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了解目前市场上几种狂犬疫苗接种后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接种对象的适应性.方法 选择狂犬病暴露后就诊对象351人,随机接种四种不同的狂犬疫苗,然后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接种者均未出现异常反应,一般反应发生率为26.78%,其中局部反应发生率为26.78%,全身反应发生率为18.09%,接种反应无年龄、性别差异,但多发生在接种第3、4针.结论 狂犬病暴露后均应尽快注射狂犬疫苗,同时可以采取措施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500 L生物反应器培养人二倍体细胞,接种感染PM株狂犬病毒,监测人二倍体细胞生长情况和病毒表达情况,确定一套可行的疫苗生产放大工艺。方法采用一定细胞传代接种比例培养人二倍体细胞、同时按照一定的病毒接种比例感染细胞,监测细胞病毒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密度及病毒表达情况,从而确定生产工艺的可行性。结果经过50 L和500 L生物反应器培养MRC-5细胞,接种感染狂犬病毒PM株毒种后,细胞生长良好,细胞密度、病毒滴度表达水平及表达持续时间均能达到疫苗生产要求。结论用500 L生物反应器培养MRC-5细胞,生产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该生产放大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依生保尔”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安全性。方法对在桃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者进行接种反应观察。结果367例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者,未发现发病病例,未引起血源性疾病传播和引起孕妇流产、早产、胎儿致畸等情况。结论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对人体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适龄儿童接种一种国产人二倍体细胞甲型肝炎灭活疫苗(Inactivated hepatitis A vaccine, HepA-I)的安全性。方法在上海市招募18-30月龄儿童,按0-6月免疫程序接种2剂次HepA-I,采用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分别观察接种后0-7d和≥8d发生的不良事件,分析报告发生率。结果受试者HepA-I接种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1.24‰(293例);其中注射部位、全身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1.48‰(180例)、19.76‰(113例);第1剂、第2剂接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0.67‰(122例)、62.91‰(171例);1级、2级、3级、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3.55‰(249例)、7.35‰(42例)、0.35‰(2例)、0.00‰。结论本研究HepA-I在适龄儿童接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HDCV)作暴露后预防业经证实非常有效,当与免疫球蛋白联用时尚未有发病的报告。在法国,是以两剂1ml 疫苗以间隔一个月作基础免疫,一年后加强接种一次的推荐程序作暴露前预防,表明能产生良好的抗体应答,但用 HDCV 作暴露前预防后抗狂犬病抗体持久性的报告很少,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此程序,接种后5年抗体反应情况的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Human Diploid Cell),OPV(HDC)],在≥2月龄儿童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态、对照的原则进行设计,1200名2~5月龄婴儿随机接种OPV(HDC)和对照疫苗,用抗脊灰病毒中和抗体试验检测免疫前、后抗体。结果接种3剂OPV(HDC)后全身反应轻微,全程免疫后1个月,Ⅰ、Ⅱ、Ⅲ型中和抗体免疫成功率分别为98.28%、95.32%、95.34%;免疫后易感人群的Ⅰ、Ⅱ、Ⅲ型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1243.72、1∶234.38、1∶273.10。结论 OPV(HDC)在≥2月龄儿童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一种国产冻干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Human diploid cell based rabies vaccine, RabV-hdc)预防接种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在陕西省13个区县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接种RabV-hdc的受试者,观察每剂次接种后0-3d发生的不良事件,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结果 共入组31 623例受试者,累计接种148 851剂次RabV-hdc,发生不良事件352例次,总发生率为2.36‰。局部、全身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8‰、1.06‰;1级、2级、3级、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95‰、1.13‰、0.28‰、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受试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男性受试者,0-4岁、5-14岁受试者高于≥60岁受试者,免疫机能低下或过敏体质受试者高于其他受试者,Ⅲ级暴露受试者高于Ⅰ/Ⅱ级暴露受试者[OR(95%CI):1.51(1.19-1.92)、6.49(2.85-14.79)、2.69(1.17-6.20)、6.09(2.64-14.04)和1.81(1....  相似文献   

9.
2002年元月以前,我区对犬、猫等动物咬伤病人使用的是人用浓缩狂犬病疫苗(以下简称浓缩苗).2002年元旦开始,一律用人用精制狂犬疫苗(Veto细胞)(以下简称精制苗).我门诊对接种浓缩苗和精制苗副反应情况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为更好地开展狂犬病疫苗接种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2年狂犬病疫苗不良反应,按接种者年龄段、不同狂犬病疫苗、不同接种程序等进行分析,并比较3种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儿童及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中青年(P<0.01);2种国产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于进口疫苗(P<0.01);五针法和四针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狂犬病疫苗应选择安全性高的方式进行全程接种,发现不良反应及早处理。  相似文献   

11.
狂犬病免疫预防的关键在于具有安全、高效的疫苗[1]。为了提高疫苗效价,减少免疫失败,1994年卫生部决定一律生产、使用浓缩狂犬疫苗。几年来我们在使用中发现,该疫苗接种人体后临床反应时有发生。为了进一步观察浓缩狂犬疫苗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我站于199...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MRC-5人二倍体细胞培养条件的优化比较。方法用3种不同的培养基将MRC-5人二倍体细胞在T25方瓶和Spinner培养系统Cytodex1微载体2种培养体系进行培养比较,每天观察细胞形态,进行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并检测葡萄糖-乳酸值,筛选出1种较适宜培养基,用不同级别的牛血清比较其生长增殖情况。结果 3种培养基在细胞形态,细胞的贴壁、分裂以及维持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增殖上,在2种培养体系中MEM(43.25±0.60)×104cells/m L,(12.98±1.27)×105cells/m L与M199(35.40±1.41)×104cells/m L,(10.76±1.31)×105cells/m L及DMEM/F12(36.75±1.59)×104cells/m L,(11.22±1.42)×105cells/m 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EM培养液细胞增殖5.17和6.49倍,优于M199和DMEM/F12培养液。进口胎牛血清细胞增殖(4.55±0.51)×105cells/m L,优于其他3种牛血清的(4.12±1.03)×105cells/m L、(3.59±0.48)×105cells/m L和(3.53±0.52)×105cells/m L。结论 3种培养基都可以用于MRC-5人二倍体细胞的繁殖培养,但MEM培养液更佳。进口胎牛血清较其他血清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前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措施仍是在被动物致伤后注射狂犬病疫苗或联合使用抗血清.我们于1994年5月至1995年10月对246例暴露在于可疑疯动物并完成狂犬病疫苗全程免疫者,应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旨在了解疫苗的免疫效果并分析有关的影响因素.1 材料与方法1.1 血清样品 因被狗、猫、鼠等动物抓伤或咬伤并完成狂犬病疫苗全程注射,在首次注射后30天以上来我站进行抗体检测者,采集其静脉血2ml,分离血清,-26℃保存备检.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人群抗体水平,本研究于诸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犬伤门诊采集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 1.材料与方法: (1)病例资料: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犬伤门诊采集到血清标本5423份.详细记录被检测对象接种卡上的基础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疫苗种类、针次、接种时间、采血时间等.  相似文献   

15.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与多种动物共患的病死率高的传染病。狂犬病病毒主要在动物间传播。该病主要是通过动物咬人时,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而受到感染。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1]。人对狂犬病没有自然免疫力,不同  相似文献   

16.
正孕妇小方下班回家时被邻居的小狗咬伤,担心会得狂犬病,想要去注射狂犬疫苗,又担心疫苗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小方和老公陷入了两难境地。现在养宠物成为一种潮流,被狗咬伤抓伤事件更是不少,狂犬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狂犬病是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至今还未找到有效治疗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017年在平顶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狂犬病暴露者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后,出现的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狂犬病疫苗能更安全有效的免疫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各种不良反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种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均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3%;B疫苗不良反应率最高达4.58%,C疫苗最低为0.43%。三种疫苗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023,P0.001)。不良反应在各年龄组之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儿童组最高为3.98%,中青年组最低为1.74%,各年龄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877,P0.00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占94.94%,局部不良反应是红肿占28.37%。结论各种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均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和老人的不良反应率最高。各级医务工作者应掌握常见接种异常反应处置技能、技巧,做好疫苗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调查诊断和处置工作,并且积极做好对暴露者的解释说明工作,尽量提高疫苗使用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87年3月6日,泰国一名10岁男孩在左小腿腓肠肌部,前额部及右眼部深至眼球的连接处被一条疯狗严重咬伤。当地的一家医院医务人员立即用盐水对该患者的伤口进行冲洗后缝合。接着又给患者肌注(IM)破伤风类毒素和乳鼠狂犬病疫苗。第二天,即在患者被狗咬后的21小时,又在患者的臀部注射1ml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HDCV),在臀部的另一侧注射20Iu/kg的人类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随后又分别在第2、6和13天于患者臀部各注射1ml  相似文献   

19.
息斯敏治疗狂犬病疫苗接种过敏反应观察合肥市卫生防疫站(230061)刘红,高修珍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中常有局部红肿、皮疹、低热、以及部分病例因剧痒产生精神烦燥、焦虑等反应。为此,我们采用息斯敏口服,经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1994年元月至10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水痘疫苗的安全性,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接种时填写的信息对接种儿童进行跟踪随访,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水痘疫苗接种后大港胜利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不良反应有发热、困倦和发热伴皮疹3种情况。在性别和年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水痘疫苗是比较安全的,在今后控制水痘疫情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