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涛 《光明中医》2016,(19):2855-2856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实施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和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够有效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现象,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37例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康复组36例采用康复治疗,以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价。结果:针刺组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在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方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壮医药线点灸结合针灸对中风早期下肢肌力恢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委中穴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中风早期患侧下肢肌力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予壮医Ⅱ号药线点灸委中穴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治痿独取阳明”传统针灸思路取穴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67例,有效3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于改善中风早期患侧下肢肌力恢复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复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眼局部取穴。结果:治疗33例,治愈18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91%。结论:醒脑开窍结合眼局部取穴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复视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4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基础西药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内关、水沟、三阴交)。两组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66.67%。在QOL、ADL、FMA评分方面,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临床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药物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通过肌电图及洼田饮水实验评判疗效。结果治疗过程无异常情况,治疗组患者中治愈4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29%;对照组患者中治愈2例,显效5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3.53%,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颖  段晓丽 《河南中医》2011,31(10):1177-1178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脱水、促脑细胞代谢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57例,有效21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86%,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30例,无效48例,有效率为4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崔培秀 《光明中医》2012,27(3):532-533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剌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疗效.方法 对17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组85例和传统针刺治疗对照组85例,均治疗3~5个疗程.结果 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组85例基本痊愈13例,显效30例,有效34例,无效8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90.59%;对照组85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基本痊愈8例,显效23例,有效26例,无效28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67.06%.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组治疗中风恢复期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早期介入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240例急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组(治疗组,120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12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辅穴:极泉、尺泽、委中、风池。随症状不同加减穴位。10d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3%和60.83%(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早期介入对于促进中风患者的康复、缩短疗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施以醒脑开窍针剌法(取穴:人中及双侧内关、三阴交、风池、完骨;金津、玉液点刺放血,咽后壁点刺)治疗;对照组34例,以常规针刺法(取穴:哑门、廉泉、通里、合谷)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9.4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能有效地改善假性延髓麻痹患者的吞咽、语言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睡眠倒错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娇  王玲 《河南中医》2013,33(2):260-26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睡眠倒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睡眠倒错患者46例,均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日1次,10 d为1个疗程.结果:46例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48%.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睡眠倒错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失语症30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隽 《河南中医》2010,30(6):598-59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取内关、人中、三阴交、风池、完骨、天柱、上廉泉、金津、玉液穴。对照组30例,取外金津、外玉液、廉泉、内关、通里穴,采用平补平泻法。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留针30min,12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显效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3.3%;对照组30例,显效4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6.7%。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醒脑开窍针刺法)45例与对照组(传统针刺法)35例,连续治疗4个疗程为1个治疗周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周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吞咽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个周期后治疗组吞咽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同期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发生相关并发症共16例次,发生率为36%;对照组发生相关并发症共23例次,发生率为66%。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通关利窍针刺法,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中风病患者98例,符合吞咽障碍诊断标准并在治疗后按照疗效判定标准确定临床结果。结果:治愈80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9%。结论:通关利窍针刺法可以醒脑开窍、通关利窍、疏理经筋,从而治愈吞咽困难。本法操作简便,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黄广鹏 《国医论坛》2021,36(3):33-35
目的:观察阴经为主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中风后痉挛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配穴治疗,治疗组给予阴经为主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痉挛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0%(86/100),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醒脑调脏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中风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针刺组(40例)和西药组(40例)。在药物结合康复治疗基础上,针刺组采用石氏醒脑开窍法联合腹针的醒脑调脏法治疗,西药组给予口服舒乐安定治疗,4周治疗结束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针刺组基本痊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西药组基本痊愈8例,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数据经Ridit分析,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针刺组疗效优于西药组。两组间PSQI评分相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组睡眠质量优于西药组。结论:醒脑调脏针刺法对改善中风后失眠症疗效较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体针法治疗.两组均以治疗14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痉挛程度均较治疗前好转,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对照组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优于传统体针法.  相似文献   

18.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尼麦角林治疗,运用长谷川痴呆修订量表(HDS)测评。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23例,无效9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9例,无效16例,恶化3例,总有效率为5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提高HDS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醒神启闭针刺法治疗62例中风后吞咽困难及语言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中风后吞咽困难及语言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0),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醒神启闭针刺法治疗,对照组加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QOL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29/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21/3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9,P0.05);观察组治疗后QOL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QOL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神启闭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及语言障碍可醒脑开喑、行气开窍、活络调经、开窍醒神,使阴阳顺接、升降协调,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困难和语言障碍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头皮针治疗中风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丘脑痛患者58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9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头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头皮针针刺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评估1次,以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 MPQ)和临床总有效率作为疗效评估指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周后治疗组临床痊愈7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临床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2.41%。总有效率经χ2检验,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构成比较经非参数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表明两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与头针联合使用能明显减轻丘脑痛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头皮针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