EST)仅有部分同源性。用表达序列BHLC119筛选人胎脑cDNA文库,获得1个插入片段长1951bp的克隆,序列分析表明它编码174个氨基酸,该序列与所有已知的蛋白质序列无同源性。Northern印迹分析结果显示,在人胎脑总RNA中呈现1条约3.5kb带;组织表达分析表明,此系一广泛表达的基因。结论BHLC74可能作为与8p相关的心脏病候选基因,其它序列至少可以作为定位在ANK1位点附近区域的肿瘤抑制基因的初筛基因。  相似文献   

11.
对pDJH2片段DNA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插入片段为1811个核苷酸;可读框2个:ORF1,1-565bp;ORF2(从最后一个密码倒算)1-662bp,计算机序列同源性或类似性匹配(alignment)表明,ORF1与ORF2的核苷酸类似性为49.36%;ORF1与L.kirschneri(L.alstoni)流感伤寒型omp核苷酸序列类似性为49.26%;ORF2与L.alstoni类似性为51.56%;ORF1与其它细菌(包括螺旋体)omp核苷酸序列对准比较,序列类似性均在43%以上。经查阅EMBLDNA序列数据库未见类似序列。作者认为pDJH2的1.9kb插入DNA片段(ORF1与ORF2)可能是具有保护作用的omp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2.
应用Sanger的双脱氧链终止法,对本室构建的人类白细胞介素2基因重组子pRET-90的440bpcDNA功能片段(NcoI克隆点的HgiAI-DraI片段)进行DNA碱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白细胞介素2cDNA功能片段按照正确的方向和翻译顺序连接在载体pET3d的NcoI-BamHI切点之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离抗人卵巢癌单克隆抗体COC183B2重链可变区(VH)基因并测定其序列。方法:用反转录PCR扩增抗人卵巢癌单抗COC183B2VH基因,将其克隆入PUC19载体,重组子用Sanger’s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序列,将序列与GeneBank及已发表的抗体序列比较。结果:VH基因全长354bp,属鼠免疫球蛋白重链混杂亚类(subgroupmiscelaneous),由种系基因的VH,Dsp2.5及MUSJH4重排而来。该VH基因序列已被GeneBank收录(accessionNoAF045023)。结论:该VH基因为抗人卵巢癌单抗COC183B2功能性重链可变区基因。  相似文献   

14.
构建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尿激酶受体(uPAR)反义RNA的表达质粒pURAS。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尿激酶受体(uPAR)cDNA5’端-46~454bp一段长500bp的顺序,利用DNA重组技术将该片段反向插入表达载体pcDNA3的CMV启动子下游。结果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顺序分析证实RT-PCR获得的uPARcDNA片段与文献报道相吻合;重组质粒pURAS转染肺癌细胞株95D,NorthernBlot证实转染细胞克隆有uPAR反义RNA的表达。结论重组质粒pURAS能在肺癌细胞株95D中表达尿激酶受体反义RNA,尿激酶受体(uPAR)反义RNA表达质粒的构建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多肿瘤抑制基因1(MTS1)的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入人源性卵巢癌细胞株HO-8910中,并得到稳定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对卵巢癌细胞的影响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利用BamHⅠ与EcoRⅠ从pUC19-p16质粒上切下MTS1cDNA片段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构建成MTS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16;利用脂质体(Fu-GENETM6)介导的基因导入法将pcDNA3-p16导入人源性卵巢癌细胞株HO-8910中;采用ABC法对转染后的不同代数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观察p16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MTS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16,并进行酶切鉴定;转染后经G418筛选2wk出现阳性克隆8910-p16,并检测到其中有p16蛋白的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MTS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16,并可在人源性卵巢癌细胞株HO-8910中得到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人肝癌相关的基因。方法应用Northern杂交技术,对表达序列标记(ExpressedSe-quencetags,EST)基因克隆进行筛选,以得到的基因片段为探针,筛选人胎肝cDNA文库。结果得到一个在肝癌内高表达的EST基因片段。进一步筛选人胎肝cDNA文库,得到一命名为FL6的cD-NA克隆,核苷酸序列测定表明,FL6长度为1464个碱基,检索最新版本GeneDatabases(EMBL96.6),未发现同源基因。实验结果还显示该基因在胎儿各组织内有不同的表达特性。结论该基因可能与细胞的增殖、癌变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EB病毒潜伏膜蛋白-1重组表达质粒。方法:PCR克隆技术,即用PCR方法从B95-8细胞中钓出EB病毒LMP1基因DNA序列,然后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以此构建成pcDNA3.1-LMP重组质粒。结果:经酶切鉴定,确定已获得重组质粒pcDNA3.1LMP1。结论:在真核表达质粒中已成功地克隆了EB病毒LMP1基因。  相似文献   

18.
构建人S-100β表达载体并体外表达和表达产物的纯化。方法用RT-PCR产生人S-100βcDNA,插入质粒pBluescipt中构成表达载体,经IPTG体外诱导表达并经DE-52和Phenyl-Sepharose-CL4B纯化。结论所获人S-100β表达载体为设计构建,体外表达的产物为人S-100β,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pcD-5.1质粒和pSPGNHIFNB10质粒分别切下人白细胞介素2(HuIL-2)cDNA和人β干扰素(HuIFN-β)cDNA,分别克隆到pNMSM逆转录病毒载体多克隆位点,经酶切鉴定确定正确插入方向。经PA317包装细胞包装成重组病毒,测转染效率。用NIH/3T3细胞测重组病毒感染效率。在8μg/ml鱼精蛋白存在的条件下分别感染人新鲜肾透明细胞癌体外建株细胞以及人肾细胞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经G418选择阳性克隆后测上清表达HuIL-2及HuIFN-β活性。结果HuIL-2和HuIFN分别在转HuIL-2基因和HuIFN-β基因肾细胞癌细胞的表达量达250U/106细胞·d-1和6400U/106细胞·d-1,在经目的基因转染TIL细胞中的表达量分别比未经目的基因转染的TIL高2~3倍和4~8倍。TIL生长状况未有明显改变,抗肿瘤活性未见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克隆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2全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方法:采用PCR扩增恶性疟原虫FCC-1/HN株MSP2基因,克隆插入pUC19,并重组人表达质粒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诱导重组质粒pBK-CMV/msp2表达MSP2蛋白抗原,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dot-ELISA和Wewtern blot鉴定。结果:PCR扩增出824bpDNA片段,经酶切鉴定和部分序列测定证实为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