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运用Otis刀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01~2008-12间采用O-tis刀前后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资料.结果 运用Otis刀前(2003-01~2006-12)38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尿道狭窄29例,占总人数7.59%.运用Otis刀后(2006-12~2008-12)29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尿道狭窄4例,占总人数1.3%.两组间狭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Otis刀后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冷刀尿道内切开、双极等离子电切联合治疗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2例尿道狭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127例)单纯行冷刀尿道内切开;观察组患者(135例)行冷刀尿道内切开联合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相当,但观察组患者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冷刀尿道内切开、双极等离子电切联合治疗尿道狭窄术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确切,临床症状改善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钬激光联合等离子电切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后尿道狭窄及闭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后尿道狭窄及闭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钬激光联合等离子电切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随访13~21个月,平均1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尿道扩张次数、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8.9%,对照组82.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单纯性后尿道狭窄患者,首选钬激光联合等离子电切治疗。对于复杂性尿道狭窄患者或腔内手术狭窄复发患者开放手术治疗有明显优势,是解决尿道狭窄的最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联合气化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的方法.方法 9例尿道狭窄病人均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联合气化电切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尿道狭窄患者在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尿线粗,无尿失禁,无阳痿及尿瘘.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联合气化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是一种安全!微创!出血量极少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彦  许锋  梁国标  李响 《海南医学》2010,21(20):68-69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原因,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23例发生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均发生尿道狭窄,后尿道狭窄16例(70%),前尿道狭窄有7例(30%);经尿道狭窄内切开术及疤痕电切术18例(78%),作单纯尿道扩张术5例(22%),术后均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15ml/s。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主要原因是术中操作不当和尿路感染。预防尿道狭窄的关键在于术中及术后预防和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S型尿道扩张器联合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男性单纯性尿道狭窄的方法,以提高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009年10月~2010年6月,我科利用S型尿道扩张器联合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成功的尿道狭窄患者10例。结果 10例患者均获成功,随访12~20个月无1例术后复发。结论在等离子镜下置导丝,S型尿道扩张器逐级扩张,再联合等离子电切治疗男性单纯性尿道狭窄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经尿道电切术与电灼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经尿道电切术与电灼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2007年9月至2010年8月期间确诊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94例,其中53例行经尿道电切术(电切组),41例行经尿道电灼术(电灼组),两组患者术后均联合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化疗并随诊6个月,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指标及患者随访情况。结果电切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略高于电灼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灼组术后病率和复发率均高于电切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电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疗效优于电灼术。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1984年1月~1994年4月取经尿道电切术(TUR)治疗23例小儿严重尿道狭窄与闭锁病人。采用F10~15KarlStorz尿道电切镜与内切开镜。前尿道狭窄者先采用经尿道内切开术或扩张术,然后将电切镜通过狭窄部切除全部尿道瘢痕组织。后尿道狭窄者切开膀胱或扩大造瘘口,插入电切镜切除瘢痕组织。平均随访41.2个月均获成功。一次电切成功17例,余者2或3次电切后成功。术后狭窄复发者5例,经反复电切成功。术中彻底切除瘢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术可做为治疗小儿尿道狭窄或闭锁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道狭窄的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方法对1998-2004年收治的74例尿道狭窄的病人分为两组,尿道吻合术组(32例);尿道内切开组(42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采用尿道吻合术者。治愈14例,而尿道内切开加电切术者,治愈36例。结论尿道内切开加电切术的方法为治疗尿道狭窄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可重复操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直视下斑马导丝引导筋膜扩张器治疗尿道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道狭窄患者常规金属尿道探子尿道扩张失败后的治疗新方法.方法:36例尿道狭窄患者常规金属尿道探子扩张失败后,在尿道镜或输尿管镜直视下插入斑马导丝通过狭窄处,撤出尿道镜或输尿管镜,顺留置的斑马导丝逐号置入筋膜扩张器扩张尿道.结果:36例均扩张成功,其中30例经定期尿道扩张治愈,6例因长期频繁尿道扩张后患者要求手术而行尿道内切开或瘢痕电切术.结论:直视下斑马导丝引导筋膜扩张器扩张治疗尿道狭窄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少数需长期频繁尿道扩张患者可行尿道内切开或瘢痕电切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PW鞘联合钬激光输尿管镜治疗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尿道狭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25例,治疗组进行PW鞘联合钬激光输尿管镜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钬激光输尿管镜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手术视野均表现清晰,组织分辨确切,无一例终止手术,而对照组有2例患者手术出血较多,视野与组织分辨模糊,被迫终止手术,3例因手术视野欠清晰,误切穿尿道海绵体;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尿道扩张次数、术后最大尿流率、再手术率以及手术复发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PW鞘联合钬激光输尿管镜治疗尿道狭窄,能改善手术视野与组织分辨情况,组织损伤小,增加了手术安全性,降低了术后手术复发率及再手术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TUVP)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及防冶。方法:对25例TUVP术后不同部位尿道狭窄患者的尿道扩张及手术治疗。结果:本组25例全部治愈。结论:TUVP术后尿道外口、尿道海绵体部、尿道膜部、全尿道、膀胱颈口均可发生狭窄。操作不当、硬镜损伤、电切功率过高及尿道炎症反应均是其原因。早发现,早诊断,定期尿道扩张是治疗TUVP术后尿道狭窄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尿道内切开及瘢痕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18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采用尿道镜冷刀放射状切开狭窄部位及电切尿道瘢痕.结果:15例手术一次成功,1例失败,2例2次或3次手术.结论:经尿道内切开加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可反复手术等优点.术中电切瘢痕组织显露正常精阜,以此为标志电切瘢痕,有利于手术操作,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张格金  郭建  马秀臻 《吉林医学》2011,32(28):5966-5967
目的:探讨经尿道应用输尿管镜联合等离子电切治疗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经尿道应用输尿管镜联合等离子电切治疗16例尿道狭窄,狭窄长度0.5~1.5 cm。结果:16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定期尿道扩张,随访6~24个月,排尿通畅,效果满意。结论:经尿道应用输尿管镜联合等离子电切治疗治疗尿道狭窄损伤小,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TURP术后尿道狭窄的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总结108例TURP术后患者8例发生尿道狭窄,其中5例为前尿道狭窄,3例为后尿道狭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狭窄部位治疗措施及预防重点.结果 适当的术前尿道扩张及适合的镜鞘粗细是预防前尿道狭窄的重要措施,过高的电切温度是导致后尿道狭窄的原因之一,尿道扩张及TUDS是治疗尿道狭窄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6.
赖宁 《四川医学》2011,32(10):1573-1575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效果。方法入选的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观察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效果。结果 PKRP术后IPSS、QOL、MFR、RUV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变。且PKRP术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腔内钬激光联合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及闭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6例男性尿道狭窄与闭锁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联合等离子电切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20~80min,平均45min,出血10~80mL,平均30mL,留置尿管4~6周,拔尿管后排尿通畅,定期行尿扩。随访3~18个月,术后3、6和12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较术前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腔内钬激光联合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与闭锁,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近期疗效好,是治疗尿道狭窄及闭锁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后尿道狭窄的腔内治疗疗效.方法 采用专为输尿管镜配置的杆状电极电切和汽化术联合治疗后尿道狭窄29例.结果 本组29例患者一次内切手术成功,术后尿道内能顺利置入20 F气囊导尿管,拔除导尿管后自行排尿通畅.26例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13个月,均排尿通畅.结论 输尿管镜下汽化电切治疗尿道狭窄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直视下尿道内切开及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对32例尿道狭窄患者用冷刀行3、9、12点放射状内切开,部分瘢痕严重者用电切镜切除瘢痕。结果9例一次手术成功,术后无需定期扩张;19例一次手术术后定期扩张3-6个月后治愈;3例6个月后再次行内切开治疗;1例冷刀切开3次后改用钬激光切除瘢痕。结论尿道内切开联合电切治疗尿道狭窄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尿道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经尿道绿激光选择性前列腺汽化术(P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将具有手术指征的BPH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应用PVP治疗45例,应用TURP治疗45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PVP组患者手术时间多于TURP组,PVP组患者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或术后24 h输血、继发出血少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电切综合征(TURS)、术后最大尿流率(Qmas)、残余尿量(PVR)、尿失禁、尿道狭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VP治疗BPH较TURP同样有效而且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