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卫华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1):964-964
口疮是指口腔粘膜溃烂 ,红肿痛 ,亦称“口疳” ,是口腔疾病中最常见 ,发病率高 ,同时又是比较顽固的一种疾病。1 口疮的病因病机口疮虽病在局部 ,但与整体的关系不可分割。中医学认为 ,口属脾 ,舌属心 ,心肺布于舌上 ,脾脉布于舌下 ,肾经夹舌体 ,故口腔疾患多与脾、胃、心、肾  相似文献   

2.
从脏腑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燕 《中国民间疗法》2010,18(10):68-69
复发性口腔溃疡因其反复发作而得名,病程可长达数十年或终身相伴,属迁延不愈的顽固性疾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稍多于男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 "口疡" 、"口糜"等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咽系舌本,两颊与齿龈属胃与大肠,其发病与脏腑功能的紊乱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脏腑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常能明显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3.
口疮,又名“口疳”,是指口腔内粘膜黄白色豆样大小的溃疡,是临床常见的病证。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因此祖国医学认为口疮主要与心脾经热有关。《圣济总录》  相似文献   

4.
本病亦称复发性口疮或阿弗他,为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以口腔粘膜发生黄白色小溃疡,经常反复发作为特点,多见于青壮年,中医称其为“口疮”、“口疳”。一般认为与内分泌、胃肠功能紊乱、变态反应、病毒感染、维生素缺乏、局部损伤、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口腔与肺胃相连,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唇,外感内伤均可致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疮近况零陵地区卫校(425000)苏盛柱主题词口炎,口疮性/中医药疗法,口炎,口疮性/针灸疗法,口炎,口疮性/穴位疗法复发性口疮属于祖国医学中的“口疮”、“口疳”范畴,因“心开在于舌”,“舌为心之苗”,“脾气通于口”,所以中医学认为...  相似文献   

6.
<正> 口疮,病有久暂,症分虚实。新发者易图,久病者难疗。其系于心、脾、小肠、胃诸脏腑,病因病机非止一端也。《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幼幼集成》云:“口糜者,满口生疮,溃烂,乃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言本病源于心与小肠之火上蒸所致。然脾胃开窍于日,口疮也有因脾胃湿热之故耳。《医宗金鉴》卷四十二:“口糜泄泻虽云热,上下相移亦必虚,心脾开窍于舌口,小肠胃病化职失”所云极是。  相似文献   

7.
《内经》认为,“五官者,五脏之阅者也。”提出了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啼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的五脏开窍理论。从中医学本身来认识,从生理上言,是说藏于体内的五脏与体表五官有着相互联系贯通关系,五脏的荣华分别显  相似文献   

8.
张振金 《光明中医》2000,15(5):24-25
口周及口腔生理上与心、脾、胃关系密切 ,“心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 ,《千金方·心脏脉论》曰 :“舌者 ,心之官 ,故心气通于舌。”心经别络上行于舌 ,心的气血上通舌。《内经》也一再强调 ,脾与胃相表里 ,脾开窍于舌 ,其华在唇。“口为脾之官” ,“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灵枢·脉度篇》说 :“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经属脾络胃 ,分支上行挟咽 ,连舌本散舌下 ,胃经属胃络脾 ,起于鼻旁 ,下行鼻孔 ,入口齿 ,环口绕唇。故而口周及口腔皮肤粘膜疾病在病理上与心脾胃关系密切 ,当脾胃有热或心火上炎时 ,口周及口腔皮肤粘…  相似文献   

9.
口腔粘膜溃疡是临床一种常见多发病,导师根据其发病特征总结为痛、凹、白、红,即指本病发于口腔内唇、龈、舌、颊、上腭等处粘膜的小溃疡,其表面有白色或淡黄色的膜性分泌物,疼痛难忍,甚则影响进食、语言,而溃疡面多呈轻度凹陷,溃疡周围红晕微肿.属中医学“口疮”、“口疳”、“口疡”之范畴,有的经年不愈,反复发作,治之甚难,沈老潜心研究中医理论,集多年的临床经验,根据口疮的病因总结了一条循因辨治口疮的思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口疮又称口疳,以口腔粘膜溃疡为特点,西医称阿弗他口炎,临床十分多见。导师袁金声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师承全国名老中医袁家玑、李昌源教授,得其薪传,从医40余载,用药上善于撷古采今,灵巧变通,屡起沉苛,对本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收益非浅,现将袁师的经验总结如下。1病理上以心脾为病变中心袁师认为:心脾是病变中心,心脾积热是口疮的主要病机。这是由于心开窍于舌,其脉络于小肠,上布于舌,又“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脾开窍于口,其脉络胃,上行咽侧,连舌根,分布于舌下。故《外台秘要.口疮方》谓:“…  相似文献   

11.
甘草泻心汤合甘草锌胶囊治疗复法性口腔溃疡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学的口疮、口靡、口疡等范围,《金匮要略》称之为“狐惑病”,该病治疗比较困难,易反复发作,甚至长期不愈,成为顽固性口疮,常影响饮食、睡眠和工作。笔者自1997年8月-2002年6月,应用经方“甘草泻心汤”结合“补锌法”治疗3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复发性口疮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5年来,笔者运用中药汤剂为主治疗复发性口疮,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机复杂,辨证当分虚实,详察胃肾心脾 中医认为:口疮虽为口腔粘膜局部病变,但其发生与全身脏腑阴阳失调密切相关。舌为心之苗,心脉布于舌;脾开窍于口,脾脉布于舌下;胃脉络脾入上齿,环口唇;肾脉络膀胱,支脉沿喉咙至舌根两侧。口腔与脏腑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临证必须结合整体分析病机。“诸痛疮痒,皆属于心”,心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中“心开窍于舌”的说法始于《内经》,其中对舌与心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后世也宗其说法,用于指导临床的诊断与治疗。《内经》认为,“心开窍于舌”对于生命活动、临床辨证尤其在治疗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晓雷 《河北中医》2004,26(7):521-521
顽固性口疮是一种以口颊、舌、牙龈及唇部溃疡糜烂、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患,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中医学称之为口疳、口破、口舌生疮等。在患病过程中,患者痛楚难当,医者治疗时亦颇感棘手。余曾治疗顽固性口疮数例,收效甚佳,现浅谈心得。  相似文献   

15.
<正>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口腔溃疡虽是小病,但易复发,经久不愈,且新旧创口交替出现。笔者以自拟清心利湿方治疗口腔溃疡,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疮"、"口糜"范畴。中医认为,疼痛皆与火有关,所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舌为心之苗"。但口疮之火,不独责之于心,因脾开窍于口,两颊与齿龈属胃与  相似文献   

16.
正口疮多发于唇、龈、舌、颊、上腭、咽喉等处,呈现黏膜溃烂、红肿疼痛的症状。若反复发作不愈者,又名复发性口疮,为口腔科常见病。中医学对口腔科疾病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出现有关口腔病"齿病"的记录~([1])。口疮的病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从战国后期起,对口疮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治则方药等方面均有论述。如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言:"腑脏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  相似文献   

17.
臧堂从医四十余载,学验俱丰,笔者侍诊年余,受益匪浅,现总结其对口疮之辨治经验,以飨同道。1心脾积热清泄为主舌为心之苗,脾开窍于口,若心脾积热,上熏于舌,乃生口疮。正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口舌疮候》曰:“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  相似文献   

18.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学的口疮、口糜、口疡等范畴,治疗比较困难,易反复发作,有的病人甚至长期不愈,成为顽固性口疮,常影响饮食、睡眠和工作.笔者自2000年以来,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学的口疮、口糜、口疡等范畴,治疗比较困难,易反复发作,有的病人甚至长期不愈,成为顽固性口疮,常影响饮食、睡眠和工作.笔者自1997年以来,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4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复发性口疮系口腔黏膜发生小而疼痛的溃疡,具有复发性。尤以中青年人为多。临床上比较多见。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外因以热毒为主;内因多为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室劳倦所致。相当于中医学中的"口疳"、"口疡"、"口疮"。《黄帝内经》云:"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素问·气交变大论》)将口疮的病因归于为"火"。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口舌疮候》中云:"心气通于舌,脾气通与口,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