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巨噬细胞、T 淋巴细胞在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组织内的浸润及分布情况,探讨免疫细胞在增生性瘢痕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利用巨噬细胞、T 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对实验收集的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组织(41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正常皮肤组织中,巨噬细胞、T 淋巴细胞浸润很少;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巨噬细胞、T 淋巴细胞浸润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1~3个月时期瘢痕组织中分布广泛、密度高,6个月以后细胞浸润逐渐减轻,在增生性瘢痕发展至12个月时期时组织内这两种免疫细胞的浸润较少。提示巨噬细胞、T 淋巴细胞在瘢痕早期组织内的丰富浸润与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旺盛及细胞外间质过度沉积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胃癌细胞-DC融合疫苗T淋巴细胞激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融合疫苗激活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效应特点,为胃癌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方法 (1)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GM-CSF,IL-4,TNF-α诱导分化获取成熟DC。(2)SGC7901胃癌细胞-DC经PEG诱导融合、HAT/HT筛选培养,获得纯净融合细胞。(3)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对融合细胞疫苗激活效应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检测。结果 按上述方法,可获得具备典型特征的DC及纯净的融合细胞。融合疫苗显著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与T淋巴细胞在1:1效靶比时刺激能力最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胃癌细胞-DC融合疫苗具有较亲代DC更强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可能是其发挥更强抗肿瘤生物学效应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NK细胞具有非T或非B淋巴细胞的表型特征,表现为大颗粒淋巴细胞(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LGL)形态,是一种具有抗感染和抗肿瘤功能的效应细胞,其活性包括抗靶细胞的细胞毒性和产生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Wiltrout等首次从肝脏中分离出NK细胞和发现了NK细胞的特性,表明NK细胞具有细胞毒功能,并报道鼠给予生物反应修饰因子可以增加肝脏NK细胞的数目。钟翠平等也从大鼠肝分离出高纯度的LGL,并证明分离的LGL具有自然杀伤活性。Kmiec等报道肝相关淋巴细胞(LAL),即阳细胞或LGL或肝NK细胞,能自发地杀灭各种肿瘤细胞(非MHC限制),这种抗肿瘤活性可以通过分泌IFN-γ来增强。除了这些典型的非TNK细胞介导的效应外,最近发现T细胞NK1.1^ 亚群(NK/T细胞)也在肝脏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界膜中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界膜的免疫反应状况及其与无菌性松动的关系。方法 对 9例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界膜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 ,并行 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 (CD 3、 CD 4、 CD 8)、 IL- 2受体 (CD 25)、巨噬细胞 (CD 68)及组织相容性抗原 (HLA- DR)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T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结果 所有界膜标本中均可见肉芽肿性组织,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和异物巨细胞浸润,其中 5例 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 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的分布大致相同,且 3例 T淋巴细胞呈现 IL- 2R阳性。 T淋巴细胞的增加及 IL- 2受体阳性的 T淋巴细胞的表达与巨噬细胞、 HLA- DR的表达和炎症反应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在部分假体周围存在着针对假体材料的超敏反应,并且可能是导致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LIT)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M)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4例uRM患者进行3次LIT治疗,治疗前后均在其黄体中期采集外周血,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Th1/Th2型细胞因子。结果 94例患者中26例失访,7例生化妊娠,2例异位妊娠,48例成功分娩,11例再次自然流产。所有患者3次LIT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CD3+CD4+CD8-T细胞和CD3+CD4-CD8+T细胞分别占CD3+T细胞的比例,以及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Th1细胞占Th细胞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Th1细胞占Th细胞的比例、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比值和TNF-α/IL-10比值在治疗后均显著性降低(P0.05)。进一步研究显示,LIT治疗前后成功妊娠患者和再次流产患者的T细胞亚群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Th1/Th2比值在成功妊娠患者中显著下降(P0.001),而再次流产患者中并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LIT改变uRM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功能,降低Th1/Th2比值,使患者趋于以Th2为主的免疫状态而有利于成功妊娠。  相似文献   

6.
效应性CD+4T细胞以往被分为两个亚群:Th1和Th2细胞.近来一种以分泌白细胞介素17为主的新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即Th17细胞)逐渐被人们认识,这种细胞在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白细胞介素17在移植排斥反应中也有一定的作用.为此,我们对Th17细胞在这些疾病中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霉酚酸酯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霉酚酸酯(MMF)在体外对小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功能的影响。方法在骨髓来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培养过程中加入MMF,表型鉴定之后,做抗原递呈功能分析,观察抗原特异性增殖反应、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以及T淋巴细胞抗原特异性低反应性。结果以MMF处理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向T淋巴细胞递呈可溶性抗原的能力减弱,在同基因型的树突状细胞和T淋巴细胞接触条件下不能刺激致敏T淋巴细胞的有效增殖;MMF处理的树突状细胞在体外的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中能够维持树突状细胞于未成熟状态,不能充分活化CD4^ T淋巴细胞和诱发TH1反应,诱导了T淋巴细胞对同种抗原的低反应性;MMF处理的树突状细胞诱导的T淋巴细胞低反应性具有同种抗原特异性。结论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给予MMF干预能够降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抗原递呈能力,增强同种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耐受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无能T淋巴细胞的建立及其免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T淋巴细胞无能的条件,并分析无能T淋巴细胞的免疫生物学特性。方法以Wistar大鼠的脾细胞为刺激细胞,SD大鼠的脾细胞为反应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分别单独或联合加入剂量不等的抗B71单克隆抗体(抗B71单抗)、抗B72单克隆抗体(抗B72单抗),制备无能T淋巴细胞。将无能T淋巴细胞和刺激细胞混合,分别加入抗CD3单克隆抗体、刀豆蛋白(ConA)及白细胞介素2(IL2),分析各种情况下无能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将刺激细胞与同种异体SD大鼠脾细胞混合,分别加入不同数量的无能T淋巴细胞,分析SD大鼠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单独应用抗B71单抗或抗B72单抗,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将二者联用,能明显阻断T淋巴细胞增殖;ConA及IL2能使无能T淋巴细胞增殖,而抗CD3单克隆抗体不能使无能T淋巴细胞发生增殖;无能T淋巴细胞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也产生抑制作用,该效应具有抗原特异性。结论联合抗B71单抗和抗B72单抗可诱导T淋巴细胞无能;无能T淋巴细胞在体外呈免疫无反应性,并能抑制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该抑制作用具有抗原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效应性CD+4T细胞以往被分为两个亚群:Th1和Th2细胞.近来一种以分泌白细胞介素17为主的新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即Th17细胞)逐渐被人们认识,这种细胞在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白细胞介素17在移植排斥反应中也有一定的作用.为此,我们对Th17细胞在这些疾病中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效应性CD+4T细胞以往被分为两个亚群:Th1和Th2细胞.近来一种以分泌白细胞介素17为主的新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即Th17细胞)逐渐被人们认识,这种细胞在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白细胞介素17在移植排斥反应中也有一定的作用.为此,我们对Th17细胞在这些疾病中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体外大量扩增CD8+CD28-抑制性T淋巴细胞(Ts细胞)的方法,并检验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分离健康志愿者全血中CD8+T淋巴细胞,在含不同细胞因子和异体抗原提呈细胞(APC)的培养条件下进行体外扩增.应用流式细胞术对扩增过程中CD28 -细胞亚群的比例进行监测.分为3组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细胞均为CD4+T淋巴细胞:B-APc组以来源于原致敏供者的APC作为刺激细胞,I-APC组以HLA-A、B、DR全错配的无关供者的APC作为刺激细胞,Dynabeads组以包被有抗CD3和CD28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微球Dynabeads作为刺激细胞;扩增后的Ts细胞作为第三方调节细胞加入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测定其对CD4+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在含白细胞介素2(IL-2)+ IL-7+ IL-15的培养条件下,CD8+T淋巴细胞培养后CD8+CD28-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最高(P<0.05).B-APC组不加入Ts细胞时,增殖的CD4+T淋巴细胞比例为66.7%,当加入的Ts细胞与反应细胞的比例分别为0.5∶1、0.1∶1和0.02∶1时,增殖的CD4+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16.5%、34.1%和62.6%.Ts细胞对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在I-APC组和Dynabeads组中,此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 应用含IL-2+ IL-7+ IL-15的培养条件联合异体APC刺激可以在体外大量扩增Ts细胞,扩增所得Ts细胞在体外对供者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抗原特异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及其Bcl-2和核转录因子-kB(NF-kB)的表达探讨SLE发病机制。方法:收集33例SLE患者和31例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10m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再经2次微绒毛法分离T、B淋巴细胞。细胞凋亡的检测采用Anniex V/PI凋亡检测试剂盒,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百分率,Bcl-2和NF-kB的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1)。(2)SLE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Bcl-2和NF-kB的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组比较(P〈0.01)。结论:由Bcl-2和NF-KB的表达增加导致的SLE患者外周血T、B细胞凋亡紊乱可能参与SLE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T淋巴细胞在体内和体外接受同种抗原刺激后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规律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实验分三个部分.(1)体外实验中以刀豆素A(ConA)10 mg/L刺激C57BL/6小鼠脾细胞并进行培养,然后加入抗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的单克隆抗体阻断细胞增殖,最后检测脾细胞中Survivin表达的情况.(2)通过对Balb/c×C57BL/6杂交F1代小鼠输注C57BL/6小鼠脾细胞建立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模型;并于不同时间点检测供者淋巴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3)选取临床移植肾穿刺活检标本73例,按移植肾Banff 97活检病理学诊断和分级标准对标本进行病理诊断和分级,并检测Survivin表达.结果 ConA刺激后脾细胞中CD3阳性细胞表达Survivin,第3天阳性细胞数目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减少.GVHR小鼠于输注脾细胞后第4天,肝脏门静脉周围和汇管区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并表达Survivin,可维持到第12天;第14天即不能检测到浸润淋巴细胞表达Survivin.对移植肾穿刺活检标本的检测发现,未诊断为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的13例标本淋巴细胞Survivin表达均呈阴性;而诊断为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的60例标本中有44例Survivin表达阳性(7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淋巴细胞激活后可表达Survivin,且表达具有时间依赖性.鉴于T淋巴细胞表达Survivin的特性,移植物内T淋巴细胞表达Survivin可用于鉴别是否存在排斥反应,以及排斥反应所处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各种免疫抑制剂在体外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T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诱导淋巴细胞活化,将霉酚酸酯(MMF)、环孢素A(CsA)、他克莫司(FK506)、西罗莫司、泼尼松(Pred)、达利珠单抗及硫唑嘌呤(Aza)单独或联合加入静止T淋巴细胞和活化T淋巴细胞中共同培养,3d后,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DNA片段化电泳分析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基因扩增方法检测淋巴细胞凋亡发生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培养基中自细胞介素2(IL-2)和Fas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种免疫抑制剂中,仅Pred能明显促进静止T淋巴细胞凋亡。MMF、Aza及Pred均能促使活化T淋巴细胞发生凋亡(P〈0.05,P〈0.01),而CsA、FK506、西罗莫司及达利珠单抗均抑制活化T淋巴细胞的凋亡(P〈0.01)。两种或三种不同的免疫抑制剂同时加入活化T淋巴细胞的培养基中,其凋亡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FK506和CsA能显著抑制活化T淋巴细胞的Fas和IL-2表达(P〈0.05)。结论MMF、Aza及Pred可能通过Fas/FasL信号通路诱导活化T淋巴细胞的凋亡,而CsA和FK506通过抑制IL-2的产生而阻碍活化T淋巴细胞的凋亡,西罗莫司和达利珠单抗则可能通过阻断IL-2的活化效应而抑制活化T淋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猪-猴异种胸腺修饰对受体淋巴细胞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猪淋巴细胞注入猴胸腺内,在胸腺修饰前后,分别分组行猪猴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组:猪淋巴细胞+猴NK细胞+猴T细胞;B组:猪淋巴细胞+猴T细胞;C组:猪淋巴细胞+猴NK细胞。检测细胞增殖及NK细胞活性变化和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结果 胸腺修饰后,A组及B组细胞增殖明显抑制(P〈0.05),IFN-γ及TNF-α分泌明显下降(P〈0.05);C组细胞增殖及IFN-γ及TNF-α分泌均无明显差异(P〉0.05)。单独胸腺修饰前后比较,A组NK细胞杀伤活性均较C组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胸腺修饰对T细胞可产生一定程度功能抑制,并减少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对N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无影响。T细胞可通过细胞因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NK细胞杀伤活性,但抑制T细胞功能对NK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机制.方法 自2005年9月至2006年4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的107例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采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追踪妊娠结局,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方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及 FOXP3(forkhead box p3)的表达变化.结果 107例患者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98例成功妊娠,9例妊娠后在孕早期再次流产,妊娠成功率为91.6%.妊娠成功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high T细胞及FOXP3的表达显著高于妊娠失败患者(P〈0.05).结论 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有较高妊娠成功率,治疗后外周血免疫调节性T细胞尤其CD4+CD25high T细胞的比例及FOXP3表达升高是患者妊娠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LIT)后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对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URSA患者LIT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P0.05)。结果 25例URSA患者经LIT后成功妊娠16例,治疗后所有URSA患者(n=25)和妊娠成功组(n=16)外周血CD3+T细胞、CD4+HLA-DR+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CD4+T和CD3-CD56+NK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前后B细胞和Treg细胞、CD56bright CD16-NK、CD56dimCD16+NK、CD3+CD56+NKT及CD69+NK细胞比例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LIT后外周血T细胞、NK细胞的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CD4+T细胞、CD3-CD56+NK细胞比例降低和CD3+T细胞、活化CD4+T细胞增加也许有利于维持妊娠,T细胞和NK细胞的免疫表型有望作为LIT疗效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患者肾小球炎的细胞类型及其与管周毛细血管(PTC)C4d沉积的关系。 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本中心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后,肾功能异常且病理证实为急性排斥并发小球炎受者51例的肾活检组织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同一活检标本连续切片内T细胞表面标记物CD3、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CD68、体液性排斥特异性标记物C4d、细胞毒T淋巴细胞标记物颗粒酶B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标记物Foxp3的表达情况。根据PTC有无C4d沉积将受者分为C4d阳性组和C4d阴性组,定量计数小球内阳性细胞数,并计算每个小球的平均细胞数。 结果 C4d阳性与C4d阴性的急性排斥受者小球内浸润的炎细胞数分别为17.79±7.70和8.17±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4d阳性急性排斥受者小球内以巨噬细胞浸润为主,与C4d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73±7.03 比2.57±1.22,P < 0.01)。C4d阴性急性排斥受者小球内以T淋巴细胞为主,与C4d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0±2.81比4.05±2.60,P = 0.023)。C4d阴性与C4d阳性急性排斥受者小球内T淋巴细胞都以细胞毒细胞为主 (3.37±2.34比4.27±2.41,P = 0.141),而没有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浸润。 结论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患者小球内炎细胞浸润总数与PTC的C4d沉积有关。C4d阳性患者小球炎细胞数多于C4d阴性患者。C4d阳性患者小球炎细胞以巨噬细胞浸润为主;C4d阴性患者小球炎细胞以T淋巴细胞浸润为主。两组患者小球内T淋巴细胞都以细胞毒细胞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糖蛋白72(TAG72)靶向性嵌合锚定T淋巴细胞的制备方法,并检测它对TAG72阳性肝癌细胞增殖的阻滞效应.方法 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然后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得到CD8+T淋巴细胞.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anti-TAG72-scFv-CD28-pcDNA3.0采用脂质体介导的细胞转染和细胞培养,以制备TAG72靶向性的嵌合锚定T淋巴细胞;将嵌合锚定T淋巴细胞与TAG72阳性肝癌细胞SMMC7721共培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的周期变化,分析嵌合锚定T淋巴细胞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结果 TAG72靶向性嵌合锚定T淋巴细胞可识别肝癌细胞SMMC7721;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嵌合锚定T淋巴细胞可引起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阻滞.结论 TAG72靶向性嵌合锚定T淋巴细胞可特异性识别TAG72阳性肝癌细胞SMMC7721并引起其增殖阻滞.  相似文献   

20.
蜕膜是胚泡植入后的子宫内膜,在雌激素、孕激素以及溶解的组织产物(如组织胺)等作用下形成的母面组织与胎儿面滋养层共同构成母胎界面。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类早期妊娠的蜕膜中含有丰富的骨髓来源样细胞,蜕膜中的细胞均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对胚胎在母体内免遭排异以及正常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三淋巴细胞与妊娠人子宫内膜内存在着较多的T淋巴细胞(包括辅助性T细胞及细胞毒/抑制性T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淋巴集合区,其中也含有许多大颗粒淋巴细胞(LGL)。从胚泡植入子立起,子宫内膜的淋巴细胞即重新组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