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评估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已临产初产妇,根据产妇意愿分为3组,A组在产程潜伏期宫口开至(1-2 cm);B组产程活跃期(宫口开至3 cm以上)应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法镇痛;C组未用分娩镇痛。分别观察VAS评分,产程时间,催产素加强宫缩时间,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及分娩过程出血量和不良事件。结果①A组VAS评分在潜伏期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在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A、B组VAS明显低于C组(P<0.05);②3组产程进展无明显差异(P>0.05),催产素使用率A、B两组明显高于C组(P<0.05),A、B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③3组分娩方式比较A、B两组的剖宫产率低于C组(P<0.05),A、B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围生儿结局及分娩过程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有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分娩镇痛效果及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孕妇为观察组,给予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对照组为同期未采用镇痛药物的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孕妇110例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达100%,观察组的产程(7.25±3.50)h与对照组(9.60±4.15)h对比,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剖宫产率分别为9%和2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分娩镇痛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法,安全有效,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减轻或消除产痛及其对产程、胎儿、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无产科及麻醉禁忌症的初产妇作为研究组,在宫口开大2~3cm时,采用小剂量芬太尼及布比卡因子以蛛网膜下腔阻滞,并于同期选择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的初产妇3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疼痛程度、产程进展速度、分娩方式、胎儿及产后出血率。结果 研究组镇痛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研究组活跃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宫颈扩张速度快,剖宫产率下降,但阴道助产率增高;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产科,可达分娩镇痛,并有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对胎儿无不利影响,但其镇痛时间持续较短。  相似文献   

4.
王秀玲 《医学信息》2007,20(3):219-22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硬膜腔阻滞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罗哌卡因对201例产妇实施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与同期未接受硬膜外麻醉的产妇242例对照,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情况等。结果两组的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新生儿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第一产程活跃期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硬膜腔阻滞分娩镇痛是安全可靠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塞米松配伍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低浓度布比卡因辅以小剂量的地塞米松,采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技术(PCEA),进行临床对比研究,评价其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自然临产的初产妇,在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后,分别采用微电脑镇痛泵调控硬膜外腔连续注入0.075%布比卡因+地塞米松(50例,A组);单用0.075%布比卡因(50例,B组);选择相同条件的未用任何麻醉方法者(50例,C组)作对照,观察三组产妇疼痛程度、副作用、产程时间、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比照。结果①镇痛组产痛明显缓解,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A组比对照组剖宫产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镇痛组产妇的生命体征、对运动神经的影响、新生儿窒息等情况在镇痛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硬膜外腔连续注入布比卡因加地塞米松或单用布比卡因可达到分娩镇痛的目的;②两种镇痛方法均对母儿无不良影响;③布比卡因配伍地塞米松镇痛效果更好,剖宫产率低,更适用于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L-CSEA(Lamaze-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拉玛泽呼吸分娩法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法用于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7月分娩的20~34岁足月头位妊娠,无头盆不称,无严重并发症初产妇6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A组)、CSEA组(B组)及观察组(C组),观察三组产妇的产程进展,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情况、镇痛效果等情况。结果 C组产妇对分娩时疼痛的的接受程度更好,剖宫产率更低(P<0.05),第二产程时间与对照组及CSEA组相比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L-CSEA分娩镇痛法安全有效,加速产程,降低了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30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两组在硬膜外镇痛时分别接受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行PCEA。观察两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分娩情况和新生儿情况,进行脐动静脉血气分析。结果两组镇痛效果良好,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对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及催产素的使用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布比卡因组对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PCEA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完善,比低浓度布比卡因PCEA运动阻滞更轻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及其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将0.1%布比卡因及芬太尼5 μg/ml混合液硬膜外分娩镇痛的300例产妇作为镇痛组,将未用任何镇痛药的3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羊水粪染率、新生儿窒息及缩宫素应用等.结果:镇痛组300例产妇中显效90.33%(271/300),有效9.67%(29/300),总镇痛有效率100%;镇痛组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镇痛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则以对照组为高(P<0.05);两组羊水粪染率、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及缩宫素应用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是一种理想的、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9.
两种分娩镇痛方式的比较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硬膜外和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式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20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组和瑞芬太尼组,每组100例,硬膜外组实施硬膜外阻滞和病人自控镇痛,瑞芬太尼组应用瑞芬太尼自控式静脉用药进行分娩镇痛.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疼痛情况、产程时间和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镇痛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镇痛前(P<0.05);瑞芬太尼组起效快,5minVAS明显降低;而硬膜外纽起效较慢,VAS 15min才明显降低.第一产程和总产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评分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费用瑞芬太尼组低于硬膜外组(P<0.05).结论 硬膜外和瑞芬太尼自控式分娩镇痛均有明显效果.瑞芬太尼静脉镇痛起效快,费用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新生儿评分;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笑气联合硬膜外(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产妇160例作为联合组,单用硬膜外腔阻滞镇痛的产妇160例为单纯组,同时将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加观察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联合法分娩镇痛比单纯法效果好,产程明显缩短,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分娩方式对妊娠合并重型肝炎产妇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妊娠合并重型肝炎产妇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1994—2007年间60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病例的资料,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以及剖宫产加子宫切除组,其中阴道分娩组22例,剖宫产组20例,剖宫产加子宫切除组18例,对比三组患者分娩前、分娩后的情况及病死率。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Fisher’s精确概率法和秩和检验。结果 三组患者分娩前血清胆红素、血清胆固醇、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肌酐、血清胆碱酯酶、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发生情况差别无显著性;分娩后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及肝性脑病在各组间差别无显著性;分娩后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的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肌酐、肝肾综合征、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而阴道分娩组或剖宫产组与剖宫产加子宫切除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产妇采用剖宫产加子宫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996年6~8月在我院分娩的63例产妇,其中择期部宫产30例(剖宫产组),自然分娩33例(阴道分娩组),测定其产前、产时、产后24小时和72小时血催乳素(PRL)水平,观察其与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以及产后1~4天泌乳情况的关系.结果显示:两组产前、产后24小时和72小时血PRL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产时PRL均下降.剖宫产组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部宫产组泌乳始动时间显著延迟(P<0.01);产后1~4天剖官产用泌乳不足率依次为90%、36.67%、13.33%、10%,而阴道分娩组依次为39.39%,3.33%、0%、0%.提示不仅从产科质量考虑而且从母乳喂养考虑.也应严格掌握部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了腰.硬联合麻醉对产妇皮质醇、IL-10、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足月孕妇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组(A组)和未行镇痛的对照组(B组),每组30例。A组行CSEA(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分娩镇痛,两组产妇均采用放免法测定皮质醇,酶联法测定IL-10、IL-18水平。结果:A组皮质醇、IL.10、IL—18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CSEA能有效地减轻疼痛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的细胞因子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球囊宫颈扩张器配合人工破膜引产应用于足月孕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 2015年10月~2017年3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并应用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促宫颈成熟共计372例足月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86例。实验组给予人工破膜术+缩宫素引产,对照组给予缩宫素引产。两组放置球囊宫颈扩张器后宫颈Bishop评分、第一产程、顺产率、剖宫产率、引产失败率等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放置球囊宫颈扩张器后宫颈Bishop评分高于放置球囊宫颈扩张器前,实验组第一产程短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引产失败率高于球囊组,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与宫内感染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球囊宫颈扩张器可明显促进宫颈成熟,球囊宫颈扩张器配合人工破膜术引产成功率高,剖宫产及引产失败率降低,且不增加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及宫内感染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餐后血糖临界孕妇进行临床干预并探讨其母婴结局。方法在我院产科门诊产检的孕妇,于孕24-28周直接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排除GDM及IGT的病例,其余的孕妇中OGTT2h的血糖值在6.7-7.8mmol/L之间的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150例),进行糖尿病规范管理,进行相关宣教及饮食运动治疗;对照组(146例),不做特殊处理。每次产检复查餐后2h血糖,共复查3次,观察血糖变化。比较两组孕妇的母儿预后。结果研究组OGTT2h的血糖平均值7.20±0.32mmol/L,对照组7.16±0.36mmol/L,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三次复查餐后2h血糖,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孕妇的顺产率、产钳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新生儿平均血糖、巨大儿比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餐后血糖临界孕妇经过临床干预后母婴结局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6.
蒋红梅 《医学信息》2018,(11):140-141
目的 分析益母草注射液联合格丹及欣母沛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的6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欣母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格丹,观察两组止血显效率、术后不良反应、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子宫复旧率、术后Hb、RB水平以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两组止血显效率、术后不良反应和新生儿结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出血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子宫复旧率和术后Hb、RB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格丹及欣母沛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确切,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术后产妇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胶体预扩容与晶体限制性补液对急诊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急诊行剖宫产的125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2例产妇麻醉前30 min内快速静脉滴注6%羟乙基淀粉(130/0.42)0.5 L,随后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溶液5 ml?(kg·h)-1,观察组63例产妇仅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溶液5 ml?(kg·h)-1。术中采用无创心电图仪监测入室时(T0)、麻醉实施后即刻(T1)、切皮前(T2)、胎儿娩出前(T3)、胎儿娩出后(T4)以及术毕即刻(T5)产妇血压、心率情况,并于新生儿分娩后1、5、10 min评估阿氏(Apgar)评分;胎儿分娩后抽取新生儿动脉血,使用血气分析仪分析脐动脉、静脉血气,记录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结果:两组产妇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脐动脉和脐静脉pH、剩余碱(Base excess,BE)以及脐静脉静脉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venous,PvO2)、静脉血氧饱和度(Mixed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vO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脐动脉PaO2、SaO2及甲肾上腺素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行剖宫产产妇术中行胶体预扩容与晶体限制性可提高脐动脉PaO2、SaO2水平,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用量,但对产妇血压、心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静脉血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陈登宏 《医学信息》2018,(15):91-93
目的 比较COOK宫颈扩张球囊与缩宫素促宫颈成熟的相关指标差异。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的1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有引产指征且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产妇,有禁忌症的除外,评分数相同的平均分成两组,每组95例。观察组为COOK宫颈扩张球囊组,对照组为缩宫素组,分别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8.8±2.4)分,高于对照组(6.3±1.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6.71±1.90)h、第二产程(0.52±0.10)h,短于对照组第一产程(8.60±2.13)h、第二产程(0.67±0.1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11.57%,低于对照组的2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后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显著提高、缩短了产程,未增加分娩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欧圣华 《医学信息》2018,(5):176-177
目的 探讨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自由体位联合分娩镇痛仪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5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0例。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联合分娩镇痛仪,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模式,观察产妇分娩疼痛度、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妇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采用自由体位联合分娩镇痛仪的使用可有效降低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度和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在产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上海地区巨大儿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巨大儿(macrosomia)的相关因素,为控制巨大儿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999年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以下简称一妇婴)分娩的133例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作为研究组,选择相应时间内(同一年份内)分娩的135例正常体重出生儿(2500-3999g)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研究组巨大儿家族史、(外)祖父母肥胖发生率、父母亲体质指数(BMI)、母亲孕期宫南、腹围、孕期营养摄入、羊水过多、异常妊娠图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差异。巨大儿男婴多于女婴。巨大儿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结论:筛选高危人群,孕前控制体重,孕期合理营养与适当运动,加强监测,重视妊娠图变化,有助于巨大儿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