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分析宁波市成人预防接种门诊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方法对2015年宁波市辖区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开展问卷调查,包括接种量、服务人口数、服务面积和工作人员构成等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并进行加权平均联结聚类分析。结果截至2015年底,宁波市共有成人预防接种门诊160家,工作人员1 474人(兼职占90.37%),平均每家为9.21人,平均每万服务人口拥有成人预防接种人员1.93人。市区接种门诊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工龄≥5年的人员比例分别为68.66%、38.34%和74.93%,高于县级的59.39%、32.61%和69.2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海曙、北仑、鄞州、慈溪、江东和江北为第1类地区,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的平均服务面积最小,为42.08 km~2,工作人员(12人)和门诊年接种量最多(515.76剂次),人员结构最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1.02%、工龄≥5年占75.20%)。结论宁波市海曙、北仑、鄞州、慈溪、江东和江北地区成人接种门诊人员配置较优,象山、宁海县配置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杭州市富阳区预防接种门诊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科学配置人力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采用普查法对该区25家接种门诊的所有预防接种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员基本信息和工作强度;(2)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纳入研究的1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和临床医生各1名进行现场访谈.收集整理数据后,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辖区25家预防接种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析.结果:(1)该区25家预防接种门诊共计202名预防接种从业人员,其中女性占85.1%,30-39岁者占46.5%,护士/护师占70.3%;兼职情况方面,94.5%的从业人员有兼任其他工作;学历方面,本科学历人员占65.8%;职称方面以初级为主,占54.4%;满意度方面,"认为工作量大"者占60.4%.(2)现场访谈发现该区接种门诊普遍存在财政补贴不足、专职人员缺乏、公卫医生短缺等情况.结论:该区预防接种门诊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结构不合理,缺乏专职人员和专业性人才,男女比例失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预防接种门诊人员配置与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时长的关系。方法采用分阶段抽样方法,在中国6个省份抽取36家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和0-3岁儿童家长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工作人员数量与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时长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纳入3 359名儿童,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总平均[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时长为27.5(21.0-35.5)min,其中等待预约登记、预约登记、等待接种疫苗、接种1剂疫苗的平均时长分别为5.0(3.0-10.0)min、5.0(4.0-5.0)min、10.0(5.0-15.0)min、5.0(3.0-5.0)min。当接种门诊总工作人员数、专职接种工作人员数分别为8名、5名时,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总平均时长最短(χ~2=1.02,P=0.312;χ~2=1.12,P=0.290)。结论预防接种门诊人员配置可能影响儿童接受预防接种服务时长,需合理配置预防接种门诊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泰州市预防接种门诊现状。方法依据江苏省预防接种单位规范化门诊考评表和江苏省预防接种单位数字化门诊考评表,对泰州市147家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泰州市共设预防接种门诊147家,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87家,建成率59.18%;城区预防接种门诊15家,农村132家;接种日平均工作人员6.89人,配置人员与服务人口总数的比例为1.99/万;城区和农村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半径比例分别为58.82%、4.62%;泰州市门诊面积达标率87.07%,数字化门诊面积达标率94.25%;95.92%的接种门诊单独设置了免费登记窗口;门诊接种台数达标率为83.67%;留观室座椅达标率61.22%。结论泰州市城区预防接种门诊数量偏少,需在相应地区增设预防接种门诊或接种点;部分接种门诊存在接种流程设置不合理,未设置留观室、不良反应处置室,接种台数量不足等现象,需加强预防接种门诊基础设施建设或再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河南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设置及人员配置现况,评价预防接种服务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9年河南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资料,描述性分析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的数量、接种周期、服务半径和人员配置情况。结果 2019年河南省共设有儿童预防接种门诊2 743家。接种周期以日接种为主,2 146家占78.24%;豫中地区日接种门诊比例高达92.25%。最大服务半径10 km有1 993家,占72.66%;豫南和豫西地区较低,分别为59.49%和52.94%。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330家,占12.03%;豫北地区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占22.56%。河南省有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13 553人,平均每家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为4.94人。每1万名服务人口中,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中位数为0.943 1人,仅豫西和豫北地区人员中位数超过1人。其中接种报告人员3 651人,占26.94%;预防接种人员6 587人,占48.60%。接种报告人员和预防接种人员学历以大专为主,5 218人占50.97%;专业技术职称以初级为主,7 061人占68.97%,其中豫东地区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分别为19.38%和6.98%。结论河南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服务基本满足接种需求,但专业人员数明显不足,且地区分布不均,中高层次技术人才占比较低,亟需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服务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华新区预防接种门诊设置现状,为政府制定免疫规划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深圳市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范(试行)》,对龙华新区42家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该区共设预防接种门诊42家,接种场所面积大于40 m2的接种门诊占83.33%;预防接种门诊平均服务人口62 023人,平均服务面积4.35 km2;接种人员配置为服务人口的0.91/万,但90%以上是兼职人员;接种人员均持证上岗,其中初级职称占70.04%;接种场所配置冰箱2台及以上的占97.62%;接种天数为平均每周3.45 d;2013年接种人员的接种量平均为9 257.99剂次从.结论 龙华新区预防接种门诊设置偏少,且部分预防接种门诊的规模偏小与服务人口不匹配,建议通过增设预防接种门诊、扩大原狭小的预防接种场所、设立专职预防接种人员、增加接种天数或增加接种人员及提高接种人员的技术水平等方法来保障新区的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浙江省预防接种门诊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为科学配置预防接种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对浙江省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人员配置情况进行调查,通过理论测算、焦点组访谈等方法,研究预防接种门诊理论配置标准。结果浙江省每个接种日平均有5人参加预防接种工作,所有调查乡镇的预防接种门诊人员配置水平达到0.90人/万服务人口,但各地配置水平差距较大。测算预防接种门诊人员理论配置的最低标准不应少于4人,每名接种人员接种平均工作量大致可保持在30针次/0.5天的水平;若预防接种门诊工作量超过该水平,则需要在原最低配置标准基础上,按每增加50针次增加1名预防接种人员的比例来增加人员配置。结论浙江省预防接种门诊人员配置水平不足,分布不均衡,需按接种工作量和服务人口增加人员编制,以满足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第二类疫苗管理新机制实施后天津市预防接种医生的态度,以合理制定管理策略。方法在全市278家预防接种门诊每家随机抽取2名接种医生开展接种门诊资源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态度问卷调查,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556名调查对象中,认为在第二类疫苗管理新机制实施后第二类疫苗品种欠缺、接种门诊面积不足、工作人员不足分别占7.37%、19.24%、26.08%,其中认为面积不足的比例以城区高于乡镇(χ~2=4.49,P=0.03)、规范接种门诊高于示范接种门诊(χ~2=4.89,P=0.03);55.40%认为第二类疫苗接种量上升,51.62%认为第二类疫苗收入下降,48.02%认为即使收入大幅下降仍愿意继续接种第二类疫苗;疫苗短缺后难以向家长解释(65.65%)、疫苗管理要求复杂(46.22%)是接种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结论第二类疫苗管理新机制实施后天津市预防接种工作面临门诊资源不足、第二类疫苗接种与管理难度大的问题;需针对性地强化预防接种门诊规范管理和人员、经费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天津市宝坻区预防接种门诊工作的现状,为促进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为本辖区儿童更好地提供安全有效的预防接种服务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结果全区31家接种门诊的使用面积和专职人员配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专职接种人数比例较低(仅占32%);冷链系统运转维持较好;接种质量有较大提高;工作规范和流程有待改善。结论接种人员工作量与服务能力的不匹配客观上成为预防接种实施差错的隐患;接种门诊的软、硬件建设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吉林省预防接种单位基本运转情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获得全省全部预防接种单位基本情况,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Microsoft Excel2010和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全省预防接种单位服务周期日接种为51.15%;周末门诊开放构成比为3.08%;门诊每日平均接种32剂次/单位;人均日接种28剂次;接种单位运营成本为20万元/单位,其中工作经费为3.15万元;接种单位每日平均开放4.5h,服务半径为12km;数字化门诊构成比为2.69%;人均薪酬为3000元/月。以上各项在乡镇卫生院和城市接种门诊、全省各地区之间的接种单位以及辖区年龄组分类的接种单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林省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单位目前可以满足辖区适龄儿童的预防接种服务,但数字化门诊低,存在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需对人员及设备进行调整提升免疫规划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江苏省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能力现况,为提高预防接种工作水平与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江苏省不同地区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基本设置、工作人员配置、信息化建设与冷链装备情况。结果 江苏省所有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均实现以周门诊(40.1%)或以日门诊(59.9%)为周期开展疫苗接种服务,大多数门诊接种人员门诊日人均接种量在80剂次以下。79.4% 的预防接种门诊只有1~2名专职工作人员。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覆盖率达到82.4%,2岁以下儿童预防接种APP/微信绑定率达到70.0%。25.4%的预防接种门诊配备了医用冰箱。结论 江苏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目前能够满足辖区适龄儿童疫苗接种服务,信息化程度较高。但应加强免疫规划专职工作人员配置,同时加快医用冰箱与电子温度监控系统薄弱地区的冷链装备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12.
郭新涛        张钧  杨威      邹卓璋        吴俊杰  张国太 《现代预防医学》2021,(17):3172-3175
目的 探讨门诊为缩短疫苗接种总时长所需要的服务台数量优化方案。方法 统计苏州市某10家半日接种量在201~250人次门诊一周的预防接种记录数据,构建门诊服务系统排队论模型,分析预检、登记、接种环节服务台的运行状况,通过优化各环节服务台数量缩短疫苗接种流程总时长,并提出半日接种量不同的门诊改进方案。结果 各门诊预检、登记、接种环节1min内受种者到达数量服从参数不同的泊松分布、服务台平均服务人次服从参数不同的负指数分布,通过模型计算得出这些门诊预检、登记、接种环节的服务台最佳配置数量分别为1台、4台和5台,单人平均接种流程总时长为8.86~11.72min,与原有配置相比,不同门诊降低幅度在30.8%~57.5%。结论 苏州市半日接种量为201~250人次的门诊各环节最佳的服务台配置数量为1台预检、4台登记、5台接种。门诊可通过调整各个环节的服务台数量,大幅减少接种流程时长和服务强度,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惠州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现状和消毒质量,探讨基本设施与消毒质量的关系,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对已完成规范化门诊基本建设的65家预防接种门诊按统一的评审考核办法进行评价,对65家预防接种门诊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5家预防接种门诊376名工作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中专学历、无学历分别占10.1%、62.0%、27.9%;门诊面积和1/万人员配备达标率分别为90.8%、86.2%;达到接种室规范配置1.5W/m3紫外灯的占26.2%,接种室空气消毒合格率为77.6%,门诊布局独立与否、不同紫外灯设置空气消毒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人员素质偏低、部分服务总人口>5万的乡镇人员配备不足、空气消毒设施不完善是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厦门市预防接种门诊免疫规划服务能力,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从基本情况、人员配备、工资待遇等情况,对2015年全市39家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厦门市共有39家预防接种门诊,覆盖每个街道/乡镇。接种门诊服务面积以<30平方公里为主,占61.54%,服务人口以>10万为主,占53.85%,平均服务人口为11.14万人。接种门诊共有预防接种工作人员325人,以35岁以下(69.85%)、本科及以上学历(38.46%)、护理专业(84.31%)为主。厦门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配比为0.75人/万人,最高的为同安区汀溪卫生院(2.43名/万人),最低的为同安区大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23名/万人),仅有6个接种门诊达到1人/万人。全市接种门诊每年人均接种针次最多的为同安区大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 858针次),最少的为思明区鼓浪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285针次),共有14家接种门诊每年人均接种针次数超过6 000针次,占35.90%。全市接种门诊在实施绩效考核后,工资较之前增加的有27家(69.23%);与同单位医疗部门相比,预防接种人员工资较之低的有11家(28.20%);预防接种人员工资收入与创收有关的有14家(35.90%),结核病管理有奖金的有14家(35.90%)。结论厦门市预防接种门诊存在数量无法满足群众需求、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人员工资待遇与工作量不对等的问题,应通过增设接种门诊、科学设置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岗位数量、扩充工作人员以减轻工作量、保障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提高工作积极性等措施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与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嘉兴市秀洲区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疫苗(RV)接种情况,为轮状病毒腹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浙江省SaaS化云金苗预防接种系统收集秀洲区全部8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登记在册的2月龄~<5岁儿童RV接种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接种疫苗种类和接种剂次儿童的接种率.结果 纳入儿童32 752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数字化接种门诊全面创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工作质量。方法提出"优质服务接种门诊"概念,通过2013—2015年3年的观察,对镇海区7家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现状进行描述性研究,用"人员配置"、"硬件建设"、"二类疫苗接种水平"、"人均接种针次数"、"麻疹类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接种安全相关因素发生情况"和"满意度测评"等指标对整体免疫规划工作进行质量评估,体现"创优"成效。结果七家接种门诊整体工作质量提升明显,人员配置上升25.61%;2015年度第二类疫苗接种人均针次数较2013年度上升了72.88%,麻疹类疫苗首针及时率由2012年年底的73.55%上升到了2015年年底的96.14%,接种人员人均日服务针次数逐步合理化,群众满意度提升较快。结论在预防接种门诊适时开展类似"优质服务接种门诊"创建工作,有利于提高接种门诊的整体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现状,进一步规划完善门诊建设,提高接种质量。方法结合日常预防接种门诊督导工作开展调查。结果至2011年底,张家港市共有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23家,其中数字化门诊9家;其中专职人员50名、兼职人员63名,与服务人口配比0.72/万。19家预防接种门诊单独设立了建卡建证窗口,占总数的78.26%。接种用房面积平均为91.74 m2(最小的为40 m2,最大的为200 m2)。单独设置预检登记室的15家,占65.22%;单独设置留观室的有5家,占21.78%,其余设置留观区,占78.22%。结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既要注重硬件建设,也要注重内涵建设。要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努力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素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和人性化的接种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省10个省直管县(市)(以下简称直管县)预防接种门诊工作的现状,为提高直管县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对直管县和对照县预防接种门诊人员配比、冷链设备、服务周期和门诊建设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直管县平均每个乡镇(以下简称乡)预防接种门诊的数量为1.07个,平均每个门诊有免疫规划工作人员4.99名,有冰箱、冰柜和冷藏包等冷链设备24.10个,免疫规划工作人员配比为1.01名/万人,预防接种门诊中示范化门诊的比例为24.90%。直管县日接种门诊的数量和比例高于对照县,每个门诊每个接种日接种剂次数少于对照县。结论直管县预防接种门诊的数量、人员和冷链设备等低于对照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人疫苗接种情况,综合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人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能力。方法:通过上海市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收集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2021年成人疫苗接种剂次数,对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应用熵权TOPSIS法和秩和比法计算长宁区2021年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人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能力综合评价指标Ci值,并进行分档排序。结果:2016—2021年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成人疫苗接种剂次数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9—12月份是成人疫苗接种的高峰月份,18~59岁居民和≥60岁居民流感疫苗接种剂次数年均增幅达到108.49%和63.75%。研究纳入的10项成人接种门诊服务能力评价指标分别为门诊开放天数、门诊面积、冷链容积、非流感疫苗接种季节登记台个数、接种台个数、工作人员数、流感疫苗接种季节登记台个数、接种台个数、工作人员数和成人疫苗人均接种剂次数。熵权TOPSIS法评价结果显示,各接种门诊Ci值在0.1315~0.9287之间。秩和比法评价结果显示,Ci值与其对应概率的Probit线性回归方程为Ci=-0.796+0.229?Probit...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余杭区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创建效果,提升免疫规划服务质量。方法:收集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创建前后门诊数量、硬件设施、专职人员、平均服务人次数、服务日数量等信息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创建后,36家接种门诊有机整合成22家,专职人员增加80%,单日人均接种量下降40人次,接种服务13增长113.33%,全区接种门诊规范统一性提升。结论:通过规范化接种门诊创建,预防接种服务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被动性到主动性转变,从旧的医学模式到人文服务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