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河池市2010年流感病毒进行病原学监测,及时了解河池市流感病毒优势株的变化,分析预测流感流行的趋势和特点,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监测哨点医院、流感疫情常规监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先用real-time PCR法完成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再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结果 2010年共检测标本490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75份,检出率为15.31%;其中B型60份,季节性流感H3亚型3份,甲型H1N1流感12份;75份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经MDCK细胞培养后,有2份阳性,阳性率为2.67%,其中甲型H1N1流感1株,B型(Yamagata系)1株.结论 2010年河池市有甲型H1N1流感、B型流感及季节性流感H3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流行特点是春季、夏季两个高发季节,流行优势株为甲型H1N1流感和B型流感病毒,1月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株,4~7月以B型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株,8月份后则各型流感病毒活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2.
甲型H1N1流感:一种新发传染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1510年有记载以来,世界范围的流感流行或大流行已超过30次,其中最大规模的流感大流行为著名的"西班牙流感".流感的危害不亚于艾滋病、SARS和战争.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疫情变化,指导流感防控。方法对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LI)和辖区内报告的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Realtime RT—PER对流感样病例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应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结果2009年6月~2010年3月4所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门诊病例总数590590例,流感样病例12067例,ILI%为2.04。流感样病例病毒核酸检测阳性544份,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194份,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阳性248份,季节性乙型流感病毒阳性102份;细胞培养病毒分离血凝测定阳性143株,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119株,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4株,季节性乙型Victoria流感病毒20株,各型流感病毒季节性消长趋势明显。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22起,病原检测18起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其中7起季节性甲型流感、10起甲型H1N1流感和1起季节性甲、乙型流感混合感染。结论流感样病例数与病原学监测结果基本吻合,可以用来反映流感活动的强弱,监测网络的敏感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1997年香港的禽流感引发了一次规模不小的流感 ,在这次流感流行过程中有 6人死亡。香港政府当机立断销毁了包括鸡在内的全部家禽。这次香港流感与 1918年发生的流感大流行相隔近 80年 ,经科学家研究 ,尽管两次流感流行间隔久远 ,但却有相似之处 :流感病毒发生的基因变异重组出一种人体免疫系统没有接触过的流感病毒新变种 ,然后流感从动物身上转移到人身上。科学家认为 ,1918年的流感病毒是个”杂种”病毒 ,是由猪的流感病毒基因与人类流感病毒基因组合而成的“重组基因”。令人吃惊的是 ,科学家发现 ,目前发现的流感病毒大约有1万种 ,而最…  相似文献   

5.
牛卫东  戴蕾  史军 《中国医疗前沿》2013,(10):119-119,58
目的通过分析郑州市2010-2012年流感监测结果,探讨研究本地区流感发病的特征及趋势,为流感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郑州市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定期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收集并统计各项监测资料,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本市2010-2012年度流感的流行性趋势。结果 2010-2012年度流感监测结果显示,2010、2011、2012年的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总阳性率分别为8.88%、11.92%、15.64%;流感病毒包括甲型H1N1、季节性流感H3N2亚型和B型三种,以B型居多;流感发病率有较明显的季节规律性,以1月最高发,2月和3月也是流感高发季节。结论对流感样病例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定期分析总结本地区流感病毒的特征及其流行趋势,对流感疫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5~2006年宁夏流感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宁夏2005~2006年度流感流行情况,为国家流感监测网络提供科学数据,收集、汇总流感监测点的流感样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对采集的流感样病例标本用鸡胚和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2005年10月~2006年3月宁夏5家流感哨点监测医院共统计上报流感样病例803例,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457份,分离出流感病毒16株,分离率为3.50%,其中甲1(H1N1)、甲3(H3N2)和乙型(B型)流感病毒分别为10、2、4株。结论,2005~2006年度宁夏流感流行情况较为平稳,流行优势株为H1N1型流感病毒。开展流感监测对了解宁夏流感流行特点及流感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甲型流感病毒是造成季节性流感及历史上流感大流行的主要病毒类型,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中国也被公认为新型流感病毒的首发地、多发地,是世界流感监测的前哨,我国流感监测工作在全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人员利用功能基因组学筛选及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多种基因通过不同致病机制影响人类感染流感病毒或加重流感患者病情,宿主基因变异会影响甲型流感的毒性及传播能力,对流感易感性有很大影响。开展甲型流感相关易感基因的研究,从宿主遗传水平探讨甲型流感的发病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流感病毒入侵宿主的致病机制,从而促进对流感的研究和防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韶关地区1998-2007年流感流行情况,探讨流行特征,提供防治建议.方法 根据韶关地区流感监测和疫情资料进行流感流行分析.结果 1998-2007年共采集流感样患者标本5 062人份,经分离鉴定流感病毒阳性303株,分离率为5.99%.在303株流感病毒株中,H3亚型流感病毒245株(80.86%),B型流感病毒34株(11.22%),H1亚型流感病毒20株(6.60%),首次发现禽H9流感病毒感染人,并检出禽H9亚型流感病毒4株(1.32%).10年内共报告疫情128起,以3~7月份为爆发高峰,以中、小学校居多,以H3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疫情见多,其次为B型流感.监测中采集一般人群血清596份,流感病毒H1、H3、B1、B2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7.72%、69.30%、40.77%、27.68%;采集职业暴露人群血清366份,流感病毒H5和H9抗体阳性率分别是0.27%和33.08%.结论 韶关市近10年的流感流行优势株为H3亚型,流感流行高峰在3~7月,进入2000年后流感活动有所加强,一般人群血清流感抗体均有下降趋势,对此应做好加强监测及措施,防范流感在本市的大规模流行.首次在本市发现禽H9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建议继续加强禽流感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海南省流感流行规律,掌握流感病毒株的变化,为流感的防治提供科学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的分离培养,血凝试验阳性且滴度≥8的标本采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海南省2004年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3.21%(63/477)。分离到H3和B型流感病毒。2005年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9.87%(122/614)。分离到H1型、H3型和B型3种型别的流感病毒,2005年新分离出的H1型流感病毒株出现在4~6月和10~12月。结论海南省2004年流感流行以H3型和B型流感病毒为主要病原,其中以H3型为主。2005年流感流行有H1型、H3型和B型3种类型。但仍以H3型为主,表明海南省2004年和2005年流感的流行时间和病毒株构成均发生变化,继续加强流感的病原学监测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常规疫苗目前尚不能有效预防流感暴发与流行,因此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究在流感 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抗流感药物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邢台市2014-2016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原学特征和流行动态,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2016年邢台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核酸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结果 2014-2016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3 804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18.24%。流感病毒阳性病例中新甲型H1N1、季节性甲型H3和乙型的构成比分别为12.39%、37.03%和50.58%。3年流感病毒检出率依次为24.73%、10.27%和18.77%,每个流感流行年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7,P<0.05)。0~、5~、15~、25~和60~岁组阳性率依次为18.43%、27.68%、12.77%、12.73%和13.74%,5~岁组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各年龄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5,P<0.05)。结论邢台市流感流行高峰主要在冬春季,5~岁组儿童感染率最高,流感病毒各亚型阶段性交替形成流行高峰,流感防控应加强流感病例监测和流感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属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排产生变异病毒导致了多次周期性全球流感大流行。2009年爆发流行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猪H1N1流感病毒、禽H5N1流感病毒和人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重排病毒,其8条基因片段均有自己的进化特点。禽类流感病毒是导致人类流感流行的流感病毒的起源,其常在猪体内进行基因重排进化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是流感病毒的中间宿主,也是不同种属流感病毒基因重排的“混合器”,在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未来流感防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病程具有自限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致病原为流感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3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对人类的威胁最大,最容易形成大流行,20世纪发生的4次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除感染人类外,甲型流感病毒也可感染鸟类、猪、马及海洋哺乳动物等。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其变异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流感流行的规模。如果变异幅度较小,则仅引起局部流行;如果变异幅度较大,则形成新的病毒亚型往往引起大规模的流感流行。20世纪以来,甲型流感病毒已经历了4次大的抗原性转变:1918~1946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市2006-2007年度儿童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儿童流感流行特征,为制定儿童流感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儿童流感样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采用MDCK细胞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微量血凝抑制(HI)实验进行型别鉴定,并对其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2006年10月~2007年3月采集的185份儿童流感样病例的鼻咽拭中,分离到流感病毒32株,阳性率为17.30%,均为H1N1亚型。4~7岁年龄段的儿童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最高,为30.00%。儿童流感病毒分离高峰主要出现在12月份,阳性率高达39.47%。结论哈尔滨市2006-2007年度儿童流感流行优势株为H1N1亚型流感病毒,儿童流感流行主要集中在12月份。今后应加强儿童流感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在流感样病例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和(或)MDCK细胞培养法对228例流感样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分析流感样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 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22.6%.MDCK细胞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为15.4%;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为55.6%,特异性为75.9%.阴性预测值为94.0%,与细胞培养方法的一致率为73.9%.结论 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特异性高、阴性预测值高、与细胞培养方法的一致率高.在流感流行季节对于流感的快速诊断和筛查,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惠州市某三甲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结果,了解门诊患者流感病毒抗原流行特征,为医院流感诊治、疫情报疫和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门诊流感样病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流感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及就诊数据。结果 49 401份咽拭子标本,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检出9 651份(阳性率19.54%),甲型、乙型和混合流感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0.85%、5.43%和3.26%;不同性别流感病毒抗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抗原构成存在差异;不同年份的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6、2017和2018年阳性率分别22.57%、19.32%和5.61%,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年龄段,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段5~岁最高,为24.46%,15~岁次之,为21.66%,≥60岁最低为12.89%;混合流感抗原构成占比以年龄段0~最高,为33.42%,并随着年龄的增加,检出率下降,儿童混合流感病毒抗原检出率远超成年人;流感病毒抗原检出情况与流感流行趋势一致,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存在交叉或共同流行的特征。结论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流感病毒抗原结果,有利于为流感早期诊断和抗病毒用药提供临床依据,为医院流感疫情流行提供风险预警,对于医院流感诊治、疫情上报和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首次热性惊厥患儿与流感病毒A型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60例首次热性惊厥的住院患儿进行流感病毒A型检测,并比较感染流感病毒A型(流感组)与未感染流感病毒A型(非流感组)的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流感组患儿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非流感组(P〈0.01);流感组中,年龄〉3岁的患儿显著多于非流感组(P〈0.01)。热性惊厥发作时,流感组比非流感组的体温更高(P〈0.01)。结论流感病毒A型感染与大龄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的热性惊厥发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宋琼  张连梅 《甘肃医药》2022,(9):825-828
目的:了解兰州市流感流行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17~2021年全国流感监测网兰州市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对流感样病例以及暴发疫情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7~2021年,兰州市流感哨点医院共采集符合要求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9730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累计1188例,阳性率为13.35%。其中甲型H1N1流感占33.78%;季节性A型流感占23.76%;B型流感占42.47%。流感高发于12月至次年4月。人口学结果显示,流感监测阳性病例性别比男:女=1.16∶1,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人群,季节性A型和B型流感病毒流行基本呈交替式变化。结论:兰州市流感病毒流行高发于1~4月及12月,15岁以下的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不同年度A型和B型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呈交替式变化。  相似文献   

20.
许加芹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893-2894
<正>甲型流感(简称甲流)为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感染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另外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