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内超声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90年代,血管内超声成像已成为冠心病诊断和介入的弥补形象学。IVUS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区别在于冠脉造影只是显示冠状动脉腔的造影剂轮廓,而IVUS晕示了绝然不同的血管解剖,通过血管截面积成像识别血管内膜腔及管壁的结构。IVUS在引导冠心病的介入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90年代起血管内超声成像已成为冠心病诊断和介入的弥补影像学。本文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探讨IVU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和结果 384例冠心病患者同时行CAG和IVUS检查,包括135例CAG正常者,52例介入治疗前后CAG和IVUS的比较,150例冠心病两种方法检出钙化病变的比较及47例IVUS、53例CAG引导支架置入的心脏事件比较。结果表明IVUS能发现CAG正常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PTCA后,CAG高估介入效果。与CAG比较,IVUS比较准确判断介入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并可阐明PTCA的机制,IVUS引导支架置入显著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结论 IVUS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区别在于冠脉造影只是显示冠状动脉腔的造影剂轮廓,而IVUS显示了绝然不同的血管解剖,通过血管载面积成像识别血管内膜腔及管壁的结构。IVUS在引导冠心病的介入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超声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探讨血管内超声成像(IVU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7例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患者同时行冠脉造影(CAG)和IVUS检查,包括135例CAG正常者的IVUS检查结果,52例介入治疗前后CAG和IVUS的比较,150例钙化病变CAG和IVUS比较及47例IVUS、53例CAG引导支架置入的心脏事件比较。结果 IVUS能发现CAG正常患者的冠状动脉继样硬化病变。CAG会高估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介入效果。与CAG比较,IVUS能比较准确地判断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其并发症,并可阐明PTCA的机制,IVUS引导支架置入显著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结论 IVUS与CAG的区别在于冠脉造影只能显示冠状动脉腔的造影剂轮廓;而IVUS则显示了绝然不同的血管解剖,通过血管截面积成像识别血管内膜腔及管壁的结构,IVUS在引导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血管内超声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菊英  葛均波 《海南医学》2002,13(12):54-58
冠状动脉造影是通过造影剂充填的管腔轮廓来间接反映位于血管壁上的冠状动脉病变 ,其对病变狭窄程度的判断依赖于周围参照节段 ,因此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早在 70年代 ,就有人对冠脉造影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提出了疑问。其原因之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通常为弥漫性 ,定量冠脉造影时用作参照节段的所谓正常血管常常同时被粥样硬化病变累及 ;其二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为偏心性或不规则性斑块 ;另外 ,冠状动脉在粥样斑块形成时通常以重构 (remodel ing)的机制发生代偿性扩大 ,常低估狭窄程度。这些情况下冠状动脉造影不能正确地诊断病…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是一种介入性超声技术,它是将微型高频超声换能器装在导管顶端,置入血管内,能清晰显示血管的组织形态、内膜下各层结构,血管的横断面形态、血管腔内径、动脉壁的厚度,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超声(IVUS)系指将超声探头置于血管腔内,从腔内获得血管及其周围结构切面图像的一种新技术,它能清晰显示血管的组织形态、内膜下各层结构,血管的横断面形态、血管腔内径、动脉壁的厚度,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分布及其组织学特征等,可提供异常血管壁形态学的详细信息。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IVUS对于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在冠脉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冠脉成形术(PTCA)术后的疗效、并发症、有无血管再狭窄及预后等方面比冠脉造影更敏感准确,现本文就此技术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虽然冠状动脉造影仍是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并用于指导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但其局限性已被广泛认识,尤其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定性和定量判断方面,它的准确性受到了质疑。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血管造影检查一直作为心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沿用至今,它对血管性疾病的定性诊断、病变程度判定以及确定治疗原则,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该方法只能显示血管内腔轮廓的长轴影像,而对血管壁的结构无法作出评价,不能检出早期粥样硬化病变,也不能判断斑块的性质和成份,尤其在介入治疗后常高估治疗效果。血管腔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介入性超声技术,它是将超声探头装在导管的顶端,直接插入血管腔内以观察血管壁各种病变的组织形态学特征,精确的测量血管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不断增高 ,如何运用血管内超声心动图 (IVUS) ,协助诊断并指导介入治疗冠心病成为目前提高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水平的前沿课题。以往冠脉造影(CAG)是冠心病诊断及治疗的“金标准”。但CAG只能显示血管长轴的管腔投影影像 ,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长度和狭窄程度的判定 ,以及确定初步治疗方案起一定作用。但对管腔的实际形态无法分辨 ,对病变位于腔内或壁内无法区别 ,无法了解血管内斑块的组织结构特性。所以CAG对冠脉狭窄病变的直径及直径狭窄率的检测常常出现低估现象。IVUS可以弥补CAG的不足 ,它对冠脉血管…  相似文献   

12.
13.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自1977年Gruentiz首次报道应用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成功地重建狭窄的冠状动脉循环以来,介入性心导管治疗得到迅速普及.  相似文献   

15.
虚拟组织学成像血管内超声的特点是可以对冠状动脉的斑块进行实时组织学分析。利用这一技术对冠心病患者的研究提示:虚拟组织学成像血管内超声显示的坏死核大、坏死核和管腔直接接触、没有纤维帽的斑块多见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也多见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直径狭窄<50%的非罪犯血管段,而且冠状动脉的近段斑块坏死核较大;药物洗脱支架没能减少斑块的脂核,且在较长的时间内影响着内皮新生;斑块中大的坏死核与介入治疗时的无复流有关;系列研究显示,他汀治疗可以减少斑块脂质成分,增加纤维组织。  相似文献   

16.
冠脉造影是诊断及治疗冠心病最有价值的方法。由于冠状动脉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及冠脉病变的多样性,冠脉造影检查对于冠脉病变的评估已不足以满足临床需要,随着冠脉支架植入技术的发展及成熟,随之出现支架贴壁不良及支架内血栓形成,使患者再次面临急性心血管事件风险概率增加。因此,在冠脉造影中应用血管内超声检查已成为冠脉介入手术的热点,其能充分评估冠脉管壁、管腔及病变性质,有利于病情的充分评估及支架选择、支架释放的应用。该文就血管内超声在冠脉介入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血管内超声在冠脉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宋明  李玉光  王东明  卢成志 《广东医学》2003,24(11):1232-1233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在冠脉支架植入术中的作用。方法:分析6例在血管内超声引导下行冠脉内支架术的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例,稳定型心绞痛1例。结果:6例患者手术结果满意,残余狭窄率小于1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内超声可以指导冠脉内支架术,可获最佳再通效果,有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杨娅  李治安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1999-2002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是从血管内对血管进行显像的新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性质的确定和狭窄程度的判断,指导和评价冠脉介入治疗。在其它血管病变的诊断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是从血管内对血管进行显像的新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性质的确定和狭窄程度的判断,指导和评价冠脉介入治疗。在其它血管病变的诊断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