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COX-2和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分别为71.95%和64.63%,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均明显增高(均P〈0.001);COX-2和Ki67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及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均P〈0.05);Ki67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显示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O.05)。结论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均增高,两者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对两者进行联合检测可反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CD166)的表达及其与凋亡抑制蛋白Bcl-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关系,探讨ALCAM/CD16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二步法检测9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30例癌旁非瘤乳腺上皮组织中ALCAM/CD166及Bcl-2、Ki-67蛋白表达的情况,分析ALCAM/CD166蛋白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组织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关系以及其与Bcl-2、Ki-67的相关性。结果 1在9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LCAM/CD16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9.2%(76/96),明显高于其在癌旁非瘤乳腺上皮组织中的1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ALCAM/CD166蛋白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组织病理学分级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ALCAM/CD166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307,P=0.001),而与Ki-67蛋白表达无关(rs=0.064,P=0.475)。结论 ALCAM/CD166蛋白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凋亡及转移有关,可能成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E-钙黏附蛋白(E-ca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30例乳腺导管内癌、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VEGF和E-cad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在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46.6%、72.8%,乳腺单纯性增生与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3%、50.0%、65.7%,乳腺单纯性增生与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在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3.3%、43.30%、32.8%,乳腺单纯性增生与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VEGF、E-ca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年龄、肿瘤大小无关。COX-2、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4,P〈0.01),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R=-0.26,P〈0.05)。结论:COX-2、VEGF的高表达及E-cad的低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检测其表达异常对判断临床进展、推测预后以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BRCA1、Ki-67及p5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VisionTMplus两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RCA1、Ki-67及P53在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①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BRCA1的阳性率为60.0%(36/60),Ki-67及 p53的阳性率分别为56.67%(34/60)、48.33%(29/60);②BRCA1蛋白表达与患者发病年龄、临床分期、伴有腋淋巴结转移以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Ki-67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发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p53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与发病年龄无关(P>0.05);③BRCA1表达与 Ki-67、p53均呈负相关(r1=-0.577,P<0.05,r2=-0.504,P <0.05),Ki-67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r =0.375,P<0.05)。结论联合检测BRCA1、Ki-67及p53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恶性程度判定和预后监测有重要意义,可为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效的指针。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细胞角蛋白5/6(CK5/6)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62例乳腺癌患者中CK5/6与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CK5/6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以及其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162例乳腺癌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ER、PR及Her阴性)共12例。CK5/6和Ki.67在162例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9%(50/162)及65.4%(106/162),其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在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CK5/6:75.0%(9/12)比27.3%(41/150),X=11.837,P=0.001;Ki-67:100%(12/12)比62.7%(94/150),X=6.847,P=0.009]。CK5/6与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均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CK5/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O.05),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却与其有关P〈0.05)。CK5/6与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271,P=-0.000)。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为(++)和(+++)的病例共64例,其中CK5/6阳性率为43.8%(28/64),明显高于飚.67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为(-)和(+)时的22.4%(2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233,P=0.004)。CK5/6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均与ER、PR表达呈显著负相关(CK5/6与ER:rs=-0.446,P=0.000;CK5/6与PR:rs=-0.370,P=0.000;Ki-67与ER:rs=-0.518,P=0.000;Ki.67与PR:rs=-0.515,P=0.000),二者均与Her-2的阴性表达无明显相关性(CK5/6与Her-2:rs=-0.105,P=0.183;Ki.67与Her-2:rs=-0.068,P=0.393)。结论CK5/6与Ki.67联合检测可以从来源及发展上评估乳腺癌疾病的基本规律,为乳腺癌术后化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s2O3对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裸鼠移植瘤组织中NF-kB p65、survivin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共22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顺铂组及不同浓度(1.5、3.0mg/kg)的As2O3组(简称As2O3组)。用原位杂交法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NF-kBp65、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裸鼠移植瘤中NF-kB p65蛋白及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密度As2O3组明显低于顺铂组和对照组(P〈0.01),顺铂组也低于对照组(P〈0.01);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则相反(P〈0.01)。NF-kB p65蛋白、survivin蛋白及survivinmRNA阳性表达间相互呈正相关,而三者的表达均与caspase-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As2O3可能通过抑制NF-rBp65的活性抑制survivin,从而激活caspase-3,诱导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的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a(PR-a)、孕激素受体b(PR-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探讨PR亚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IDC组织中PR-a、PR-b的表达,分析其与雌激素受体仅(ER-a)、雌激素受体B(ER-β)、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核增殖抗原Ki-67、淋巴结转移、细胞学分级、TNM分期及脉管癌栓的相关性,研究PR-a/PR-b比值与各指标的关系。结果PR-a阳性55例(55%),PR-b阳性58例(58%)。PR-a与HER-2、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负相关(P〈0.05),与ER-β及脉管癌栓负相关(P〈0.01),与ER-a、细胞学分级、TNM分期无相关;PR-b与淋巴结转移、细胞学分级、TNM分期负相关(P〈0.05),与HER-2、Ki-67及脉管癌栓亦呈负相关(P〈0.01),与ER-a、ER-B无相关。PR-a/PR-b〉1者32例(48.5%),=1者18例(27.3%),〈1者16例(24.2%)。PR-a/PR-b〉1组的HER-2、Ki-67、高细胞学分级、高TNM分期、淋巴结阳性率高于PR-a/PR-b≤1组(P〈0.05)。结论PR-b的表达与HER-2、Ki-67、淋巴结转移、细胞学分级、TNM分期及脉管癌栓均呈负相关,而PR-a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各不相同,PR-b阳性及PR-a/PR-b≤1可作为IDC预后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膀胱癌组织和10例正常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肿瘤组织(P〈0.001)。G1级和G2~G3级膀胱癌中COX-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浸润性膀胱癌中COX-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36.8%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OX-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数目及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OX-2在高分级膀胱移行细胞癌和侵袭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上升,表明COX-2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有望为膀胱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胆囊癌Survivin和Ki-67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Survivin和Ki-67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PG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和转移状况的关系,以及Survivin和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原发性胆囊癌、21例胆囊腺瘤和13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Survivin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胆囊癌组织中Survivin和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31%(32/49)和77.55%(38/49),均明显高于胆囊腺瘤(分别为0%和9.52%,P〈0.05),Survivin阳性表达与胆囊癌细胞分化程度、病理分级和转移无关(P〉0.05)。而Survivin和Ki-67的表达呈明显关联(K=0.509,P〈0.01)。结论Survivin和Ki-67均是胆囊癌高度恶性的重要指标,但Survivin表达可能与胆囊癌预后无关。Survivin和Ki-67蛋白的表达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究Ki-67和miR-18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及相关性。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样本中Ki-67的表达,同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织样本中miR-182的表达,综合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Ki-67和miR-182的表达水平、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中,Ki-6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iR-18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miR-182的表达水平(P0.05)。Ki-67与miR-182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435,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Ki-67和miR-18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Ki-67和miR-182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可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cyclinD1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75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cyclinD1的表达情况,应用卡方检验分析cyclinD1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的表达,采用Spearman秩相关方法分析cyclinD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运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yclinD1不同表达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CyclinD1阳性表达在LuminalA型所占比例最高(P〈0.05),而cyclinDI阴性表达在LuminalB型所占比例最高(P〈0.05)。②CyclinD1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PR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数目(rs=0.197,P〈0.01)、ER呈正相关(rs=0.139,P〈0.05);cyclinD1阳性表达与Her-2呈负相关(rs=0.131,P〈0.05)。③CyclinD1阳性表达越强,无瘤生存时间越长(P〈0.05)。结论CyclinD1阳性表达与ER、Her-2及淋巴结转移数目有明显相关性,且其阳性表达提示相对良好的预后,可作为乳腺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正常妊娠和自然流产小鼠模型蜕膜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和凋亡蛋白抑制因子suvivin的表达情况,探讨自然流产的发病机制。方法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XBALB/c和自然流产模型CBAXDBA/2。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两组模型孕13d蜕膜细胞PCNA、Ki-67和suvivi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妊娠模型相比,自然流产模型蜕膜细胞PC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Ki-67和survivin表达降低非常显著(P〈0.01)。结论自然流产小鼠蜕膜细胞PCNA、Ki-67和survivin表达水平低下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体征。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12例确诊为TNBC患者的乳腺癌组织进行MMP-3和VEGF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与同期收治的112例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进行对比。结果①TNBC和luminal型乳腺癌组织中MMP-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18%(101/112)和49.11%(55/112),VEGF在其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4.82%(95/112)和48.21%(54/112),二者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均高于其在luminal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护〈0.05)。②TNBC组织中MMP-3和VEGF阳性表达均与患者发病年龄、绝经情况、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③TNBC组织中MMP-3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11,P〈0.01)。④获得随访的100例TNBC患者3年内复发转移率为73.21%,5年生存率(含带瘤生存)为36.61%。结论MMP-3和VEGF与TNBC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可作为评估TNBC浸润和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TNBC3年内复发转移率高,5年生存率极低。干预MMP-3、VEGF等因子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降解基质及脉管形成,从而阻断癌细胞转移,对降低TNBC3年内复发转移率和提高5年生存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组织中COX-2与IL-8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和白细胞介素-8(L-8)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0例乳腺癌患者病理组织中的COX-2和IL-8进行检测,并与31例乳腺良性疾病对照,分析其相关性,以及二者与肿瘤大小、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receptor,PR)表达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OX-2和IL-8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6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6、P=0.0002),且二者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r=0.433,P〈0.001)。COX-2和IL-8阳性细胞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而与ER和PR的表达状态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COX-2和IL-8在乳腺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且呈正相关,提示乳腺癌组织中COX-2和IL-8存在相互调控机制,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张力蛋白同源、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增殖性核抗原Ki-67在人胸腺瘤发生、浸润和转移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胸腺瘤患者中PTEN、EGFR和Ki-67的表达,用5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的正常胸腺组织作对照。结果5例正常胸腺组织中,PTEN全部为阳性表达,EGFR仅微量阳性表达,Ki-67无1例阳性表达。45例胸腺瘤组织中,从良性胸腺瘤、侵袭性胸腺瘤到胸腺癌,PTEN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08,P=0.020);EGFR、Ki-67表达率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32,0.018,7.006,P=0.030);PTEN、EGFR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与胸腺瘤的肿瘤性质、Masaoka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参数有关(P〈0.05);PTEN与EGFR、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0.632,-0.653;P〈O.01),EGFR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807,P〈O.01)。结论胸腺瘤的发病分子机制中存在多种基因变异,PTEN的失表达和EGFR、Ki-67的过度表达在其发生、浸润和转移中起一定的作用;PTEN、EGFR和Ki-67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共同影响着胸腺瘤的发生、发展,三者的检测有助于对胸腺瘤的早期诊断,并判断其恶性程度、侵袭和转移能力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环氧化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其中Ta~T1期18例,T2~T4期24例;G1级12例,G2级19例,G3级11例;有转移26例,无转移16例)和5例正常对照膀胱组织COX-2、MMP-2 mRNA的表达,并分析与肿瘤分级分期和转移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COX-2 mRNA在Ta~T1期相对表达量为1.038±0.484,T2~T4期为1.489±0.584,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膀胱组织(0.460±0.224,P均<0.05);COX-2 mR-NA在G1、G2、G3级分别为0.920±0.442,1.338±0.584,1.632±0.515,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膀胱组织(0.460±0.224,P均<0.05)。MMP-2 mRNA在Ta~T1、T2~T4期分别为1.107±0.384,T2~T4期为1.604±0.425,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膀胱组织(0.423±0.227,P均<0.05);MMP-2 mRNA在G1、G2、G3级分别为0.971±0.370,1.445±0.378,1.755±0.387,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膀胱组织(0.423±0.227,P均<0.05)。COX-2与MMP-2 mRNA表达在有转移及无转移肿瘤组织中分别为1.591±0.455vs0.815±0.430,1.676±0.339vs0.927±0.228,P均<0.01。COX-2与MMP-2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03,P<0.01)。结论:COX-2与MMP-2 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高表达,且随肿瘤分级分期及转移而表达增加,二者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