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技术复杂 ,切除范围广泛 ,创伤大 ,因而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1〕。本文对我院 2 0年来进行的 2 8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并发症作回顾性分析 ,希望探讨该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从 198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 ,我院共实施了 2 8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其中 1980 1992年为 136例 ,19932 0 0 0年为 15 2例 ;男 170例 ,女 118例 ,年龄 1879岁 ,平均 (5 1 4± 10 5 )岁。手术指征为 :胰头癌 94例 ,十二指肠乳头癌 96例 ,胆总管癌 72例 ,十二指肠肿瘤 10例 ,慢性胰腺炎 4例 ,胃癌…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胰瘘(pancreatic fistula,PF)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34例PD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PF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PF发生率14.2%(19/134)。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疾病、术前胆红素、胰腺质地、胰管直径、胰肠吻合方式、术后生长押素治疗是PF发生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胰腺质地、术前胆红素水平、胰肠吻合方式为影响P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胰腺质地、术前胆红素水平、胰肠吻合方式是PD后PF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术中运用胰肠捆绑式吻合.精细操作.是降低PF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2月至2003年12月期间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连续1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胰瘘的发生率为11.4%(14/123)。单变量分析结果表明:上腹部手术史、胰腺质地、术后血红蛋白、胰肠吻合方式及胰管直径为有意义的相关因素;经Logistic回归多变量分析确定了4个独立与胰瘘相关的变量,即上腹部手术史、胰腺质地、术后血红蛋白及胰肠吻合方式。结论上腹部手术史、胰腺质地软、术后血红蛋白<90g/L及常规套入式胰肠吻合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主要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PD术治疗的61例老年人胰胆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51%( 18/61),死亡率为3.28%( 2/61).主要并发症为胰瘘2例(3.28%),上消化道出血3例(4.92%),腹腔内感染10例(16....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近况,方法: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有关胰瘘防治的方法和进展,对各种预防胰兼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胰腺残端的处理是预防胰瘘的关键,各种胰肠吻合术预防胰兼作用有不同的结果,胰胃和胰肠吻合术胰兼的发生率分别为12.3%和11.1%左右,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连续100例的临床应用中,其胰瘘率为0,效果独特。结论:各种胰腺残端的处理方法各有利弊,其中胰肠吻合为最常用的方法,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对预防胰兼的发生有确切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背景与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高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仍是困忧外科医师的难题,减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疗效一直临床探讨的热点.本文总结150例PD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0年1月9年期间15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方法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腹腔出血并发症的原因,从而预防该并发症和提高该并发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50例PD术后7例并发腹腔出血的原因,介绍我院处理该并发症的方法与体会。结果7例腹腔出血患者2例经非手术治愈,死亡5例中3例直接死于出血性休克,2例死于MOF或感染性休克。结论为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率必须加强各种预防措施;早期出血保守治疗无效时应果断施行二次手术止血,而晚期出血多因腹腔感染,胰、胆瘘等引起之“腐蚀性出血”,故对剖腹探查止血必须慎重。  相似文献   

1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5年1月~1995年12月,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5例,术后死亡率70%(8例)。并发症发病率为374%(43例),包括胃排空延迟191%(22例),胰空肠吻合口漏78%(9例),腹腔脓肿70%(8例),胆肠吻合口漏61%(7例),应激性溃疡87%(10例)和腹腔内出血70%(8例)。并发症与高龄,手术时间长和术中大量出血有关,大多数以非手术治疗而愈。当需再次手术,死亡率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以简单和保守为原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改良的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对黏膜胰管空肠套入式吻合方式预防胰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残胰重建方式为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套入式端侧精确吻合(改良胰管空肠吻合)者41例(改良组),胰空肠端端常规套入吻合手术者70例(常规组),比较两种胰肠吻合方法对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改良组41例术后恢复顺利,无一例发生胰瘘;常规组发生胰瘘13例(18.57%)。两种术式间胰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如消化道出血、胃排空障碍、胆瘘、腹腔感染、肺感染和切口感染以及生存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对黏膜套入式吻合在预防胰瘘发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10年5月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8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胰瘘将患者分成胰瘘组(39例)和非胰瘘组(147例)进行队列研究.对围手术期可能与胰瘘发生相关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筛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186例患者中39例发生胰瘘,其中A级26例、B级10例、C级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黄疸时间、术前6个月体质量下降、术前TBil、术前纠正后Alb、术后第3天Alb、胰腺残端游离长度、胰管直径、胰腺质地、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是发生胰瘘的影响因素(x2=34.990,20.480,8.212,10.890,13.561,11.505,13.820,4.539,36.59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黄疸时间>8周、术前6个月体质量下降≥10%、胰管直径<3 mm、胰腺质地柔软、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5d是发生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29,3.383,1.437,1.273,11.939,P<0.05).结论 术前黄疸时间>8周、术前6个月内体质量下降≥10%、胰管直径<3 mm、胰腺质地柔软和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5d将增加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310例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围手术期可能与胰瘘有关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 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310例患者中13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胰瘘发生率为33.23%(103/310),胰瘘患者中合并其他并发症者4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Hb、术前TBil、胰管直径及术后Alb 4个因素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x2=4.543,6.087,6.265,5.31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Bil ≥34.2 μmol/L、胰管直径<3 mm及术后Alb< 28 g/L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06,1.936,1.780;95%可信区间:1.107 ~2.948,1.170 ~3.206,1.002~3.165,P<0.05).结论 术前显性黄疸(TBil≥34.2 μmol/L),胰管直径过小(<3 mm)和术后营养情况不良(Alb <28 g/L)预示着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较高的胰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明确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2月至2004年11月间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连续141例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胆瘘的发生率为9.2%。单变量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术中输血量、手术失血量、胆管直径、术后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为有意义的相关因素;经Logistic回归多变量分析确定了2个独立与胆瘘相关的变量,即手术失血量(OR=6.271)及胆管直径(OR=5.940)。胆瘘的预测方程为:P=1/[1 e~(-(-3.286 1.836手术失血量 1.782胆管直径))]。结论胆瘘的危险因素为手术失血量≥1000 ml及胆管直径<1.5 cm。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荟萃分析评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使用Rev Man5.2对2005年1月至2014年9月间国内发表的关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分析的12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性别、年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手术时间、术前总胆红素以及术后是否使用生长抑素与术后胰瘘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白蛋白低于30 g/L(OR=0.52,95%CI:0.33~0.80,P0.01)、胰腺质地柔软(OR=0.20,95%CI:0.14~0.29,P0.01)、胰管直径小于3 mm(OR=0.26,95%CI:0.17~0.42,P0.01)、胰管未放置支撑管(OR=0.52,95%CI:0.31~0.88,P0.05)以及胰肠套入式吻合(OR=0.60,95%CI:0.38~0.95,P0.05)与术后胰瘘的发生关系密切。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与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手术时间、术前总胆红素以及术后是否使用生长抑素;而术前低蛋白血症、质软的胰腺质地、细小的胰管、胰管支撑管是否放置以及胰肠吻合方式的选择等因素影响着术后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nowadays represents a complex procedure and a challenge for the surgeon. Even though mortality is reported to be below 5% for experienced surgeons, morbidity is still around 30%–50%, often leading to prolongation of hospital stay, demanding postoperative investigations and procedures, and outpatient monitoring of the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 In the literature there is no agreement on the definition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leading to a wide range of complication rates in different specialist units, particularly regarding the source of every complication, 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 and others such as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Some author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applying different definitions in homogeneous, single-center series, the incidence of a complication varie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mplying the impossibility of correctly comparing different experiences. It seems essential to organize a Consensus Meeting among expert surgeons to prepare world-wide accepted definitions.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the current controversial definitions and to suggest a new clinical-based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of the feasi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definitions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17.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疗效与预后.胰瘘的危险因素不仅与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及肿瘤部位等客观因素有关,还与术者经验及手术方式等主观因素有关.胰肠双层吻合及胰管支架外引流可能有助于降低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合并迟发性腹腔出血的诊治体会。方法〓总结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合并腹腔出血患者的诊治过程及体会。结果〓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合并迟发性腹腔出血患者中,1例经过DSA介入治疗后痊愈,1例经过DSA介入治疗合并腹腔感染,腹腔清创后行全胰切除,1例经过二次DSA介入栓塞治疗后,再次出血行手术缝扎止血痊愈后出院。结论〓介入联合手术治疗是 PD术后胰瘘合并迟发性腹腔出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