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临床常用的5种第1跖骨轴线的确定方法,探讨选择适于远端Chevron截骨术后临床实践应用的方法。方法选取41例(左足)术前诊断拇外翻,行改良Chevron截骨术后患者的足负重正位片,2名影像科医师在PACS工作站上分别用5种第1跖骨轴线的确定方法测量拇外翻角(HVA)、1~2跖骨间角(IMA),以拇外翻诊断标准值HVA≥15°,IMA≥10°作为参照标准对比分析。结果方法 1有22足(73.33%,22/30)HVA>15°,19足IMA大于10°(63.33%,19/30);方法 2有20足(66.67%,20/30)>15°19足IMA>10°(63.33%,19/30),方法 3、方法 4、方法 5所测结果 HVA均<15°、IMA均<10°;方法 5有9足IMA在2°~4°。结论方法 3、方法 4测量方法便捷、测量结果可靠,是拇外翻改远端Chevron截骨术后第1跖骨轴线的有效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对高龄拇外翻患者采用较为彻底的截骨矫形手术,分析其治疗效果及手术风险.方法 手术治疗70岁以上高龄拇外翻患者38例(59足),根据畸形情况选择Austin术式或第一跖骨双段截骨术治疗,分析拇外翻角(HVA)、1,2跖间角(IMA)、近侧关节固角(PASA)角度矫正情况及足功能评分(AOFAS).结果 术后患者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Keller手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对拇外翻患者30例(50足)行Keller手术治疗,均为比较术前术后HVA和IMA的变化。结果优24足,良20足,差6足,优良率为88%。HVA和IMA术前术后比较分别纠23°和10.1°。结论Keller手术仍是目前治疗50岁以上的中重度拇外翻畸形患者的一种较好术式,尤其是合并拇跖趾关节有退行性改变的患者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改良keller截骨术治疗足中重度拇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患足手术前后常规拍摄足正位片,测量拇外翻角(IMA),第(1~2)跖骨间夹角(HVA),手术方法选择小切口Keller截骨+拇内收肌部分切除并转位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2年.疗效评定参照美国足踝矫形学会拇外翻评分标准,优良率10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Chevron截骨术联合外侧软组织松解治疗老年拇外翻并锤状趾的临床疗效。方法 16例老年拇外翻并锤状趾患者采用Chevron截骨术联合外侧软组织松解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6月的拇外翻角(HVA)及跖骨间角(IMA),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制定的足拇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估患者功能愈后。结果术后6月,患者HVA,IMA均显著减小,AOFAS评分显著提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 Chevron截骨术联合外侧软组织松解可显著改善老年拇外翻并锤状趾患者的临床症状,术后HVA,IMA改善明显,AOFAS评分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6.
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对籽骨复位和胼胝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治疗拇外翻后对籽骨复位与胼胝痛(VAS)的疗效。方法2006年9月~2010年6月手术治疗拇外翻(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51例82足。手术前后摄负重正侧位x线片,包括外翻角、第1、2跖骨间角(IMA)、胫侧籽骨位置的变化;并进行症状体征检查,记录胼胝及胼胝痛。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经过微创手术后,HAVA平均减小21.4°,跖骨间角平均减少4.75°,籽骨复位总有效率95.8%。胼胝及胼胝痛术后加重5足,其余均减轻。结论通过截骨远端跖骨块足够的跖移、跖屈可以减小足内侧纵弓顶角,弥补因短缩引起的内侧纵弓高度的丢失,减少术后胼胝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Lapidus截骨术微切口与传统切口治疗重度拇外翻的疗效.方法 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25例25足重度拇外翻患者采用Lapidus截骨术传统切口(传统组),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24例25足重度拇外翻患者采用Lapi-dus截骨术微切口(微创组).所有患者均行第一跖趾关节外侧软组织松解术.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基本资料、围术期数据、术后并发症、术后拇外翻角(HVA)及第一、二跖骨间角(IMA)、术后AOFAS踝与后足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7至24个月,传统组平均随访(12±2.7)个月,微创组平均随访(12±1.3)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HVA、IMA及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微创组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pidus截骨术微切口治疗重度拇外翻能取得与传统切口相同的手术疗效,同时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采用软组织松解联合Chevron、Akin截骨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疗效。方法:2012-06~2014-03,采用软组织松解(Mc Bride手术)联合Chevron、Akin截骨术治疗轻中度拇外翻16例(28足),有2例(单足)病人同时合并有第二跖骨痛,同时行Weil截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夹角(IMA)的大小及美国足踝矫形学会拇外翻(AOFAS)评分,术后随访6~24mo,平均14.3±2.1mo。结果:术前IMA角为15.5 l°±4.03°,术后IMA角为6.65°±3.29°;术前HVA角为36.74°±5.24°,术后HVA角为10.85°±3.81°,术前AOFAS评分为43±10.5分,术后为90±7.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纯轻中度拇外翻病人,采用软组织松解联合Chevron、Akin截骨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手术适应症的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高锋 《四川医学》2001,22(12):1136-1138
目的拇内翻畸形是少见医源性疾病,多为拇外翻畸形行拇囊炎切除术后所致,其原因为截除过多的第一跖骨头而使跖趾关节不稳,患者疼痛,足畸形.本文企图时第一跖骨头内侧植骨矫正拇内翻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30例医源性拇内翻患者,8例采用第一跖骨头内侧植骨术,随访8.6年(2~22年).拇内翻畸形的最初表现为拇趾疼痛、穿鞋不适.较典型的疼痛局限于拇内侧,由鞋帮压迫所致,步行后痛加重.术前拇指关节被动活动范围背屈72°(60°~80°),跖屈12°(10°~20°)内翻角1 8°.结果所有患者与内翻有关的疼痛术后全部消失,术后背屈63°(60°~70°),跖屈10°,跖趾关节外翻角为1 9°(1 6°~22°).没有复发或残留内翻畸形.结论第一跖骨头内侧植骨术效果满意,此技术成败与先前手术导致内翻角度的大小有关,内翻畸形完全可以纠正到中立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跖骨干截骨联合近节趾骨截骨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9年8月浙江省嵊州市城南骨科医院收治的中重度足拇外翻患者36例,均采用跖骨干截骨联合近节趾骨截骨治疗,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足踝功能改善情况、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IMA、HVA、DMAA均显著低于手术前,AOFAS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手术优良率为93.75%,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无拇内翻、拇外翻复发,无拇僵硬、跖骨头缺血坏死、骨不连、截骨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结论:跖骨干截骨联合近节趾骨截骨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能够有效纠正畸形,减轻疼痛,取得较理想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三截骨术治疗重度足拇外翻40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三截骨术治疗重度足拇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重度足拇外翻40例(54足)采取切除第一跖骨头内侧滑囊及骨赘,松解拇内收肌腱斜头、外侧关节囊和跖籽骨间韧带,采用三截骨术治疗重度足拇外翻。结果:随访0.5~2.0年,平均1.5年,优:21例,良:15例,差:4例,优良率90.0%;其中2例因伴帕金森病术后复发,另2例术后过早开始下地负重行走,导致拇外翻畸形复发。结论:采用三截骨术(Austin+Akin+第1跖骨基底截骨手术)治疗严重足拇外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跖骨远端截骨外移加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有 6个月以上随访结果的 5 2例拇外翻患者 ( 84足 )行跖骨远端截骨外移加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后的疗效 ,对比手术前后拇外翻角 (HVA)矫正度 ,了解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 6~ 4 8个月。患者住院时间平均 1 5d ,平均石膏固定时间为 2 0d。术后开始负重时间平均 4 1d。术后 8周时疼痛减少率为 87% ( 45 /5 2 ) ,平均HVA矫正度为 1 7°。术后 6个月时优良率 94 % ,无一例骨坏死。结论 :该方法治疗拇外翻简便易行 ,矫形满意 ,恢复行走较早  相似文献   

13.
袁毅  瞿刚波  罗兵  杨家福  周兵华  唐康来 《重庆医学》2018,(14):1900-1903,1907
目的 探讨Scarf联合改良Mcbride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 选择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采用Scarf联合改良Mcbride截骨术治疗的中重度拇外翻患者38例(47足),获得随访31例(38足).对趾骨近端关节固定角(PAA)增大患者加用拇趾近节趾骨Akin截骨,对第2、3跖骨头转移痛患者,行第2、3跖骨Weil截骨.通过手术前后足站立位、前后位及侧位X线片比较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跖骨远端关节固定角(DMAA)、PAA等,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6.42个月.HVA由术前(41.82±5.28)°降至术后(17.03±4.04)°,IMA由术前(19.00±3.78)°降至术后(9.24±1.98)°.DMAA由术前(19.42±5.65)°降至术后(8.71±2.74)°,PAA由术前(5.66±3.27)°降至术后(3.82±2.09)°,AOFAS评分从术前(41.47±6.29)分上升为(84.82±6.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arf联合改良Mcbride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具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单纯Lapidus术与Lapidus联合内侧Lisfranc内固定术治疗伴有第1跖楔关节不稳定的踇外翻畸形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手术治疗的伴有第1跖楔关节不稳定的踇外翻畸形患者60例(73足),其中30例(38足)采用单纯Lapidus术治疗(对照组),30例(35足)采用Lapidus联合内侧Lisfranc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年随访时测量并评估负重位影像学指标,包括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胫侧籽骨位置(TSP)及第1跖骨头外侧缘“圆弧征”;记录术前及术后1年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美国足踝骨科学会评分(AOFAS评分)及跖趾关节功能评级。结果:术后1年两组患者HVA、IMA、TSP及第1跖骨头外侧缘“圆弧征”发生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AOFAS评分及疼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HVA、IMA、TSP数值及第1跖骨头外侧缘“圆弧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OFAS评分及疼痛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改善(P&l...  相似文献   

15.
林立功  张志  张澜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1):1353-1356
目的 评价改良Scarf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踇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6年4月于内蒙古包钢医院治疗的中重度踇外翻患者23例(32足)为研究对象,18足行改良Scarf截骨术,14足行改良Scarf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2~14个月测量踇外翻角(HAA)、跖间角(IMA)、近端关节面固定角(DMAA)、胫侧籽骨位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第1跖趾关节评分。结果 本组患足术后均未出现踇外翻复发、踇内翻、跖趾关节活动受限、骨不愈合、第1跖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术后患足HAA、IMA、胫侧籽骨位置、AOFAS第1跖趾关节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而手术前后患足DM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Scarf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可有效纠正中重度踇外翻畸形,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燕冰  徐宏辉  袁伟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3,(12):1001-1002,1004
目的探讨拇外翻微创跖骨远端截骨术后不同固定方法对治疗效果及功能评分(AOFA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204足)行微创截骨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单纯包扎外固定组(35例62足)、herbert钉固定组(55例99足)和克氏针固定组(25例43足),观察患者手术前后x线片变化,测量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第1、2跖骨相对长度(MPD)、跖趾关节活动度及AOFAS等的变化,综合评判3种不同固定方法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手术前后HVA、第1、2IMA、MPD、跖趾关节活动度和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单纯包扎外固定组患者较herbert钉固定组和克氏针固定组跖骨短缩明显,跖趾关节活动度较差,AOFAS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erbert钉固定组与克氏针固定组各指标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跖骨远端截骨术治疗拇外翻,术后herbert钉或克氏针内固定在治疗效果及功能评价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包扎外固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Chevron截骨术治疗中度足姆外翻患者的效果,并进行近期随访研究。方法选取濮阳市中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度足姆外翻患者17例(31足),采用经皮Chevron截骨术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记录患者手术情况,对比手术前后患者拇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并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学会拇外翻评分系统(AOFAS)对患足进行评分,统计术后骨性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94.26±7.58)min,住院时间为(2.46±0.63)d;术后HVA、IMA均小于术前,AOFAS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所有患足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Chevron截骨术治疗中度足姆外翻患者效果显著,且近期随访发现骨性愈合率及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背景:跖内收与拇外翻的因果关系存有争议。本研究通过测量143例拇外翻患者的负重位X线片,评估跖内收与拇外翻的相关性。测量的影像学参数包括:拇外翻角(HVA),跖骨间角(IMA),Kilmartin角(KA),胫侧籽骨位置(TSP),跖内收角。跖内收角分别采用Sgarlato's角(SMA)以及Engel's角(EMA。测量方法:跖内收角与拇外翻角(R = 0.590, P = 0.000),Kilmartin角(R=0.601, P=0.000) 呈正相关;而与籽骨位置呈负相关(R = -0.348, P = 0.000)。以Sgarlato's角测量定义为跖内收的病例中有22例(22/100)以Engel's角测量不存在跖内收畸形。在这22例病例中拇外翻角与Sgarlato's角呈负相关(R=-0.472, P=0.027)。结论:跖内收畸形存在不同形态,其畸形顶点可位于跖骨基底部或跗骨内,并分别拇外翻角呈正相关及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度拇外翻通过对第一跖骨近端截骨矫形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15例18足中,男3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7岁。入院后均行第一跖骨近端截骨Herbert螺钉固定,软组织松解。术前术后拍摄X线片测量拇外翻角、第一二跖间角和采用AOFAS前足评分予以评估。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3.73月,术后拇外翻角、第一二跖间角和AOFAS前足评分均明显改善,无拇外翻畸形的复发,无拇内翻形成。结论重度拇外翻畸形通过对第一跖骨近端截骨矫形,Herbert螺钉内固定能明显改善拇外翻畸形,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Chevron截骨术及远端软组织手术结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36例轻、中度拇外翻(42足)患者,行Chevron截骨术及远端软组织手术结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3足)加Akin截骨术行通用骑缝钉固定,术后随访14-24个月,采用Maryland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足术后HVA、IMA和DASA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术后优良率明显优于术前。结论 Chevron截骨术及远端软组织手术结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轻、中度拇外翻效果确切,降低HVA、IMA和DASA效果显著,配合中药内服和外洗能够提高手术疗效,在促进功能恢复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