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针输液接头的压力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无针输液接头的压力进行实验,为临床判断与正确选择使用输液接头提供依据。方法:选择4种不同的输液接头,连接4F PICC导管,用10 ml注射器抽吸有色液体注入到导管内,并且至导管的相同长度(24 cm),然后去掉注射器,观察并测量导管内液体平面的变化刻度。结果:第1种输液接头去掉10 ml注射器后,液体平面从24 cm增加到30 cm;第2种接头去掉10 ml注射器后液体平面从24 cm减少到19 cm;第3种接头去掉10 ml注射器后液体平面从24 cm减少到7 cm;第4种接头肝素帽拔出10 ml注射器针头后,液体平面从24 cm减少到22 cm。结论:各品牌的输液接头压力是不同的,正压输液接头,冲管和封管时去掉注射器后液体向导管前端运行,可以预防导管堵塞;而负压的输液接头去掉注射器后,液体倒流向导管接头处回填,会造成血液返流到导管内,不但不能预防堵管还会引发导管堵塞。所以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无针输液接头。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在PICC导管堵塞后溶栓治疗中使用尿激酶的经验。方法选择13例PICC导管堵塞病例,对溶栓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3例PICC导管发生堵塞,其中2例使用肝素钠溶栓后再通,11例使用肝素钠无效后改用尿激酶,增加三通管溶栓后再通。结论应用尿激酶溶栓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经外周导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穿刺技术易掌握等特点。故PICC已在临床迅速广泛开展,导管留置过程中最常见并发症除感染外,则为导管阻塞。为了减少再次插管的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近年来本科对20例PICC导管堵塞的患者采用尿激酶+三通溶栓和肝素+导管挤压法疏通,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改进PICC封管手法及采用尿激酶封管在化疗间歇期中的运用.方法 2011年1-10月,采用1ml注射器抽取尿激酶稀释液(0.5ml生理盐水含尿激酶5000u)缓慢推注PICC导管进行封管,使尿激酶稀释液在整个化疗间歇期(不需输液)保留在PICC管腔,防止管腔堵塞,从而使患者在整个化疗间歇期内不再常规冲管且能保持导管的通畅.结果 采用新手法对15例33次PICC导管运用尿激酶封管显示,尿激酶封管能维持PICC管通畅长达22d,平均15d,通畅率达93.9%,无感染无出血发生,患者封管前后检测外周血出凝血(DIC)各项指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采用新手法运用尿激酶封管能维持PICC导管通畅,经检测对患者出凝血系统无影响,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0年开始,对危重病人和大手术病人选用一次性套管针静脉输液,通过100余例的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操作方法:选好静脉血管(肘静脉、颈内静脉、大隐静脉等),按无菌操作消毒皮肤,行静脉穿刺,回血后,固定,取出针芯,连接液体,调节速度。当日治疗结束后,将肝素帽连接于套管外栓上,抽肝素液(肝素6250In加人0.9%的生理盐水500ml,使每毫升值体中含肝素12.5Iu)用5毫升注射器注人肝素帽内,用无菌敷料包裹固定。使用时按无菌操作更换敷料,消毒肝素帽外缘,针头直接插入肝素帽即可(肝素帽可反复穿刺20次左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的PICC导管堵塞后处理,保证化疗全过程PICC管通畅.方法回顾2008年8月-2011年8月86例接受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对发生导管堵塞的20例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再通的观察分析.结果20例患者堵塞中,有18例疏通,2例未完全疏通,疏通率达90%,再通时间25+8.5MIN.结论加强PICC导管的护理与观察,及早溶栓,溶栓后注意观察出血、栓塞等情况,规范使用和维护PICC导管,降低并发症,成功使用PICC,减少患者的痛苦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深静脉导管堵塞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6例深静脉导管堵塞的肿瘤患者采用5000U/ml的尿激酶间歇注入溶栓法实现导管再通。结果:16例均成功疏通,成功率100%,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延长了导管使用时间,且比常规使用的三通法操作简单,并减少了感染机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步骤及穿刺部位除一般静脉穿刺所需的物品外 ,另备静脉留置针、肝素帽、透明输液贴膜。按常规静脉穿刺操作方法 ,先连接静脉留置针 ,排气后旋转针芯 36 0° ,右手持针柄呈 15°~ 30°的角度穿刺静脉 ;见针末端有回血后 ,把尾部的针芯抽出 2mm~ 3mm ,将导管送入血管内 ;松开止血带 ,打开输液器开关抽出针芯 ,用透明胶膜固定。输液完毕用浓度 6 0U/ml肝素盐水正压封管。患者再次进行输液治疗时 ,直接消毒肝素帽 ,将头皮针插入肝素帽中 ,固定好即可。一般穿刺部位在手背静脉、足背静脉、大隐静脉等处 ,应避免在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电监护仪辅助判断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新生儿导管尖端定位的准确性。方法: 对40例符合PICC指征的新生儿, 在置管前接心电监护, 调心电监护仪至Ⅱ导联, 所显示的心律为正常心电图。抽取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 的注射器接5.5号头皮针并连接肝素帽, 排尽空气后, 与PICC的导管体外末端连接待用, PICC导管送至预订长度后, 将右胸导联夹与PICC的导管连接处头皮针相连接, 根据心电监护仪P波的变化, 判断导管尖端是否在上腔静脉, 并以胸部X线片结果作为判断利用心电监护仪辅助判断PICC的导管头端位置的准确度。结果: 40例中32例心电图有P波及P波特征性改变, 胸部X线片显示均在上腔静脉中或下段;4例不在位, 胸部X线片显示不在位;4例不确定, 胸部X线片显示3例不在位, 位于右心房下部1例。心电监护仪判断PICC头端位置的准确度92.5%。2种方法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心电监护显示有特征性P波时, 可判断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段。无特征性P波或判断不确定时, 多提示导管头端异位。  相似文献   

10.
在肿瘤科常有大量的晚期癌症伴恶性胸水及腹水的病员 ,需胸腔胸水或腹腔腹水进行置管引流。而引流管采用的硅胶中心静脉导管进行保留 ,导管远端不能直接接无菌引流袋。为此 ,利用一次性 2 ml注射器代替导管为引流袋的连接管 ,效果良好。方法 将 2 ml无菌注射器取掉活塞 ,引流袋接头的帽盖取下后插入空针内接紧 ,不得滑脱 ,注意无菌操作 ,注射器乳头接上中心静脉导管远端 (去掉干素帽 ) ,恰好衔接牢固。为了更稳妥 ,可用透明胶布将两接头包绕一圈。不得滑脱 ,引流通畅。用别针固定引流袋于衣服上 ,便于引流 ,携带方便 ,要定期更换。优点 :安…  相似文献   

11.
正压接头在无任何连接件与之连接的情况下呈封闭状态,保持无菌状态,接头的阳性端可连接留置针、三通阀门等需肝素帽封头的端口,阴性端头可连接并锁住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完成输液、输血和抽血等治疗任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了PICC堵管疏通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从我院选取行PICC置管的患者共103例,其中有5名患者发生了血栓性导管堵塞,并使用单链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溶栓,然后观察溶栓效果。结果使用单链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溶栓后,所有发生过堵管的5名患者导管再次通畅,溶栓效果较好。结论对发生血栓性堵塞的患者使用单链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溶栓并配以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BDQ-Syte~(Tm)无针输液接头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00例,应用PICC进行静脉输液的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PICC接BDQ-Syte~(Tm)无针输液接头进行静脉输液,对照组选择年龄、性别、例数、穿刺部位相同患者作比较,PICC使用普通肝素帽接头皮针进行输液,观察两组发生回血、堵管、导管相关性感染、针刺伤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护士针刺伤、患者发生静脉炎、堵管、脱管等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自从临床上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进行静脉输液后 ,静脉推药时 ,由于头皮针与输液器脱接后 ,头皮针尾部存在一定空隙 ,头皮针与注身器连接时由于回抽不彻底 ,仍有少许空气随推药一起被注入体内[1] 。作者通过临床实践 ,用 5 %GS或生理盐水填充头皮针尾部的空隙 ,效果良好。1 方法1.1 用无菌操作法将要推注的药液抽入适当的注射器内 ,套上针头。取 1~ 2ml注射器抽取 5 %GS液或生理盐水 1~ 2ml后套上针头。上述注射器均放入无菌治疗盘中带入病房。1.2 将输液器上的调节夹关闭 ,分离输液器和头皮针 ,将5 %GS液滴满头皮针尾部的空隙 ,…  相似文献   

15.
对80例患儿成功留置颈外静脉留置针,无堵管及感染发生,留置时间3~7天.颈外静脉穿刺前要准备好肝素帽,抽好液体的注射器连接头皮针排好气,成功穿刺后用3M透明敷料固定.穿刺过程中要注意皮肤消毒,固定要牢固,防脱落.颈外静脉留置针大大减少患儿痛苦和家长焦虑,穿刺成功率高,便于抢救,保护血管,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深受医护人员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作者自 1 986年至 1 998年对 2 2 1例患者采取细针肿物内穿刺负压抽吸取材方法 ,提高了细胞学诊断的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1 穿刺方法用 2 0毫升一次性无菌注射器 ,7号针头。常规局部皮肤消毒后 ,固定肿物 ,使之不易活动为宜。手持注射器刺入肿物内适当满意深度后 ,开始抽拉注射器内栓 ,当注射器内栓抽拉到 1 5毫升刻度后即成较大负压 ,在负压状态下缓慢旋转针头 1 80°。往返 2~3次 ,此刻负压不得小于 1 5毫升刻度 ,然后退针。出针后将针吸内容物注入已准备好的玻璃片上 ,然后再拔出针栓 ,将针栓底平面和针管底平面上的针吸物同时涂在玻璃…  相似文献   

17.
用头皮针胸穿抽气治疗自发性气胸15例,效果良好。材料 6 1/2~9号头皮针,血管钳,50~100ml注射器,一次性输液管。方法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前线外侧4~5肋间,常规消毒局麻后用50~100ml注射器接头皮针穿刺,待阻力突然消失并抽出气体后,再向内推进少许,固定针头。反复抽气时,须用血管钳由头皮针塑料管之近端依次向远端作非同一部位夹持,如为张力性气胸可接一次性输液管行闭式水封引流。  相似文献   

18.
宋凯环 《吉林医学》2013,(8):1552-1553
目的:总结80例肿瘤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化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8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化疗对其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留置针保留时间1~7 d,平均4.1 d。脱管1例,导管堵塞2例,用无菌肝素盐水通管成功后继续化疗(不可强行推管,回抽注射器,防止发生血栓)。发生静脉炎5例,硫酸镁湿敷后症状消失。药物外渗1例,按化疗药物外渗处理方法处理后无不良反应。结论: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是肿瘤患者化疗痛苦小、经济、安全、实用的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1996~1999年,我科采用颈内静脉置管术抢救治疗危重患者78例,使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提高治疗及监测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45例,女32例;年龄22~76岁。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98.2%;置管时间7~21天。并发气胸1例,胸导管损伤1例,导管栓塞5例。 1.2 材料准备 静脉穿刺包,静脉导管,肝素盐水(0.9%生理盐水500 ml加入50%肝素),无菌透明胶膜。 1.3 穿刺点选择 选择颈部中路,由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锁骨头与锁骨上缘构成颈动脉三角,在此三角形顶点穿刺。 2 护理 2.1 穿刺护理 常取中路进针,边进针边回抽,并保持一定的负压,抽到静脉血、血流很通畅时,固定穿刺针的位置。经穿刺针插入引导钢丝,一般约15 cm,退出穿刺针。从引导钢丝尾插入扩张管,按一个方向旋转,将扩张管旋入血管后,左手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并拔除扩张管,将导管顺利导钢丝置入血管中,边插导管边退出引导钢丝,一般导管插入深度为13~15 cm,将装有肝素盐水的注射器接导管尾端,抽吸回血后,连接静脉输液或用肝素盐水向管内注入2~3 ml,锁定卡板,取下注射器,拧上肝素帽备用。将导管外翼小孔与皮肤缝合固定,用碘酒、乙醇再次消毒导管入口处皮肤及缝针处,用无菌透明胶膜固定即可。  相似文献   

20.
小儿保留灌肠主要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及镇静催眠。临床上常用方法是选用玻璃注射器前端接肛管进行灌肠 ,此方法对较大患儿效果满意 ,但对婴儿及新生儿成功率低 ,因此 ,我科改进了灌肠方法 ,改进后效果满意 ,介绍如下 :1 材料及方法1.1 根据灌肠液量选择 5 ml或 2 0 ml无菌注射器一具 ,无菌头皮针管一根 ,剪刀一把 ,灌肠药物。1.2 操作步骤 :用注射器常规抽取灌肠药液备用 ,剪去头皮针部分 ,接于注射器上 ,润滑导管 ,排尽空气 ,患儿呈俯卧或侧卧位 ,屈膝、臀部抬高 10°角 ,护士左手食指与拇指分开臀裂 ,轻轻插入导管 ,根据灌肠目的及病变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