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进展期近端胃癌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的110例胃上部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3例行近端胃根治性切除,保留远端胃,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残胃-空肠侧侧吻合、空肠-空肠端侧吻合的双通道消化道重建(双通道吻合组);57例行常规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Roux-en-Y吻合组)。 结果:双通道吻合组与Roux-en-Y吻合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9.4%和98.7%,67.3%和65.7%,15.7%和17.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通道吻合组患者在预防倾倒综合征及反流性食管炎方面明显优于Roux-en-Y吻合组(均P<0.05),两组间在术后梗阻、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患者术后1年的体质量、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方面的变化双通道吻合组均明显优于Roux-en-Y吻合组(均P<0.05)。 结论:保留远端胃,行残胃与空肠双通道吻合治疗胃上部癌符合手术规范,不影响根治原则,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胃上部癌根治术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胃缩口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行胃部分切除术应用胃缩口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36例,远端胃大部切除RouxenY吻合术52例,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空肠端侧吻合21例,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胃吻合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结果本组平均吻合时间25(20~35)min,无手术死亡病例,无一例吻合口漏。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15例(12.6%),其中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4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反流性胃炎2例。无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无倾倒综合征。随访101例,平均随访3(1~4)年,未发现吻合口狭窄。结论胃缩口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简单易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合并糖尿病的远端胃癌患者不同吻合方式对糖尿病的影响。方法回顾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远端胃癌患者43例,其中21例采用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23例采用Billroth I吻合术。结果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患者术后糖尿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行Billroth I吻合的患者。结论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远端胃癌患者,胃大部切除术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可能是较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胃上部癌根治术残胃空肠双通道重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上部癌根治术残胃空肠双通道重建的价值.方法 对25例胃上部癌患者行腹腔镜近端胃大部根治性切除,保留远端残胃,行空肠残胃侧侧吻合、空肠空肠端侧吻合的双通道消化道罩=建术.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240±35)min,切缘阴性,平均清扫淋巴结(22±5)枚,无吻合口漏及狭窄、梗阻等并发症.术后均行钡餐造影,显示大部分钡剂直接进入空肠,少部分经过残胃.十二指肠进入空肠,并在残胃中滞留30~60min,无钡剂反流入食管.随访4~18个月,患者无明显反流性食管炎表现,近期生活质量满意.结论 残胃空肠双通道重建术清扫、切除范围合理,残胃有一定储袋作用,能较好地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和倾倒综合征;保留了十二指肠径路,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是胃上部癌根治术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空腹血糖的雄性自发性糖尿病Goto-Kakizaki(GK)大鼠行胃远端大部切除及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GK大鼠根据术前空腹血糖浓度分为4组(每组8只):A组(血糖10 mmol/L),B组(10~15 mmol/L),C组(15~20 mmol/L),D组(20 mmol/L),均行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检测各组术前及术后1,3,6,12,24周空腹血糖水平和空腹血清胰岛素,计算血糖下降率和监测胰岛素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24周血糖下降率为:A组32.6%,B组44.3%,C组40.3%,D组30.0%。各组术后血清胰岛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仅就血糖控制效果而言,胃远端大部切除及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出现不均一的控制效果,而以术前空腹血糖水平介于10~20 mmol/L的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 对1972年至1998年间20例胃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左、右后外开胸、上腹正中开腹及左颈3切口,食管癌切除、移植结肠至颈部与食管吻合,腹腔结肠与残胃吻合7例;胸腹联合切口,食管癌切除,将残胃、脾、胰体尾移入左胸内,行食管残胃弓上吻合,空肠Roux-en-Y重建消化道3例;食管残胃弓上吻合,空肠Roux-en-Y重建消化道4例;食管空肠Roux-en-Y重建消化道4例;探查并行小肠造瘘术2例。本组食管癌切除率为90.0%(18/20)。总并发症为30.0%(6/2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64.3%和36.4%。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需根据病变部位和病情选择手术方式。胸上段癌采用移植结肠代食管术,胸中、下段癌采用残胃及小肠代食管术,胸下段癌采用选择性小肠代食管术,其方法较为合理。残胃、脾、胰体尾移植入左胸内、食管癌切除、食管残胃吻合、空肠Roux-en-Y重建消化道可供临床作为一种新术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胃切除食管-空肠(残胃)吻合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介绍新型经口底钉座置入装置(OrVil^TM,Covidien)在腹腔镜胃切除食管-空肠或残胃管状吻合术中的应用,探讨其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5例贲门、胃体癌患者及1例贲门部间质瘤患者分别施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加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以及近端胃次全切除加食管-残胃吻合术,用新型OrVil^TM装置经口将底钉座置入食管下端,进行食管-空肠或食管-残胃吻合.结果 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183.3±25.8)min,术中出血(128.3±90.2)ml;术后(4.0±1.1)d恢复胃肠功能当天,行上消化道碘剂造影提示吻合口通畅无狭窄和瘘后开始进食,术后(9.0±2.6)d出院.术后28 d随访,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用OrVil^TM新型装置在食管内放置底钉座,行食管-空肠(残胃)管状吻合安全可靠,近期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8.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残胃或食道空肠双襻加侧侧吻合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施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行食道与空肠双襻吻合空肠与空肠侧侧吻合重建方式45例;远端胃大部切除行残胃与空肠双襻空肠与空肠侧侧吻合重建方式71例,共11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 结果1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无中转手术。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3例(2.6%),经有效胃肠减压,放置营养管支持等保守治疗5~21 d胃排空障碍解除。45例食道与空肠双襻空肠与空肠侧侧吻合重建方式无排空障碍发生。本组发生肺部感染6例(5.2%)、经治疗感染得到控制;发生脑血栓1例(0.8%),经积极有效对症治疗病情稳定;发生房颤4例(3.4%),经对症治疗缓解,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16例病人随访时间截止2018年9月(6 ~109个月),术后肿瘤复发4例(3.4%)。 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残胃或食道空肠双襻加侧侧吻合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病人快速康复,其术后消化吸收功能和病人生活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胃癌全胃切除后间置空肠代胃术与Roux-en-Y吻合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远期并发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由两名研究者以“Gastrectomy”、“Roux-en-Y”和“Interposition”以及“全胃切除”、“间置空肠”为主题词和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和Google Scholer等英文数据库和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对纳入的研究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核对,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计1628例胃癌全胃切除病例,其中消化道重建采用间置空肠代胃术728例,采用Roux-en-Y吻合术954例.与Roux-en-Y吻合术相比,间置空肠代胃术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倾倒综合征发生率(OR=0.19,95%CI:0.11~0.34,P<0.01)、提高预后营养指数(WMD=6.02,95%CI:1.82~10.22,P<0.01)并改善术后体质量减轻程度(WMD=-2.45,95%CI:-3.81~-1.71,P<0.01),而两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Roux-en-Y吻合术相比,全胃切除后采用间置空肠代胃术进行消化道重建的胃癌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0.
全胃切除术后两种代胃术式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单腔空肠间置代胃术(Henley术)和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加P袢型贮袋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在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将31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16例),单腔空肠间置代胃术(Henley术);B组(15例),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加P袢型贮袋。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营养参数及体重变化,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种术式都有一定的“代胃”功能。术后A组血红蛋白(102±11)g/L,总蛋白(6.8±3.9)g/L,体重下降(1.0±1.7)kg;B组血红蛋白(98±12)g/L,总蛋白(6.3±3.0)g/L,体重下降(4.0±2.3)kg;两组总蛋白与体重下降数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血浆营养参数及体重增长指标优于B组。结论间置空肠代胃术是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较为合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