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联合肝叶及肝门部血管切除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的74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74例患者均行手术探查,手术根治性切除33例(44.6%),其中26例联合部分肝切除及血管切除重建;行姑息性切除19例(25.7%);行内引流或外引流术22例(29.7%).结果 联合肝叶及肝门部血管切除的根治性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姑息性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引流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根治性切除术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64%、49%;姑息性手术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6%、25%、19%;引流手术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3%、15%、0.结论 根治性切除组的生存率较姑息性手术及引流手术组明显提高,合并肝叶、肝门血管切除可提高肝门胆管癌的手术根治率和生存率;联合肝叶切除有利于肝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附6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位胆管癌的外科手术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提高对高位胆管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61例高位胆管癌的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高位胆管癌按Bismuth—eorlitte分型,Ⅰ型5例,Ⅱ型12例,Ⅲa型10例,Ⅲb型8例,Ⅳ型26例。根治切除31例,姑息手术13例,内引流13例,PTCD4例。根治切除组平均中位生存期29.3个月,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39.3%,3.6%。姑息手术组平均中位生存期18.9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9.1%,0%。内引流组平均中位生存期4.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20%,0%,0%。根治手术组生存率高于姑息手术组(x^2=14.20,P=0.0002)。姑息手术组术后生存率高于内引流组(x^2=4.68,P=0.03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切缘阳性,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外科根治手术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唯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及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并分析其随访结果。方法:75例肝门部胆管癌中,行根治性手术45例,姑息性手术23例,保守治疗7例。根治性切除的45r例中,根据Bismuth-Corlette分型法分为Ⅰ型5例(11%),Ⅱ型25例(55%),Ⅲa型3例(7%),Ⅲb型9例(20%),Ⅳ型,3例(7%)。结果:根治性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姑息性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7个月,保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3月,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性手术组术后1年存活率达68.7%,3年存活率21.8%;姑息性手术组1年存活率为56.5%,3年存活率为0;保守治疗组1年存活率为15.0%,3年存活率为0,根治性手术组明显优于姑息胜切除组,姑息性切除组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应积极争取根治性切除,对于不能切除的病例应给予姑息性切除,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附9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年余收治的96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65例(R0 28例,R1 2例,R2 4例,胆道引流术31例),介入引流31例(PTCD 5例,胆道支架置放术26例),切除术后联合治疗33例(放射治疗18例,经肝动脉灌注化疗15例)。结果:术后生存的95例中获得随访88例,随访率为92.6%,平均随访时间26(2~99)个月。(1)根治性切除组、姑息性切除组、手术引流组、介入引流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5,15.5,11.5,11个月,根治性切除组优于姑息性切除组(t=8.70,P<0.01),姑息性切除组优于手术引流组(t=4.31,P<0.01),介入引流组与手术引流组相似(t=1.31,P>0.05)。(2)R0 切除联合放化疗组平均生存期为27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45%,15%;R0未联合放化疗组平均生存期为24个月,1,3,5年生存率为50%,12.5%,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t=2.37,P<0.05; χ=3.88,P=0.049)。(3)胆红素≥400 μmol/L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胆红素<400 μmol/L者(P<0.05)。结论:根治性切除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最有效的方法。手术引流和介入引流治疗效果相似,但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当总胆红素≥400 μmol/L时,手术前应作减黄处理。手术切除联合放疗、介入化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9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方式分为3组:根治性切除组(n=23),姑息性切除组(n=44),外引流手术组(n=22).对3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生存率、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根治组术后并发症高于引流组(P<0.05),其与姑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围手术期死亡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2、3年生存率比较根治组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生存质量比较根治组显著性高于姑息组及引流组(P<0.01),姑息组生存质量又显著性高于引流组(P<0.01).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能提高远期生存率,同时能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对不能根治切除的病人,应争取行姑息性切除,亦可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放射介入、姑息手术以及姑息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3种方法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1994年3月-2005年10月,我院对103例无法切除的胰腺癌分别行放射介入(经肝穿刺置管内引流组,15例),胆肠、胃肠吻合术(姑息手术组,60例)及姑息手术同时行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姑息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组,28例)。结果姑息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组术前的疼痛的21例术后疼痛部分缓解率及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4.3%(3/21)及76.2%(16/21),显著高于其他2组(x^2=6.305,P=0.012;x^2=4.525,P=0.033)。姑息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组的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显著长于姑息手术组(7个月)及经肝穿刺置管内引流组(2个月)(P=0.0005)。结论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晚期胰腺癌可行经肝穿刺置管内引流治疗,姑息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在延长生存期的同时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病例的外科治疗手段,分析肝脏切除同时进行门静脉或肝动脉重建在进展期病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2007年1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104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104例患者均行手术探查,手术根治性切除51例(49.O%),其中合并肝门部血管切除重建13例,姑息性切除25例(24O%),引流手术28例(26.9%)。根治手术组中位生存期27个月,姑息性切除组中位生存期16个月,引流组中位生存期11个月。根治性手术组1年生存率76%,3年生存率51%,5年生存率38%;姑息性手术组1年生存率61%,3年生存率35%,5年生存率21%;引流手术组1年生存率33%,3年生存率2.1%,5年生存率为0。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联合肝叶切除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方式、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3月6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联合左半肝切除23例,右半肝切除9例,尾状叶切除3例,右三叶、右前叶切除各4例,姑息性切除15例,内引流术4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外引流术5例。结果死亡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7.31%(25/67)。联合肝叶切除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31.1个月,高于姑息性切除组(15.8个月)。联合肝叶切除组的1、3、5年存活率为78.5%、48.3%和29%,姑息性切除组的1、3、5年存活率为43.5%、6.8%、0。术后随访率67.16%(45/67)。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应积极手术切除治疗,对无明显手术禁忌证的患者行包括肿瘤切除的联合肝叶切除的扩大根治术可延长患者存活期;围手术期正确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Ⅲ型肝门胆管癌的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70例Ⅲ型肝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0例患者中,行手术切除60例,行姑息性支架或u管支撑引流49例,行经皮经肝胆管外引流14例,未治疗47例。60例手术切除患者中,R0切除50例,R1切除10例。手术切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手术切缘(HR=4.621,95% CI:1.907-11.199,P=0.001)、肝叶切除(HR=3.003,95% CI:1.373-6.569,P=0.006)及淋巴结转移(HR=2.792,95% CI:1.393-5.598,P=0.004)与预后均相关。所有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治疗方法【R0切除(HR=0.177,95% CI:0.081-0.035,P〈0.001),未治疗(舰=5.568,95% CI:2.733-11.342,P〈0.001)]及血管侵犯(HR=I.667,95% CI:1.152-2.412,P=-0.007)与预后均相关。结论治疗方式与血管是否受侵犯与Ⅲ型肝门胆管癌的预后相关;可行手术切除患者中联合肝叶切除、R0切除及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8年期间收治的81例肝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1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中男55例,女26例;年龄38~72岁,平均57.5岁。术前依据MRCP结果,按Bismuth-Corlette分型,Ⅰ型5例,Ⅱ型15例,Ⅲa型14例,Ⅲb型14例,Ⅳ型33例,术中探查发现有15例与术前MRCP分型不符(Ⅱ型5例,Ⅲ型8例,Ⅳ型2例)。根治手术22例,姑息手术17例,内引流21例,外引流21例,各手术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根治手术为54.5%(12/22),姑息手术为58.8%(10/17),内引流为23.8%(5/21),外引流为66.7%(14/21),内引流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余三者(P<0.01),其余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手术、姑息手术、内引流及外引流的中位生存期(月)分别是29.5、13.8、10.5、8.3;1、2、3、5年生存率分别是75.0%、60.0%、38.3%、2.6%,72.7%、26.5%、4.2%、0,50.5%、15.8%2.2%、0,30.6%、8.5%、0、0。根治手术生存率高于姑息手术(χ2=14.20,P=0.000 3),姑息手术高于内引流(χ2=4.50,P=0.040 5),内引流高于外引流(χ2=4.45,P=0.040 1)。结论 Bismuth-Corlette分型可指导手术方式选择,但最终的分型和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术中探查的情况决定,根治性切除是影响肝门胆管癌患者疗效的主要因素,对无法切除的肝门胆管癌以支撑T管加盆式吻合内引流为首选,尽量避免外引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85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有7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4月(2月~5.5年)。手术切除28例,中位生存时间为20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28.6%、3.6%;手术引流31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1月,1年生存率为29.0%,无3年生存者,手术切除组疗效优于手术引流组(P〈0.05)。介入引流26例,中位生存时间为8月,1年生存率为38.5%,介入引流组疗效与手术引流组相似(P〉0.05)。手术切除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8例,中位生存时间为22月;单纯手术切除20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6月,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治性切除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最有效的方法。手术引流与介入引流治疗效果相似,但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切除联合介入化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Zhou NX  Huang ZQ  Zhang WZ  Huang XQ  Wang J  Liu R  Ji WB  Xiao M  Meng XF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3):1599-1603
目的 综合分析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分型、病理学特征、不同手术方式及其远期疗效,探讨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疗效及长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402例肝门部胆管癌进行回顾分析,对其临床分型、病理特征、不同手术方式及随诊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在Bismuth—Corlette分Ⅳ型的基础上,将来自于肝内大胆管的肝门部胆管癌增定为Ⅴ型(Ⅴa型,Ⅴb型),并综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402例患者中,行手术切除198例,其中根治性切除(R0)102例(占51.5%),姑息性切除(R1、R2)96例(占48.5%)。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8例,单纯引流术161例,未手术35例。术后1、3、5年生存率:根治性切除组分别为80.3%、41.9%和33.3%,姑息性切除组分别为53.2%、19.6%和14.7%,单纯引流组分别为26.7%、3.3%和0,未手术组分别为9.8%、0和0,根治性切除组和姑息性切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中淋巴结阴性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淋巴结阳性者(P〈0.05)。1例手术死亡(0.3%),132例出现手术并发症(36.1%)。结论 源于肝内型的肝门部胆管癌Ⅴ型(Ⅴa型或Ⅴb型)有较高的手术根治切除率,预后也较好;肝门部胆管癌分化程度与手术预后明显相关,高分化组明显优于低分化组;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只有根治性切除才能获得最佳疗效,联合肝叶、血管、淋巴结等切除的扩大根治术可延长患者生存期。肝移植治疗对胆管癌术后高复发率的问题至今未能解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手术与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93例行手术或介入(PTCD或ERCP置入内撑支架)治疗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介入与手术治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5月和11.3月,两者总体生存曲线位置相似(P〉0.05);手术组术后并发症肝功能衰竭2例,吻合漏3例,切口感染3例,平均住院时间为27d,平均住院费用超过5万元。而介入治疗组病入无腹部切口引起疼痛,亦无上述的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13.5天。平均住院费用为2万元左右。两组间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微创介入方法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生存时间与手术治疗相近。同时具有肝功能改善明显、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因此它可以成为姑息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67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除32例,手术切除率为47.7%。1,3年生存率分别为78.6%,17%。各类引流组35例,1年生存率为55.3%、3年生存率为0,手术切除组疗效优于姑息引流组(P〈0.05)。结论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最有效的方法。对于不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充分合理的内外引流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一医疗组手术治疗的8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并根据黄疸程度及剩余肝脏体积进行术前辅助治疗,行PTCD 19例、门静脉栓塞4例.基本手术方式为肝门部胆管癌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并常规放置支撑管引流6个月.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88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中,58例(含11例PTCD治疗者)行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其中43例(含4例术前门静脉栓塞者)为R0切除,15例为姑息性切除;30例行内和(或)外引流术.联合肝切除22例(包括左半肝切除9例、扩大左半肝切除2例、左半肝联合尾状叶切除7例、右半肝切除4例),联合胰头十二指肠切除7例,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3例(重建2例),联合门静脉管壁部分切除2例.按改良Bismuth-Corlette分型,88例患者中Ⅰ型17例、Ⅱ型19例、Ⅲa型21例、Ⅲb型20例、Ⅳ型11例.58例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患者中,19例出现各种术后并发症,2例术后30 d内死亡.本组共73例患者获得随访,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5%、28.8%、11.0%.37例R0切除患者、14例姑息性切除患者及22例引流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94.6%、78.6%、18.2%;3年生存率分别为43.2%、35.7%、0;5年生存率分别为18.9%、7.1%、0.R0切除患者生存率高于姑息性切除患者(x2=4.77,P<0.05);姑息性切除患者生存率高于内和(或)外引流患者(x2=13.26,P<0.05).结论 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应力求R0切除,尽量避免单纯性胆汁引流;术前充分而高效的肝功能恢复与储备能确保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肝外胆管癌的外科及综合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提高胆管癌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3月至2004年10月间我们收治78例胆管癌病人的外科治疗及部分病人配合化疗、放射、免疫等治疗的疗效。结果胆管癌切除率占60.3%,其中切缘阴性根治切除术占35%。手术切除的18例肝脏标本中,肝组织侵犯达11例(60%)。切缘阴性骨骼化根治切除术组1年、2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75.7%、51.5%和32.6%,姑息性切除组分别为38%、10%和0。直接胆肠吻合术或内镜下放置胆管支架内引流组,术后生存2~11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6±2.8)个月,手术或仅经皮肝穿刺行外引流组,生存时间为1~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3.6±1.8)个月。经过上述治疗后,4例为内引流全身化疗病人,平均生存时间为(7.5±2.2)个月,无显著效果;5例为内引流行区域性化疗病人平均生存时间为(11±4.3)个月,较相应无区域化疗者(6±2.8个月)明显延长(P〈0.001)。内引流术后伽玛射线放射治疗11例平均生存时间为(11.7±3.1)个月,较相应无伽玛射线放射治疗者(6±2.8个月)明显延长(P〈0.001)。结论肝外胆管癌治疗效果尚不理想,提高肝外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是提高疗效重要途径之一,但必须选择好扩大根治的适应证。对于无法根治切除者,配合局部区域化疗及三维适形为基础的定位放疗也能起到一定延长生命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侵犯血管的肝门部胆管癌(HCCA)根治术同时联合肝叶及入肝血管切除和重建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徐州医学院附属宿迁医院/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同时侵犯肝门部肝动脉和门静脉的HCCA患者,根据对患者手术创伤耐受程度的评估、营养状况及家属的意愿,其中33例行HCCA根治术+肝叶切除+肝动脉和门静脉联合切除重建术即R0切除(简称联合切除组),29例仅行姑息性胆管肿瘤切除和(或)内引流减黄手术即R1~2切除(简称姑息手术组)。结果联合切除组和姑息手术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3个月和9.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85%比26.32%、66.67%比15.79%和42.42%比0,联合切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和1、2、3年生存率长于或高于姑息手术组(t=4.470、P=0.000。χ2值分别为28.338、20.348和15.891,均P=0.000)。联合切除组33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27.27%),姑息手术组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17.24%),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8,P=0.346)。联合切除组术后第12天有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围手术期死亡率为3.03%,姑息手术组围手术期无死亡者,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3,P=0.345)。结论联合肝叶切除及血管切除重建可明显提高HCCA根治性(R0)切除率,并能提高HCCA患者的1、2、3年生存率。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和联合肝叶切除的并发症是可控的,不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舞钢市人民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肝门部胆管患者的病历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92例患者中手术治疗79例,包括根治性性切除28例、姑息性切除18例、内引流或外引流术33例。另有7例行PTCD置管,6例放弃治疗。结果:手术病死率1.1%,根治性切除率35.4%,根治性切除的患者1、3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78.6%、50%和28.6%。姑息性切除的切除率22.8%,姑息性切除的患者1、3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55.6%、22.2%和11.1%。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两组患者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除的生存率则明显高于各种引流术和介入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手术目前仍是肝门部胆管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肝门部胆管癌的预后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手术治疗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各种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1例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根治性切除7例(其中合并肝叶切除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姑息性切除11例(其中内引流8例,外引流3例),单纯剖腹探查3例.随访14例,随访率达66.7%,根治性切除组存活时间为8~33个月,平均为16个月,现仍存活1例;姑息性手术组存活时间为2.5~20个月,平均8个月;单纯剖腹探查组均在术后3个月内死亡.结论:对肝门部胆管癌应尽量行根治性切除或扩大切除术,对不能切除者应争取行内、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20.
不能切除的胆管癌的胆道引流术(附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胆道引流治疗不能切除的胆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经胆道引流手术治疗的不能切除的胆管癌80例的临床资料及生存情况,其中肝门部胆管癌49例(61.3%),胆总管中上段癌9例(11.2%),胆总管下段癌22例(27.5%).手术方式包括胆肠吻合的内引流术,U或T管外引流,或两者联用。结果:15%的病例术后早期出现并发症,手术死亡率为10%。术后随访:肝门部胆管癌、胆总管中上段癌及胆总管下段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10、5.50和9.50个月。胆总管中上段癌无1年以上生存者,肝门部胆管癌和胆总管下段癌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7.39%、38.54%,6.59%、8.97%和2.10%、0。结论:胆道引流手术是治疗不能切除胆管癌的一种重要方法,可获良好的姑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