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对照组、西洛他唑高剂量(27 mg.kg-1.d-1)和低剂量(9 mg.kg-1.d-1)组。西洛他唑治疗12周后测定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视网膜组织中ICAM-1,VCAM-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与糖尿病模型对照组相比,西洛他唑能显著降低ICAM-1和VCAM-1 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西洛他唑治疗后,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结论:西洛他唑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ICAM-1和VCAM-1表达的作用可能与上调PPAR-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39例初诊AL患者,其中27例经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AL骨髓单个核细胞ICAM-1和VCAM-1的mRNA表达水平.对照组12例均为骨髓像正常的门诊患者.结果 ICAM-1和VCAM-1水平在初诊AL者明显高于CR组及对照组(P<0.01),且CR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白细胞(WBC>100×109/L)组和死亡组的ICAM-1和VCAM-1水平明显增高(P<0.05).髓外浸润组仅ICAM-1高于非髓外浸润组(P<0.01);非淋巴细胞AL(ANLL)具有良好核型者ICAM-1水平低于其他患者(P<0.05).结论 AL表达ICAM-1和VCAM-1明显增高,其检测对疗效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对照组、西洛他唑高剂量(27 mg?kg-1?d-1)和低剂量(9 mg?kg-1?d-1)组。西洛他唑治疗12周后测定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视网膜组织中ICAM-1,VCAM-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与糖尿病模型对照组相比,西洛他唑能显著降低ICAM-1和VCAM-1 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西洛他唑治疗后,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结论:西洛他唑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ICAM-1和VCAM-1表达的作用可能与上调PPAR-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肾小球E-选择素(E-selectin)表达的影响和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22只大鼠行左肾切除术后,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另外16只单次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其中12只大鼠造模成功,并将其随机分成糖尿病对照组和羟苯磺酸钙治疗组各6只,羟苯磺酸钙治疗组灌胃给予羟苯磺酸钙100mg.kg-1.d-1,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相同体积的纯化水。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12周后E-selectin表达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对照组和羟苯磺酸钙治疗组E-selectin表达增加(P<0.01);而羟苯磺酸钙治疗组E-selectin表达显著低于糖尿病对照组(P<0.01)。结论羟苯磺酸钙可抑制糖尿病大鼠E-selectin的表达,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甘糖酯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ICAM-1,VCAM-1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甘糖酯(PGMS)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和保护作用.方法链尿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甘糖酯(52,26mg·kg-1·d-1)治疗8周,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脏/体重,24h尿蛋白排泄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肾脏组织ICAM-1,VCAM-1分布及表达.结果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PGMS有减轻肾脏肥大趋势;降低尿蛋白排泄率(P<0.05);免疫组化显示PGMS能明显减少ICAM-1,VCAM-1在肾脏组织的分布;RT-PCR,Western bbt结果显示PGMS能明显降低ICAM-1,VCAM-1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但无统计学差异.ICAM-1,VCAM-1表达与肾脏肥大、尿蛋白存在部分正相关.结论PGMS能降低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肾脏ICAM-1,VCAM-1 mR-NA和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6.
宋月轻  闫晓娟  王健  秦姗  于红健 《河北医药》2006,28(10):912-913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绒毛组织中ICAM-1和VCAM-1的表达,其中正常早孕人工流产组20例,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组22例.结果 ICAM-1和VCAM-1在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75%,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45%、4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CAM-1和VCAM-1与胚胎着床及维持正常早孕有关.米非司酮引起ICAM-1和VCAM-1的表达降低可能是抗早孕终止妊娠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的表达水平,以探讨细胞黏附分子(CAM)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5年5月-2006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病例80例,分为3组:①轻度子痫前期组20例;②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③正常晚孕组(NT组)30例;胎盘组织中MCAM-1、ICAM-1及PECAM-1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测定.结果 ①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VCAM-1和PECAM-1的表达下降(P<0.05),ICAM-1的表达增强(P<0.05).②轻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VCAM-1的表达下降(P<0.05).ICAM-1和PECAM-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AM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密切联系,VCAM-1、ICAM-1和PECAM-1参入了子痫前期病理生理过程且与子痫前期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脂联素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复苏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脂联素对TNF-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CAM-1、ICAM-1蛋白及mRNA的影响.结果 TNF-α(10 ng/ml)刺激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CAM-1和ICAM-1表达明显增强(P<0.01);脂联素对其则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 脂联素可抑制TNF-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CAM-1和ICAM-1的表达,这可能对减轻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槲皮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蓉  成亮  高建  唐玉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1):1289-1291
目的:探讨白细胞黏附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损伤之间的关系,并观察槲皮素对心肌梗死过程中自细胞黏附的抑制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槲皮素0.2,0.5,1.0 mg·kg-1剂量组,用NBT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范围,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髓过氧化物酶法检测心肌白细胞黏附率.结果: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形成急性心肌梗死12 h后,大鼠心肌梗死百分率达到(24.74±5.85)%,ICAM-1表达和白细胞黏附显著提高,槲皮素0.5和1.0 mg·kg-1可以显著减小大鼠心肌梗死面积、ICAM-1表达以及白细胞黏附.结论:结扎冠脉造成的心肌损伤与白细胞黏附率增加有关,槲皮素可以通过减少白细胞和内皮细胞黏附来减弱结扎冠脉对心肌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相关的抗炎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糖尿病模型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每组8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1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1周后,灌胃辛伐他汀20 mg·kg-1·d-1,qd,连续灌胃7周.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灌以等体积的生理氯化钠溶液.第8周时,监测各组鼠尾外周血血糖,检测大鼠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12 h尿白蛋白(UALB)、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和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UMCP-1)、尿细胞间黏附分子-1(UICAM-1)的排泄率,处死大鼠留取肾脏标本,计算肾脏肥大指数、电镜下病理学检查,并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对肾脏组织表达的MCP-1和ICAM-1mRNA进行半定量和相对定量检测.结果:第8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HbA1c、UALB、URBP、UMCP-1、UICAM-1排泄率和肾脏肥大指数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电镜下肾组织结构病变明显,肾组织MCP-1和ICAM-1 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治疗组除血糖和HbA1c水平外,其他各项生化指标和肾脏肥大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肾组织MCP-1和ICAM-1 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确切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降低MCP-1和ICAM-1的表达和排泄,减轻微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魏福岭  陈翔  周启文  张仁福 《河北医药》2011,33(17):2576-2578
目的通过研究红景天对先心病幼儿体外循环(CPB)术前、中、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一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一1(sVCAM—1)水平的变化,评估红景天对幼儿CPB后炎性反应的预防与治疗价值。方法将167例先天性心脏病CPB心内直视手术患儿按双盲法随机分为红景天未干预组(CN组,n=78)和红景天干预组(CI组,n=89)。干预组于术前1d、术中、术后7d连续予以红景天1mg·k-1·d-1,静脉滴注,其余治疗方案2组相同。ELISA法测定术前1d,CPB开始后15min,停CPB后1h,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浆TNF-α、sICAM-1和sVCAM-1浓度。结果2组患儿在CBP开始后15min及术后血浆TNF-α、sICAM-1和sVCAM-1浓度较术前都明显升高(P〈0.01);CBP开始及术后未干预组血浆TNF-α、sICAM.1和sVCAM-1浓度明显高于干预组(P〈0.01);干预组TNF-α、sICAM一1和sVCAM-1浓度较未干预组恢复正常早;TNF-α与sICAM-1、sVCAM-1之间存在正相关(r=0.671,P〈0.05)。结论红景天对TNF-α与sICAM-1、sVCAM-1等炎性因子有显著调节抑制作用,对预防与治疗CPB下心脏手术患儿术后炎性反应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荣秀  初桂兰  阚璇  赵红 《天津医药》2004,32(5):290-292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与哮喘的关系及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哮喘患儿 (哮喘组 ) ,30例健康小学生 (正常对照组 )的血清sICAM -1。结果 :(1)哮喘组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血清sICAM -1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 (均P<0.01)。(2)哮喘患儿在缓解期血清sICAM -1水平较急性发作期明显下降 (P<0.01) ;9例服强的松的哮喘患者 ,其血清ICAM -1水平在服药期间低于停用激素1周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1)黏附分子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生与发作 ,其水平的高低可能与哮喘的活动度有关。 (2)激素可能通过抑制血清ICAM -1的升高而起到控制及预防哮喘发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达纳康对鼠脑缺血-再灌注后ICAM-1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达纳康对脑血管内皮的保护性作用及脑血管扩张作用。方法:选用非开颅线栓法造成鼠大脑中动脉缺血,缺血2h后行再灌注术。分别检测再灌注不同时点下的细胞黏附分子-1(ICAM-1)、NO。结果;在不同再灌注时限,对照级3个亚组间ICAM-1有显著变化,尤其是再灌注12h组明显高于再灌注24h和48h组。在相同再灌注时间下,对照组ICAM-1高于服药组,NO低于服药组。结论:达纳康对ICAM-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通过NO释放的增加,增加血管张力,减轻再灌注的又一次损伤。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细胞粘附分子中的一种,是参与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关键因子,对其基因及蛋白质结构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PECAM-1所介导的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黏附作用与多种生理反应密切相关;也在炎症反应、创伤愈合及血管生成等多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发病与 PECAM-1也密切相关,且PECAM-1的基因多态性也会影响PECAM-1的功能。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已表明PECAM-1作为黏附因子在肿瘤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对其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作用方式及机制仍未明确,需要进一步探索。而抗 PECAM-1治疗的情况也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我们。本文就 PECAM-1与肿瘤的关系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 CD31)在大鼠肺缺血 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单肺原位热缺血-再灌注模型。将清洁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缺血-再灌注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大鼠肺缺血60 min后再灌注损伤不同阶段(0,2,4,6,8 h)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PECAM-1/ CD31的变化情况。并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组织、细胞形态及亚显微结构,确定凋亡发生情况。结果肺缺血 再灌注后,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PECAM-1/ CD31均开始升高,2 h达到高峰(P<0.01=,然后逐渐下降,至6和8 h基本恢复到缺血 再灌注前水平。肺缺血 再灌注后,肺组织透射电镜观察可见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增多,并且不同程度出现形态学改变,细胞体积缩小变圆,细胞核呈多边形,核被膜外折或内陷,核固缩并边集在核膜下呈月牙状或腰带状,胞浆浓缩,胞浆内嗜锇性板层体减少,排空增多,细胞膜上微绒毛减少或消失,并可见凋亡小体,提示细胞凋亡发生。此种亚显微结构的改变在再灌注2 h最为明显,与PECAM-1的变化相似。结论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参与并介导了肺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可作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标志分子。  相似文献   

16.
血浆sTM和sICAM-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和可溶性细胞问黏附因子-1(sICAM-1)的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CS组及对照组血浆sTM及sICAM-1的水平。结果:ACS组sTM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AMI组sTM水平高于UA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CAM-1水平AMI组高于对照组和UAP组(均P〈0.01)。AMI组sTM与sICAM-1呈正相关(r=0.656,P〈0.01)。sTM及sICAM-1与肌钙蛋白Ⅰ(TnI)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3和0.34,均P〈0.01)。结论:sTM、sICAM-1水平是反映ACS患者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和范围的良好标志。炎症反应、内皮损伤在ACS发生过程中起协同作用,炎症反应促进了急性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散瞳眼底镜检查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作为分组金标准,在2型糖尿病患者群中测定93例存在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轻度非增殖性DR(NPDR),中重度NPDR和增殖性DR(PDR)组及138例尚未出现视网膜病变患者(对照组)ET-1和ICAM-1水平。结果ET-1和ICAM-1水平在不同临床分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T-1与病程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ICAM-1与ET-1、NPDR、PDR相关。结论检测ICAM-1和ET-1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DR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变化与糖尿病病程、视网膜病变程度、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索、血糖及血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不伴视网膜病变患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20例、2型糖尿病伴背景型视网膜病变患者[背景型视网膜病变组(BDrt)]20例、2型糖尿病伴增殖型视网膜病变患者[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DR)]20例和健康体检(健康组)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清sVCAM-1水平,微柱法测定HbAle,放免法测定空腹INS,同时测定FBG、血脂等,并收集糖尿病患者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直糖、血脂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各组间sVCAM-1水平,sVCAM-1水平与各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PDR组、BDR组和NDR组患者的血清中sVCAM-1的浓度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DR组患者血清sVCAM-1的增高较BDR组、NDR组增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BDR组与NDR组患者血清sVCAM-1浓度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血清sVCAM.1与病程呈正相关(r=0.338,P〈0.05),与HbAlc、FBG、CHO、TG、LDL、空腹INS均无相关关系。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时期血清sVCAM-1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提示sVCAM-1在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监测视网膜病变病情变化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通过调节血浆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对肾缺血再灌注(IRI)大鼠的肾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IRI模型,将健康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未治疗组、LMWH治疗组,同时按术后观察时间再分为1、3、6、24h四组。检测各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10(IL-10)水平;并同步采用流式细胞术观测中性粒细胞(PMNs)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浓度表达的变化。结果①肾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清抗炎性细胞因子IL-4、IL-10浓度降低,而血清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浓度及ICAM-1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且三者升高的峰值时点相似;经相关分析发现,ICAM-1与IL-6间呈现显著正相关,而IL-6又与TNFα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②LMWH治疗后TNF-α、IL-6浓度降低,而IL-4、IL-10浓度升高;PMNs对ICAM-1的表达较模型未治疗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①IRI可引起大鼠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增高,通过活化ICAM-1,介导白细胞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粘附级联免疫反应,导致急性肾损伤;②LMWH可调节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浓度的相对平衡状态,抑制ICAM-1的表达,有利于重建机体免疫系统的内稳状态,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以L-苹果酸(2)为原料,经与苄胺缩合、还原、氢解脱苄、磺酰化、烷基化、脱保护基、水解后成盐制得氢溴酸达非那新关键中间体3-(S)-(-)-(1-氨甲酰基-1,1-二苯甲基)吡咯烷酒石酸盐,总收率约22%(以2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