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预防是治疗的关键,充分认识糖尿病足发生的高危因素,重视足部护理,可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大量临床资料显示,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史、住院前空腹血糖、血糖控制的情况、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发生的高危因素,患者的年龄越大、病史越长、入院时空腹血糖越高、治疗过程中血糖控制不良和合并下肢血管和神经病变者,越容易发生糖尿病足。因此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显得尤为重要,现将临床工作中几点护理本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以血糖增高和糖尿为特点,进而导致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的综合症。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代谢控制不良的主要原因,因此β细胞功能检查对糖尿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因素.在美国,40%的ESRD是由糖尿病肾病所引起的。高血糖是糖尿病肾病开始发生的重要因素,并且良好的血糖控制能够改善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周身血管神经病变在肢端的表现,故又称为糖尿病性动脉闭塞症,常见于足部故又称之为糖尿病足,应进行全身相关检查,了解重要脏器功能,水、盐代谢情况,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1控制血糖,强化饮食治疗血糖高低虽与局部坏疽程度不成正比,但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肢端坏疽的首要因素,且病变的恢复有赖于血糖的控制,当出现坏疽感染及尿酮阳性、发烧等情况,应用正规胰岛素进行治疗,此时应用口服降糖药效果多不理想,控制空腹血糖在6.7mmol/L或7.smmol/L以下,尿糖(+)以下为好。当坏疽创面肉芽生长新…  相似文献   

5.
胰岛β细胞功能是指胰岛β细胞在葡萄糖及葡萄糖以外的因素(如精氨酸、胰高糖素、化学药物等)刺激下分泌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稳定的能力。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质与量的缺陷导致糖代谢异常时表现为高血糖。因此,测定胰岛β功能对于了解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预测糖尿病的预后及建立适宜的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微循环障碍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以持续性的高血糖状态为主要临床特征,长期的血糖控制不佳,可引起微循环异常,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眼病、肾病、糖尿病足、神经病变等,最终导致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因此,有关微循环障碍发生与发展的一些影响因素一直受到重视.文章探讨了引起糖尿病患者微循环障碍的因素:血液动力学异常、微血管病变和血液流变学改变,从而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健脾降浊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证明,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因此单控制血糖并不能完全防止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用健脾降浊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仲小君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137-137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而导致的足部疾患,是导致患者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1.1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从根本上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风险。在使用降糖药的过程中,监测血糖,及时凋整药物的剂量,注重饮食治疗,做好定时定量,三餐合理搭配,禁吃含糖量高的糖类食品及高胆固醇的食物,适当的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的足溃疡会导致截肢甚至死亡。糖尿病患者一生中发生糖尿病足溃疡的风险为15%~25%,年发生率为1.0%~4.1%,而终身发病率可能高达25%~([1])。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与局部因素(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及全身因素(年龄及营养、性别、体重、病程、长期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由于病史长,血糖控制不佳,并发肾脏病变、酮症酸中毒、心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眼病变、感染等。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肾功能不全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少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139例2型糖尿病患者有关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与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发病有关。结论:为了防止2型糖尿病病人脑血管病的发生,除常见的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外,亦应注重控制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发生的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56例(糖尿病足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治疗的无糖尿病足的糖尿病患者31例(对照组)。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糖尿病足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痛史、空腹血糖、血糖的控制、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等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糖的控制情况、合并下肢血管和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的独立高危因素,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正确的足部护理对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由糖代谢障碍而继发脂代谢障碍,高血糖和高血脂对动脉血管长期的损害,引起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包括冠状动脉),并使血液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冠心病等血管性疾病的发生。最近,在北京召开的“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病”世界论坛上,专家们一致指出,对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要进行多重危险因素的控制,单一治疗不能解决问题,对糖尿病患者只控制血糖,仅能减少眼睛和肾脏并发症,而威胁生命的心脏病和脑卒中并没有减少,80%的糖尿病病人却可能因冠心病而死亡,只有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又及时控制血压、血脂,才能控制糖尿病及心血管病…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是人体调节血糖的生理激素。尤其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衰竭和发生妊娠糖尿病时,都需要及时补充足够的胰岛素,才能保证体内血糖处于稳定状态,否则会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124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不同血压值范围对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病变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范围内心脑血管病变患病率差异显著(P0.05),血压值与心脑血管病变患病率均呈正相关(P0.05)。年龄、文化程度、抽烟、饮食控制、锻炼、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并发症、体重指数、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显著加剧糖尿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风险,年龄、文化程度、抽烟、饮食控制、锻炼、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并发症、体重指数、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术后高血糖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血糖升高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针对80例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如下护理:1、心理护理2、监测血糖的护理。3、应用胰岛素的护理。4、饮食护理5、体育锻炼。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切口均I期愈合,血糖控制良好,均未发生低血糖反应,未发生感染。结论:密切监测血糖,合理应用胰岛素及控制饮食中的热量,能有效控制血糖的升高,促进肝移植术后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控制与事件发生前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对79例高血压合并血糖异常心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结果高危人群出现病情变化的多寡、所呈现的中医症候与多种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脑力劳动、喜食肥甘、烟酒嗜好等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因素控制不佳会直接或间接导致高危人群出现病情变化。遵循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早期识别病情变化,针对多重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及病情变化的中医症候进行辨证施治,必将有效的减少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病理性变化,分析影响血糖控制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大石桥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12例,按照是否患有高血压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生理指标水平;将观察组患者按血糖控制是否良好分为控制组和非控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探讨影响血糖控制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尿酸、肌酐等水平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影响血糖控制的相关因素较多,其中地区、糖尿病病情及血压水平等均是主要因素。结论:合并高血压能够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了解影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控制的相关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有效预防措施,加强对农村地区和患病时间较长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能够取得更佳的预防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ECM变化的分析,探讨在糖尿病中的影响。开展ECM测定与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控制血糖,预防血管硬化。ECM增加是糖基化和导致血管硬化的最直接原因之一,是反映糖尿病性血管并发症的早中期指标。观察ECM的水平,有效防止血管硬化,应从身体、心理、宣教、饮食等方面综合考虑,以有效控制血糖,预防血管硬化。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整体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杨 《山西中医》2005,21(2):64-64
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进行治疗,长期的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而导致残疾或过早死亡。对糖尿病患者的整体护理应从饮食、情绪、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等多方面加以指导,使患者更加了解糖尿病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控制糖尿病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