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认为"审察病机"是辨证论治的关键环节。"病机证素"是指辨识证候的病机要素,主要包括病理因素、病位、病性等,其核心内容是病理因素,结合病位从脏腑病机和气血病机等分析其病理变化,以确定疾病的证候性质。传统的辨证分型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辨别、区分证候类型;病机辨证则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病机,以病机要素确定证名。中医辨证论治新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是以"病机证素"为核心,以脏腑为内涵,以证带病,病证结合。基本步骤包括:辨识"病机证素"、根据"病机证素"的组合确定证名、确立治则治法、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2.
病因病机是中医理论研究的基础,而对于病机层次的研究则是中医理论的关键问题,病机的多层次观具有普遍性,可以阐明疾病病机的全过程,解析历来在学术界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丰富中医的基础理论,并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提高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准确性和治愈率。本文针对理论基础、基本病机、病病机、证候病机分别进行论述,然而却不能囊括所有的病机层次,但亦可知其大概,希望对同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陈建设 《中医研究》2009,22(3):13-15
病机是连接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纽带。“辨证论治”、“审机论治”的核心是病机。中医治疗学的根本在于针对病机进行治疗,故寻求病机、把握病机是中医临床的基础,关系到治则的确立、方药的选择及疗效的获得。在长期临床诊治疾病的实际过程中,医者主要是通过思辨,总结出中医学关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病机规律。  相似文献   

4.
论病机层次和要素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黄开泰 《河南中医》2004,24(3):12-13
中医学是直接从临床中形成、发展的,所有理论没有经过任何中间环节,和临床具有极大的一致性,一切临床活动都以病机为中心。病机可分为四个层次:①病机理论基础;②基本病机;③病病机;④证候病机。病机的要素有病种、病因、病位、病性、病形、病势等六项。病机要素量和病机层次具有对应关系,病机层次越低要素量就越多,与临床关系就越直接;病机层次越高要素量就越小,与临床关系就越间接,但这并不反应临床意义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病机是中医学关键内容,最早见于《内经·至真要大论》,"谨候气宜,无失病机",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点,是研究和探讨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基本规律的学说,是"疾病的机理",当下病机实为病理学,即发病原理或本质。病机层次有发病、疾病、证候、症状病机等,目前过分夸大证候、症状病机,忽视发病和疾病病机,决定疗效的理论基础是发病和疾病病机。根据学科分类工具方法有哲学属性分类(阴阳和五行);解剖学标准按部位分类,形神、官窍、筋骨脉肌肉皮膏脂、脏腑、经络、体质;物质观点分类有精气血津液和阴阳;病因学分类有六(邪)淫、情志、饮食劳逸、痰饮瘀血结石等;依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发病机理(原发和继发病机),按程度分为基础、高级病机;按复杂程度(单一和复合病机)、按病程(整体与阶段病机)、按基本病理(虚、实),还有内伤和外感病机等。病机特性是具有不确定性、阶段性、多变性、兼合性,时刻处在变化中,病机学成为指导疾病治疗和预防的重要依据。根据病机内涵、层次、分类和特点,从不同角度分析病机形成及重要作用,对临床准确辨证、精准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病机是中医学理论研究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根据不同标准可有不同的层次划分。论述症状病机、证候病机、疾病病机三者的内涵与关系,尤其强调疾病病机的重要性。糖尿病肾病的疾病病机为阴精丢损,导致命门真阴亏虚,继发肾气、肾阴、肾阳化源均不足,治疗当填补真阴;证候病机为肾气、肾阴、肾阳亏虚,继而产生痰湿、瘀血等邪实停留的"虚气留滞"病机,强调正虚是产生邪滞的前提,治疗强调扶正以祛邪;症状病机是表现于外的直接病机,是辨证、辨病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病机十九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的关键是审察病机,症状是审察病机的媒介,每一个症状都与病机有一定关系。病机的变化是复杂的,它与症状之间的联系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性为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奠定了理论基础,是症状鉴别诊断学的雏形。指出辨析病机的纲要是从五脏定病位、从六气定病因。  相似文献   

8.
在前人病机学说的基础上,基于"矛盾论"思想,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系统总结"核心病机观"理论,包括核心病机观的历史沿革、具体内容、理论特性、内在关系,并以胃食管反流病为例具体介绍其在临床的应用。疾病内部的"基本矛盾"是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本质,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的这个基本矛盾实际就是"核心病机"。相对于核心病机而言,在病情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于核心病机的其他病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可称之为"主要病机",主要病机表现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同时需要注意在临床实际中,主要病机和核心病机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却是不一致的。在治疗过程中,要抓住疾病的核心病机,准确辨证论治,治疗主要病机必须服从于核心病机的治疗,最低限度的不去妨碍核心病机。  相似文献   

9.
通过梳理中医文献,对病机的定义、组成要素和分类进行了论证,认为病机是指病因与证候之间、证候与证候之间、证候与症状之间因果关系的中医理论解释,分别称为病因证候病机、证候证候病机和证候症状病机;病机是一个论证过程,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3个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10.
病机是中医诊疗的核心所在,文章回顾了中医病机近年来的研究概况,总结了中医病机研究成果并进行分析,指出在明确中医病机的概念内涵、阐明病机与辨证的关系、确立中医病机的核心地位等诸多研究方面,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1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PO)是发生于女性绝经期的代谢性骨病,又称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以腰背疼痛无力、脊柱驼背变形、易于跌倒骨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骨痿” “骨枯”范畴。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分析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失调相关,病理机制有:肾虚为本,先天亏虚; 脾虚失用,后天乏源; 肝郁血虚,枢机不利; 血瘀为标,瘀虚互生。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证,本虚在于肝脾肾精气亏虚、骨失濡养; 标实责之肝郁血瘀、骨络失和。治疗大法应当标本同治、扶正祛邪,燮理肝脾肾; 经验方补肾活血健骨方从“补肾填髓、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立法,契合PMOP病机,获得一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减少症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学的“虚劳”、“温病”等病证范畴。其病机变化虽多,但不外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心、肝、脾、肾机能受损,其中脾肾两虚为其发病关键,虚、热、瘀、湿为其主要病理表现。依据临床证候,四诊合参,结合八纲、脏腑辨证,分为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毒瘀互结四型辨证论治,气血两虚、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为本,正虚不固,六淫外袭而反复发热、感染为标,其中脾肾两虚为其发病关键,故治疗当以扶正兼祛外邪为基本法则。治疗上以补气养血、健脾补肾为本,以虚、热、瘀、湿为标,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有机结合,中西医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67-969
总结导师崔云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经验。从其本虚标实的病机出发,本病发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是在消渴病气阴两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瘀血、痰浊,并阻于络脉,气血不能畅通,筋脉肌肤失养所致。将本病分期论治,早期以气阴两虚为主,中期以肝肾阴虚、痰瘀阻络为主,晚期以脾肾两虚、寒凝血瘀为主;治疗大法早期补气养阴,中期补益肝肾、活血化痰通络,晚期健脾补肾、温阳通络。活血化瘀是本病的重要治法,应贯穿病变始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认识。方法:总结、归纳和分析中医学经典著作和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肾虚、脾胃虚弱、血虚血瘀等引起骨质疏松症进行论述。结果:肾虚、脾胃虚弱、血虚血瘀等方面都会对骨质疏松症产生影响。结论: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肾虚、脾胃虚弱、血虚血瘀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肝纤维化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脾、肾气血阴阳亏虚,标实为湿热、疫毒、痰浊、瘀血等互结,病位在肝、与脾、肾关系密切,治应扶正祛邪,标本兼治。脾胃为后天之本,肝纤维化的治疗当以顾护中焦脾胃为主,脾胃健旺,则肝脏安和。肝纤维化的治疗主要以恢复肝脏的生理特性为主,治疗宜疏肝解郁、行气导滞。血瘀证贯穿肝纤维化始终,且血瘀的程度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治疗除疏肝理气外,还应采用活血化瘀通络之法,以改善肝内气滞血瘀的状态。肝肾同居下焦,乙癸同源,肝病日久可累及肾脏,导致肝肾阴津亏虚,肝肾同病,故治疗应肝肾同治,滋水以涵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情况,为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分型的统一提供参考,更好地协助临床诊疗。方法:通过对近年来临床医家诊治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规律。结果: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本虚以肝、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以湿、热、瘀、毒为主。虚证常见证型为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实证为水饮型、湿浊型、湿热型、血瘀型、浊毒型。结论: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为虚实夹杂之证,多从气虚、阴虚、阳虚、湿浊、瘀血、毒邪等方面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17.
黄永宾  胡培森 《河南中医》2020,40(3):411-41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病机为肾虚督亏、寒湿热痹阻、脉络瘀阻,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因以肾阳虚衰,外邪入侵和病理产物蓄积为主,内因为肾督阳虚,外因为寒、湿、热、风邪,病理产物主要包括痰浊、瘀血,外因中寒邪入侵尤为关键。故笔者临床治疗AS多从肾督辨治,从脾胃辨治,从痰浊、瘀血辨治,强调从肾督、脏腑、脾胃、血瘀等方面论治,临证中把本病分为肾虚督寒证、寒湿阻滞证、瘀血痹阻证、湿瘀互结证四型,根据不同的症状体征标本兼顾,应用固肾通督、温经散寒、祛风健脾除湿、化瘀通络等治疗方法,灵活用药。常用的药物有补虚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及平肝熄风药。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位在肺,涉及脾脏,病久至肾;病属本虚标实,肺气虚为本虚,痰瘀互结为标实;病情发展较为缓慢初起肺津受损,久之伤阴,易产生血瘀,阻遏气机,致肺萎不用。众多医家都遵循特发性肺纤维化基本病因病机,认为存在肺气虚、肾气虚、瘀血阻络、痰瘀互结等证型,故给予补肺纳气、化痰祛瘀、止咳平喘等治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周永明名中医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等疑难血液病,对ITP的病因病机及辨治用药均有独到见解,造诣颇深,根据气火失调、脏腑相关理论,并结合数十年丰富的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将ITP病机特点概括为脾肾亏虚、火盛血瘀,以“脾肾亏虚”为致病之本,以“火盛血瘀”为致病之标,以“虚”“火”“瘀”为主要病理因素; 脾肾两脏相互影响,脾虚不能充养肾精则进一步加重肾虚,而肾虚日久累及脾脏,可致脾虚失运而引起失血或血亏。周老师治疗上采用健脾补肾以治本、泻火祛瘀以治标之法,熟谙分型施治、分期论治、辨病用药,辨证切中病机,施治掌握标本,方药多寡适宜,扶正祛邪兼顾,并且善于结合、借鉴现代药理学的中药研究成果酌情配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合并脑血管病以气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气虚为脾肾亏虚,包括元气亏虚与宗气亏虚;痰浊瘀血为心失所主、脾失运化、肝失疏泄、肾失蒸腾,痹阻于心脑脉络,发为本病。故治当培补脾肾元气,兼以活血、化痰、理气、平肝熄风、通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