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充外源性左旋肉碱(L-肉碱)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维持性血透患者54例,其中L-肉碱缺乏者41例,将41例患者中随机选20例作为左旋肉碱组、21例作为未用左旋肉碱组,左旋肉碱组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推注入左旋肉碱1g加生理盐水至20ml,连续6个月。另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MH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浆游离肉碱浓度、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L-肉碱组和未用左旋肉碱组于6个月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结果L-肉碱组与未用L-肉碱组比较营养指标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HD患者补充外源性L-肉碱可以改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用左旋肉碱(l-carnitine,L-CN)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贫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MHD患者32例并随机分为2组,L-CN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透析结束时由静脉端注射L-CN 1.0克,每周2次,共12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网织红细胞计数(reticulocyte,RC)、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清铁蛋白(serumferritsn,SF)。结果两组治疗前年龄、透析月龄、HB、RC、hs-CRP、SF无明显差异,L-CN组治疗后HB较治疗前显著升高,hs-CRP、SF较治疗后显著降低。治疗后L-CN组HB显著高于对照组,hs-CRP、SF显著低于对照组。RC变化无统计学差异,hs-CRP与SF明显正相关。结论静脉补充左旋肉碱可减轻全身的微炎症状态,延长红细胞寿命,并因此改善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静脉补充左旋肉碱对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寻求提高维持性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年我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5例,透析龄6月以上,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结束时静脉注射左旋肉碱1.0 g,对照组除不用左旋肉碱外其他治疗均同治疗组,治疗12周,观察患者体力、精神状态、食欲、透析中肌痉挛、低血压发生率,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变化,左旋肉碱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体力、精神状态、食欲均有所改善,透析中低血压及肌痉挛发生率有所下降,血红蛋白、白蛋白和血清铁蛋白均明显升高,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应用左旋肉碱可明显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改善贫血,提高其生存质量;降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和透析中肌痉挛的发生率,提高透析的耐受性.同时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左旋肉碱也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左卡尼汀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2月~2014年11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8例,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联合左卡尼汀治疗)与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各34例,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总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白蛋白(Alb)以及贫血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Hct及Alb水平依次为(123.49±7.53)g/L、(30.19±1.24)%、(38.47±3.19)g/L,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贫血改善有效率为94.12%,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上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的同时予以左卡尼汀辅助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使其贫血状况得以缓解,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在尿毒症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03~2019-04在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治疗的尿毒症患者72例,根据干预措施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观察组给予血压控制等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干预1个月后,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同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个月血红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1个月尿素氮和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1个月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在尿毒症血液透析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治疗中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尿毒症患者中抽取116例作研究样本,参照随机抽签原则分成2组;观察组(n=58)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n=58)应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就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β_2-MG、Scr、BUN水平之间均无统计学比较差异(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β_2-MG、Sc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②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2.07%,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52%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尿毒症患者治疗中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清除患者血液内大中分子毒素,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采取一般护理、透析后护理、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结果全部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的意识均明显提高,通过血液透析,大部分患者的血清肌酐及尿素氮值下降明显,患者的病情得到较好的控制,全身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结论舒适护理对患者是一种人文的关怀,是以患者为中心,以降低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治疗的效果为目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在尿毒症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尿毒症合并冠心病患者共计40例,患者均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因子水平和生化指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在CRP、SCr、Alb等因子水平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患者在Hb、BUN、K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治疗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0%,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在尿毒症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好,可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舒适护理在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春  蒋琼  李美秀 《江西医药》2009,44(6):636-637
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苏氏双C护理模式”.是台湾华杏出版机构总裁萧丰富先生在1998年提出的.它的主要内容是指通过护理使患者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真正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四方面达到舒适的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疗法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我院于2008年起将舒适护理模式与整体护理相结合.运用到血液透析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在尿毒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高通量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高通量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与甲状旁腺素水平以及疾病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以及甲状旁腺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8例尿毒症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瘙痒改善的有效率以及治疗后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改善的总有效率89.1%优于对照组59.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3.47±1.18)分低于对照组(5.84±1.32)分(P<0.05)。结论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有助于减轻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程度、有助于患者痛苦的减轻,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施行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血液透析知识健康教育的达标率及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左卡尼汀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在应用左卡尼汀4个月后体力、精神状态明显改善,血红蛋白由(63.5±9.0)g/L上升至(98.0±6.0)g/L,对照组血红蛋白由(64.0±8.5)g/L上升至(84.2±8.0)g/L,两组血红蛋白上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够改善血脂,促进贫血的纠正,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患者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心律失常及心绞痛等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徐凤香 《江西医药》2011,46(5):483-484
血液透析疗法(以下简称血透)是尿毒症患者目前最常用、最重要的血液净化方式,由于血透需长期不间断地进行,这给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存在着各种负性心理反应,如焦虑、忧郁、沮丧、恐惧甚至绝望等,其后果不仅是免疫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引发透析并发症,从而增加了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压监测在复发性低血压患者血液透析(H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HD科进行维持性H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分为A、B两组,在HD过程中,A组未进行血压监测,B组进行血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需扩充血容量及终止HD的次数。结果A组患者有110次(55.0%)未扩充血容量,B组患者有159次(79.5%)未扩充血容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有39次(43.3%)出现终止HD,B组患者有8次(19.5%)出现终止H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中实行血压监测护理可随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及时做出有效处理,以减少其扩充血容量及终止HD的次数。  相似文献   

19.
尹春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658-660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12月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35例行舒适护理(观察组),与2011年1月至5月收治的实施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对照组)对比,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内瘘闭塞2例,穿刺部位出血肿胀3例。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可确保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生理及心理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血液透析(血透)方式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影响。方法 6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临床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铁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肌肉痉挛、皮肤瘙痒)发生情况。结果透析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115.75±3.93)g/L、白蛋白(40.94±1.67)g/L均高于对照组的(109.32±4.16)、(38.87±1.56)g/L,铁蛋白(139.00±24.00)ng/ml、甲状旁腺激素(125.47±8.16)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274.00±17.00)ng/ml、(246.45±10.13)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89.40±4.53)分高于对照组的(82.42±5.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肌肉痉挛、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6.7%、0、3.3%、3.3%、6.7%,均低于对照组的26.7%、13.3%、20.0%、20.0%、2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血液透析方式,血液透析滤过方式可以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代谢指标,规避不良事件,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