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嘴部锻炼和感知锻炼对孤独症患儿语言交流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孤独症患儿92例,随机分为口肌训练组和感知锻炼组,每组46例,治疗6个月。使用听觉统合训练疗效评估表进行疗效评定;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在训练开始和结束两次对患儿做发育智商检测,进行智力评定。采用孤独症-自闭症行为量表(ABC)对患儿情绪语言、行为、语言进行评定。采用简易口部运动量表评估患儿下颌口部运动功能、唇口部运动功能和舌口部运动功能。结果感知锻炼组患儿不理解指令和不爱主动与人交谈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口肌训练组(P0.05或P0.01),口肌训练组缺乏主动语言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感知锻炼组(P0.05),两组词汇量少及词语混用、语言障碍和自言自语及学舌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儿ABC量表评分显著降低,IQ评分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儿下颌口部运动功能、唇口部运动功能和舌口部运动功能均显著提高(P0.05),但口肌训练组患儿评分显著高于感知锻炼组(P0.05或P0.01)。结论口肌训练和感知锻炼均可改善孤独症患儿语言障碍,口肌训练对改善口部肌肉功能及表达功能方面效果较好,而感知训练对改善孤独症儿童理解和日常交流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口部肌肉训练联合语音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言语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3).对照组予以常规语音训练,观察组予以口部肌肉训练联合语音训练,比较两组患儿言语发育情况及疗效.结果 经6个月训练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口部运动功能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语音清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部肌肉训练联合语音训练用于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疗效显著,可明显促进其口部运动功能发育,继而提高语音清晰度,促进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口部运动功能,提高语音清晰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采用口肌训练和感知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4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口肌训练)和对照组(感知训练)进行干预,比较两组6个月后疗效。结果训练后,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78.57%(P0.05);训练干预前,两组患儿交流态度均为II群,干预后,两组改善率分别为80.95%和95.24%(P0.05),改善为I群比例分别为35.71%和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患儿口部各部位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进行口肌训练可有效提升口部运动功能和发音水平,采用感知训练则可明显改善患儿注意力、理解表达能力和交流态度,两种方法各有侧重,若结合应用或可成为一种新的孤独症儿童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在孤独症儿童言语康复中的疗效.方法 72例孤独症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6),对照组只进行每周3~4次的语言认知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每周3~4次的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均进行S-S法及图片表达能力评估.结果 治疗后,S-S检查中观察组的言语发育达到更高阶段的人数比对照组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图片表达能力中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P<0.01).结论 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有助于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临床上可在常规语言认知训练的基础加上器具辅助的口部运动训练来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部运动结合语音训练对脑瘫患儿舌根音异常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舌根音异常的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语音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口部运动治疗训练。两组分别治疗3个月,采用舌根音评估表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前、后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习得率90.0%,对照组治疗后习得率73.3%,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部运动结合语音训练对脑瘫患儿进行舌根音矫正训练,舌根音音位习得率提高,训练方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引导式教育(CE)训练辅助治疗脑瘫(CP)儿童言语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04例CP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CE辅助康复治疗)和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恢复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时,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23%和76.92%(P 0.05);两组运动能、运物能、语言能和应人能发育商(DQ)均明显提升(P 0.05),两组患儿言语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 0.05),且研究组升高幅度更大(P 0.05)。结论 CE用于CP辅助治疗,将治疗与教育相结合,可促进患儿语言、运动及认知等功能障碍全面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儿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治疗配合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2例孤独症患儿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进行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测定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的病情严重程度[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孤独症症状[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及心智发育水平[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以发育商(DQ)表示]变化。结果治疗4个月后,两组患儿的CARS评分及AB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试验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患儿的DQ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0.05),且试验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5)。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配合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相比单用多媒体感觉统合训练在改善孤独症患儿相关症状、减轻疾病严重程度及提高患儿心智水平方面效果更为显著,疗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部运动训练方法在儿童构音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构音障碍患儿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对一的方法对患儿进行口部运动配合语言训练治疗,同时督导家长参与训练,疗程结束后评估其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整体口部运动功能评分及语音清晰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部运动配合语言训练可有效促进患儿语言构音功能障碍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配合悬吊训练对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瘫痪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该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经儿童感染科确诊为急性迟缓性瘫痪患儿共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悬吊训练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增加作业疗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步行能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康复功能以3级和4级为主,优于对照组的以1级、2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4,P0.05);观察组治疗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shworth痉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业疗法配合悬吊训练治疗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瘫痪患儿,可有效改善患儿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综合疗法联合功能训练治疗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儿童康复中心治疗的78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功能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刺综合疗法(头针+体针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功能总疗效、儿童独立运动功能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1%(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 FIM)评分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Wee FIM评分和G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综合疗法联合功能训练治疗小儿脑瘫能明显改善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运动训练对中枢协调障碍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6例中枢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感觉统合训练,而观察组患儿在感觉统合训练基础上结合运动训练,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儿进行自编问卷调查和Gesell量表测试,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智能发育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Gesell测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Gesell测试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相应各组,且观察组患儿Gesell测试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90.7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运动训练能够改善中枢协调障碍患儿的智能发育,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8-14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Tourette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儿科门诊治疗104例儿童Tourette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以氟哌啶醇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单纯的心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感觉统合训练,两组患儿均干预12周。观察两组患儿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评分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干预12周后,两组患儿的Rutter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低于干预前水平(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儿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4.23%)明显较对照组(80.77%)更佳。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Tourette综合征患儿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及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儿童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达到儿童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标准的患儿23名,根据患儿家属的治疗选择,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传统康复疗法、物理因子疗法。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儿童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采用Peabody精细运动评估量表对患儿抓握功能及视觉-运动综合能力进行评估,采用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WeeFIM)对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Peabody精细运动评估量表及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在Peabody精细运动评估量表及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评分均有提高,而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儿童上肢康复机器人能够有效提高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医教结合服务模式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6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根据家属自愿原则分为干预组(n=51)和常规组(n=45)。干预组患儿予以医教结合服务模式干预,常规组患儿予以常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和干预6个月后发育情况(精细运动、大运动、语言、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差异。结果干预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儿精细运动、大运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语言、适应能力、社交行为等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教结合服务模式可有效提高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康复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语言能力、适应能力和社交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0月‐2017年9月接诊的1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悬吊训练。对比两组患儿下肢肌张力、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康复效果。下肢肌张力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进行测评,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分(FMA)进行测评,平衡能力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71%vs. 85.71%,P 0.05)。治疗后两组MAS明显降低(P 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 0.05)。治疗后两组FMA、BBS明显升高(P 0.05),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 0.05)。结论悬吊训练较传统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干预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效果及对语言、图片表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9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语言认知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器具辅助口部运动,比较干预后两组的干预效果、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评分及患儿的语言、图片表达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S-S评分、语言和图片表达功能评分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S评分、总有效率及语言图片表达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干预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效果好,能有效提高患儿语言、图片表达功能,改善语言交流障碍,有一定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提高手足口病(HFMD)后遗症患儿精细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2例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分配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以上训练基础上给予作业疗法,对比两组神经受损功能及精细运动功能改善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HISS)评分有显著改善(P 0.05),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5);两组患者的精细运动发育评分、视觉运动整合标准分及抓握标准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 0.05),观察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佳(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家属康复满意度分别为92.68%和75.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作业疗法辅助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手足口并发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受损功能,提高其精细运动功能,患儿家属康复满意度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心肌酶谱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被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1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1采用红霉素治疗,对照组2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患儿免疫功能、心肌酶谱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3组患儿免疫功能、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儿免疫功能、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免疫功能、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1(P0.05)、对照组2(P0.05);对照组2明显优于对照组1(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94%vs. 76%,P0.05;94%vs. 84%,P0.05);对照组1、对照组2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vs 78.0%,P0.05)。结论采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心肌酶谱有显著改善,疗效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结合口腔感觉促进技术治疗脑瘫患儿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治疗和口腔感觉促进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面部穴位按摩刺激。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吞咽障碍调查问卷(dysphagia disorders survey,DDS)、口运动评分和体质量测量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51%(P0.05);治疗后,两组DDS评分、口运动评分、体质量测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治疗后DDS总分、口运动总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体质量改善疗效相当(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口腔感觉促进技术可改善脑瘫儿童吞咽障碍的程度及症状,且优于单纯常规口腔感觉促进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运动训练对于中枢协调障碍(ZKS)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66例ZKS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训练方法,研究组在感觉统合训练的同时配合运动训练,比较两组的疗效和DDST评分.结果:研究组患儿训练后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训练前DDST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DDST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研究组患儿训练后DDS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运动训练对ZKS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