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 (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电图抬高的ST段的变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10 8例成功行直接PTCA的AMI患者 ,分析术后 1h 12导联心电图抬高的ST段下移幅度 ,分为四组 :A组 :抬高ST段下移 10 0 % ;B组 :抬高ST段下移 5 0 %~ 10 0 % ;C组 :抬高ST段下移 0~ 5 0 % ;D组 :ST段无下移。结果 :四组梗死相关血管 (IRA)开通时间相似 ,A组患者下壁和 /或后壁、右室梗死占 84 6 % ,与其余三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0 0 5 )。抬高ST段下降≥ 5 0 %组比 <5 0 %组的CPK、CK-MB峰值 ,梗死延展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 (分别为 32 6 6 1± 2 15 7 6比 436 4 0± 2 873 0 ,134 5± 80 1比 176 9± 10 7 5 ,0比 6 1% ,1 3%比 12 1% ,P <0 0 5 ) ,LVEF明显升高 (5 8 5±12 9比 5 1 5± 16 0 ,P <0 0 5 )。结论 :AMI成功再灌流治疗后抬高ST段下移幅度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迅速下降≥ 5 0 %组梗死面积小 ,左室收缩功能好 ,近期心脏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造影(CAG)后即刻PTCA对防止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壁瘤发生机率进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AMI患者6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PTCA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室壁瘤发生率与70例择期PTCA进行对比分析,入选病例均为PTCA术成功者。结果:室壁瘤发生率即刻组远低于择期组(4.3%对34.3%,P<0.005)。结论:AMI发生后6h内即刻PTCA有明显防止室壁瘤形成的作用,且远优于择期PTCA。  相似文献   

3.
杨鹏伟 《临床荟萃》2002,17(7):385-385
直接冠脉支架术 (PTCA)是在常规冠脉支架术基础上作出的改良 ,即不用球囊进行预扩张而直接植入支架。我们为2 6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直接植入 2 6枚冠脉支架 ,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6例为北京朝阳医院 1999年 8月至 2 0 0 0年 10月行急诊冠脉造影的 AMI患者 ,男 16例 ,女 10例 ,年龄 4 0~ 78岁 ,平均 (6 2± 11)岁。梗死部位 :前壁 12例 ,单纯下壁 8例 ,下壁 +后壁 4例 ,下壁合并右室 2例 ;心功能 Killip分级 I级 2 0例 , 级 5例 , 级 1例 ;梗死相关血管 :左前降支12例 ,回旋支 6例 ,右冠状动脉 8…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TCA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 ,已被广泛应用。 1996年 5月至 1999年 1月我们为AMI 15例施行了急症PTCA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AMI 15例中男 11例 ,女 4例 ,5 2~ 71岁 ,平均 5 6±4 3岁。前壁心肌梗死 9例 ,下壁心梗6例 ,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WHO急性心梗诊断标准。AMI后PTCA时间 :6h内 5例 ,12h内 8例 ,16h内 2例。1 2 方法 对确定行PTCA术患者即刻静滴硝酸甘油 ,积极术前准备 ,H Seldinger法进行股动脉穿刺 ,用Tudkins法…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TCA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时,施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心导管技术,观察AMI患者PTCA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入选指标包括:PCWP,MPAP,MAoP,LVEDP,CO,CI,PCR和SVR。结果 与术前相比,PTCA术后PCWP,MPAP和LVEDP三项指标明显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1)。各余项指标虽有改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MI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 (AMI)通常采用溶栓治疗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AMI的治疗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更已成为AMI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直接PTCA/Stent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1 材料与方法我院于 1998年 4月~ 1999年 5月间共收治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其中 5 3例AMI行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男 42例 ,女 11例 ,平均 6 2 5± 8 6 (49~ 83)岁 ,7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均符合下列入选标准 :①缺血性胸痛持续 30分钟 ;②至少两个相邻的胸导联或下壁导联ST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PTCA术后应用血管闭合装置与常规压迫对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483例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行PTCA术,术后穿刺部位处理接受常规压迫装置(Femo-Stop)298例,血管闭合装置185例(Angio-SealTM162例,Perclose 23例).观察并记录止血时间,开始早期行走时间,血管并发症情况,并由专门护士进行随访,调查出院48 h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比率分别是56.8%vs 18.8%(P<0.0001).应用Angio-SealTM、Perclose、Femostop股动脉止血时间分别是(1.7~1.2)min(P<0.0001),(13.7±6.1)min(P<0.001),(115.7±35.3)min.开始早期行走时间分别是(4.1±2.4)h(P<0.01),(7.6±8.2)h(P<0.05),(10.7±4.3)h.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1.9%(P<0.005),13.0%,6.4%(P<0.05).两组总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3.2%与6.4%(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48 h随访满意度分别是92.4%,65.4%(P<0.0001);住院时间分别是(23.1±12.3)h,(22.8±12.3)h(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用血管闭合装置可以使患者更早开始行走,缩短住院时间.尤其是Angio-SealTM的应用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最高,止血时间和开始行走时间最短,血管并发症最少.  相似文献   

8.
马玉峰  刘继联 《临床荟萃》1991,6(4):150-153
1977年Gruntzig首次报道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enaryangioplasty,PTCA)治疗心绞痛获得成功后,迄今虽仅有10余年的时间,但其进展却极为迅速,不仅各种激光、旋切导管、超声等新技术相继应用到PTCA中,而且已被公认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为有效的疗法之一.据Baim等统计,仅美国每年就约行PTCA10,000例次.日本文献一年也有近百例报告.然而国内却从1985年才开始对此技术的研究工作,目前仍处于临床试验性治疗阶段.为进一步推动PTCA在我国的发展,本文简要就近年来国外有关PTCA的研究进展及国内应用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魏晓冬 《临床荟萃》1998,13(9):397-398
1980年Dewood等报道在AMI早期冠脉造影中.可见梗塞相关冠脉的完全闭塞或严重狭窄,这一发现推动了经冠脉、静脉溶栓疗法的广泛开展。大量临床试验证明:AMI后早期相关血管重建对缩小梗塞面积、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均极为有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行直接PTCA的急性心肌梗死(AMI)血清肌钙蛋白T(TnT)动态观察,评价其作为冠脉再通指标的价值及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49例AMI患者中,直接PTCA组24例,未行溶栓及介入治疗为对照组25例,直接PTCA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术后或入院即刻、8 h、16 h、24 h、48 h、72 h、96 h及1周测定血清TnT,并在入院后3~4周心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血清TnT均呈单峰曲线.直接PTCA组于PTCA后16 h达峰值;对照组入院后72 h达峰值.用直接PTCA后16 h/72 h TnT比值>1为指标,判断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为91.7%、72.0%、81.6%.直接PTCA组血清TnT累积释放量(∑TnT)低(24 4±7.8 μg/L vs 51.1±17.3 μg/L,P<0.01),LVEF值高(62.3±9.4%vs 50.4±14.8%,P<0.05).结论直接PTCA使AMI患者血清TnT峰值前移,用直接PTCA后16 h/72 h TnT比值>1为指标判断IRA再通,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直接PTCA能降低∑TnT,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直接PTCA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再灌注治疗中,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或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较静脉内溶栓更能降低早期心脏死亡率及心肌再次梗死发生率,并减少脑出血的危险。因而,直接PTCA已逐渐成为治疗AMI的重要方法之一。作者近3年来对30例AMI患者予以急诊介入性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TCA术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成形术,技术难度大,护理要求高。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PTCA加支架术的术后护理。方法:通过加强术后心电、血压的监测,注重拔除鞘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TCA支架术,除1例患者术后死于心脏破裂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后严密监护,积极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急诊PTCA加支架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CS)直接PTCA围手术期的经验,达到降低PTCA围手术期并发症,提高AMI并发CS的治愈率.方法通过心理护理、严密心电和血流动力学监护,保持心律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正确运用抗心律失常药和升压药物以及主动脉内囊反搏术(IABP).术中和术后的24~72小时正确使用肝素,使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维持在正常值的1.5~2.0倍,达到既能防止严重出血的并发症,又能预防术后再梗塞.结果由于即时进行直接PTCA和IABP,加上精心护理,本组AMI并发CS的死亡率为24.1%,低于一般文献报告的结果.结论AMI并发CS行PTCA和IABP治疗,加上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是提高AMI并发CS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17.
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PTCA支架术后患者常因此而产生恐惧心理 ,担心不能忍受术侧肢体制动带来的痛苦 ,许多患者术后还出现尿潴留、便秘、腰背酸痛等不适症状。为此我们试图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 ,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指导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我院 1999年 5月— 2 0 0 1年 5月 ,5 2例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5 2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术后患者 ,男 4 3例、女 9例 ;年龄 4 5— 80岁 ,6 0岁以上 4 2例 ,占 80 .8%。随机分为两组 ,康复组 2 6例 ,对照组 2 6例。1.2 方法康复组 :PTCA支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首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心电图某些指标与临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将住院的629例AMI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LVH)组(I组),无LVH组(Ⅱ组)和血压正常组(Ⅲ组)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分析3组心电图特征与临床高危特点。结果:I组心电图指标Ptfv1(心房张末电势)异常,∑ST段抬高振幅,ST段抬高导联数,对应性导联ST段压低振幅,QTc间期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及前壁或复合前壁AMI发生率明显增高,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临床并发泵衰竭AMI扩展和住院期间病死率与Ⅱ、Ⅲ组比较也明显增多(P<0.05,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LVH患者多项心电图指标异常则其临床近期预后险恶,应积极采取综合措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急诊PTCA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AMI急性期由于心肌细胞损伤坏死,而致生命体征及心电活动不稳定,因此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常易发生多种形式的心律失常,其中的一部分心律失常可导致病人死亡,也因此,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护士对行急诊PTCA术后病人心电监护的观察显得尤为重要.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病人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形成术 (直接PTCA) ,适应证范围广 ,梗死相关血管 (IRA)再通率高[1] 但其最大缺点是再狭窄率高 ,复发缺血事件和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率亦高[2 ] 。但近来研究表明 ,在对AMI的直接PTCA术中使用冠状动脉内支架取得了很好的影像和临床效果[3 ] 。本文分析我院开展直接PTCA术中使用冠状动脉内支架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1 1 我们收集 1997年 9月份至 2 0 0 0年 8月份期间共 5 2例AMI住院病人。其中男性 40例 ,女性 12例 ,平均年龄 5 9 6±8 6岁。各例均按下列入选标准 :①缺血性胸痛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