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报道1986年1月 ̄1994年12月间收治直肠癌患者783例,其中,中下段直肠癌552例(占70.5%)。该552例中施行各类保肛术201例(占36.4%),其中经腹骶切除5例,经耻骨切除5例,Dixon式67例,拉下式吻合44例,拖出式吻合68例及局部切除12例。术后3年生存率达90.9%。文中就保肛手术的根治性、术后排便功能的恢复、并发症的产生和处理以及综合治疗的必要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认  相似文献   

2.
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 2 5例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追踪分析 ,探讨其手术切除保肛指征和疗效。方法 对 1991年 5月至 1994年 7月收治的 2 6 7例直肠癌中选择 2 5例中、下段直肠癌行保肛术 ,分别探讨具体操作步骤 ,术后观察排便、控便情况。结果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4% ,局部复发率为 8% ,术后控便功能满意度10 0 % ,并作血清癌胚抗原值的追踪。结论 保肛术虽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又可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 ,辅以一定的化疗效果更理想 ,但仍要慎重选择病例 ,权衡保肛的利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3至2008年56例距肛缘5~10cm的中低直肠癌保肛术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42~71岁,平均62.5岁,肿瘤距肛缘5~7cm 40例,7~10cm 16例.肿瘤的病理分类:乳头状腺癌10例,粘液腺癌4例,高、中、低分化腺癌分别为10例、20例、12例.改良式Dukes分期:A期无,B期40例,C期14例,D期2例.保肛术均按全直肪系膜切除法求,锐性分离系膜至肿块下5cm,直肠切断线位于肿瘤下缘3cm.吻合方式运用手法吻合4例,单吻合器吻合40例,双吻合器吻合12例.吻合切除直肪前先冲洗直肠,再扩肛,吻合均经肛门在盆腔内完成,吻合完成后温蒸馏水、5-FU冲洗腹腔及盆腔,骶前放橡皮引流管1~2根,从腹壁引出或从会阴部肛旁引出作负压吸引.结果:保肛术3年内局部复发为4例(7%);3年生存率为86%.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保肛术后并发症少,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大肠恶性肿瘤 ,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 ,发病年龄也比欧美国家早 12~ 18年。我院从 1991年 1月~ 1999年 12月共行直肠癌手术 16 7例 ,其中Miles手术 10 0例 ,保肛手术 6 7例。保肛手术的方式为Dixon手术、Bacon手术、改良Bacon手术和Parks手术及应用吻合器低位吻合。经过认真随诊、对比 ,在术后局部复发率上两者无明显差异。现将保肛的 6 7例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39例 ,女 2 8例。年龄 2 3~79岁 ,平均 6 1岁。肿瘤下缘距肛缘 4~ 5cm 15例 ,6~ 7cm 4 6例 ,7c…  相似文献   

5.
田江 《临床外科杂志》2011,19(4):255-256
目的 总结下段直肠癌双重器械吻合保肛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下段直肠癌用双重器械吻合手术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49例中无手术死亡,术中快速活检,3例远端阳性再切除1cm以上,术后病检,直肠切除后两端均无肿瘤残留.3例盆腔感染,2例切口感染经冲洗、换药等治愈.术后均用多药联合化疗,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100%、85.7%、61.2%.结论下段直肠癌用双重器械吻合保肛手术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腹腔镜下保肛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在本院低位直肠癌患者62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下保肛术组、传统开腹保肛术组两组,各31例,统计分析两组围术期指标、肿瘤根治性指标、体液免疫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下保肛术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传统开腹保肛术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远切缘长度、切除肛管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淋巴结阳性数目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腹腔镜下保肛术组患者的IgA、IgG、IgM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传统开腹保肛术组(P<0.05)。腹腔镜下保肛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13%(5/31)低于传统开腹保肛术组38.71%(12/31)(χ2=3.971,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治疗中腹腔镜下保肛术的临床疗效较传统开腹保肛术更佳。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及术式,我院自1991年7月至2004年7月对78例肿瘤下缘距肛缘4~7cm之间,经腹、肛门和经腹切除,采用结一直肠末端或结肠与肛管吻合(下称A组)和经前切除吻合(下称B组)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并对其治疗效果和肛门功能进行评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报告15例距肛缘6~8cm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术、Parks法、Welch法、结肠肛管吻合术等保留肛门手术,术后6~8个月病人排便控制功能大都恢复正常。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复发1例。对中下段直肠癌,肿瘤距肛缘不少于5cm,组织分化较好,局部未见肠壁外浸润者,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不同手术方式行保肛手术,以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谦  李洪 《消化外科》2002,1(6):433-435
目的:探讨和研究超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最佳治疗术式。方法:经腹和肛门齿状线切除直肠下段癌,行乙状结肠与肛管齿状线吻合2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发生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术后10-12周对排气和排便控制良好,无一例发生大便失禁。随访11个月-8年,平均随访时间3年3个月,一、三、五年生存率分别为13.6%(3/22)、59.1%(13/22)、27.3%(6/22),3例DukesC1期于术后14、18个月和23个月死于远处转移,无一例局部复发。结论:根据直肠肿瘤临床分期和肿瘤生物学行为选择手术适应证;经腹、肛门齿线联合切除根治下段直肠癌,行乙状结肠与肛管齿状线吻合是一种良好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10.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近年来直肠癌外科发展较快,随着解剖病理学,肿瘤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手术器械的快速发展,直肠癌各种保肛术式也逐年增多,鉴于保肛术式种类繁多,如何正确选择合理术式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人工直肠瓣和人工内括约肌之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41例。采用游离的肠平滑肌片成形人工内括约肌,能长期存活,不会吸收或脱落,亦不形成疤痕组织,有一定的括约功能。人工直肠瓣似—个闸门能起到阻止粪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适应证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适应证选择标准评价保肛术后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肛门指诊、直肠腔内超声、盆腔CT、MRI、术前活检病理,在265例低位直肠癌中选择155例和支撑吻合管经肛门环扎式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低位直肠保肛手术适应证选择标准:高中分化腺癌、隆起型、未浸透深肌层、环周度≤1/2周,无肠旁淋巴结肿大、距齿状线1cm以上。高中分化腺癌、溃疡型≥1/2周,浸透肠壁深肌层、无盆腔淋巴结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行经腹肛拖出式直肠癌手术的同时,切断肛门括约肌和肛管直肠环,以防术后出现肠管坏死的可行性。方法 对46例直肠癌患者行经腹肛拖出式直肠癌手术的同时,切断肛门括约肌和肛管直肠环,并就其方法、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6例,术后拖出肛门的肠管血液供应均良好,无1例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结论 术中切断肛门括约肌和肛管直肠环法,是预防经腹肛拖出式直肠癌术后肠管坏死的有效方法,一般术后不会出现肛门  相似文献   

14.
报告68例低位直肠癌中,选择54例在扩大根治术基础上采用经肛门秋扎式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保肛率占低位直肠癌的70.3%.54例保肛手术中上方淋巴结转移率52.4%,侧方转移率20.2%,下方转移率0%.转移度8.7%,吻合口漏1例.吻合口狭窄3例。术后随访1~3年,未见局部复发,术后排便功能良好率占80%,说明低位直肠癌通过实施扩大根治术,保证盆腔无复发可能的前提下,实施保肛手术是可行的.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理论、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操作要点及远期效果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直肠系膜全切除与阴道切除在降低女性低位直肠癌局部复发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43例女性Dukes B-C期低位直肠癌病例,其中22例按TME原则行直肠癌根治术(含阴道全部或后壁切除),21例按传统直肠癌根治术(未切除阴道)。结果:TME组22例术后2年内局部复发率为4.55%(1/22),阴道后壁肌层癌组织检出率50%(11/22),直肠系膜有癌率63.64%(14/22)。传统组21例术后2年内局部复发率为23.67%(5/21),直肠系膜有癌率38.10%(8/21)。结论:TME加阴道切除能降低女性Dukes B-C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保肛与非保肛术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加保留自主神经术(ANP)的局部复发率(LRR)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172例直肠癌分两组(Dixon组123例与Miles组50例),按Heald及Havenga法行TME及ANP。结果:①Dixon组与Miles组的总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8%(6/123)与18.0(9/50),P<0.05;Dixon组内从A期到D期的LRR分别为0%(0/25),2.9%(/34)、7.7%(4/25)及8.3%(1/7),其百分率趋势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②1997年以前Miles组的LRR为36.8%(7/19),显著高于1997年以后Miles组的6.5%(2/31),P<0.05;前者与Dixon组的LRR4.8%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后者与Dixon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ME加ANP是降低两类直肠癌根治术后LRR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