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马云青  尹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9):1888-1889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严重程度(即不同危险度分层)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LA)水平及D-二聚体(D-D)的变化,旨在了解ACLA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年龄≥60岁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和30例健康者以及20例年龄<60岁健康者的ACLA和D-D水平,对不同危险度分层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老年高血压中危、高危、极高危组的ACLA和D-D水平与健康组、低危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P<0.01),低危组与健康对照组的ACLA和D-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75岁与<75岁的两组健康者比较ACLA和D-D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可能存在自身免疫,ACLA的测定对预测高血压病情轻重及并发症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MRI在诊断及评估胃肠道间质瘤(GIST)侵袭危险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已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MRI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同时观察和分析不同侵袭危险度(低危、中危、高危)患者MRI表现征象(形态、边界、信号等)特点,并进一步分析MRI征象与不同侵袭危险度的相关性。结果 30例患者中低危12例,中危7例,高危11例。高危组与低危组比较,形态、边界、信号均匀性及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ADC值明显高于中危组(P0.05)。低危组与高危组比较,边界、信号均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扫描与ADC值能协助GIST术前侵袭危险度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C-反应蛋白(CRP)与血压和TCD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2008年体检人群中选取1 286名调查对象,按CRP值将调查对象分为低危组(CRP<3 mg/L)936例,中危组(CRP 3~10 mg/L)240例和高危组(CRP>10 mg/L)110例;分析各组年龄和TCD各指标的差异,比较不同组别高血压患者的构成比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构成比例与不同CR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低危组比较,高危组和中危组左侧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流速、舒张期流速明显降低(P<0.05),双侧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有明显差异(P<0.05),患病年龄也明显增大(P<0.05).高危组(62.73%)和中危组(50.83%)患高血压的比例比低危组(37.82%)增加明显,患高血压的危险度分别是低危组的4.450倍(95%CI:2.967~6.674)和2.734倍(95%CI:2.064~3.621).结论 高水平的CRP能降低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血管弹性,诱导其动脉硬化的发生.同时,人群中患高血压的患者和风险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普通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20年1月24日至3月5日在我院救治的COVID-19的51例普通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患者发热、炎症指标、胸部CT等,充分评估患者发展为重型/危重型的风险,将患者分为低危组19例、中危组21例、高危组11例,高危组给予早期、小剂量、短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三组在性别和年龄构成比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核酸平均转阴天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危组较中危组及低危组患者入院时C-反应蛋白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危组较中危组白介素-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2),但两组较低危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中危组较、低危组入院时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有差异(P0.05),但高危组出院时淋巴细胞总数较入院时无差异(P0.05)。结论对COVID-2019普通型部分患者早期使用小剂量、短疗程的糖皮质激素,具有快速抑制炎症反应,阻断其向重型/危重型转化的可能,在新冠肺炎的救治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动脉硬度指数(ASI)预测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的价值.方法用我们研制的YF-1血管硬度测量仪测量248例高血压病人的ASI,并进行了危险因素调查.结果①高血压并发症组的ASI(162.2±53.3)比单纯性高血压组(136.0±50.7)高(P<0.01).②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和极高危组的ASI逐渐增大,任意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177例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的Framingham危险积分与ASI有较好的相关性(r=0.435,P<0.01).结论ASI是一个较好的预测心血管病危险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病人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及与血压变异性(BP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90例,按照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分为中危组25例,高危组27组,很高危组38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 D3]水平及动态血压,以变异系数(CV)表示BPV,观察25(OH) D3水平与老年高血压心血管危险分层及BPV的相关性。结果老年高血压病人中危组、高危组、很高危组的血清25(OH)D3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 05),且很高危组、高危组、中危组的血清25(OH) D3水平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中危组、高危组、很高危组的24 h收缩压(24hSBP)、24hSBP变异系数(24hSBP-CV)、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hDBP-CV)、日间收缩压变异系数(d SBP-CV)、日间舒张压变异系数(d DBP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 S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 DBP-CV)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中危组、高危组、很高危组上述指标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血清25(OH)D3与24hSBP、24hSBP-CV、24hDBP-CV均呈负相关(r=-0. 312,-0. 381,-0. 421,P0. 05)。结论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及其心血管危险分层相关,且与BPV呈负相关,维生素D可作为老年高血压病情的一个较可靠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前后老年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探讨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Hcy的影响. 方法 150例老年高血压2级患者和8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Hcy的测定.再将高血压组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治疗;B组给予氢氯噻嗪(12.5 mg,2次/d)治疗,监测2组患者血压均能控制在< 140/90 mmHg,在给药前及给药1、3月后分别进行Hcy测定. 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Hcy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A组治疗后Hcy含量下降,并且下降幅度大于B组(P<0.05). 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人Hcy增高,缬沙坦可降低Hcy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大屯地区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效果。方法根据高血压水平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对2009年10月1日至2010年10月1日间在大屯社区就诊的213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并采取三级(低危、中危、高危)分层管理,监测患者血压水平、血压控制(糖尿病患者血压〈130/80mmHg,非糖尿病患者血压〈140/90mmHg)率、非药物治疗比例及随访依从性等指标。结果入选高血压患者基线血压控制率为58.4%,其中,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分别为61.7%、57.2%、59.6%;随访1年时整体血压控制率为67.5%,其中,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分别为79.3%、55.4%、67.5%。与基线相比,仅低危组患者1年后血压控制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随访依从性达标率分别为72.5%、71.4%、82.6%。高危组随访达标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危险分层是影响随访达标率的因素。患者规律服药率超过90%,但非药物治疗率仅在50%左右。体育锻炼、限盐、控制体重对提高血压控制率有显著影响。结论社区高血压管理提高了血压控制率和随访依从性,中危组随访和血压控制情况较差。患者非药物治疗率仍较低,需要进一步改进健康教育和指导的方式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缬沙坦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60例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用缬沙坦80~160 mg/d治疗,对照组用贝那普利10~20 mg/d治疗,治疗时间为12周.结果 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2%和82.9%,降压幅度分别为33/20 mm Hg和31/22 mm Hg,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心肌肥厚均较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均较轻,但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缬沙坦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作为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原发性轻中度(1~2级)高血压伴永久性房颤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80~160 mg/d)32例和氨氯地平组(5~10 mg/d)32例,分别接受12周的缬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治疗期间监测血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测定血浆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同时选择年龄匹配的高血压窦性心律者20例作为对照组,并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且下降程度差异元显著性;治疗前,两组房颤患者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vWF、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房颤患者之间上述3项指标元明显差别;降压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房颤患者NO水平显著升高(P<0.01),vWF、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1);在相同降压程度条件下,和氨氯地平组相比,缬沙坦组降低vWF、hsCRP水平和升高NO水平更显著(P<0.05).结论 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均能有效降压,改善内皮功能及降低炎症因子;在同等降压条件下,缬沙坦改善内皮功能和降低炎症因子的作用强于氨氯地平.这可能对预防高血压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EH)患者和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浆循环内皮细胞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老年EH患者(EH组)、27例老年CHD患者(CHD组)、老年健康体检者24例(对照组),检测血浆循环内皮细胞数、vWF的水平。结果EH组、CHD组循环内皮细胞数和血浆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CHD组的循环内皮细胞数和血浆vWF的水平均高于EH组(P<0.05)。结论EH组患者存在的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炎性因子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EH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治疗组(培哚普利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5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次日凌晨分别空腹采肘静脉血,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C)、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照组,培哚普利组治疗4周后复查上述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培哚普利组和常规组治疗前血浆hs-CRP、FIB-C及ET-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NO下降(均P<0.05);治疗4周后,常规组血浆hs-CRP、FIB-C、ET-1与NO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变化,培哚普利组血浆hs-CRP、FIB-C与ET-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1),NO升高(P<0.05)。结论:培哚普利可以抑制EH患者血管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与冠心病患者血浆GMP-140及vWF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高血压病与冠心病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程度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血浆GMP-140及vWF的含量。结果 冠心病、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中GMP-140及vWF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冠心病患者血浆GMP-140及vWF含量又高于高血压病组(分别为P<0.05,P<0.0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的血小板高度活化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在高血压治疗和预防方面的意义.方法:从2007-06至2007-09在唐山铁路中心医院进行健康查体的3050名铁路职工中按照美国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价与治疗联合委员会的第7次报告(简称JNC7)诊断标准筛选出106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正常高值组),9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同时随机挑选98例血压正常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放射性免疫法和生化法测定血清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3组患者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TNF-α及IL-6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高值组和高血压组的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除外高血压组降低)、TNF-α及IL-6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高值血压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正常高值血压为应变量,其他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正常高值血压与体重指数、内皮素、一氧化氮、TNF-α、IL-6呈正相关.结论: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TNF-α、IL-6及体重指数出现了异常变化,提示它们与正常高值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活血Ⅰ号胶囊对2级高血压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 152例2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组、阿司匹林组、活血Ⅰ号组,分别予以口服左旋氨氯地平片、左旋氨氯地平片+肠溶阿司匹林片、左旋氨氯地平+活血Ⅰ号胶囊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一氧化氮、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活化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结果 2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一氧化氮水平较健康成人明显下降(P<0.05),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活化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经治疗后,三组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活血Ⅰ号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活化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活化血小板颗粒膜蛋白水平在左旋氨氯地平组与阿司匹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活血Ⅰ号组较左旋氨氯地平组和阿司匹林组更低(P<0.05);阿司匹林组与活血Ⅰ号组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左旋氨氯地平组(P<0.05),但活血Ⅰ号组更低(P<0.05).结论 活血Ⅰ号胶囊和氨氯地平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稳定血小板功能治疗高血压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及苯那普利治疗的影响,进一步揭示EH的形成与发展机制。方法:观察EH患血浆一氧化氮(NO)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H)的水平及苯那普利干预前、后血压的变化,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EH患NO较对照组显下降(P<0.01),ACE显升高(P<0.01),苯那普利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都显下降(P<0.01),NO显升高(P<0.05),ACE显下降(P<0.05)。结论:EH患存在血管内皮功能不良,苯那普利有显降压疗效,可显修复和改善EH患不良的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应用缬沙坦治疗前后EH病人血压、血管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应用缬沙坦后。EH病人血压显著下降(P〈0.01)、ET-1明显降低(P〈0.01),NO明显升高(P〈0.01)。结论缬沙坦可有效降压。并能逆转EH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8.
马丽娜  冯明  马佳  周英智  黄萍 《心脏杂志》2010,22(3):373-375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9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成2组,NAFLD组40例,非NAFLD组50例,比较两组间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C反应蛋白(CR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Cr)和空腹血糖(FPG)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NAFLD组与非NAFLD组在BMI(26.8±2.3与22.6±2.4,P0.01)、WHR(0.96±0.03与0.91±0.04,P0.01)、TG[(2.6±0.4)mmol/L与(2.0±0.5)mmol/L,P0.01]、HDL-C[(1.5±0.3)mmol/L与(1.7±0.4)mmol/L,P0.01]、ALT[(31±8)mmol/L与(26±7)mmol/L,P0.05]、AST[(28±7)mmol/L与(24±7)mmol/L,P0.05]、FPG[(5.2±0.8)mmol/L与(4.8±0.7)mmol/L,P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P0.01)、WHR(P0.01)和TG(P0.01)是高血压病并发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BMI、WHR和TG是高血压并发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EH)不同合并症患者血浆内皮素(ET)浓度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干预对其影响.方法 入选EH患者149例,根据合并症的不同分为单纯EH组44例,EH合并左心室肥厚(EH-LVH)组40例,EH合并心房颤动(EH-AF)组36例,EH合并腔隙性脑梗死(EH-LI)组29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149例EH患者按血压水平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主要应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治疗8周)和辛伐他汀干预组(常规治疗+辛伐他汀40 mg/d),药物治疗前后检测血浆内皮素.结果 (1)EH组ET浓度高于对照组[(71.42±6.62)pg/ml对(45.52±8.28)pg/ml,P<0.01]并与血压升高程度呈正相关(r=0.746,P<0.001),EH-LVH组、EH-AF组、EH-LI组ET浓度均高于EH组[(97.67±10.53)pg/ml、(102.15±12.96)pg/ml、(103.49±9.91)pg/ml对(71.42±6.62)pg/ml,P<0.01],ET浓度变化均与血压升高程度呈正相关(r=0.671,r=0.592,r=0.530,P均<0.001).(2)EH-AF组左心房内径与ET浓度呈正相关(r=0.684,P<0.001);EH-LVH组的左心室质量指数与ET浓度呈正相关(r=0.545,P<0.001).(3)EH-LVH组、EH-AF组、EH-LI组的3级高血压所占的百分比均高于EH组.(4)EH 3级辛伐他汀干预组治疗后血压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5)EH 2级辛伐他汀干预组治疗后ET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EH 3级辛伐他汀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E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辛伐他汀干预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 ET水平与EH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辛伐他汀干预能更显著降低EH患者ET水平和EH3级患者的血压,提示对EH患者在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的同时合用他汀类药物可能更有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6例EH患者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EH+MS组(61例)和EH+非MS组(95例),同期选择3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C组),超声测定颈动脉内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及僵硬度等。结果EH+MS组颈动脉内径及IMT明显高于EH+非MS组和NC组(P<0.05),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后2组(P<0.05)。颈动脉僵硬度高低排序为EH+MS组>EH+非MS组>NC组。IMT、平均流速-时间积分与年龄、收缩压、体重指数的相关性较强。结论MS促进EH患者动脉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