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建立托幼机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综合预防及干预模式,评估其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原则,分别抽取佛山市4个幼儿园2~3岁组儿童349人为干预组及儿童年龄、性别、家庭环境构成基本相同的316人为对照组。通过对家长和教师进行心理知识的普及、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及处理、气质养育指导,将混龄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行为问题矫正融入幼儿常规教育课程中,对有行为问题儿童转入医院进行心理咨询和家庭治疗等措施,进行为期3年的预防———干预———矫治,将体格发育与心理保健纳入工作常规,完善儿童保健管理。结果:干预后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下降,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显著提高。结论:家长、教师、儿童保健工作者共同努力多方位、多角度综合干预措施对预防和治疗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有显著效果,该模式切实可行,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改善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和家长对饮食行为认知态度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存在饮食行为问题儿童,对其及其家长进行6个月的健康教育,再次问卷调查,分析干预前后儿童饮食行为和家长认知态度的改变。结果共317人,其中男童176人,女童141人通过健康教育,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得到改善,干预前的挑食(67.2%)、吃饭慢(24.0%)、饭前吃零食(13.6%)、吃饭时玩(26.8%)、吃饭地点不固定(13.2%)、不愿尝试新食物(28.4%)和吃饭含饭(19.6%)等行为问题干预后分别下降为48.3%、17.0%、6.0%、17.7%、4.7%、21.5%和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显著提高,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认知态度也有所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家长和学龄前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3.
龚研宁  吴清  俞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3):1845-1848
目的:了解佛山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及行为问题的内容,探讨对学龄前儿童早期心理干预的效果,减轻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危害。方法:使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5岁540名儿童进行基线调查后,对整个社区的儿童分完全干预和有限干预两组进行了心理干预,并调查干预1年后的效果。采取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behaviorchecklistCBCL)和忻仁娥制订的中国常模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4~5岁儿童行为问题总粗分阳性率男童为19.5%,女童为18.5%。行为问题前3位因子男孩依次为违纪、攻击、抑郁,女孩为多动、分裂、攻击。干预后儿童行为问题阳性率明显低于干预前,总粗分排序从低到高依次为完全干预组、有限干预组和干预前,方差分析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早期心理干预可以取得明确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对学龄前儿童常见健康问题的干预效果,探索适合儿童特点的健康教育模式。 方法 利用自行编制的健康教育教材和配套玩教具,实施健康教育系列活动。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健康教育前后儿童及家长关于预防单纯性肥胖、龋齿及维生素A缺乏等的知识、态度及行为变化。 结果 健康教育后,家长及儿童大多数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有改善。尤其家长对维生素A缺乏相关问题正确回答率由19.34%~80.66%,增加到66.85%~92.27%,儿童对维生素A缺乏相关问题正确回答率由14.36%~46.96%,增加到67.96%~80.11%,预防维生素A缺乏所有知识及行为的持有率显著提高(P<0.01)。 结论 针对学龄前儿童身心特点,以儿童为主体,家长和儿童共同参与、医教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可明显提高儿童及家长对于健康教育的依从性,有效改善其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芜湖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现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5—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芜湖市1县1区共2123名学龄前儿童,采用安徽省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制作的“学龄前儿童健康与行为记录表”对其进行心理行为问题相关问卷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2123名学龄前儿童中,检出心理行为问题儿童201人,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9.47%。其中,男童检出130人,检出率为11.82%;女童检出71人,检出率为6.94%,男女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14,P<0.01)。2123名学龄前儿童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冲动指数检出率分别为1.41%、4.95%、3.91%、0.28%、0.05%、0.9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童(OR=1.797)比女童发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风险更高,3岁前主要代养人为非父母的儿童(OR=1.347)比主要代养人为父母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风险更高;每日学习时间≥1 h是学龄前儿童(OR=0.595)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芜湖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男童比女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风险更高,应高度重视并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6.
学龄前期儿童行为问题综合干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冬梅  杨良政  李玲  冯冰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521-3523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儿童气质量表、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及自编的儿童心理卫生量表,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济南市3所幼儿园各1个小班共97人为研究对象,同时抽取同一幼儿园另1个小班共110人作为对照。采用儿童气质特点养育指导、感觉统合训练等方法对研究组进行为期3年的综合干预,前瞻性观察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结果:3年后干预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6.59%,与干预前检出率(16.49%)及对照组(16.1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学龄前期儿童进行早期综合性干预有助于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价干预效果,为促进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2个县/区的10个乡镇幼儿园共计735例儿童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 and Difficulty Questionnaire,SDQ)(家长版)进行心理测量,将受试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综合干预1年后,再次对受试对象进行心理状况测量。结果留守儿童在品行问题、多动问题、困难总分上的评分高于非留守儿童;综合干预1年后,留守儿童SDQ各项因子异常检出率均有下降(P0.05),监护类型为母亲和祖父母的留守儿童SDQ各项因子得分也均有下降,监护类型为外祖父母的留守儿童干预前后SDQ各项因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适当干预可有效改善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母亲和祖父母监护的留守儿童干预效果比外祖父母监护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家长掌握儿童心理知识与儿童智力发育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家长掌握儿童心理知识情况和教育态度及儿童智力发育情况 ,我们随机对来诊的 4 2 5名儿童进行心理测查 ,同时对家长进行调查问卷。方法 :心理测查采用的是绘人法。内容 :家长对儿童心理知识、性知识掌握情况 ,教育儿童的态度及家庭教育的一致性。结果 :家长掌握必要的儿童心理的知识较少 ,尤其对儿童性知识了解有限。家长心理知识与儿童智力发育有相关性。结论 :加强儿童心理知识宣传 ,提高人们知识水平 ,是培养指导儿童从身心两方面健康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有效方法,为学龄前儿童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某幼儿园的181名儿童及其家长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基线调查,并分别对儿童、家长及教师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干预后再次调查,并对教师和领导进行座谈。结果家长部分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知识的知晓率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部分健康知识持有率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不吃零食、油炸食物等行为持有率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儿童不喝碳酸饮料、不吃洋快餐等行为持有率在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健康教育要针对儿童个体特点,采用儿童、家庭、学校相结合的综合健康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长健康素养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关系,为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5-7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光明区13所幼儿园4 120名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使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家长版和深圳市居民健康素养问卷分别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家长健康素养水平进行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家长健康素养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关系。结果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4.9%(1 436/4 120)。其中困难总分6.5%、情绪问题5.6%、品行问题8.9%、多动注意不能13.4%、同伴交往问题14.4%、亲社会行为9.2%。男童和女童困难总分、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亲社会行为检出率分别为7.3%和5.5%,4.8%和6.5%,9.7%和7.8%,15.5%和10.7%,15.8%和12.7%,11.1%和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626,5.506,4.212,19.846,7.650,23.86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长健康素养(OR=1.294)、健康知识(OR=1.293)、健康行为(OR=1.412)及健康技能(OR=1.193)水平低是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产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问题突出,家长健康素养水平低是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膳食营养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KAP)现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有效的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山东省2个县646名学龄前儿童监护人,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留守儿童监护人膳食营养健康知识得分为(64.92±9.92)分,低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的(67.45±11.37)分(P<0.05);留守儿童监护人对孩子的膳食营养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但态度得分为(83.05±12.54)分,低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的(87.68±9.84)分(P<0.05);监护人对留守儿童膳食营养的行为有待改善。结论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监护人膳食营养健康知识相对匮乏,具有接受膳食营养知识的良好态度,但行为较为欠缺,应注重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性心理教育现状及评价相应的幼儿性心理教育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福田区3所托幼机构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以PRECEDE—PROCEED模式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学龄前儿童的性心理问题及家长、教师对儿童性心理教育的知识、态度、行为。采取知识讲座、发放健康宣传册、座谈等方式进行9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家长和教师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和儿童性行为的变化。结果共调查514名家长和102名教师,干预前,69.65%的家长和85.29%的教师不知如何回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43.00%的家长及27.45%的教师认为应从3~5岁开始性教育;40.55%的家长及3.92%教师表示进行过有意识的早期性教育;在家中观察到不同程度性相关行为的儿童占61.09%。干预后,家长和老师对开展早期性教育的知识、态度、行为均有所改善,其中有意识进行性教育的比例分别提高到59.84%和50.46%(均P〈0.01);在家庭表现出性相关行为的儿童比例减少,为34.59%(P〈0.01)。结论深圳市福田区家长和老师对儿童早期性教育的认知不足,对家长和老师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提高家长和老师对早期性教育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3.
贵阳市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贵阳市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识与饮食态度及行为(KAP),以便为儿童营养知识宣传与相关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500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KAP问卷调查。结果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及格率为60%,蔬菜水果、人体所需营养素、儿童肥胖等知识点正确率更低,低于26%。79.6%的家长具有较好的饮食态度,但儿童家长均存在一些不良饮食行为。结论应积极向家长宣传儿童健康所需营养知识和/或进行营养干预,纠正家长错误的饮食态度及儿童的不良饮食行为,帮助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4.
营养教育对幼儿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营养教育对合肥市幼儿家长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以便为制定幼儿营养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选取8所幼儿园,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幼儿园定期举办家长营养知识培训班,并将编写的幼儿营养知识手册分发给家长学习.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干预前、干预中期和终期幼儿家长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进行调查.结果组间比较显示,干预组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每周吃1~2次及以上水果、牛奶、鱼类的人数增加.自身对照研究显示,通过营养教育,干预组家长每周吃1~2次及以上杂粮、牛奶、水产品、海带和紫菜的人数增加,而吃畜肉、街头小吃、西餐的人数减少.无论是干预组还是对照组,家长对接受营养知识均持积极的态度.结论营养教育对家长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有积极的影响,可通过书籍、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专家义务讲座等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社区学龄前儿童的超重肥胖状况及家长、幼托机构工作人员的相关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并进行健康教育以降低学龄前儿童营养过剩的发生率。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目的社区各幼托机构儿童及其家长(各360 名)以及幼托机构工作人员(40 名)为研究对象,对样本儿童的家长及幼托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为期9 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对家长及工作人员进行营养知识(knowledge,K)、态度(attitude,A)、行为(practice,P)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健康教育前,目的社区学龄前儿童的平均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5.86±1.55,超重儿童34 人,占所有儿童样本的9.4%,肥胖儿童21 人,占所有儿童样本的5.8%;儿童家长及幼托机构工作人员的营养KAP平均得分为84.96 分。健康教育后,该社区学龄前儿童的平均BMI 为15.26±1.50,超重儿童24 人,占所有样本的6.8%;肥胖儿童12 人,占所有样本的3.4%;儿童家长及幼托机构工作人员的营养KAP平均得分为92.27 分。 [结论] 通过营养健康教育,改善了目的社区学龄前儿童的超重及肥胖状况(P 〈 0.01),提高了家长及幼托机构工作人员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认知水平(P 〈 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口腔健康干预项目对儿童刷牙行为和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态度的影响。 方法 对461名儿童开展了口腔健康干预项目的幼儿园大班儿童家长和453名未开展项目的幼儿园大班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儿童刷牙相关行为、口腔卫生清洁水平和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态度。 结果 项目幼儿园儿童刷牙率、含氟牙膏使用率、口腔卫生清洁水平高于非项目幼儿园儿童(分别为97.4% vs 94.7%,40.2% vs 31.0%,89.4% vs 77.9%,均P<0.05)。家长口腔知识正确知晓率项目幼儿园高于非项目幼儿园(83.1% vs 78.2%,P<0.0001)。家长的9种口腔卫生知识来源中,仅“孩子从幼儿园带回的知识”两组间存在差异(62.8% vs 50.3%,P<0.0001)。 结论 口腔健康项目提高了儿童的刷牙、含氟牙膏使用和家长口腔卫生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健康教育项目终期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索提高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水平、使之养成良好口腔卫生行为习惯、降低龋患率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随机选取两所幼儿园中班150名幼儿及150名幼儿家长与85名教师作为实验组,对幼儿、家长、教师进行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两年后,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选取另两所学生来源与实验组差不多的幼儿园140名幼儿作为对照组,不进行特殊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两年后比较两组幼儿龋患率。结果实验组家长与教师的口腔保健知识干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幼儿口腔卫生习惯明显改善,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的幼儿龋患率与干预前比下降了3.8%,对照组幼儿龋患率比原来上升了8.5%,但两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健康教育项目所实施的口腔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是有效和可行的,该模式可在幼儿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状况及家庭综合环境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Conners父母用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的安徽省池州市1 512名农村幼儿园3~5岁在园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学龄前儿童留守率为31.9%,留守和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8.7%和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85,P>0.05);心身障碍(5.0%)和学习问题(3.7%)是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较突出的行为问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济较为落后县区、单亲照看、男童是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P值均<0.01).结论 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行为问题较为多见.行为问题的干预要侧重经济落后家庭,并重点关注男童的行为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s inclusive education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and programme context. Questionnaires were completed by teachers (n?=?130) who taught preschool children in primarily low-income, urban neighbourhoods. Attitude ratings were slightly above average, suggesting that teachers overall had a moderately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inclusive education. A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amine potential factors influencing rating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one of the variables related to personal demographics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overall attitude about inclusion. Among variables related to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having had a positive past experience with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predicted a positive attitude. The teachers' role within the programme also predicted attitude towards inclusive education, with lead teachers having a more positive attitude than assistant teachers.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for practice as well a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