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天麟  黄勇 《医师进修杂志》1997,20(11):581-582
1993年4月到10月、采用髂内动脉结扎,动脉内输注LAK细胞,辅以淋巴结局注射IL-2治疗晚期膀胱癌4例和前列腺癌1例,病理分期均为D1期。经治疗,有效率100%,3例存活〉15个月,2例仍存活。该疗法全身毒性反应小,是将LAK细胞直接向负癌器官内输注的过继性免疫疗法。  相似文献   

2.
1992-1993年用IL-2和LAK细胞输注治疗肾细胞癌14例,全组T2-4期者11例,5例有远处转移。治疗后获22个月以上随访,除4例死亡我余存活,认为过继免疫疗法对中、晚期肾癌有一定效果,但LAK细胞在体内聚集、活化、归转、监测等问题,尚需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3.
1992~1993年用IL-2和LAK细胞输注治疗肾细胞癌14例,全组T(2~4)期者11例,5例有远处转移。治疗后获22个月以上随访,除4例死亡外余尚存活。认为过继免疫疗法对中、晚期肾癌有一定效果,但LAK细胞在体内聚集、活化、归转、监测等问题,尚需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探索治疗膀胱癌的新途径,用人体脾脏组织制备粘附性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A-LAK细胞),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将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BDI-1)与A-LAK细胞偶联构建出BDI-1-A-LAK细胞偶联物。采用4小时51Cr释放法测定BDI-1-A-LAK细胞偶联物体外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的杀伤率,结果显示,扩增5天从每克人脾脏组织可制备得5.5×108个A-LAK细胞,BDI-1-A-LAK细胞偶联物对BIU-87细胞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提示BDI-1-A-LAK细胞偶联物可望用于膀胱癌导向治疗  相似文献   

5.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在体内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输经^3H-TdR标记的BA1B/C鼠脾LAK细胞,观察LAK细胞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肿瘤周围LAK细胞氏密度分布可能是影响LA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疗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检测血浆脂质结合唾液酸含量诊断颅内肿瘤的价值及判断预后的作用。方法 采用朱翔和李平升改良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正常对照组73例、内良性肿瘤对照组32例,恶性胶质瘤组38例,脑转移瘤组13例中血浆LSA含量。结果 各组血浆LSA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脑转移瘤患者LSA平均含量显著高离恶性胶质瘤患者,恶性胶质瘤患者血浆LSA含量又显著高于颅内衣性肿瘤患者。随访24例患者,血浆LSA均高于  相似文献   

7.
证实淋巴因子活化杀伤细胞与重组细胞介素-2对胃癌术后腹膜种植转移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在裸小鼠腹腔接种胃癌组织形成腹膜种植转移模型,于不同阶段在裸小鼠腹腔内灌注不同剂量的LAK细胞及rIL-2;并对胃癌根治术后27例患者腹腔应用LAK细胞加rIL-2。结果在裸小鼠腹腔接种胃癌细胞的同时,显微镜下出现癌微灶及肉眼可见癌微灶三个阶段腹腔内注入一定量的LAK细胞,其预防种植转移的效果递减。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探索治疗膀胱癌的新途径,用人体脾脏组织制备粘附性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将抗人膀胱癌单克隆抗体与A-LAK细胞偶联构建出BDI-1-A-LAK细胞偶联物。采用4小时^51Cr释放法测定BDI-1-A-LAK细胞偶联物体对外人膀胱癌BIU-87细胞的杀伤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观察沙培林(OK-432)对脾切除后胃癌大鼠免疫杀伤的细胞作用,发现OK-432小时剂长期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NK和ADCC细胞活性分别显著高于生理盐水非治疗组,OK-432治疗同时保留脾脏,PBL和NK和ADCC活性更辊显著高地高于切脾免疫治疗组。在OK-432腹腔注射大鼠中,模拟切脾组的PBL的NK和ADCC的细胞活性均高于切脾组,提示在腹腔注射OK-432治疗中,保留脾脏有  相似文献   

10.
本组54例原发性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1次后,经3~4周开始用LAK细胞及白细胞介素-Ⅱ(IL-Ⅱ)治疗,我们采用肿瘤缩小、疗后免疫指标、疗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肿瘤经LAK/IL-Ⅱ治疗后病理变化四项指标。LAK细胞围绕在癌灶周围,与癌细胞密切接触癌细胞有变性、坏死,证实经BAI给予LAK/IL-Ⅱ治疗肺癌方法可行,疗效确实。经BAI联合化疗治疗总有效率可达87%,明显高于单纯BAI化疗组的70%(P<0.05)。  相似文献   

11.
应用自体LAK细胞和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治疗20例晚期肾癌患者。自患者周围血分离到的单个核细胞体外经rIL-2短期培养,其NK、LAK活性明显增强并于第5、7天达高峰。当这些LAK细胞与rIL-2过继回输给同一患者后,病人周围血NK、LAK活性明显增加(P<0.01),NK比率、IL-2受体表达明显增加(P<0.05),提示对肾癌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本组病人获部分缓解(PR)1例,轻度  相似文献   

12.
BCG激活淋巴细胞对膀胱肿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BCG激活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NC)作为肿瘤杀伤细胞———BAK细胞,观察其对移行上皮肿瘤细胞系BTA和11例原代培养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单独BCG对培养肿瘤细胞没有细胞毒作用;NK细胞仅表现较低的细胞毒作用,在效靶比40∶1对BTA的特异性杀伤率为17.63%,对原代细胞为12.49%;BAK细胞分别为31.26%和19.16%(P<0.05);LAK细胞分别为35.53%和24.21%;对BTA细胞的细胞毒作用LAK细胞>BAK细胞(P<0.05),对原代细胞的细胞毒作用LAK细胞和BAK细胞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BAK细胞是不同于LAK细胞的一类肿瘤杀伤细胞,在BCG抗肿瘤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自体LAK细胞和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治疗20例晚期肾癌患者。自患者周围血分离到的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经rIL-2短期培养,其NK、LAK活性明显增强并于第5、7天达高峰。当这些LAK细胞与rIL-2过继回输给同一患者后,病人周围血NK、LAK活性明显增加(P<0.0l),NK比率、IL-2受体表达明显增加(P<0.05),提示对肾癌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本组病人获部分缓解(PR)l例,轻度缓解(MR)3例,平均缓解期5个月。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病人能耐受,表明LAK/rIL-2疗法是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联合应用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IFN)或肿瘤坏死因子(TNF)对膀胱癌患者LAK细胞的增殖和细胞毒作用的影响,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梯度离心法从21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分离LAK细胞并用IL2激活培养,细胞于96孔细胞培养板用细胞计数方法观察不同浓度TNFα和IFNα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膀胱癌细胞系BIU87和EJ细胞作为靶细胞,用MTT法测定LAK细胞的细胞毒。结果:TNFα呈剂量依赖性地加强由IL2诱导的LAK细胞增殖,1000U/ml的IFNα于48小时也对LAK细胞产生刺激作用,用5000U/ml的TNFα可增强LAK细胞对EJ和BIU87细胞的细胞毒杀伤,IFNα对此则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TNFα和IFNα增强膀胱癌患者LAK细胞的增殖并在细胞毒杀伤中起重要作用,对临床膀胱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5.
LAK细胞通过pH依赖型核酸内切酶介导入膀胱癌细胞凋亡:BCG治疗的可能机理[英]/Mshemfov…//Jurol,-1994,151(5),-228(A)BCG膀胱内灌注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它的机理只被部分阐明。Shembv等发现...  相似文献   

16.
表浅膀胱癌应用LAK细胞和IL-2局部输注疗法的临床研究欧阳骏,陈赐龄,郭震华资料及方法1991年3月~1992年9月,对20例表浅膀胱癌使用LAK细胞和IL-2膀胱内灌注以及膀胱粘膜下注射疗法。男15例,女5例。年龄36~78岁,平均56.2岁。均...  相似文献   

17.
抗白介素2受体α链单抗及AK细胞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一种新的过继免疫治疗肝癌方法,方法将肝癌细胞株接种于近交系BALB/c小鼠皮下,制成荷瘤小鼠模型,用IL-2/AK细胞/抗白介素2受体α链单抗治疗,以发现其抗肿瘤作用。结果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NK活性无明显变化,LAK和CTL活性及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在联合治疗组均高于其他各组;肝癌皮下结节在联合治疗组明显受到抑制成荷瘤小鼠模型 肿瘤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IL-2,αIL-2αMAb及AK细胞联合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患者硒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将大肠癌患者44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投药前后血清硒浓度与T淋巴细胞亚群、NK、LAK细胞活性的变化,同时测定35例大肠癌及正常组织内硒含量,结果显示大肠癌患者血硒水平(0.81±0.14μmol/L)低于正常,补硒后血硒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1)。治疗组的CD3、CD4、CD4/CD8及NK、LAK细胞活性投药后有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显著,表明适量补硒能促进人体细胞免疫功能。此外,大肠癌肿组织的硒含量为22.13±1.76μmol/g,明显低于周围正常大肠组织的硒含量24.30±1.96μmol/g(P<0.01),提示大肠癌可能与局部低硒以致免疫力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9.
利用胸苷嘧啶激酶/丙氧鸟苷(TK/GCV)治疗胶质瘤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有一个较为重要的旁观者效应,但机制未明。有报道认为可能是TK阳性的胶质瘤细胞在死亡过程中有凋亡信号传给TK阴性的肿瘤细胞[1]。fas是现在研究较为明了的抗原,位于细胞膜上,参与诱发凋亡。为了研究fas在TK/GCV系统治疗肿瘤中的作用,及加药培养后不同时间脑胶质瘤fasmRNA表达的相对变化,我们检测了治疗脑胶质瘤时fas在TK阳性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C6胶质瘤细胞株购于上海细胞生物所。TK基因为本室…  相似文献   

20.
用3mol/LKCl从C57BL/6小鼠脾细胞提取可溶性主上容性复合物抗原,注射到BALB/C受体鼠胸腺内,诱导了成年人对该异基因 小鼠皮肤移植的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