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了解深圳青少年学生自杀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深圳初、高中各2所,采用自杀意念问卷、自杀态度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抽取学校的在校一、二年级2 380名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初步探讨自杀行为与自杀态度、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性别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深圳青少年学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及自杀尝试报告率分别为35.9%,2.1%和1.1%.模型的主要指标(x2/df=10.470,GH=0.908,RMSEA =0.063)显示方程模拟较好.自杀计划对自杀尝试起直接作用(作用大小为0.35),自杀意念、自杀态度、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和性别特征对自杀尝试起间接作用(间接作用为0.036).自杀尝试的危险因素排序为自杀计划(61.21%)>自杀意念(17.41%)>生活事件(6.21%)>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3.62%)>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2.59%)>性别特征(2.41%);保护因素的排序为社会支持(6.03%)>自杀态度(0.52%).结论 深圳青少年学生自杀计划和自杀意念对自杀尝试的影响作用占近80%,尽早识别青少年学生的自杀风险对于预防自杀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了解北京市职业高中生自杀行为特征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社区以及家庭采取干预和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2年4-5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职业高中31所,共5 385名学生参与调查.研究因素包括学生人口统计学特征、故意伤害行为、情绪反应和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及自杀行动,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自杀的关系.结果 女生自杀意念(12.8%)、自杀计划(8.8%)及自杀行为报告率(4.8%)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多次自杀行为报告率男生(2.9%)高于女生(2.0%)(x2=4.02,P<0.05);年级越高的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及自杀行动报告率越低(x2值分别为21.18,9.25,11.75,P值均<0.05).单亲家庭、隔代家庭、重组家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及自杀行为报告率明显高于核心家庭学生(P值均<0.01).家庭人均月收入0~199元和≥5000元的学生自杀4项指标均较高,而人均月收入2000~2 999元的学生自杀4项指标的报告率均最低(分别为8.0%,5.7%,1.6%和0).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一、母亲文化程度高、学习成绩差、家庭人均月收入过高或过低、单亲、重组及隔代家庭、被经常故意伤害、参与打架、常感到孤独及失眠是自杀行为及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 青少年自杀与家庭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学习成绩、故意伤害行为等因素密切相关,学校和家庭应该联合对学生自杀的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及时识别危险状况的发生,建立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3.
南通市高中生自杀行为的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描述高中生自杀行为的流行病学特征,初步分析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取南通市某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各1所,采用匿名自填问卷方法调查2所学校高中生3798名。结果高中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的报告率分别为17.4%,5.1%和3.0%,自杀行为报告率为25.5%。女性、低年级、寄宿生、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家庭经济收入过低或过高、单亲家庭或无双亲家庭的学生自杀行为报告率较高,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出生地的学生自杀行为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多渠道的心理疏导及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减少青少年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4.
袁飞  俞晓红  于颖慧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076-1077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中学生自杀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健康教育和社会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张家港市普通和重点初、高中以及职业高中16所共5012名初一~高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张家港市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总体报告率分别为15.3%,6.1%和2.1%,其中自杀意念报告率呈现出随年级升高而逐渐上升的趋势,高中生报告率(18.6%)明显高于初中生(11.2%);普通高中和重点初中学生的各种自杀行为报告率与同阶段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经常感到孤独、因长相或身体缺陷而被嘲笑、因学习压力感到不愉快、连续2周以上感到伤心绝望、过去1a曾和别人打架、网络成瘾及赌博等均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预防中学生自杀需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并建立起有效的干预机制和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5.
自杀行为与社会文化因素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世界各国,自杀依旧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1990年有超过140万的人自杀死亡,自杀未遂的人数可能是自杀死亡的10!20倍,这么多的自杀数目反映节社会应激和精神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自杀的研究涉及诸多学科,社会学家多从社会因素如社会阶层、婚姻状况、化背景等来研究自杀。许多心理学家也从心理方面研究其心理特征和自杀行为的心理学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6.
了解高职学生网络成瘾与自杀行为的相关性,为进行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网络成瘾量表以及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对整群抽取的六安市某职业技术学院1 826名在校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高职学生轻度网络成瘾率为22.1%,中/重度网络成瘾率为3.1%,男生、独生子女、来自城镇、学业成绩差、有抽烟行为和饮酒行为的高职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高于相应其他组别的学生(P值均<0.05).控制了家庭经济、抽烟行为、饮酒行为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轻度网络成瘾学生的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风险是无网络成瘾者的2.130倍(95%CI=1.564~2.901)和3.191倍(95%CI=1.714~5.938);有中/重度网络成瘾学生自杀未遂的风险是无网络成瘾者的3.584倍(95%CI=1.128~11.393).结论 高职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网络成瘾与自杀行为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高职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2所中专学校学生常见伤害类型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西宁地区中专学生常见伤害类型及伤害发生率。方法:整群选取2所中专学校在校学生2427人,无记名填写1年来伤害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伤害发生率为44.71%,其中男生为50.15%,女生为42.58%伤害类型主要为跌伤、碰伤、交通伤、烧烫伤等。结论:西宁地区中专学生伤害发生情况较严重,且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中专学生的自杀态度与自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民族、年级和性别的中专学生对自杀态度的认识;对不同的自杀态度的认识对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企图的影响.方法:以某市两所中专学校共2032名中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况调查.自杀行为的定义与问卷设计与美国CDC青年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相同.结果:不同民族、性别和年级的中专生对自杀态度有所不同;中专生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和对安乐死的态度影响自杀行为的发生.结论:加强中专生对自杀的认识有助预防中专生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探讨重度抑郁情绪高中生发生自杀行为的认知功能机制及其在性别和自杀行为类别上的差异,为抑郁青少年自杀行为的预防和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对从合肥市某高中一、二年级在校生中筛选出的37例伴自杀行为的抑郁高中生(病例组),按性别、年级和自杀行为类别1∶1匹配原则,选取37名无自杀行为的抑郁情绪高中生为对照组,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认知功能.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完成分类数(Cc)(3.32±2.28与4.24±2.00)、错误应答数(Re)(56.43±19.33与47.30±16.43)、持续性应答数(Rp)(57.19±24.45与46.35±13.07)、持续性错误数(Rpe)(35.49±20.60与25.19±10.14)及概念化水平(Rfp)(51.78±20.05与65.38±21.11)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4,2.51,2.34,2.73,-2.88,P值均<0.05);其中女生病例组与对照组在Rp,Rpe及Rfp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2,2.81,2.17,P值均<0.05),而男生两组间在7个认知功能指标上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抑郁学生产生自杀计划可能与Cc,Rpe及Rfp相关联(P值均<0.05),发生自杀未遂可能与Cc,Rp及Rfp相关联,而自杀意念与7个认知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抑郁引发自杀行为可能与认知功能损伤有关,尤以抑郁女生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两所中专学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大学生尝试自杀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尝试自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用自编调查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专题小组讨论的定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近1a内尝试自杀报告率为6.0%,不同性别、学校、专业的学生尝试自杀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学生尝试自杀报告率为6.6%,高于农村学生的4.2%(x^2=4.71,P=0.032)。对自杀行为的态度、朋友和家人有过自杀行为、消极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等是尝试自杀的危险因素,获得社会支持是尝试自杀的保护因素。定性访谈发现,学校几乎没有开展过自杀行为的健康教育活动,绝大部分学生对自杀行为持中立态度。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消除危险因素、提高保护因素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自杀.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农村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河南省农村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河南省4个省辖市39所农村中学学生8 316名,进行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在调查前的1 a中,学生产生过自杀意念、企图自杀和自杀未遂报告率分别为24.10%,7.53%和1.95%.重点中学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26.40%)高于非重点中学(21.78%),大家庭中学生自杀的报告率最低,单亲家庭和父母均缺失家庭中学生的自杀相关行为报告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家庭.有自杀相关行为的农村中学生伴有不良心理-情绪障碍、静态活动相关行为集聚现象.结论 应重视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合肥市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因素结构及其人口统计学特征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目的 分析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项目的因素结构,描述主要危害健康行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为分析危害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确定协变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修订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问卷(YRBS),对3127名合肥市城乡中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危害健康行为的因素结构,用X^2检验分析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中学生主要危害健康行为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34项危害健康行为归类为12个因子,分别是性行为、饮酒、吸烟、故意伤害、体像和体形控制,过量饮酒、接触毒品、迷恋上网、非故意伤害、缺乏运动,不健康减肥行为,少食蔬菜水果。每个因子取1项作为主要(代表性)危害健康行为,这些主要危害健康行为发生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年级、学习成绩、城乡、学校类型、父亲和母亲化程度的中学生中分布差异有显性。结论 我国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因素结构基本符合美国CDC的YRBS危险行为分类思想。在分析危害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时,要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混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蚌埠市初三年级学生危险行为现状,为采取干预措施保护青少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蚌埠市14所中学19个班的初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获有效问卷935份。对其伤害行为、吸烟行为、饮酒和药物使用行为、性行为、饮食行为、锻炼行为和上网行为进行调查。结果4.3%的学生从不遵守或很少遵守交通规则,23.0%的学生有打架行为,2.7%的学生曾离家出走,20.6%的学生曾考虑过自杀,18.1%的学生曾经吸烟,64.1%的学生曾经饮酒,有1.4%的学生曾使用过摇头丸;1.2%的学生曾发生过性行为,但只有0.4%的性行为者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30.9%的学生认为自己稍胖或很胖,54.0%和75.7%的学生每天吃水果和蔬菜次数≥1次,58.6%的学生每天喝牛奶≥1杯,72.2%的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参加校内外运动队的学生分别占17.2%和5.0%,9.1%的学生调查前1周上网≥3 d。结论多数伤害行为、吸烟行为、饮酒和药物使用行为、性行为、锻炼行为和上网行为男生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城市初中学生自杀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城市初中学生自杀行为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4个省辖市12所初中的5158名学生,应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初中生在调查前1a产生过自杀意念、企图自杀和自杀未遂报告率分别为23.5%,7.7%和2.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看色情书籍和音像、学习压力、离家出走意念、每天运动时间、课外补习时间、与祖辈一起生活、孤独感、节食减肥、饮酒次数10项因素与自杀意念密切相关。结论应高度重视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控制。针对影响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中小学生自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应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8所中学和8所小学学生7 527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广州市中小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4.5%。多因素分析显示,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学生类型、健康状况、因病缺勤、吸烟、饮酒、被恐吓或伤害、轻微自伤行为和伤心绝望。结论自杀意念在中小学生中较为常见。应加强综合干预措施,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沈阳市城区高中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沈阳市高中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沈阳市城区9所高中分层抽取1 800名学生,采用匿名问卷方式调查最近1 a内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结果高中生普遍存在健康相关危险行为,有63.28%的高中生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38.83%不遵守交通规则,5.50%曾经离家出走,1.94%曾经尝试自杀,1.17%曾经使用毒品,2.67%的高中生发生过性行为。结论高中生存在多种易导致伤害的危险行为,应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并制定干预措施,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合肥市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5年变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目的掌握合肥市青少年危害健康行为的变化趋势,分析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以便为做好预防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青少年健康与行为问卷",在合肥市城乡各选取3所中学作为青少年危害健康行为的监测点校,分别于1998年和2003年对监测点校每个年级1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1998年获得有效问卷2044份,2003年获得有效问卷2020份.结果 2003年比1998年有显著性上升的危害健康行为包括:最近1 a到野外游泳多数情况下无大人看护,最近1个月至少有1 d携带刀具、短棒等武器,近1a认真地考虑过自杀(自杀意念)、制定过自杀计划(自杀计划)、有过自杀行为(自杀行动),13岁前吸烟、最近1个月吸过烟、最近1月每天吸烟、规律吸烟,13岁前饮过酒,最近1 a内饮过酒、最近1个月内饮酒、大量饮酒、饮酒呕吐,最近7 d无大强度运动、7 d内无持续走路/骑车30min以上,认为体重超重或肥胖、节食减肥、饭后催吐等,试图戒烟.结论与美国中学生多数危害健康行为的下降趋势不同,合肥市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流行状况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8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流行状况,为制定中学生伤害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11所中学初一-高二年级学生4006名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分别有10.5%,7.4%和16.7%的中学生有骑车违章、到非正规游泳场所游泳和校内打架行为,男生和普通初中生报告率较高。17.4%的中学生有自杀意念,女生、重点初中生和重组/单亲家庭报告率较高。结论 不同社会特征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发生特点不同,应早期开展生活技能教育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