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2C类蛋白磷酸酶(PP2C)参与植物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其通过负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参与植物多种胁迫响应和代谢产物合成的调控。对工业大麻PP2C(CsPP2Cs)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以期为研究CsPP2Cs在工业大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利用MEGA-X构建系统发育树,利用ExPASy、WoLF PSORT、MEME、Batch-CD-Search、PlantCare、TBtools分别对CsPP2Cs蛋白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保守基序、蛋白结构域、CsPP2Cs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和与拟南芥PP2Cs(AtPP2Cs)基因的共线性进行预测和分析。通过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对CsPP2Cs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从工业大麻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52个具有保守结构域的PP2Cs,基因编码蛋白长度244~1 089个氨基酸不等,相对分子质量在26.76~122.53 kDa,亚细胞定位主要分布于细胞核、细胞质和叶绿体。系统进化树将52个CsPP2Cs分为10个亚族和5个未分组成员... 相似文献
2.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11)
目的:研究蛋白磷酸酶1(Protein phosphatase1,PP1)及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在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中的变化及姜黄素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纯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模型,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造模14周,其中姜黄素组在第9周起予以姜黄素灌胃干预6周。观察项目:(1)肝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肝脂肪变性程度变化;(2)肝组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PP1、PP2A含量;(3)肝组织PP1、PP2A mRNA水平;(4)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含量、空腹血糖(FBG)含量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5)肝组织TG、FFA、PP1、PP2A含量及血清FINS、FBG、HOMA-IR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模型组肝组织出现显著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空泡样变,血清FINS、FBG含量、HOMA-IR和肝组织TG、FFA、PP1、PP2A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PP1、PP2A mRNA水平亦显著升高(P<0.01)。姜黄素组的上述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血清FINS、FBG含量、HOMA-IR和肝组织TG、FFA、PP1、PP2A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PP1、PP2A mRNA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2)肝组织PP1、PP2A含量与肝组织TG、FF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血清FINS、FBG含量、HOMA-IR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1)脂肪肝大鼠的肝组织PP1、PP2A含量和mRNA水平显著升高,在脂肪肝病理机制中有重要意义。(2)姜黄素可显著降低脂肪肝大鼠的PP1、PP2A含量和mRNA水平,这可能为该药防治脂肪肝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珍稀濒危兰科药用植物铁皮石斛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PP)DoPP2C1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和RACE技术获基因全长;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域和亚细胞定位等分子特性;用DNASTAR 7.0和MEGA 6.0分别进行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关系分析;借助qRT-PCR检测基因表达模式。结果分离到DoPP2C1基因(Gen Bank注册号KJ995533),cDNA全长1 221 bp,编码1条由28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相对分子质量31 080,等电点6.18;推定的DoPP2C1氨基酸序列具有植物PP2C蛋白家族保守的1个PP2C结构域(27-285);该蛋白预测无信号肽或跨膜域,定位在细胞质;DoPP2C1蛋白与多种植物PP2C蛋白一致性较高(56.3%~73.7%),与水稻OsPP2C62、高粱XP_002462907、大麦BAK00362和乌拉尔图小麦EMS47641蛋白等亲缘关系近,聚在PP2C分子进化树的F1分支;DoPP2C1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其转录本在石斛根和茎中表达量较高,分别为叶中的7.57倍和1.79倍。结论获得DoPP2C1基因分子特征,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在铁皮石斛生长发育、逆境生理以及次级代谢调控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PP2A)在正常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期和分泌期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周期蛋白G1(cyclin G1)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9例增殖期、9例分泌期人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PP2A与cyclin G1的表达,并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PP2A及cyclin G1在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都仅有微弱表达,而在分泌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呈高表达,分泌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PP2Ac、yclin G1表达呈强阳性的百分率与增殖期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P2A和cyclin G1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PP2A和cyclin G1的表达都具有孕激素依赖的特点,且PP2A可能参与cyclin G1介导的孕激素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的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林东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0):1332-1332
目的了解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T2DM)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4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除常规控制血糖外,加用血脂康1.2 g/d,用药4周;对照组单纯常规控制血糖4周。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清CRP的含量。结果2组治疗前CRP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前后改变不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脂康可以降低T2DM患者CRP水平,提示该药有预防T2DM急性心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克隆铁皮石斛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2A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及表达特征分析。方法运用RACE克隆基因,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核酸及蛋白质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等分析;用DNAStar 7.0、MEGA 6.0分别进行蛋白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借助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模式。结果 Do PP2A(Gen Bank注册号KT957552)c DNA 1 410 bp,与其他植物PP2A同源性为89%~94%。ORF编码一条由306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分子量35.19 k D,等电点4.79。推导蛋白含有金属依赖性磷酸酶保守结构域,蛋白不含信号肽或跨膜残基,定位于细胞质。Do PP2A与其他植物的PP2A相比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聚在PP2A分子进化树的A组。基因转录本在石斛根和茎中分别为叶中的4.41倍和1.45倍。结论 Do PP2A分子克隆及特征为研究其在铁皮石斛生长发育中的分子功能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何宇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1):1371-1372
目的了解高敏C反应蛋白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198例糖尿病患者按病程分为新发组、0~5 a组、>5~10 a组和>10 a组,检测各组高敏C反应蛋白并分别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新发组和0~5 a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5 a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低程度炎性过程,高敏C反应蛋白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丹参功能基因组学研究Ⅲ——丹参金属硫蛋白MT-2基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丹参金属硫蛋白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初步的表达特性研究。方法:利用cDNA芯片技术,从不同时期毛状根中获得目的基因。利用BLAST进行序列比对,ORF finder寻找开放读码框,Prosite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域。用半定量RT-PCR检测其在丹参组培苗根、茎、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得到2个MT基因全长序列,分别编码80和79个氨基酸,具有Type 2型金属硫蛋白的典型特征,分别命名为SmMT-2a和SmMT-2b,两者具有71.25%的同源性。半定量RT-PCR表明,MT基因在丹参组培苗根、茎、叶中均有转录水平的表达,叶中表达量高于根和茎。结论:首次得到丹参金属硫蛋白基因,为其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丹参酮对2型糖尿病高C反应蛋白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丹参酮对2型糖尿病高C反应蛋白(CRP)的作用。方法 将5 2例2型糖尿病CRP增高患者随机分2组各2 6例,均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加服丹参酮4片/次,每天3次。共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CRP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 <0 .0 5。结论 丹参酮可明显降低CRP水平,可抑制2型糖尿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全基因组层面对大麻(Cannabis sativa)TIFY基因家族进行鉴定与功能分析,为解析大麻TIFY家族基因功能及其对大麻素等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控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已有大麻基因组数据,通过NCBI,PlantTFDB,MEME及TBtools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鉴定大麻中的TIFY家族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及组织差异表达模式等进行分析和可视化作图。结果:该研究共鉴定到大麻TIFY家族基因成员14个(CsTIFY1~CsTIFY14),分属于TIFY,JAZ,ZML和PPD共4个亚家族,其核酸序列长度为365~1 369 bp,编码氨基酸长度为118~442 aa,等电点为4.64~9.96。14个CsTIFYs不均匀的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亚细胞定位预测其蛋白均定位细胞核中。CsTIFYs基因的启动子区具有多种非生物胁迫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可参与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调控。转录组表达热图分析表明,CsTIFYs在不同大麻品种的雌花及同一品种的花、苞片、茎、叶中均存在表达差异。结论:该研究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到大麻CsTIFY家族转录因子14个,并对其结构特点和表达模式进行研究,预测大麻CsTIFYs可能在大麻的JA信号转导通路、非生物胁迫及大麻素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将对大麻中TIFY家族的基因功能研究以及大麻优质品种选育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解析药用植物卷柏AP2/ERF(APETALA2/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为卷柏复苏相关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卷柏全基因组数据,采用BLASTP序列比对、系统发育树构建、基因表达分析等方法筛选卷柏复苏相关候选AP2/ERF转录因子基因。结果:卷柏基因组共注释到68个AP2/ERF家族,数量远少于已报道的高等植物;系统进化分析将AP2/ERF分为AP2(23)、DREB(16)、ERF(18)、RAV(8)和SOLOIST(3)亚家族,AP2/ERF结构域高度保守;17个基因与卷柏干旱及复水表型显著正相关,包括7个DREB亚家族和6个ERF亚家族成员。结论:AP2/ERF转录因子的挖掘为复苏相关的功能鉴定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丹参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丹参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包括离体培养增殖丹参试管苗、人工诱导丹参多倍体、组织培养物中有效成分产生、农杆菌介导丹参的转化等内容,力图阐述丹参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二者谱学性质的差异。方法 综合运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3种方法研究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5种不同提取部位的谱学行为,宏观比较谱图中峰的数目、形状和强度,以及5种主要活性物质的相对含量。结果 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主要成分的种类基本相同,只是同类成分的含量有所差异。结论 确定了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谱学性质的差别,为二者具有不同的药效学提供了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Studies on cardiovascular action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rdiovascular actions of S. miltiorrhiza (SM) were studied on systemic blood pressure in the rat. Langendorff cardiac preparation in the guinea pig, and four types of vasculature in the dog, including coronary, renal, femoral, and mesenteric arteries. SM induced dose-related hypotension without changing heart rate. The hypotension was antagonized by atropine, propranolol, and chlorpheniramine plus cimetidine. In the isolated whole-heart preparation, SM increased coronary blood flow significantly for 15 min and positive inotropic action for 3 min after pulse injection. SM relaxed all arteries at low concentration (3.0 mg/ml) and contracted all but the coronary artery at higher concentration (10.0 mg/ml). The coronary artery relaxed at all doses of SM tested.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应用超临界快速膨胀技术制备中药丹参超临界CO2流体(SCF—CO2)萃取物超微颗粒。方法:将β-环糊精和丹参萃取物按质量8:1混合,对混合物进行RESS制粒;对制得的微粒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并应用HPLC测定微粒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得到桔红色的粉末,在电镜下观察粉末为粒状和片状混合物,聚集成絮状,粒径在2~80μm;混合粒子中丹参酮ⅡA。质量分数为0.54%。结论:该技术可用于中药丹参SCF-CO2萃取物的超微颗粒制备,且操作温度低、工艺流程简单、对环境无污染,无有机溶剂残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