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伟  宋启示 《中草药》2010,41(11):1782-1785
目的研究贵州大方林下栽培天麻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采用波谱解析等方法确定其结构。结果 共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β-胡萝卜苷(2)、3β,5α,6β-三羟基豆甾烷(3)、β-苯丙烯酸(4)、5-羟甲基-2-呋喃甲醛(5)、对羟基苯甲醇(6)、对羟基苯甲醛(7)、对羟苄基甲醚(8)、对甲氧基苄基乙醚(9)、对羟基苄氧基苯甲醇(10)、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11)、4,4′-二羟基二苄基醚(12)、4,4′-二羟基二苄基亚砜(13)、4,4′-二羟基二苄基砜(14)、7,8-二甲苯基蝶啶-2,4(1H,3H)-二酮(15)、天麻素(16)、天麻醚苷(17)、腺苷(18)、N6-(4-羟基苄基)腺苷(19)。结论化合物3、4、9、15、19为首次从天麻中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RP-HPLC等色谱分离方法,对白及的9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2-(对羟基苄基)-3-甲氧基联苄(1)、shancigusin B(2)、shanciguol(3)、arundinan(4)、3',5-二羟基-2,4-二(对-羟基苄基)-3-甲氧基联苄(5)、arundin(6)、3,3'-二羟基-2-(4-羟基苄基)-5-甲氧基联苄(7)、3,3'-二羟基-2',6'-二(对羟苄基)-5-甲氧基联苄(8)、7-羟基-2,4-二甲氧基菲(9)、bleformin B(10)、nudol(11)、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菲(12)、2,7-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13)、bleformin D(14)、4,4'-二甲氧基-9,10-二氢-[6,1'-联菲]-2,2',7,7'-四醇(15)、gymconopin C(16)、(2,3-反式)-2-(4-羟基-3-甲氧基苯基)3-羟甲基-10-甲氧基-2,3,4,5-四氢菲[2,1-b]呋喃-7-醇(17)、shanciol(18)。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联苄类化合物,化合物2~6,9,15~18为首次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林松  高欢  张帅  蒋晓文  赵庆春 《中草药》2016,47(21):3779-3786
目的研究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的化学成分及其神经保护活性。方法采用AB-8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中低压柱色谱及高效液相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并通过波谱方法对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和解析。结果对杜鹃兰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层进行分离,共得到了23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现代波谱学手段及文献对照等方法鉴定了其中20个化合物的的结构,分别为双[4-(β-D-吡喃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1)、1-[4-(β-D-吡喃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4-甲基苹果酸酯(2)、1-[4-(β-D-吡喃葡萄糖氧)苄基]-4-甲基-2-苄基苹果酸酯(3)、山药素III-3-葡萄糖苷(4)、红果酸(5)、橙皮苷(6)、1,3-二甲氧基酰胺基-4-甲基苯(7)、(3-甲氧基酰胺基-2-甲基苯)-氨基甲酸甲酯(8)、4,4'-二甲氧基酰胺基二苯甲烷(9)、3,3'-二羟基-2,6-双(p-羟基苄基)-5-甲氧基苯(10)、3',5-二羟基-2-(4-羟基苄基)-3-甲氧基苯(11)、3,3'-二羟基-2-(4-羟基苄基)-5-甲氧基苯(12)、补骨脂宁(13)、山药素III(14)、新补骨脂异黄酮(15)、异补骨脂查耳酮(16)、2,6,2',6'-四甲基-4,4-双(2,3-环氧基-1-羟基丙基)联苯(17)、coelonin(18)、石斛酚(19)、β-谷甾醇(20)。结论其中化合物7~9、13、15~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和17在H2O2损伤模型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并且推测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氧化损伤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天麻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MCI树脂、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薄层色谱和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天麻水提物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借助多种波谱学分析方法鉴定他们的结构为:4-羟基-3-(4-羟基苄基)苄基甲醚(1),4-(甲氧甲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2),4-羟基-3-(4-羟基苄基)苯甲醛(3),4-(4-羟基苄基)-2-甲氧基苯酚(4),4,4’-亚甲基双(2-甲氧基苯酚)(5),L-苯基乳酸(6),3-甲氧基-4-羟基苄基乙醚(7),对羟基苯甲醇(8),对羟基苄基甲醚(9),对羟基苄基乙醚(10),对羟基苯甲醛(11),对羟基苯甲酸(12),对甲氧基苯甲酸(13),天麻素(14),4-(乙氧甲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15),对醛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16),对甲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17),甲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18),5-羟甲基糠醛(19),派立辛(20),派立辛B(21),派立辛C(22)和薯蓣皂苷元(23)。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7,18和2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化合物4的碳谱数据。  相似文献   

5.
褐花杓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鞠建华  邹忠杰  杨峻山 《中草药》2004,35(2):134-136
目的 研究褐花杓兰Cypripedium smithii的化学成分。方法 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并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对羟基苄基甲基醚(4—hydroxybenzyl methyl ether,Ⅱ),对羟基苄基乙基醚(4—hydroxybenzyl ethyl ether,Ⅲ),山药素Ⅰ(batatasinⅠ,6—hydroxy—2,4,7—trimethoxyphenanthrene,IV),二[4—(β—D—吡喃葡萄糖氧)苄基](s)—(-)—2—仲丁基苹果酸酯(Ⅴ)。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蒙药小白蒿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小白蒿Artemisia frigida氯仿和醋酸乙酯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和LH-2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运用各种波谱法和标准品对照法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果 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Ⅰ)、木犀草素(Ⅱ)、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Ⅲ)、5,7,3'-三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Ⅳ)、5,3'-二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Ⅴ)、5,3'-二羟基-3,6,7,4'-四甲氧基黄酮(Ⅵ)、对甲基苯酚(Ⅶ)、7-羟基香豆素(Ⅷ)、7-甲氧基香豆素(Ⅸ)、咖啡酸(Ⅹ)、β-谷甾醇(Ⅺ)、6,7-二羟基香豆素(Ⅻ)、7-羟基-5,6-二甲氧基香豆素(Ⅻ).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7,(7)
目的:研究缬草的双环氧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双环氧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缬草20%和70%乙醇洗脱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双环氧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松脂素-4,4'-O-β-D-二吡喃葡萄糖苷(1)、3'-去甲基-松脂素-4,4'-O-β-D-二吡喃葡萄糖苷(2)、(+)-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3)、5'-甲氧基-松脂素-4,4'-O-β-D-二吡喃葡萄糖苷(4)、8,8'-二羟基-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5)、8,8'-二羟基-松脂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6)、8-羟基-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7)、8'-羟基-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8)、8,8'-二羟基-松脂素(9)、4,4'-二去甲基松伯醇-3'-去甲基-8,8'-二羟基-松脂素(10)。结论:其中,化合物2、4、6、10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6、7、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假鳞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杜鹃兰假鳞茎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5,3′-三羟基联苄(1)、7-羟基-4-甲氧基菲-2-O-β-D-葡萄糖(2)、lignan glycoside(3)、ibotanolide A(4)、3,3′-二羟基-5-甲氧基-2,4-二(对羟基苄基)-联苄(5)、5,4′-二羟基-二苯乙基-3-O-β-D-葡萄糖苷(6)、3′-β-D-glucopyranosyloxy-4,5′-dihydroxy-3-methoxy-1,2-diphenylethane(7)、2,2′,7,7′-四羟基-4,4′-二甲氧基菲-1,1′-二菲(8)、7-羟基-2,4-二甲氧基菲(9)、β-胡萝卜苷(10)、对羟基苯甲醛(11)。结论化合物3~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藏药旺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藏药旺拉 (凹舌兰 )的化学成分。方法 :溶剂提取和色谱进行分离 ,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 ,为 4-(4-羟苯甲氧基 ) 苯甲醇、4,4′-二羟基二苯甲烷、4 ,4′-二羟基二苄醚、天麻苷、4-羟基苯甲醇、4-羟基苯甲醛、β-谷甾醇和β-胡萝卜苷。结论 :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凹舌兰属植物中分得 ,其中 4-(4-羟苯甲氧基 ) 苯甲醇为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九里香叶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利用制备薄层、反复硅胶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3',4'-四甲氧基黄酮(1),5,7-二羟基-3',4',5'-三甲氧基黄酮(2),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3),3-羟基-5,6,7,4'-四甲氧基黄酮(4),川陈皮素(5),香草酸(6),咖啡酸乙酯(7),5-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8),3,5-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9),5,6,4-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10),山柰酚(11)。结论:3,4,6,9,10为首次从九里香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乌天麻和红天麻及其杂种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姜玲  万蜀渊  王绍柏  余昌俊 《中药材》2001,24(8):547-548
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红天麻、乌天麻及其杂种,结果表明:天麻的根状茎茎尖分生组织可用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和杂种鉴定,带谱清晰,稳定性好。以红天麻为母本,乌天麻为父本所得的杂种,其谱带表现出明显的亲本互补关系。本试验说明,过氧化物酶可用于天麻杂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12.
Eleven new oleanane-type triterpenoid saponins, saniculasaponins I-XI (1-11), and a known saponin, sandrosaponin IX (1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methanol extract of the whole plants of Sanicula elataHam. var. chinensis Makino. The structures of the new compound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evidence.  相似文献   

13.
天麻的现代鉴别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鉴别天麻真伪的现代分析方法,为中药天麻的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因子与古今天麻产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天麻分布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温度、湿度、海拔及植被等对天麻分布的影响。结果天麻的分布对生态因子敏感,天麻自然分布区基本位于年平均最低地面温度-4℃线与年平均地温20℃线之间,主产区多位于年平均水汽压的14~16 hPa线之间;历代天麻产区的变迁与气候变迁有密切关系。结论天麻的分布与主产区的形成是生态因子综合作用于天麻和蜜环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天麻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卢进  丁德容 《中药材》1994,17(12):34-36
本文就历代本草记载的天麻药名、产地、药用部位及功效等作了整理和考证。  相似文献   

16.
Serum deprivation-induced neuronal-like PC12 cell apoptosis was used as an ischemic/hypoxic model to screen neuroprotective compounds from the rhizomes of Gastrodia elata,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wo active compounds, bis(4-hydroxybenzyl)sulfide (1) and N6-(4-hydroxybenzyl)adenine riboside (2), together with 15 known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active fraction. Compound 2 was further elucidated by chemical synthesis. Compounds 1 and 2 potently prevented PC12 cell apoptosis in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s with EC50 values of 7.20 microM and 3.7 x 10-8 M, respectively, and IC50 values of 42.90 microM (Ki 24.10 microM) and 4.660 microM (Ki 2.620 microM), respectively, in an adenosine A2A receptor binding assay.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龙牙楤木近年来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方法围绕龙牙楤木的药理作用对近十年的文献报道进行系统的总结,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分类。结果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龙牙楤木所含的皂苷类化合物、多糖等主要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抗肿瘤、保肝、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多与离子通道、细胞凋亡、炎症因子等有关。结论龙牙楤木对多种疾病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且其作用靶点多样,今后应从细胞、分子水平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制,为龙牙楤木作为药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天麻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增智、健脑、延缓衰老、预防和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等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对已经发表的有关天麻成分及分析、天麻栽培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文章进行归纳、总结,结合对国内主要天麻产区调研,提出了天麻产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天麻产业发展建议,旨在为今后天麻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DNA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AFLP、SSR、ISSR、SNP等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介绍了DNA分子标记分类、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连锁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的应用情况。展示这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天麻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摸索天麻多糖(GPS)水提和试验预处理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温度、物料比、时间对天麻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对比了两种不同的试验预处理(超声波法和微波法)在天麻多糖纯化工艺中的应用。结果各因子影响GPS提取率的重要程度依次为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水比。水提最佳工艺为物料比1∶40,浸提温度120℃,浸提时间3 h。微波处理效果明显优于超声波,8 min即可。结论该方法科学、简便,为天麻多糖提取纯化的工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