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illroth-Ⅱ术后输入襻梗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illroth-Ⅱ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输入襻梗阻的病因、预防、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组共15例输入襻梗阻,对患者的手术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典型的不完全性输入襻梗阻表现为上腹胀痛、上腹部可触及肿大的肠襻、恶心、腹部阵发性绞痛,其后喷射性呕吐大量含胆汁的液体,呕吐后症状立刻缓解,肿大的肠襻不能再触及.15例均再次剖腹手术,术中见输入襻不同程度的扩张,7例行Braun吻合术,8例行Roux-en-Y吻合术.本组无术后严重合并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术后均顺利恢复,梗阻症状消失.术后追踪观察3~10年,全部15例的残胃及吻合口均无溃疡,胃镜检查未见胆汁返流.结论 严格遵守正确的手术操作常规是预防输入襻梗阴的关键;诊断明确后,应尽早再手术;Braun吻合术、Roux-en-Y吻合术为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输入袢坏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病人均经两次手术而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关键是防止和及时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急性梗阻。简短剖腹探查术是处理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输入袢坏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病人均经两次手术而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关键是防止和及时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急性梗阻。简短剖腹探查术是处理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胃切除术后非离断式Roux-en-Y消化道重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非离断式Roux-en-Y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4年5月至2002年4月的15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施行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A组)53例,Roux-en-Y吻合术(B组)37例,BillrothⅡ吻合术(C组)62例。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是在传统的BillrothⅡ术式基础上,在空肠输入袢与输出袢之间加作空肠-空肠Braun吻合,同时对靠近胃肠吻合口的输入袢用10号丝线束扎阻断。将3种吻合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全组术后随访均在6个月以上,术后近期内并发症发生率A、B、C组分别为9.4%、13.5%和16.1%,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碱性反流性胃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9%、5.4%和33.9%,A、B组均明显低于C组(P<0.01);Roux潴留综合征A组无1例发生,B组发生率为24.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组总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3%、43.2%和50.0%,A组显著低于B、C组(P<0.01)。同时发现,术后体重下降者在C组较A组更为常见(P<0.01)。结论非离断式Roux术在保留传统Roux术式抗反流优点的同时,克服了传统术式易发生Roux潴留综合征的弊病,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5.
胃大部切除,结肠前胃空肠吻合诸方法,均应将输出袢置于输入袢之前。一旦吻合错误,可造成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笔者近10年来见到2例因毕Ⅱ式结肠前错误吻合造成的输入输出袢梗阻患者,现报告并讨论如下。例1.男,35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做胃大部切除结肠前胃空肠吻合(Moynihan氏术式)。术后14小时发生上腹部剧痛,腰痛伴有腰部束带感,呕吐胃内容物无胆汁。腹部检查发现上腹部有包块,压痛明显,血胰淀粉酶600索氏单位。再次手术检查见吻合有误,空肠输出袢错置于输入袢之后,近端输入空肠袢呈逆时针扭转,长度10cm,输入空肠有明显坏死,空肠及十二指肠肠管扩张,胰腺充血水肿,周围及结肠旁,侧腹膜有大片出血点及瘀斑。解除原来压迫肠袢,切除坏死部分肠袢,于结肠前行路氏y型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PD)引起的胆道梗阻的合理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年来收治的22例JPPD导致胆道梗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14例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8例通过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确诊;1例行单纯憩室切除术,2例行憩室切除+胆道探查术+T管引流术,15例行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胆道探查术+T管引流术,3例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0例获随访1.5~10年,恢复良好。结论:对于JPPD引起的胆道梗阻,MRCP是目前确诊最佳方法,单纯憩室切除术最为理想;Billroth Ⅱ胃大部切除术+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简单、安全、有效、应用最为广泛;Oddi括约肌狭窄者,可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3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2011年9月完成的胃癌手术147例,按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袢式Braun吻合术组、Roux-en-Y食管(胃)空肠吻合术组、改良Roux-en-Y食管(胃)空肠吻合术组(改良组)。比较各组患者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Visick分级指数。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消化道重建吻合完成时间Roux-en-Y吻合术组长于Braun吻合术组和改良组。Braun吻合术组的吻合口溃疡、碱性反流胃炎、倾倒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高于Roux-en-Y吻合术组及改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oux-en-Y吻合术组的Roux-en-Y滞留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改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Visick分级改良组Ⅰ级例数明显高于另外两组,Ⅲ级例数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Roux-en-Y食管(胃)空肠吻合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胃癌术后消化道重建较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早期诊断急性输入袢梗阻是毕氏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并严重的并发症,其病因与防治文献已有较多报道。笔者自1989年1月至1999年6月,共诊治急性输入袢梗阻12例,现报告如下,并着重讨论其早期诊断问题。1临床资料全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30~74岁。术后1月~30年发病。临床均表现为上腹胀痛,进食后15~30分钟呕吐,呕吐物不含胆汁。入院时表现腹膜炎征象3例,巩膜黄染4例,上腹部饱满或触及囊性肿块7例。7例行X线检查,其中5例见中上腹或右上腹致密影,1例见多个液平。1例作胃肠钡餐输出袢通畅,输入袢不显影。7例B超检查发现胰下方扩张的长管…  相似文献   

9.
吴祥德  李海平 《腹部外科》1995,8(3):132-132
输入袢梗阻表现为急性胰腺炎的病例报告吴祥德,李海平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急性完全性输入袢梗阻不甚多见,而表现为急性胰腺炎的更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胃窦癌根治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输入袢梗阻,临床表现为典型的急性胰腺炎,虽经再次手术抢救成功。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6月手术治疗16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8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8例患者于术中明确诊断;术前诊断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7例,合并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的5例。1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小肠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7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3例,行胃窦部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2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修补+十二指肠造瘘+空肠造瘘术4例。平均手术时间115min,平均住院时间8d,平均术后9d开始进食流质。术后肺部感染4例,十二指肠漏2例,术后吻合口出血1例,切口感染3例。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CT及B超等辅助检查对于该病的诊断十分重要,对于胆囊严重炎症粘连者,特别是合并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者行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效果良好,对于胆囊炎症较轻者,可考虑行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修补+空肠造瘘术,十二指肠球部结石梗阻患者可经胃窦切开取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胆道恶性梗阻需行胆肠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21例(改良组),同期行经典Roux-en-Y胆肠吻合术15例(经典组)。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在传统袢式吻合的基础上作了两项改进:①不切断空肠,输入袢和输出袢之间行侧侧吻合;②近段输入袢空肠结扎,阻断肠内容物进入肠道。观察两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返流性胆管炎减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术中胆肠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返流性胆管炎发生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减黄效果均明显,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尤其适用于高龄无法行根治性手术的恶性胆道肿瘤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远端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方法很多,各有优劣。Uncut-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保留了输入袢蠕动的连续性,可以减少术后滞留综合征、胆汁返流等不适。此手术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包括胃-空肠吻合、空肠空肠吻合(Braun’s吻合)及不切断的输入袢阻断。5例患者术后造影提示Uncut-Roux-en-Y吻合术后滞留综合征的发生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合并糖尿病的远端胃癌患者不同吻合方式对糖尿病的影响。方法回顾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远端胃癌患者43例,其中21例采用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23例采用Billroth I吻合术。结果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患者术后糖尿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行Billroth I吻合的患者。结论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远端胃癌患者,胃大部切除术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可能是较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术式17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76例全胃切除病例,24例行食道十二指肠吻合术,46例行食道空肠袢端侧吻合并空肠侧侧吻合术,52例行食道空肠Roux-en-Y吻合术,54例行食道P型空肠袢Roux-en-Y吻合术。术后主要观察吻合口瘘,临床症状,近、远期并发症,营养状况等,发现食道P型空肠袢Roux-en-Y吻合术明显优于其它三种术式,是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Roux-en-Y吻合术与毕Ⅱ+Braun吻合术治疗远端胃癌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间确诊的远端胃癌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法将所有患者分为Roux-en-Y式吻合术组(A组)与毕Ⅱ+Braun式吻合术组(B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消化道重建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胃肠道功能。比较两组并发症,如腹泻、腹腔出血、吻合口瘘、反流性食管炎与残胃炎等。结果 Roux-en-Y吻合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消化道重建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与手术时间明显小于毕Ⅱ+Braun吻合术组;而Roux-en-Y吻合术组的住院时间与毕Ⅱ+Braun吻合术组差异不明显。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GSRS评分均明显减小;在术后6个月,Roux-en-Y吻合术组GSRS评分明显低于毕Ⅱ+Braun吻合术组。Roux-en-Y吻合术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11.67%,明显小于毕Ⅱ+Braun吻合术组(25.00%)。结论 Roux-en-Y吻合术在远端胃癌根治术胃功能重建中疗效显著,不但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在远端胃大部切除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科室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31例远端胃癌行Roux-en-Y消化道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吻合口漏、十二指肠残端瘘、输入空肠段梗阻及倾倒综合征发生。28例(90.3%) 患者术后半年进食3~4次/d,每餐量150~400 g;血红蛋白110~150 g/L,血清白蛋白38~50 g/L;24例 (77.4%) 患者体质量恢复或超过术前水平。胃镜检查未发现反流性食管炎,有残胃炎表现者3例,但无临床症状。结论 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可成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消化道重建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17.
胃术后因胃肠吻合口及输入与输出肠袢发生的并发症不少见。据报道因吻合口输入与输出肠袢梗阻需行再次手术探查的约1.5~2.0%。如同时并有顽固性硷性胆汁性反流的病例,再次手术率还将提高。单纯吻合口梗阻较少见,最常见的是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后的输入肠袢的梗阻,其次是输出肠袢的梗阻。毕Ⅰ式吻合口梗阻不多见,临床表现亦较易诊断。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后,约有50%以上的患者有胆汁反流,毕Ⅰ式术后虽也有胆汁反流,但临床表现很轻,合理调节饮食后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25年来对147例行改进的胃大部切除术病人的疗效,手术操作方法和体会,作者认为,改进的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并可预防或减少倾倒综合征,输入袢梗阻,内疝,吻合口瘘等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肠Roux-en-Y吻合术的应用体会。方法对16例经腹腔镜探查不能行切除术的胰头癌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胆肠Roux-en-Y吻合术。手术时间(122.02±2.08)min,术中失血量(79.52±2.58)m L,腹腔引流量(78.25~5.58)m L,术后住院时间(4.70±0.12)d,顺利出院。全部患者获随访6个月,无1例发生肠粘连梗阻。胆肠吻合口狭窄1例,经皮肝穿胆肠吻合口气囊扩张后恢复通畅。结论对经腹腔镜探查不能行切除术的胰头癌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但须规范进行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20.
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内疝,因很少能获早期确诊致死亡率高达40%。我们先后为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者合并溃疡出血或幽门梗阻)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毕罗Ⅱ式),结肠后输入袢对胃大弯胃空肠吻合术治疗,术后因有不全梗阻表现,分别于5天~1年行再次手术,证实有内疝发生。本文就其发生原因、早期诊断及防治意见简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