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在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43例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IOE管饲,对照组给予持续经鼻至胃管饲(NGT),评价不同置管方式对2组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与治疗2周后吞咽功能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IO...  相似文献   

2.
陈亚男  付伟锋  曾西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746-2748
目的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对脑卒中合并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2018年1—12月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合并气管切开的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康复科重症护理以及综合的康复治疗。治疗期间,观察组采用IOE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持续留置鼻胃管(NGT)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和治疗1个月后的营养指标及气管置管拔管时间和拔管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和上臂围(AM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拔管率[81.58%(31/38)]高于对照组[44.74%(17/38)],拔管时间[(14.50±3.58)d]短于对照组[(28.00±4.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OE对脑卒中合并气管切开患者疗效较好,有助于改善营养,能尽早安全有效地拔出气管置管,加快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对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12月确诊的60例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现代康复基本技术对吞咽功能进行训练,对照组患者在基本训练基础上采用持续留置鼻饲方法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基本训练基础上采用口腔营养管给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营养支持。观察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状况和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BMI、TSF、Hb、ALB、TP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周后,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OE能有效改善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且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治疗中采取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营养护理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营养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间歇经口至食管的管饲营养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留置胃管方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呼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用于判断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置管位置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选用IOE管饲法提供营养支持,分别采用EtCO2监测法和传统的气泡溢出法判断置管位置,后均行影像学检查(胸部CT)验证营养管的位置.结果 50例患者置管过程中监测EtCO2数值<10 mmH...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间歇经口管饲技术在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符合入组要求的40例PVS需要肠内营养支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经口管饲技术间歇喂饲,对照组采用鼻胃管方式肠内营养补充.两组患者进行营养状况数据采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比较两组方法在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亲水型双腔导尿管在功能性吞咽障碍患者间歇经口至食管置管管饲(IO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的吞咽障碍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14-16 Fr亲水型双腔导尿管行间歇经口至食管置管管饲,对照组使用普通胃管行间歇经口至食管置管管饲;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血氧...  相似文献   

9.
10.
<正>脑卒中(stroke)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吞咽是将食团从口腔经咽、食管输入胃内过程中所发生的连续且复杂的反射活动,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间歇经口-食管管饲法(简称经口管饲法)是在患者进食前将胃管经口腔插入食管上段,呈间歇性,不仅是替代留置胃管进食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治疗吞咽障碍的方法。但是,目前临床上由于受传统方法的影响,不仅患者及家属、包括一些医护同行在内,尚未充分认识到此方法的优点及益处,因而间  相似文献   

11.
零玲  韦灵花 《中国乡村医生》2023,(2):144-146+152
目的: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个性化吞咽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1月广西横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持续经鼻胃管管饲联合吞咽康复训练,研究组给予间歇经口至食管饲联合个性化吞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营养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蛋白、体重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个性化吞咽康复训练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条件及生活质量,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间歇经口管饲法(intermittent oro-eso phageal tube feeding,IOE)改善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50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病人分为IOE组(75例)和鼻饲组(75例)。入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IOE组采用间歇经口进食,鼻饲组采用持续鼻胃管进食。两组患者均比较治疗前、治疗30 d的吞咽功能;两组患者均比较30 d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IOE组30 d吞咽功能改善明显优于鼻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OE组30 d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鼻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经口管饲法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且能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和间歇经口至胃管饲(IOG)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吞咽功能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12月于德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OE组(33例)、IOG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持续性经鼻至胃管饲治疗;IOE组给予IOE法;IOG组给予IOG法。比较三组营养状况、吞咽功能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4周后,三组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及白蛋白(ALB)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但IOE组和IOG组升高更显著,其TP、Hb、ALB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IOE组与IOG组的TP、Hb、ALB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三组吞咽功能分级均优于组内干预前(P<0.05);IOE组及IOG组的吞咽功能分级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2.35%,IOE组与IOG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06%和12.12%,均低于对照组(P<0.05),IOE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IO...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行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ntermittent oro-esophageal tube feeding,IOE)发生误吸的风险评估及模型构建。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脑卒中吞咽障碍行IOE的1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IOE后是否误吸将其分为未误吸组(117例)和误吸组(2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误吸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利用C指数进行区分度评价,校准曲线进行列线图拟合度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的脑卒中病史、误吸史、脑卒中部位、自主咳嗽、洼田饮水试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置管体位、置管深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脑卒中病史、有误吸史、脑卒中部位为脑干、洼田饮水试验4~5级、NIHSS评分高、侧卧位置管、置管深度低均是脑卒中吞咽障碍行IOE患者误吸的危险因素(P<0.05),自主咳嗽是脑卒中吞咽障碍行IOE患者误吸的保护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判断误吸风险的C指数为0.705(95%CI:0.591~0.857),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的拟合度良好;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56,敏感度为75.42%,特异性为77.09%。结论 脑卒中病史、误吸史、脑卒中部位、自主咳嗽、洼田饮水试验、NIHSS评分、置管体位、置管深度均是脑卒中吞咽障碍行IOE患者误吸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成功,构建的模型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拟合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2):96-99
目的 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联合镜像疗法对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神经康复科收治的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IOE联合镜像组和对照鼻饲组,各30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洼田饮水试验级别及治疗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身体质量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含量),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均选用洼田饮水试验评级,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IOE联合镜像疗法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改善其吞咽功能、提高营养供给,减少治疗并发症,且操作简单易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患者常伴有严重的意识障碍和吞咽困难,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影响疾病的预后。鼻胃管饲是临床上脑卒中患者常用的肠内营养途径,但常有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导致喂养受阻。我院对32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采用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临床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2~50岁,平均44.2岁,均有误食鱼刺或鸡骨史,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0—78h,平均49h,均伴有胸闷、气短、发热症状。并发左侧液气胸2例,右侧液气胸2例。1例行左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引流出食管残渍,口服美蓝自引流管引出。4例胃镜检查均发现食管破裂口,裂口长1.0~1.8cm,平均1.3cm。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间歇经口食管管饲喂养法(intermittent oro-esophageal tube feeding,简称IOE)对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恢复以及对口咽部舒适度的改变。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一般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留置鼻胃管营养法,观察组给予间歇经口食管管饲营养法,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吞咽功能分级、口咽部舒适度得分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口咽部舒适度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较传统的鼻饲法相比,可以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口咽部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早期长疗程经口饮食与经鼻空肠营养管营养对腹腔镜胃癌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1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手术的胃癌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经口饮食组(n=53)及早期鼻饲营养组(n=53),统计两组术后1周反应营养状况的主要指标、术后主要并发症和术后恢复相关指标、给予肠内营养剂后主要不耐受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 早期经口饮食组给予肠内营养剂后恶心(P=0.038)、咽痛(P=0.028)、咽喉部异物感(P<0.001)发生率较早期鼻饲营养组显著降低,两组腹胀(P=0.632)、腹泻(P=0.62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周PG-SGA评分、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消化道漏、术后出血、术后感染、胃排空延迟、乳糜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经口饮食组营养总费用明显低于早期鼻饲营养组(P<0.001),但两组住院总费用、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长疗程经口肠内营养与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疗效相当,它能改善恶心、咽喉痛、咽喉部异物感的插管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间歇式食管插管结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PS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间歇性经口食管插管技术(IOE)组和常规组各38例,其中常规组给予持续性管饲+普通吞咽手法训练,IOE组给予间歇性经口食管插管技术联合穴位按摩法,分别对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吞咽障碍评级提升程度、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评分(VFSS)、各营养指标、电子鼻咽喉镜下食物残留评级、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IOE组优于常规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住院时间均缩短,食物残留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IOE组治疗后住院时间较少,食物残留分级改善程度显著(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在吞咽功能障碍评级提升程度、VFSS评分、各营养指标方面均提高(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IOE组治疗后吞咽功能障碍评级提升程度、VFSS评分、各营养指标均升高(P<0.05)。IOE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经口食管插管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态,减少食物残留,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从而较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