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行腹腔镜肝切除和开腹肝切除各2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总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75.5±43.2)mlVS.(203.5±61.4)ml,t=-8.000,P=0.000],手术时间短[(121.3±31.5)minVS.(141.4±32.2)min,t=-2.093,P=0.042],排气早[(31.2±0.9)hVS.(39.8±0.8)h,t=-33.500,P=0.000],留置引流管时间短[(4.1±2.1)dVS.(6.4±1.9)d,t=-3.810,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9.1±4.4)dVS.(11.6±3.1)d,t=-2.179,P=0.035],但手术费用高[(6815.3±2113.4)元VS.(3732.2±618.4)元,t=6.567,P=0.000],2组并发症[1例V8.3例,x2=0.275,P=0.600]和总费用[(14677.2±5444.3)元VS.(15123.3±4388.4)元,t=-0.299,P=0.766]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ISR手术的27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行开腹ISR手术的41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肿瘤相关指标、术后肛门功能及预后。结果腹腔镜组均顺利完成ISR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242.2±42.5)min比(199.1±44.3)min,P=0.000],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150.5±102.2)ml比(258.4±149.2)ml,P=0.002],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9±1.1)d比(3.6±1.5)d,P=-0.032]和恢复正常饮食时间[(6.6±1.2)d比(7.5±1.7)d,P=0.012]及术后住院时间[(7.7±1.4)d比(9.1±2.4)d,P=0.006]均明显缩短。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淋巴结清扫数量[(14.1±4.1)枚比(16.4±6.8)枚,P=0.113]、远切缘长度[(1.4±0.7)cm比(1.6±0.8)cm,P=0-311]及环周切缘阳性率[7.4%(2/27)比2.4%(1/41),P=0.709]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术后肛门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0.05)。结论腹腔镜ISR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可取得与开腹手术相似的肿瘤根治效果,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巨脾切除的适应证与手术疗效。方法对23例腹腔镜巨脾切除病例与53例腹腔镜普通大小脾脏切除及35例开腹巨脾切除病例的手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本组腹腔镜巨脾切除23例,其中3例同时行腹腔镜巨脾切除伴责门周围血管离断术,9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无手术死亡,其中2例中转开腹。巨脾组和普通组相比,手术时间长[(142±29)min vs(92±18)min]和术中出血量多[(540±90)ml vs(210±80)ml](P均〈0.05).术后住院时间、腹腔引流置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率方面没有差异。巨脾组与开腹组相比,术后腹腔镜引流置管时间[(4.7±0.5)d vs(7.7±0.9)d]和术后住院时间[(5.7+0.5)d vs(8.4±0.9)d]短,术后并发症少(4.3%vs11.4%)(P均〈0.05),但术中出血和手术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完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脾功能亢进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2月-2012年12月对40例脾亢合并胆囊结石分别行完全腹腔镜和开腹脾脏联合胆囊切除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28.5±15.0)min与开腹组(227.5±14.2)min无统计学差异(t=-0.217,P=0.830),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817.8±34.3)ml,显著少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875.6±70.7)ml(t=3.295,P=0.002)。2组均无术中并发症。腹腔镜组术后胸腔积液3例,穿刺孔出血1例;开腹组术后胸腔积液2例,切口感染2例,腹腔积液1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4/20)和25%(5/20),无统计学差异(Fisher’s检验,P=1.000)。腹腔镜组住院时间(13.0±0.9)d,显著短于开腹组(14.0±1.1)d(t=3.147,P=0.003)。40例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8个月,2组脾功能亢进均得到纠正,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腹腔镜组6例,开腹组5例门静脉血栓形成,口服华法令片和肠溶阿司匹林胶囊控制。结论完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胆囊切除治疗脾功能亢进合并胆囊结石在疗效上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媲美,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5.
王文静  唐勇  张宇  陈庆  万赤丹 《腹部外科》2014,27(5):373-376
目的比较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行腹腔镜和开腹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效果,评估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开展的腹腔镜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splenectomy plus pericardial devascular—ization,18)103例病人和开腹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open splenectomy plus perieardial devas—cularization,0S)11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均获得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半年内无明显并发症。LS组中转开腹2例(中转率为1.9%)。LS组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OS组[(334.2±41.2)rain与(241.7±49.1)min,P=0.027];而LS组与OS组比较,术中出血量[(793.3±113.2)ml与(914.5±89.1)ml,P=0.009]、术后腹腔总引流量[(834.1±95.4)ml与(1008.1±126.2)ml,P=0.016]均明显减少,术后排气时间E(42.7±9.3)h与(56.3±7.1)h,P=0.01]、术后住院时间[(7.5±0.9)d与(8.9±0.9)d,P=0.043]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行腹腔镜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安全有效,比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微创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成人I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1例成人I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均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n=21例)和开腹组(n=2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无死亡病例发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245.51±53.23)min vs(165.38±35.52)min,P<0.001],但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120.21±45.42)mL vs(165.75±56.13)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62±0.81)d vs(3.38±0.67)d]、术后饮食恢复时间[(6.53±1.71)d vs(8.24±1.95)d]、术后住院时间[(10.24±3.82)d vs(13.95±3.62)d]方面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4/21 vs 5/20,P=0.65)。结论 腹腔镜下施行胆总管囊肿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同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有条件的医院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分别接受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单孔腹腔镜组,45例)和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腹腔镜组,48例),分别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h和24h)疼痛评分、止疼药物的应用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对切口的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术前的一般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传统腹腔镜组[(59.11±14.15)min比(40.21±11.11)min.P=0.00],术后6h疼痛评分及止痛药物应用率均明显低于传统腹腔镜组[6h疼痛评分:(3.33±1.41)分比(4.60±1.30)分,P=O.00;止痛药物应用率:6.67%(3/45)比31.25%(15/48),P=O.04],术后患者对切口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传统腹腔镜组[(4.76±6.00)分比(2.60±0.76)分,P=O.02]。单孔腹腔镜组和传统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疼痛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14.67±4.80)mL比(13.85±3.85)mL,P=-O.36;24h疼痛评分:(1.60±0.65)分比(1.80~0.70)分,/9=-0.14;术后住院时间:(3.11±0.77)d比(3.06±0.67)d,P=O.75]。2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孔腹腔镜较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轻术后疼痛,美容效果好,且并不增加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外伤穿孔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2005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42例结直肠外伤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20例行腹腔镜治疗(腹腔镜组)。手术方式包括单纯穿孔修补术和穿孔肠段切除、近端结肠造瘘、远端封闭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较开腹组手术时间缩短[(72±36) min比(128±52) min],术中出血量减少[(21.2±3.6) ml比(62.6±8.8) ml],术后排气时间[(1.7±0.6) d比(3.5±1.2) d]加快,术后住院时间缩短[(7.3±1.8) d比(13.6±3.9)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35.0%(7/20)比72.7%(16/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外伤穿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接受外科根治性全胃切除术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69例,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70例。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临床TNM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是接受同一组医师手术。结果69例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或腹腔镜辅助,无手术死亡。平均切口长度4.3cm,较开腹15.1Cm短;平均手术时间(305.0±60.2)min,较开腹组(263.6±30.6)min长;平均术中出血(142.3±82.-3)ml,较开腹组(35213±153.2)ml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4.2±1.5)d,较开腹组(9.4±3.5)d短,术后平均住院(10.22±2.5)d,较开腹组(13.1±4.6)d短,两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24.3±12.2)枚,开腹组(25.1±10.9)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2%,开腹组12.9%,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24个月,两组均无肿瘤复发和死亡病例。结论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中部癌安全可行,并能达到肿瘤根治的要求,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术与开腹右半肝切除术治疗右肝肿瘤的围手术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右半肝肿瘤行右半肝切除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组(15例)和开腹右半肝切除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疗效。结果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组与开腹右半肝切除组在切口长度[(8.93±1.53)cm vs(22.62±2.56)cm,t=19.992,P0.05]、手术时间[(305.67±42.96)min vs(254.29±53.53)min,t=-3.073,P0.05]及术中出血量[(386.67±201.31)mL vs(747.62±451.24)mL,t=3.242,P0.05]方面,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开腹右半肝切除组相比,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组术后胃肠道通气时间[(2.60±1.30)d vs(9.24±4.22)d,t=2.107,P0.05]、术后住院时间[(10.93±2.28)d vs(14.71±5.17)d,t=2.971,P0.05]及并发症发生率(13.33%vs 47.62%,χ~2=4.629,P0.05)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第一肝门阻断,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组为2例,开腹右半肝切除组为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4,P0.05);术后标本肿瘤切缘,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组为(8.13±3.74)mm,开腹右半肝切除组为(10.24±4.12)mm,组间差异学无统计学意义(t=1.569,P0.05)。结论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治疗右肝肿瘤方法可行,较开腹右半肝切除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术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