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一: 沈××女57岁初诊日期1978年6月6日。症情及分析:朝晨能啜粥两小碗,午饭则咽下失顺,难于通过,食入则噎而呃,呃则吐出粘涎,胸部觉痛,形神憔悴,大便调,小便利,脉细小,左寸浮细。在同年5月份曾经公社医院及地区医院做过两次钡透,均发现贲门部小弯侧呈凹陷,胃底小弯侧不规则,贲门部粘膜呈中断,钡剂通过呈分流状,壁尚完整但僵硬,范围约4cm左右。印象:贲门部恶性病  相似文献   

2.
胃癌是我国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患者就诊时大多数处于中晚期,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在控制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疗效尚有待进一步提高。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的核心思想,因此进一步探讨胃癌的病机理论对于提高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疗效起着关键的作用。基于"噎膈、反胃"的临床表现与胃癌极为相似,因此该文通过对"噎膈、反胃"古籍记载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探讨古代相关胃癌病机理论,以期更好地提高中医药在胃癌治疗中的疗效,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3.
反胃、噎膈、关格为三种不同的病症,综合历代医家对三者的描述,认为三者可出现于食管癌的不同发展阶段.《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篇记载反胃、噎膈、关格三种病证,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叶天士的学术思想.文章以医案为依托,治法为主线,总结反胃治则:益火之源、温暖脾胃;噎膈治则:噎证-甘寒以救阴,膈证-化痰降逆、通络祛瘀、通补胃阳;关...  相似文献   

4.
历代医家对反胃从病名、病因病机、治法等方面均有论述。在古代文献中,反胃可由饮食不节、内伤七情、脾胃虚寒、肾阳衰微、胸阳不振、阴津亏虚、痰饮积滞、癌瘤瘀阻等致病。在治则方面,古人常运用温脾暖胃、温补肾阳、滋阴生津、化痰导滞、消癌化瘀、重镇降逆、清中止呕等法治疗反胃,此外也有导引、针灸、食疗等法的记载。  相似文献   

5.
噎膈初期无呕吐,后期格拒会出现呕吐。反胃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中医内科学》教材上认为"噎膈"多属阴虚有热,"反胃"多属阳虚有寒。自古以来,有些医家认为"噎膈"即"反胃",也有医家认为"噎膈"与"反胃"为两种病,有"噎膈"为"反胃"之渐的说法,也有"反胃"为"噎膈"之渐的说法。"噎膈"与"反胃"属于两种病证,但在病机本质上均属中焦阳虚、寒湿内生,温中燥湿是"噎膈"与"反胃"的根本治疗大法。噎膈、反胃与现今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非常相似,借鉴该类病证的辨治经验,有助于提高现代临床上对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韦××,男,17岁,学生,1979年9月10日来诊。患者于1978年10月开始脘腹胀满,食后益甚,尤其食油腻物后腹胀更重,月余后渐觉恶心,食后不久即反胃呕吐,经当地用胃舒平、阿托品、颠茄酊等治疗无效。两月后自觉有气自下腹上冲,即将饮食吐出,后转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伴头昏心悸倦怠,体渐消瘦,只得休学求医,在南昌、九江等地  相似文献   

7.
五磨饮子由《济生方》四磨饮化裁而来。四磨饮原方为人参、槟榔、沉香、乌药。功效为破滞降逆,兼补气扶正,用治气逆、喘闷、不食等;五磨饮子于上方去人参而加木香、枳实,则专事下气行滞,而无补益之性。本方止呕吐、呃逆之效十分明显,今拾陈一二,告于同仁。  相似文献   

8.
张皞珺 《四川中医》2007,25(1):26-27
呃逆、呕吐之病机均为胃气上逆,临证多从中焦论治。然而,纵观历代医家所论,认为呃逆、呕吐从三焦辨治更为全面、系统。  相似文献   

9.
呕吐,呃逆从肺论治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呕吐、呃逆之证临床多从胃论治,笔者认为肺主气,主清肃,为气之主,对调整气化枢机起主导作用。若肺不主清肃,则一身之气皆滞,故治气当先治肺。治疗呕吐、呃逆,从肺治胃,旨在调整气机,使升降恒常,胃气自和。例1.李某某,女,28岁,1997年4月5日初诊。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从中医角度对痞满、痢疾、噎膈三种病情进行详细分析。这三种病情都是关于脾胃系病证。1痞满证出现的机制,中医认为与外邪侵袭、痰湿阻滞、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有关,西医认为与胃电频率改变或胃肠动力障碍有关。2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本病终年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夏秋季。中医学范畴的痢疾不仅包括现代医学细菌或阿米巴痢疾,还包括急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多种疾病。3此外,噎膈亦可是全身性疾病的消化道表现,多由忧思郁怒、饮食所伤、寒温失宜、劳役过度,致脏气不和,气血瘀结填塞胸膈,结于心下而成。  相似文献   

11.
我们自2000年以来采用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呕吐及呃逆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6例顽固性呕吐及呃逆患者均为我院门诊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B6穴注治疗病毒性肝炎恶心呕吐呃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祁江宁 《光明中医》2008,23(4):496-497
从临床大量事实来看,就噎膈症的病因与病机是相当复杂的。治疗"噎膈"病,必须将病人的主诉与色、脉、舌象、二便合参,从宏观到微观,丝丝入扣,这是中医理论辨证论治的灵魂。治病原则"调整阴阳、治病缓急,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判断好的病情,灵活机械,活理用药,"师其法而不泥其方",遗药组方,病药合拍,方能取效。  相似文献   

14.
反胃因其症状的特殊性,食谷不化,定时反出,而与呃逆、呕吐不同。在临床上常见而又易混淆,治疗上各个医家各有不同。而西医药亦未见高效、无反复的良好治疗方法。该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分析和总结历代中医治疗反胃处方的用药规律,以期指导临床辨证用药,总结出治疗反胃的基本规律。筛选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反胃的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最终确定了处方的药物频次,得出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发现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得到常用药物组合19个,挖掘出10组核心组合与10首新处方,发现了反胃的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寒,胃失和降。历代医家治疗反胃处方用药以温中健脾,降逆和胃为主,主要治以生姜、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适当配以燥湿化痰、理气和胃之品,并且依据反胃所形成的不同伴随证候痰、瘀、阴虚等,对证施治。  相似文献   

15.
噎膈噎膈,是指吞咽不顺,饮食梗塞难下的症状。气结、火郁、痰凝、血瘀、津枯等为噎膈常见病机。噎膈为食管病变的常见症状,胃与胸膈、心脏、口腔咽喉的某些病变,以及痹、痿、瘫、风类疾病,亦可导致噎膈。临床若对导致噎膈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可以噎膈待查作为初步诊...  相似文献   

16.
吴门医派是元末明初起源于苏州地区的一大医学流派,名医辈出,著述丰富,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梳理和总结吴门医家现存古籍医案中有关噎膈的内容,认为吴门医派以气、痰、瘀交阻,津气耗伤,胃失通降为噎膈的基本病机,论治以通畅食道、胃脘和调整胃阴胃阳为要,善用降肺化痰、逐瘀通络、滋补胃阴、通补胃阳等治法,同时注重饮食和情志在噎膈调养中的作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噎膈辨治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杨强  卞嵩京 《新中医》2011,(7):171-172
卞嵩京(1939-),系原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上海市中医脾胃病协作中心委员,近代沪上名医四川刘民叔(1897~1960)先生嫡传弟子。卞师少年学医,在50余年的医疗实践中,一直致力于《伤寒论》、《金匮要略》、《汤液经》的研究。治学以古医汤液为正宗,  相似文献   

18.
呃逆.俗称“打嗝”、“打呃”。据考证,在宋朝以前多称“秽”’元朝朱丹溪开始称“呃”,明末以後才统称为呃逆。本病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证。有时可单独出现,有时在其他病证中常以兼症出现。一般的呃逆,预後良好,如果在久病或重病时出现不止,常预示疾病危重,预後不良。  相似文献   

19.
顽固性呃逆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呃逆又称膈肌痉挛,为受寒或食入药物、冷食、吸入冷空气等使膈肌发生的不自主痉挛性收缩的一种常见症状.继发性呃逆者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肝癌、胃癌、肺癌、溃疡病、胃炎)、癔症、服用某些药物等刺激因素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持续48 h以上称为顽固性呃逆,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与进食.现将治疗顽固性呃逆常见的几种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呃逆又称膈肌痉挛,为受寒或食入药物、冷食、吸入冷空气等使膈肌发生的不自主痉挛性收缩的一种常见症状。继发性呃逆者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肝癌、胃癌、肺癌、溃疡病、胃炎)、癔症、服用某些药物等刺激因素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持续48h以上称为顽固性呃逆,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与进食。现将治疗顽固性呃逆常见的几种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