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羞耻、焦虑及家庭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儿童行为问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行为偏倚[1].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如焦虑、抑郁、羞耻等)会对儿童的心理状况产生影响[2].本文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羞耻、焦虑及家庭环境的关系,为科学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哮喘儿童父母养育方式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庭和亲子关系对儿童早期的心理社会发展起着重要影响[1].国外研究发现,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不利于哮喘的控制[2,3].本研究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47例哮喘儿童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3.
已有研究指出,在经历地震等重大灾难性事件后,人们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焦虑、抑郁、睡眠问题等身心障碍[1-3],在儿童青少年身上也有类似表现[4].一项针对希腊地震后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焦虑症状的研究发现,离震中越近的学生出现的症状越多[5].本文比较地震对受灾程度不同两地高中生的心理冲击.  相似文献   

4.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发展、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1-2],不同文化背景下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差别[3-6].良好的应付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帮助个体最终成功地解决问题,起到平衡心理维护精神健康的作用[7],而不良的应对方式会加重压力的负面影响[8].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具有独特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及民族性格,其非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本文调查维族中学生(非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及应对方式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自尊在父母心理攻击与儿童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的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Spence儿童焦虑量表对707名小学儿童进行测查。结果:1小学儿童焦虑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2父亲和母亲心理攻击与儿童自尊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各焦虑症状均呈显著正相关,儿童自尊与其各焦虑症状均呈显著负相关;3儿童自尊在父母心理攻击与儿童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父母心理攻击既可以直接影响儿童焦虑,也可以通过儿童自尊间接影响其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情绪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与情绪障碍儿童的父母教育子女方式特点的关系。方法选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分别对82例情绪障碍儿童和82例正常儿童进行评定。结果情绪障碍儿童的父母在PLOC量表中教育成效、父母的责任、父母对命运/机遇的信念,父母对子女行为控制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LOC的某些因素与情绪障碍儿童行为问题存在相关性。情绪障碍儿童父母双方都存在管教过严、惩罚严厉、过度干涉和保护过多,而关心理解和支持不够等消极的养育方式。结论情绪障碍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教育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父母心理控制对流动儿童社交焦虑的影响以及自尊和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问卷、自尊量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和社交焦虑量表对1063名11-14岁的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1)父母心理控制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社交焦虑;(2)父母心理控制通过三条路径间接预测社交焦虑:自尊的中介作用、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中介作用、自尊和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链式中介作用。结论:流动儿童的父母心理控制对其社交焦虑具有预测效应,这种效应的机制包括父母心理控制的直接效应以及通过自尊、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孤独症儿童的家庭功能与健康儿童家庭的差异,并探讨应对方式在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被深圳市某公立医院心理科确诊的孤独症儿童的父母114人与深圳市某幼儿园健康正常儿童父母106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家庭功能量表(FAD)进行测量,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变量之间关系。结果:①孤独症组的家庭功能总分和各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健康组家庭(P0.05);②在孤独症家庭中,家庭功能问题和父母抑郁、焦虑呈正相关(r=0.370,0.448;P0.01),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433,P0.01);③焦虑对孤独症家庭的家庭功能有直接影响(Estimate=0.251,SE=0.102,95%CI[0.050,0.452],P0.05),抑郁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影响孤独症家庭功能的间接效应显著(Estimate=0.127,SE=0.102,95%CI[0.016,0.239],P0.05)。结论:孤独症儿童的家庭功能水平低于普通家庭,积极应对在孤独症儿童父母的抑郁与家庭功能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父母一方的心理控制教养对一年后儿童焦虑的影响作用是否受另一方父母与儿童亲子亲密程度的调节,以及这一调节作用在儿童性别上的差异。方法:采用Spence儿童焦虑量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和亲子亲密度量表对971名三至五年级的儿童间隔一年进行两次问卷调查。结果:(1)父母心理控制显著正向预测一年后的儿童焦虑;(2)在女生群体中,父母一方与女儿的亲子亲密均可以缓冲另一方父母心理控制对女儿焦虑的正向预测作用,但在男生群体中未发现亲子亲密的缓冲作用。结论:父母心理控制能够引发儿童焦虑;父母一方与女儿的亲子亲密能够缓解另一方父母心理控制对女儿焦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父母婚姻质量、父母严厉管教与学前儿童焦虑的关系。方法:使用婚姻调适量表(Marital Adjust-ment Test, MAT)、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Parent-Child Conflict Tactics Scale, CTSPC)和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对646名学前儿童的父亲和659名学前儿童的母亲进行测查。结果:(1)父亲和母亲婚姻质量与学前儿童焦虑均呈显著负相关;(2)父亲和母亲婚姻质量与其实施的心理攻击和体罚均呈显著负相关;(3)父亲和母亲的心理攻击均与学前儿童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父亲体罚与学前儿童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母亲体罚与学前儿童焦虑不存在显著正相关;(4)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父母婚姻质量对学前儿童焦虑的直接效应显著,母亲的心理攻击在母亲婚姻质量与学前儿童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但是父亲体罚、心理攻击和母亲体罚在父母婚姻质量与学前儿童焦虑之间不起中介作用。结论:父亲的婚姻质量对学前儿童焦虑只存在直接影响;母亲婚姻质量不仅对学前儿童焦虑存在直接影响,还通过母亲的心理攻击对学前儿童焦虑起到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