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氯丙烯对脊髓神经元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取新生4d Wistar大鼠的脊髓,原代培养12d后氯丙烯染毒,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脊髓神经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随氯丙烯浓度的增加,脊髓神经细胞贴壁细胞数目减少,细胞突起变短、断裂成串珠状,最后破碎消失。结论:氯丙烯具有神经毒性,可引起脊髓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和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慢性砷中毒大鼠脊髓神经丝蛋白(NF)的免疫组化观察,研究其脊髓神经元的病理学改变。方法: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大鼠砷中毒35d、3个月、6个月时取材,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中毒35d脊髓内NF免疫反应基本同对照组;中毒3个月脊髓内NF阳性反应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中毒6个月NF阳性反应产物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实验表明砷中毒可影响NF的合成,且其毒性具有蓄积性。证实砷可直接损伤脊髓神经元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哺乳动物胚胎脊髓神经细胞体外培养的细胞模型,提高培养用脊髓神经细胞的产率以及活性,使实验的细胞模型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方法:18d的大鼠胚胎的脊髓经取材、分离、消化后作原代细胞培养,从细胞形态学及细胞计数角度观察细胞生长与分化过程。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了神经营养素受体TrKA、TrKB、TrKC在脊髓神经细胞的表达。结果:大鼠胚胎的脊髓神经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可良好存活并有正常的表型分化,TrKA、TrKB、TrKC在细胞膜上呈阳性反应。其细胞数量(集落数)与形态以及存活周期可满足体外实验的基本要求。结论:这种分离培养方法简便、成功率高、稳定性强、细胞产量高且质量好,有助于离体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慢性砷中毒大鼠脊髓神经元蛋白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慢性砷中毒大鼠脊髓神经丝蛋白(NF)的免疫组化观察,研究其脊髓神经元的病理学改变。方法: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大鼠中毒35d、3个月、6个月时取材,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中毒35d脊髓内NF免疫反应基本同对照组;中毒3个月脊髓内NF阳性反应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中毒6个月NF阳性反应产物明显减少消失。结论:实验表明砷中毒可影响NF的合成,且其毒性具有蓄积性,证实砷可直接损伤脊髓神经 相似文献
5.
简易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及神经元兴奋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原有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进行改进,在获得数量多、纯度高、体外生长时间长的神经细胞的同时,简化操作流程、节省时间、减少污染.方法 分离24h内出生的Wistar大鼠双侧海马,采用机械吹打法,以沉降法代替过滤制备单细胞悬液,细胞接种24h后培养液更换为添加B27的DMEM/F12无血清培养基,以后每周半量换液2~3次.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利用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鉴定神经细胞的纯度,并以钙影像仪测定KCl作用神经元后细胞的钙离子浓度变化,了解神经元的兴奋性.结果 此简易方法节约操作时间及科研成本,减少了污染的机会.所培养的神经元杂质少、纯度高、细胞活性好,体外存活时间长.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结果稳定,用该方法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可作为神经元体外培养的良好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6.
新生大鼠视网膜神经元的原代培养与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新生大鼠视网膜神经元体外培养的有效方法。方法:取出生后1~3?d的Wistar大鼠视网膜,胰蛋白酶+依地(EDTA)消化制成单细胞悬液,接种于置有包被多聚赖氨酸(poly L lysine)玻片的24孔培养板中培养,利用相差显微镜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动态观察;并以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视网膜神经元进行染色。结果:在多聚赖氨酸上培养的视网膜神经元生长良好,部分细胞伸出突起,且有些突起相互连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培养的细胞大多数抗神经丝蛋白(NF)抗体反应阳性。胰蛋白酶+EDTA联合消化能使视网膜细胞很好得分离,获得视网膜单细胞悬液。结论:酶消化法原代培养视网膜神经元有较好的视网膜神经元生长率;胰蛋白酶+EDTA联合消化较单独用胰蛋白酶消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脊髓前角原代培养细胞ACP酶的分布 ,确定溶酶体形态、整体分布及与其它细胞器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Gomori′s铅法进行ACP酶组化反应 ,光、电镜观察溶酶体的整体分布和定位。结果 光镜下可见ACP反应阳性产物为棕色颗粒 ,散在分布于神经元的胞体及突起内 ;电镜可见其阳性产物为电子密度高的黑色沉淀 ,分布于不同形状的溶酶体及高尔基体内 ,并常见线状溶酶体与一些细胞器相伴行。结论 脊髓前角原代培养细胞的ACP酶反应可较好的代表溶酶体的整体分布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新生大鼠前扣带皮层(ACC)神经元的体外培养方法,并进行纯度和生长状态检测。方法从新生鼠ACC分离出神经元,采用低浓度胰酶长时间消化、阿糖胞苷处理、差速培养等方法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在培养的第7天,应用兔抗大鼠微管相关蛋白2(MAP2)对培养的神经元进行纯度鉴定,利用微量滴定(MTT)法测定培养第7~12天ACC神经元的生长状态。结果从新生大鼠ACC分离的神经元,培养至第5天,可见多数细胞长出2个以上突起且呈多极形态并交织成网;第7天神经元有多种形式的接触,互相迁移靠拢,部分神经元聚集成团。MAP2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ACC神经元阳性率大于80%,MTT结果显示,培养第7~9天的ACC神经元可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之后细胞活性降低。结论新生大鼠ACC神经元可进行体外原代培养,纯度和活力检测表明,培养第7~9天的神经元可作为ACC神经元相关研究的体外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易行、满足基本科研需要的脊髓神经元原代细胞分散培养法。方法 取Wistar大鼠胎鼠或新生鼠的脊髓 ,以胰蛋白酶消化和机械吹打相结合 ,将组织分散成细胞悬液 ,培养于含10 %胎牛血清和阿糖胞苷 (抑制胶质细胞的增殖 )DMEM培养基中 ,观察脊髓神经元细胞生长状况。结果 3~ 6h细胞开始贴壁 ,胞体周围渐有突起 ;2~ 3d胞体明显增大 ,突起生长旺盛 ,连接呈网络 ;10d时细胞形态最为丰满 ;3周后细胞开始退化 ,胞内出现空泡。结论 培养的脊髓神经元形态发育符合正常规律变化 ,适用于形态学、生化、遗传、药理等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0.
神经中间丝蛋白Nestin在胎肝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不同发育时期人胚胎肝干细胞中巢蛋白(Nestin)的表达,探讨肝干细胞新的表面标志蛋白。方法 取材不同发育时期胎儿肝脏,固定并制成石蜡切片,ABC法标记神经前体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记Nestin在胎肝干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汇管区周边界板处卵圆样干细胞表达Nestin阳性,Nestin阳性细胞呈单层紧密排列成管,呈鞘样包绕着早期汇管区,部分包绕着初级汇管区,随着次级汇管区的成熟,Nestin阳性卵圆样干细胞逐渐局限于赫令管周围;此外胚胎发育不同时期可见Nestin阳性单个核样细胞散布在肝实质内。结论 肝脏内有Nestin表达阳性的干细胞存在,其功能、来源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超高压电镜脊髓腹角神经元的线状溶酶体的酶细胞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镜酸性磷酸酶(ACP)细胞化学技术显示大鼠脊髓腹角神经元的ACP酶活性分布,并进行了超高压电子显微镜观察。酸性磷酸酶不仅存在于胞质内的圆球形溶酶体,还可见该酶阳性的线状溶酶体伸展或呈弯曲走行在胞质中,证明了脊髓腹角神经元存在线状溶酶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未分化状态的神经干细胞对损伤脊髓神经元的直接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体外大鼠脊髓神经元谷氨酸损伤细胞模型,在实验组中加入神经干细胞,对照组中加入培养液。通过MTT比色试验、彗星试验检测神经干细胞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果 MTT比色试验表明实验组神经元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彗星试验表明实验组拖尾率和彗尾长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神经干细胞能有效保护谷氨酸损伤的脊髓神经元,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因子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神经元损伤后c-fos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脊髓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Allen‘s法制成大鼠TB脊髓损伤模型,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神经元c—fos mRNA的表达。结果:脊髓损伤后神经元c—fos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未损伤神经元显著增加,表达高峰出现在损伤后1h;NGF能显著抑制损伤后神经元c—fos mRNA的异常表达。结论:NGF对损伤后神经元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其抑制了c—fos基因异常表达,保护了神经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皮质脊髓神经元与皮质红核神经元的分布并探讨是否有分支投射存在。方法将TB及NY分别注入大白鼠的脊髓与红核内,在大脑皮质观察比较标记细胞出现的部位。结果1B标记细胞出现在24,10,8,6,4,3,1,2,23,29b,29c,18,7,13,39区。NY标记细胞出现于6,4,3,1区,10区的尾侧部及7,18区的颅侧部亦有少量存在。无发现双标记细胞。结论皮质脊髓神经元的分布非常广泛,皮质红核神经元的分布区域全部重叠于皮质脊髓神经元分布的区域内,皮质脊髓神经元无分支投射到红核。 相似文献
15.
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神经元损伤后c—fos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脊髓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采用Alen′s法制成大鼠T8脊髓损伤模型,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神经元c-fosmRNA的表达。结果:脊髓损伤后神经元c-fos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未损伤神经元显著增加,表达高峰出现在损伤后1h;神经生长因子能显著抑制损伤后神经元c-fosmRNA的异常表达。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对损伤后神经元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其抑制了c-fos基因异常表达,保护了神经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ax和bcl-2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以大鼠脊髓压迫性损伤的动物模型,采用RT-PCR技术检测bax和bel-2基因mRNA转录水平。结果:急性脊髓损伤后bax基因mRNA转录水平升高而bel-2基因mRNA转录水平下降。结论:bax和bel-2基因共同参与了急性脊髓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研究颈椎病大鼠c_Fos在脊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破坏大鼠颈椎后柱稳定性 ,成功建立颈椎病模型 3、 4、 5个月后 ,分别取相同节段C4~ 6 的脊髓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c_Fos表达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从C4~ 6 的每第 3张切片中选取 1 0个明显表达切片 ,记数阳性细胞后取均值。结果 :对照组脊髓组织中c_Fos阳性细胞数表达较少 ,而模型组明显增多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模型组 3、 5个月比有统计学意义 (1 1 2 0±2 2 6 ,2 7 6 8±4 36 ,P<0 0 5 )。结论 :c_Fos表达不但与急性刺激有关 ,也与颈椎病的慢性刺激有关 ,并随颈椎退变程度加重而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在脊髓损伤后服用中药脊髓I号 (SCI)对背根节 (DRG)神经元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表达的影响 ,探讨SCI促进脊髓修复再生效应的机制 ,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定量图像分析法 ,检查了SCI对Wistar大鼠下胸髓半横断损伤诱发的局部DRG神经元CGRP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 :①脊髓半横断引起同侧首、尾向各 3个DRG内CGRP表达的明显和持续性下调 ;②损伤后投给SCI冲剂 ,可以明显减轻、但不能完全阻止脊髓损伤诱发的CGRP表达下调 ;③损伤后投给中药补阳还五汤 ,或用大剂量的氢化可的松治疗 ,不能减轻脊髓损伤诱发的CGRP表达下调 ;④在服用SCI大鼠脊髓的损伤区 ,显示有明显的修复再生。提示 :CGRP表达程度与脊髓损伤及其修复再生的情况相关 ;SCI可能通过对CGRP mRNA基因表达的调节 ,激发损伤脊髓组织的修复再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